軍形篇大綱 勝兵先勝 軍形篇 軍形的意義 先勝部署 修道保法 攻勢與守勢
軍形勝可知不可為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第四章 勝兵先勝 軍形篇 孫子說:從前善於用兵作戰的人,總是先創造有利形勢,使自己不破敵人戰勝,然後等待可能戰勝敵人的機會。使敵人無可乘之機,是操之在我的,敵人有沒有犯錯誤,而使我有得勝機會,卻是操之在敵人的。所以善於用兵作戰的人,能使自己無機可乘,不讓敵人有可勝的機會,但是不能使敵人必定為我所勝。所以說:勝利固可以預知,但是敵人有無可乘之隙,卻不能勉強造成。
軍形攻勢守勢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當我無法戰勝敵人時,應採取防守方式,可能戰勝敵人時,應採取攻勢。防守是由於取勝條件不足,進攻則是因為我有充裕的力量。善於防守的,像深藏於地底一樣,使人無法窺知虛實;善於進攻的,像飛躍於高空一樣,使人無從防備,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勝利。
軍形善之善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 見日月,不為明目, 聞雷霆,不為聰耳。 一般人都能預見或預知的勝利,不是最高明的勝利;經過力戰取勝,人人都讚好的,也不是高明的勝利。就像舉起秋毫那樣輕的東西,算不得力量大;看得見日和月,算不得眼睛好;聽得見雷聲,算不得耳朵靈一樣。
軍形先勝部署 古之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措必勝,勝已敗者也。 故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古時善於用兵作戰的,他的取勝都是在無形之中,所以勝得很容易,因此善用兵作戰者的勝利,既顯不出智謀的名聲,也看不出勇武的功勞,因為他的取勝都是有把握的,其所以有把握,是因為他的措置都已先站在勝利之基礎上,自然能勝過那些已經露出失敗徵兆的敵人。所以善於用兵作戰者,先要站在不失敗的基礎上,使敵人無機可乘,而且不要錯過敵人敗亡之機會。所以勝利者都是先創造必勝的條件,然後再與敵人作戰;只有失敗者,總是先與敵人作戰,然後再僥倖求勝。
軍形修道保法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善於用兵者,修明軍政,確保法制,所以能主宰勝敗。用兵之法是:一篇判斷戰區戰線,二為部署計畫投入的力量,三為需要人力物力的數目,四為比較權衡雙方政治及軍事的良窳,五為戰勝敵人。根據地形產生作戰判斷,根據判斷產生部署計畫,根據部署決定人力物力的數量,根據數量比較權衡,最後得出勝算之.結果。所以掌握勝利契機的軍隊,佔有絕對的優勢,就像拿鎰來稱銖一樣,失敗的軍隊正好相反,像拿銖來稱鎰,居於絕對的劣勢。掌握勝利契機的軍旅,在作戰的時候,像從八十高的山澗中,放出積水一樣,勢不可當,這就是敵人無從抗拒的形勢了。
軍形先能自治 「軍形」是說形成軍事上勝利態勢 觀察打擊敵人的弱點,隱藏校正自己的弱點 「軍形」是孫子第四篇,要旨是說軍事上勝利態勢之形成。 明朝何守法的註解是,「軍形者,彼我兩軍攻守之形,雖因情而著,實謀為隱顯者也;謀深則形隱,而人不可知,謀淺則形顯,而人皆可見。故次於謀攻為第四,大抵此篇主於先能自治,秘之莫測,然後徐察敵形而巧乘之,斯為用兵之妙,非示詐形誤敵者比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兩軍對壘,雙方都儘量找敵人的弱點,而隱藏自己的弱點,但是弱點並不是靠隱藏就可以消失的,先要有自知之明,把自己的弱點一一校正,這就是「先能自治」,然後方可立於不敗之地,再去觀察敵人的弱點,一舉擊潰之。
創勢之形 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虛實篇:「兵形象水」, 有利形勢之造成,完全操之在我。從局部的、片斷的轉變中,逐漸形成全面的、整體的改變 虛實篇:「兵形象水」, 從至柔變成至剛 由此可知有利形勢之造成,完全操之在我;孫子在虛實篇中說:「兵形象水」,水本來是無形的,因方圓之器而賦以不同之形,因此形勢有其變動不居的性質,一旦積點滴之水,成千仞之谿,激發而下,則勢如萬馬奔騰,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抵擋,所以孫子解釋「形」是:「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再具體一點說,水的本性雖然是至柔的,但如將它堰住,集成多量,便會變成至大至剛的力量。 形勢的造成亦復如此,從局部的、片斷的轉變中,逐漸形成全面的、整體的改變,就像水一樣,從至柔變成至剛,
軍形基礎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整體形勢掌握全以「修道」、「保法」為基礎 「修道」、「保法」在作戰之前,奠定絕對優勢基礎 非單純軍事優勢,而包括政、經、軍、心整體形勢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整體形勢掌握全以「修道」、「保法」為基礎 始計篇:「五事」、「七計」 如「積水千仞之谿」 這就是孫子說的:「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修道」、「保法」就是在用兵作戰之前,將政治、軍事、經濟、精神等力量,完成充分之準備,以奠定絕對優勢之基礎, 故「軍形」並非單純的軍事優勢,而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精神在內的整體形勢。 一旦整體形勢超越對方,則敵人必處處受制,步步困阨,孫子的比喻是:「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鎰比銖重四、五百倍,拿這種相差極端的比重,來做優勢與劣勢的對比,以強調掌握整體形勢之重要。 而整體形勢之掌握全以「修道」、「保法」為基礎,即「始計」篇中所說的:「道、天、地、將、法」五事,能在「五事」、「七計」中超越敵人,則整體優勢必已形成,即如「積水千仞之谿」,軍事行動不過是決其口,使之飛激而下而已,明白這個道理,「軍形」的意義自可體會到了。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在整體形勢上先做到不敗的要求 孫子「先勝」思想,絕非侵略主義 「勝可知,不可為」 敵人佔絕對優勢 用戰略上有利態勢,使其「貨殫力屈」,「鈍兵挫銳」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孫子「先勝」思想,絕非侵略主義 侵略別人求勝,必引起民怒人怨,遭致激烈之抵抗 「勝可知,不可為」 蓄意侵略,勉強造作勝利,必然失敗勝利,必然走上失敗命運。 善用兵者,在整體形勢上先做到不敗的要求,這就是先在戰爭準備上與戰略態勢上求其萬全,使敵人無懈可擊無機可乘,即或敵人傾國來犯,我已有充分準備,可以自保,使敵知難而退。 如果敵人在力量上佔絕對優勢,我也以用戰略上的有利態勢,使其「貨殫力屈」,「鈍兵挫銳」之餘,露出弱點,再逐次扭轉戰局,這就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這種「不可勝」是操之在我,有賴於萬全的準備,但是戰勝敵人,卻不是勉強可以辦到的,要看敵人是否妄動而自露破綻。 由此可知,孫子的「先勝」思想,絕非侵略主義,戰爭固以求勝為要,可是如求勝的目的是侵略別人的話,必引起民怒人怨,遭致激烈之抵抗; 戰爭初期,侵略者可能攻城掠地,頗有所獲,一旦曠久費時,必遭本身人民之反對,及第三國之干預,師勞兵疲之餘,陷於進退兩難境地,這時初期之優勢漸失,戰況失利,國力耗費,終至失敗,究其根木原因,是把侵略視為戰爭目標,侵略不能得逞,敗整體優勢盡失;況且為制裁侵略,或為挽救危亡而應戰的一方,屬於「哀兵」,在道德與真理上,都是必勝的, 所以孫子說:「勝可知,不可為。」蓄意侵略,勉強造作
度量數稱勝-廟算程序 度-判斷作戰面大小,戰線長短 量-計畫持續作戰潛力與能力 數-計算人力物力數量 稱-權衡比較政治良窳和雙方戰力短長 勝-以上四項合計 軍事戰略佈署要領 地度量數稱勝的連續關係,補充廟算五事七計 在始計篇中,孫子曾提出「廟算」,在軍形篇之末,又再度提出預計勝算之要訣,他舉出「度」、「量」、「數」、「稱」、「勝」五個計算程序。 「度」是量物長短之器,亦作「謀」解,凡心中計慮稱之為度,在此應做判斷之意,判斷作戰面之大小,戰線之長短; 「量」是容量之器,在此應做部署計畫之意,計畫持續作戰之潛力與能力; 「數」是計算,指人力物力之數量; 「稱」是權衡,比較政治的良窳和雙方戰力的短長,將以上四項合計起來,便是第五項的「勝」。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的連續關係,是對「廟算」的進一步分析,也是對「五事」、「七計」的補充,可視為軍事戰略佈署要領。
修道保法致勝基礎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令民與上同意」重視政治修明 「五事」第一是「道」,第五為「法」 「七計」「主孰有道?」為首,「法令孰行?」第五 同時在講到「度」、「量」、「數」、「稱」、「勝」五要訣之前,孫子又再次強調:「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可見「修道保法」是致勝之基礎。 孫子特別重視政治修明,「五事」的第一件是「道」,「七計」的第一條也是「主孰有道?」「道」就是政治上開誠心,佈公道,修明政治;厲行法治,然後人民能擁護政府,做到「令民與上同意」,雖危不懼,雖死不怨,故軍事與政治實有不可分的關係。
攻勢與守勢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守」是靜態,不可勝 「攻」是動態,可勝 我不攻擊人,自無從取勝,人不攻擊我,亦無敗理 可利用集中兵力,攻敵弱點,在某一點發揮壓倒性優勢 就先勝態勢而言,「攻」與「守」自有其權衡得失之處,宜攻或宜守,不可一概而論, 孫子說:「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守」是靜態,我不攻擊人,自無從取勝,人不攻擊我,亦無敗理,所以說「不可勝」; 「攻」是動態,我可以利用集中之兵力,攻敵之弱點,在某一點發揮壓倒性優勢,所以說是「可勝」。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攻守條件 學理上,攻勢或守勢都是換取所需要時間 攻勢 守勢 攻守實際運用原則 捕捉主力時間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找不到主力 守勢 伺機決戰時間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防不勝防 攻守實際運用原則 守勢不如攻勢,攻-力專而形有餘,守-備多力分 守非不攻,戰略戰術互用下,仍有必要守 戰略守勢是整個形勢不利於我,或缺乏攻勢條件 戰術攻勢是希望攻擊、牽制、干擾,轉移、遲滯敵軍,保全主力 但是,無論「攻」、「守」,必先衡量自己的條件,適合「攻」者乎?適合「守」者乎?採取守勢,是因為本身條件不足;採取攻勢,是因為本身有充足的條件,不必顧慮防守;所以孫子說:「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就學理上而言,無論攻勢或守勢都是換取所需要之時間;攻勢是在動態中換取所需時間,守勢是在靜態中換取所需時間。 攻勢換取時間的目的是在適當的時間內,用積極的作戰行動,捕捉對方的主力而消滅之;守勢換取時間的目的是利用適當的時間,延緩敵人的行動,或就地決戰,或待機轉移主力,伺機決戰。 所以孫子形容「攻」與「守」說:「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九天」比喻高速,「九地」比喻深密,攻勢自然是越快越好,自空而降,防不勝防;守勢自然是越深密越好,使敵人找不到主力,保全自己的力量;因此,不論「攻」、「守」都要運用巧妙,才能收到效果。 就實際運用來說,守勢不如攻勢,防守的一方,每每感覺處處均應守,處處均需防,備多力分,兵力不足,攻勢的一方,力專而形有餘,可以選擇敵人的弱點,集中全力重點打擊,所以歷來將帥參主張攻勢。 但是孫子雖然說:「守則不足,攻則有餘。」的話,絕不是認為「守」不足取法,在一定的倏件之下,守勢自有其必要,況且,「守」並不是「不攻」,往往有戰略上採守勢,而戰術上採攻勢者,戰略採守勢是因為整個形勢不利於我,或缺乏攻勢之條件;戰術上採攻勢是希望攻擊牽制、干擾敵軍,或轉移、遲滯敵軍,以保全主力,其最終目的,是要待有利時機的到來,易守為攻,發動反攻, 「守勢」只是條件不足時,採取的手段,只要守得好,一樣可以取勝,「攻」與「守」各有其一定條件,必能先期考慮各項條件的配合,才決定攻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