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四) 多媒体教学课件 李文科 制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天然 養生 樂活 年貨集錦 田森館 - 艾草之家. ‧環保健康生活小常識 : 日常使用的家中日用品,包含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有些頗具 毒性,有些雖然沒有急毒性,但暴露日久卻會造成慢性中毒,導致健康受損, 甚至致命。 環境荷爾蒙會影響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生殖能力與發育,其中一類的「壬基酚 (
Advertisement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排列 组合 概率 会考复习. 排列、组合是不同的两个事件,区别的 标志是有无顺序,而区分有无顺序的办法是: 把问题的一个选择结果解出来,然后交换这 个结果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看是否会产 生新的变化,若有新变化,即说明有顺序, 是排列问题;若无新变化,即说明无顺序, 为组合问题 知识要点.
平台的优点: ( 1 )永久免费: 学校和老师使用校讯通平台发送短信 是免费的,并且通过使用平台,可获得部分购物卡补贴。 ( 2 )移动办公: 校讯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 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老师便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短信 给家长,能够实现移动办公,节省老师的工作时间。 ( 3 )简单易用:
商管群科科主任 盧錦春 年 3 月份初階建置、 4 月份進階建置、 5 月份試賣與對外營業。
XX啤酒营销及广告策略.
第一章 棉花初加工与纺纱原料选配 第一节 轧棉与脱糖 第二节 配棉 第三节 化纤原料的选配 第四节 配料方法与配料计算.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效果 1、控制:50%以上 有权决定对方财务和经营.
8月1日后全国营改增我们怎么办? 营改增新政策深度解析 得法网财税讲师 樊剑英.
小学科学中的化学 武威十九中 刘玉香.
神州五号、六号的发射和回收都取得了成功 ,圆了几代中国人的航天梦,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神州五号、六号的发射和回收都取得了成功 ,圆了几代中国人的航天梦,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 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招生” 與 “合校” 楊弘敦校長 | 國立中山大學.
快乐节奏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中学音乐科夏淑华.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表格及内涵说明 教育部评估中心 信息处 2015年11月06日.
第四章 账户及复式记账的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属于会计实务部分。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制造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进一步加深对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解,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利润的核算;期末各账户之间的相互结转。
P2P金融信用调查服务 2015年4月 诚信为先 中道厚德.
甜甜圈 90221高渝晴.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33讲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
普 通 话.
《成人健康护理学》的 教学组织与实施 何平先.
大学物理 电子教案 (狭义3).
2007年房地产建筑安装企业 税收自查方略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文国.
测一测 看眼力 男性色盲 正常 女性色盲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短促·匆忙 初二(10)班.
死與生的自我掌握.
物流账册系统介绍 2012年5月16日 北京.
初中语文总复习 说明文 阅读专题 西安市第六十七中学 潘敏.
忠孝國小自立午餐老師的叮嚀 教師指導手冊.
语文版九年级(下) 多媒体课件.
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湘潭就业职校:杨秀红.
从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说开去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瞿国华.
山东大学资产清查 山东大学 资产清查工作讲解 2016年3月.
复 习 纲 要.
单招班主任培训会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读 单招班主任工作要求 新生资助政策解读 学生工作处 2015年5月.
人口调查报告 有专家认为,在2002年全国出生的1604万人中,男孩比女孩多了近150万人;如果照此发展,20年后全国因出生原因造成的男女性别不平衡人口则多达3000万人!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伴性遗传 咸林中学 王卫平.
孟子名言 1.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天时不如地利, 。 3. ,威武不能屈。 4.得道者多助, 。 5.穷则独善其身, 。 6.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第六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一、 型的微分方程 二、 型的微分方程 三、 型的微分方程.
常用逻辑语.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1.5 充要条件.
人类传播的活动 和历史.
物質的變化 陳弦希製作.
第五章 预测分析 学习目标:掌握定性和定量两类预测分析方法的特征;熟练掌握平滑指数法和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的应用;重点掌握目标利润的预测方法。熟悉成本预测和资金需用量预测的主要方法;了解预测分析的概念、特点、基本程序及其主要内容;一般了解销售预测的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重、难点:1、销售的定量分析.
产后护理 刘俊梅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希望工程”义演 枣庄市第三十四中学 曹馨.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 ——让我们都来做环保小卫士 XX小学三(3)班.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类比推理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的推论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建國國小英語教學線上課程 字母拼讀篇(一) 製作者:秦翠虹老師、林玉川老師.
规范教学,提升质量,迎接评估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解读
第八章 组合变形.
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材料二甲 授課教師:王致傑 老師 (學420、分機5305)
语音 行唐县上方职中 乔志峰.
第七章  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      §第一节  支出概述     §第二节  拨出款项     §第三节  各项支出     §第四节  成本费用.
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國民年金 np97006.
第3章 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3–1 空间力系的简化 §3–2 空间力系的平衡 §3–3 物体的重心 §3–4 平行力系中心.
9.1.2不等式的性质 周村实验中学 许伟伟.
第二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液压油 液体静力学基础 液体动力学基础 2.1 液压油 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对液压油的要求及选用.
《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 第10章 NP完全问题 朱友文
3-3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一、 频率分布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样品中镍的质量分数(%)进行重复测定,得到90个测定值如下:
临床试验管理平台操作指南 (申办方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机构办.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回顾与复习(一).
我们探究学习 成果 直线的 倾斜角与斜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四) 多媒体教学课件 李文科 制作

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及气体分离 的溶液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及气体分离 的溶液热力学基础 概 述 第一节 基本定律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概 述 将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均匀、澄清、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溶液可由下述方法生成: 概 述 将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均匀、澄清、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溶液可由下述方法生成: (1)两种液体混合。例如把乙醇加入水中,这两种物质就均匀而且密切地成为一个相同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乙醇水溶液。液氮与液氧的混合物、液丙烷与液丁烷的混合物也属于这种溶液。 (2)固体溶解于液体。如结晶溴化锂溶解于水中成为溴化锂水溶液,液氧中溶有乙炔的混合物也属于这种溶液。 (3)气体溶解于液体。如氨蒸气溶解于水成为氨水溶液。

概 述 构成溶液的组分有溶剂、溶质之分,在溶液中习惯上称占较大比例的组分为溶剂,占较小比例的组分为溶质。但这种规定不是严格的,例如,对于水溶液,一般将水称为溶剂;当气体或固体溶解在液体中时,不管彼此间的相对含量如何,通常把液体当作溶剂,而把气体或固体当作溶质。溶液并非溶质和溶剂的简单的机械混合物,它们的组成比较复杂,除了溶质和溶剂之外,还有溶质和溶剂所形成的不确定的溶剂化合物。 根据溶液中组分的多少,可将溶液分成二元溶液和多元溶液。如果溶液由两种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组成,就叫做二元溶液,如氨水溶液、溴化锂水溶液、乙炔-液氧溶液等。液化天然气及石油气由三种以上物质(主要为碳氢化合物)组成,为多元溶液的例子。

概 述 在制冷及低温技术中,空气的分离、天然气的液化和分离、吸收式制冷、冰盐冷却及共晶冷却、混合工质的研制与应用、空气设备的防爆以及各种新的二元溶液的研究等,都需要应用溶液热力学理论。 描述一种溶液必须指明其溶液成分份额,即某种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两种方法。如果一种溶液由k种组分所组成,则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wi为该组分质量mi与溶液总质量m之比,即 (4-1) (4-2)

概 述 只要知道溶液中k-1个组分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得第k个组分的质量分数。摩尔分数xi则表示某一溶质的摩尔数ni与溶液总摩尔数n之比,即 概 述 只要知道溶液中k-1个组分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得第k个组分的质量分数。摩尔分数xi则表示某一溶质的摩尔数ni与溶液总摩尔数n之比,即 (4-3) (4-4) 设Mi为第i个组分的摩尔质量,则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之间的关系为 (4-5) (4-6)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内 容 提 要 一、拉乌尔定律 二、康诺瓦罗夫定律 三、吉布斯定律

第一节 基本定律 一、拉乌尔定律 溶液和其液面之上的蒸气之间形成平衡,两相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第一节 基本定律 一、拉乌尔定律 溶液和其液面之上的蒸气之间形成平衡,两相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单组分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时,由液面蒸发的分子数和从气相回到液体的分子数是相等的,这时蒸气的压力就是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但当不挥发的溶质(例如,溴化锂的沸点是1265℃,可以认为它在大气中没有挥发的现象,因此在溴化锂的水溶液中,溴化锂是不挥发的溶质)溶入溶剂后,溶剂的一部分表面或多或少地被溶质占据着,因此在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就相应地减少了,结果在达平衡时,溶剂的蒸气压必然比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为小。

第一节 基本定律 拉乌尔定律指出:无论在什么温度下,溶液表面上的蒸气混合物中,每一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同一温度下该组分呈纯净状态的饱和蒸气压力与该组分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的乘积。用数学式表示为 (4-7) 式中:xi'—溶液中第i组分的摩尔分数; pi—溶液中第i组分的蒸气分压力; pi0—第i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力。 拉乌尔定律对于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溶液饱和蒸气压力p可表示为 (4-8) 式中:x'—是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p0—纯溶剂在溶液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力。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如果溶质是挥发性的,则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力为按式(4-7)计算得的各个分压力之和。例如对于二元溶液,其饱和蒸气压力可表示为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如果溶质是挥发性的,则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力为按式(4-7)计算得的各个分压力之和。例如对于二元溶液,其饱和蒸气压力可表示为 上式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拉乌尔定律计算的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力与其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成直线关系,如图4-1所示(图中把x2'简写为x)。由图可以看出,溶液蒸气压力的数值是在两种纯组分的压力值之间,当x2'=0时p=p10;当x2'=1时p=p20。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图4-1 理想溶液的p-x图

第一节 基本定律 二、康诺瓦罗夫定律 康诺瓦罗夫定律说明理想溶液中液相与气相中的成分是不同的。 第一节 基本定律 二、康诺瓦罗夫定律 康诺瓦罗夫定律说明理想溶液中液相与气相中的成分是不同的。 假如两个有挥发性的液体混合成一理想溶液,每种液体的蒸气压都符合拉乌尔定律,则可写成 设xA"和xB"为气相中A和B组分的摩尔分数,理想溶液的气相混合物当作理想气体混合物时,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4-9)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如果纯B组分蒸气压力比纯A组分大,即pA0/pB0<1,则 因为 ,代入上式,得 故 若以 ,代入上式,化简可得

第一节 基本定律 这就是说,如果不同蒸气压的纯液体在给定温度下混合成二元溶液,则气相里摩尔分数与液相里摩尔分数并不相同,对于较高蒸气压的组分,它在气相里的摩尔分数大于它在液相里的摩尔分数。 在二元溶液中,沸点较低的液体有较大的挥发性,因此有较高的蒸气压。由于高蒸气压的液体就是低沸点的液体,故得到康诺瓦罗夫定律的另一说法:对于较低沸点的液体,它在气相里的摩尔分数大于它在液相里的摩尔分数。 康诺瓦罗夫定律是精馏原理的基础,因为如果溶液摩尔分数和气相摩尔分数完全相同,两组分根本不能用精馏法分离。

第一节 基本定律 例4-1 把空气当作二元混合物,已知空气中氧-氮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21和0.79,如果将空气温度降至100K并使其液化,问按拉乌尔定律计算处于气、液相平衡条件下的液态空气中,氧和氮的摩尔分数各为多少? 解:查得氧、氮在100K温度下的蒸气压力分别为0.2546MPa和0.775MPa,则有 由式(4-9)得 因为

第一节 基本定律 所以 可以看出,高沸点(低蒸气压)的氧组分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大于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而低沸点(高蒸气压)的氮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大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第一节 基本定律 三、吉布斯定律 吉布斯定律描述了物质相平衡条件下的平衡规律,它表明物质达到相平衡时其约束条件(或称自由度)的个数与物质的组分数和物质所处的相数有相互依赖关系,即 (4-10) 式中:Nf—约束条件数,即可以独立变化的热力学参数的个数; Nc—物质的组成份数(组元数); Np—物质相平衡时所处的相的个数。 这一相律关系可以利用物质的每一组分以及每一相中的热力学平衡关系予以证明。设一物质有Nc组分组成,那么物质中每个组分摩尔分数之和为1,即

第一节 基本定律 (4-11) 只要知道Nc-1个组分的摩尔分数,那么第Nc个组分可以计算得出,因此组分的独立变化个数是Nc-1。如果物质由多相组成,每一相均有如上式的平衡关系,则独立变化的摩尔分数可以有Np(Nc-1)个。然而,每个组分在不同相中的摩尔分数是相互联系的,如康诺瓦罗夫定律所描述的气相与液相平衡条件下的摩尔分数存在相关关系。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析,某一组分在各相中的摩尔分数受其化学势的制约而达到平衡,平衡条件下某一组分在各相中的化学势达到一致。如第i个组分在各相中的化学势φi可描述为 (4-12)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形成了Np-1个等式,有Nc个组分就存在Nc(Np-1)个等式,那么各相中独立变化的摩尔分数就为Np(Nc-1)-Nc(Np-l),即Nc-Np。 除组分的摩尔分数作为独立变化参数外,因确定物质状态的参数(如温度、压力)同样也作为相平衡的约束条件,所以式(4-10)中有数字2。至此,式(4-10)得以证明。 对于单组分系统,Nc=1,则式(4-10)简化为Nf=3-Np。其约束条件数随着相数的增加而减少,如单相水蒸气Np=1,约束条件为2,可以用两个状态参数限定其状态。当处在饱和状态时气液相平衡Np=2,则约束条件数变为1。当处在气-液-固共存的三相点状态时,温度、压力均已固定,无需任何约束条件。

第一节 基本定律 对于单相物质Np=1,则式(4-10)简化为Nf=Nc+1。其约束条件随组分的增加而增加,如空气看作氧-氮-氢三元混合物,约束条件数共有4个,其中两个是组分的摩尔分数,两个是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如看作是氧-氮二元混合物,则约束条件有3个,一个是组分的摩尔分数,两个是状态参数。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内 容 提 要 一、相平衡图 二、溶液的混合与分离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一、相平衡图 l.压力-摩尔分数图和温度-摩尔分数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一、相平衡图 l.压力-摩尔分数图和温度-摩尔分数图 对于二元两相平衡系统,从相律已经知道系统的自由度为二,因此对于这种系统只要两个参数就可能确定混合物(系统)的状态。一般选择下列几个组合作为参数,画出相应的平衡图,即:压力(p)-质量分数(w)或摩尔分数(x)图,或比焓(h)-质量分数(w)或摩尔分数(x)图。 从康诺瓦罗夫定律知道,当两种不同的液体A和B混合而成溶液时,气相中的成分和液相中的成分是不相同的。如作p-x图,显然在同一压力p1下在图上可有两点:点b1'是液相中B的摩尔分数;点b1"是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如图4-2。假如液体B的纯组分蒸气压高于液体A,根据康诺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2 溶液的p-x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瓦罗夫定律,B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应大于液相中的摩尔分数,因而在图4-2上b1"应在b1'的右边。同样地,在不同压力下即可得不同的b'、b"点,但始终是xb">xb'。因此,连接不同的b'点得实线为液相饱和曲线;连接不同的b"点得虚线为干饱和蒸气线。这两条曲线把图形分为三个区域:在实线的左上方是液体区,虚线的右下方是过热蒸气区,两条曲线中间为湿蒸气区。 一般蒸发过程是在等压下进行的,所以用T-x图来研究蒸发过程更为方便,这时图上所表示的区域正好反了过来(图4-3)。纯组分蒸气压较高的应有较低的沸点,根据上面假设,B组分的沸点较A组分的为低,因此B组分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应大于它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这样,在图4-3中,虚线为干饱和蒸气线,实线为液相饱和曲线,相应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3 溶液的T-x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分为三个区域,如图所示。根据曲线形状,这种曲线又称为鱼形曲线。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分为三个区域,如图所示。根据曲线形状,这种曲线又称为鱼形曲线。 从二元溶液的T-x图(图4-3)可以看出,当为x1时,溶液的沸点是T1,既不等于TA0也不等于TB0,而是介于二者之间。 2.比焓-摩尔分数图 工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研究热现象的,因此通常用溶液的h-x图或h-w图来研究问题。它们的结构和特性是一样的,只是所使用的单位不同。 溶液的h-x图(h-w图也一样),可以利用T-x图及已知的纯组分在气相和液相时的比焓值作出。饱和液体的比焓h'和干饱和蒸气的比焓h"与摩尔分数x的关系为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4-13) (4-14) 式中:q1"、q1'—分别为溶液蒸气和液体的溶解热,J/mol;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4-13) (4-14) 式中:q1"、q1'—分别为溶液蒸气和液体的溶解热,J/mol; hA"、hB"—分别为A、B两组分与溶液有相同温度和压力时,蒸气的比焓,J/mol; hA'、hB'—分别为A、B两组分与溶液有相同温度和压力时,液体的比焓,J/mol。 图4-4表示将T-x图转化成h-x图的简单方法,图是相对于某一给定压力p而绘制的。在T-x图上1'-1"为某一等温线,1"是干饱和蒸气态,相应的成分为x1";1'是饱和液体态,相应的成分为x1'。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4 h-x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由给定的压力、温度和成分再根据式(4-13)、(4-14)就可以分别计算出h1"和h1',从而在h-x图上得到相应点1" (干饱和蒸气)和1' (饱和液体)。然后取不同的温度,用相同的方法,即可得到h-x图上干饱和蒸气线和饱和液体线。相应地在h-x图上也分成三个区,如图4-4所示。 由上所述,在给定压力和给定的B组分摩尔分数x下,溶液湿蒸气区的温度是变数,这一点与纯物质不同,所以在湿蒸气区有必要作出等温线。有了干饱和蒸气线和饱和液体线,即可利用T-x图上的等温线方便地作出h-x图上湿蒸气区的等温线。 可以看出,h-x图还有下述特性: (1)两条饱和曲线并不相交,在横坐标端点处蒸气与液体的比焓差分别为两个纯组分的汽化潜热;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2)两相区内的等温线互不平行,从x=0起,等温线的斜率先减小,然后增大(在横坐标的两个端点等温线同纵坐标重合)。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2)两相区内的等温线互不平行,从x=0起,等温线的斜率先减小,然后增大(在横坐标的两个端点等温线同纵坐标重合)。 当压力改变时,由于纯组分的干饱和蒸气和饱和液体的比焓值随压力而变化,所以在h-x图上,对不同的压力,干饱和蒸气线与饱和液体线的位置就不同,压力愈大,这两条曲线愈向上移。在图上同一点,对于不同的压力具有不同的聚集态,在湿蒸气区不同压力下同一温度的等温线是不相同的(图4-5)。在过热蒸气区,由于过热蒸气的比焓值随压力和温度而变,所以不同的压力时同一温度的等温线也不相同。由于溶解热很小,可忽略,所以等温线是直线。而在液体区,当压力不大时压力对比焓的影响很小,所以在液体区等温线与压力无关。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5 不同压力下溶液的h-x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溶解热对有些溶液(如氨水溶液)不能忽略时,等温线是一条曲线,如图4-5所示。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二、溶液的混合与分离 1.溶液的混合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二、溶液的混合与分离 1.溶液的混合 当具有同样的组分,但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溶液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状态可以按下面的混合规则在h-w图上求得。如图4-6所示,设第一种溶液的质量为m1,其状态参数为t1、h1、w1;第二种溶液的质量为m2,其状态参数为t2、h2、w2,在相同压力下混合成的溶液的质量为m,其状态参数为t、h、w。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 m1+m2=m (4-15) 对于第二组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 w1m1+w2m2=wm (4-16)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6 混合过程示意图 得 (4-17) 或者 (杠杆规则) (4-18)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6 混合过程示意图 得 (4-17) 或者 (杠杆规则) (4-18) 在系统处于绝热、不作外功的条件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写出混合过程的能量平衡式为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4-19) 也可写成 (4-20) 式(4-2O)是h-w图(图4-7)上通过点1及点2的直线公式,因此绝热混合点(混合溶液状态)在h-w图上的位置将处在两个初态点的连线上,这条直线称为混合过程线。根据式(4-17)求得混合溶液的w后,即可在混合直线上确定混合点M。 从图4-7可看出,△1MN和△M2L相似,因此 (4-21) 即点M与两个起始状态点的距离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成反比例,即杠杆规则。在h-x图上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7 混合过程的h-w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如果在混合过程中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则能量平衡式为 (4-22) 式中:q—吸入或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如果在混合过程中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则能量平衡式为 (4-22) 式中:q—吸入或放出的热量。 根据式(4-20),上式可写成 hM是在混合直线上点M的比焓。因此,当与外界有热交换时,混合后的溶液状态可以分两步来确定:第一步先对应于绝热混合过程利用混合规则求得点M,第二步再在等w线上从点M加上q大小的线段(向上或向下由q的符号决定),如图4-8上点M'即为有热交换时混合点的状态。 混合规则对于所有溶液状态都适用,其中包括混合前及混合后的不同集态。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8 有热交换的混合过程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2.蒸发及冷凝分离 先研究溶液在等压下的蒸发过程。如图4-9所示,开始时质量分数为w1的溶液处于过冷状态(相应于点1),当外界加入热量以后,溶液的温度就逐渐升高,直至消除过冷度时(相应于饱和点2'),即开始产生蒸气泡。最初产生的蒸气在图中用点2"表示,其质量分数为w2",与液相质量分数为w2'的相平衡。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到点3),蒸气量就不断增加,同时液相中B的质量分数逐渐下降(点3'),而与这一质量分数相平衡的蒸气质量分数(点3")也就逐渐下降。由于蒸发过程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溶液的总质量及组分的质量应是不变的,因此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9 溶液蒸发过程的T-w图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其中m'及m"分别为液相及气相的质量。按照分析溶液混合过程的方法,根据上述两式可得出 (杠杆规则) (4-23)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其中m'及m"分别为液相及气相的质量。按照分析溶液混合过程的方法,根据上述两式可得出 (杠杆规则) (4-23) 即处于两相平衡的二元溶液,其气相质量与液相质量之比,等于质量分数差w"-w与w-w'的反比。在h-x图上,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气相的摩尔数与液相的摩尔数之比等于摩尔分数差x"-x与x-x'的反比。这一关系称为杠杆规则。利用杠杆规则可以很方便地按h-w图或h-x图来确定溶液汽化的数量。 温度继续上升,最后全部变为蒸气,到达点4",这时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蒸气的摩尔分数w4"就是开始时溶液的摩尔分数w1,而与这个蒸气摩尔分数平衡的是最后一滴溶液,其摩尔分数为w4'。此后再加热时即进入过热区,成为过热蒸气(点5)。 溶液蒸气的凝结过程也可用h-w图或h-x图表示,它与上面所述的溶液蒸发过程相类似,但方向相反(从点5到点1)。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二元溶液气液相变过程的主要特性如下: (1)对于某一成分的溶液,在一定压力下,开始冷凝或开始蒸发与冷凝结束或蒸发结束时的温度是不同的,有温度滑移。这一点与纯组分不同,一定压力下纯组分在蒸发或冷凝过程中的温度是不变的。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2)在冷凝或蒸发过程中,液相和气相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是连续变化的。 3.溶液的节流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2)在冷凝或蒸发过程中,液相和气相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是连续变化的。 3.溶液的节流 当溶液从状态1绝热节流到终态2时(如图4-10),其比焓值与平均的各组分质量分数均不变,即 h1=h2,w1=w2 图4-10 溶液的节流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11 用h-w图表示节流过程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因此,节流前后的两个状态在h-w图上是用坐标为h2=h1及w2=w1的同一点表示,它们的压力不同,始态的压力为p1,终态的压力为p2。从图4-11中看出,初态1在等温线t1上,处于液体区,而终态2在等温线t2上,处于湿蒸气区,而且t2<t1。 无论是h-w图还是h-x图都相同。例如在图4-12中,p1为高压力,p2为低压力;初态1为饱和液体,节流后终态2位于湿蒸气区,变成气液混合物。根据混合规则,通过点2的等温线4-3即气液的混合直线,按杠杆规则,饱和液体从p1节流到p2的汽化率a为 (4-24)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若节流前状态不是饱和液体而是过冷液体,如图中点5,节流后处在等温线6-7上,则汽化率as,c为 (4-25)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若节流前状态不是饱和液体而是过冷液体,如图中点5,节流后处在等温线6-7上,则汽化率as,c为 (4-25) 由图可以看出as,c<a,即过冷液体节流后汽化率将减小。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图4-12 氧-氮系统的h-w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