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二、H-O模型及其重要推论 三、实证检验 四、H-O模型的拓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二) 上虞春晖中学数学组欢迎你! 1 本课件制作于 §10.5 等可能事件 的概率 ( 二 )
Advertisements

概率论 第四节 等可能概型 ( 古典概型 ) 古典概型的定义 古典概率的求法举例 小结 布置作业.
金融一班 王亚飞 王亚飞 王浩浩 王浩浩 吴海玥 吴海玥 我 连云港 的 家 乡 连云港 连云港,位于东经118°24′~119°48′和北纬 34°~35°07′之间,古称郁洲、海州,民国时称 连云市,建国后称新海连市,别称“港城”。东 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水域面积 平方公里。连云港市也是我国于1984年.
四、后期物理复习备考建议 不同阶段复习课教学设计(知识建构)的目的 复习课教学 设计的目的 理 解 · 对某知识的全面、抽 象理解 · 抽象知识和具体情景 的转化 综 合 · 多知识点联合解决问 题 基本素质 · 审题、表达、审视答 案等基本能力 复习 ( 一 ) 复习(二) ☆ ☆☆☆ ☆☆  进行科学规划.
汽車美容介紹. 汽車的外部構造 哪些是汽車 ?? 汽車 哪些是汽車 ?? 腳踏車 汽車 哪些是汽車 ?? 機車 汽車.
1.3 二项式定理. [ 题后感悟 ] 方法二较为简单,在展开二项式之前根据二项 式的结构特征进行适当变形,可使展开多项式的过程简化.记 准、记熟二项式 (a + b) n 的展开式,是解答好与二项式定理有关 问题的前提,对较复杂的二项式,有时可先化简再展开,会更 简便.
商管群科科主任 盧錦春 年 3 月份初階建置、 4 月份進階建置、 5 月份試賣與對外營業。
配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卫生室、 实验室、仪器室、音体美劳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少先 队活动室、教师集体备课室等专用教室。实验室、仪器 室全部按照省标准配备器材,演示实验开设率达 100% 。 学校现有图书 6050 册,生均 40 册。有一个 200 米环形跑 道的运动场地。 学校基本情况.
概率.
第八章 气体吸收 学习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吸收的基本概念和吸收过 程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掌握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
课例评析—— 《回乡偶书》和《渔歌子》 评课人:冯琴.
就作文本身而言,题目堪称“眉目”,是作文的“眼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作文材料和主题的浓缩或概括。
文化创新的途径.
科學論文 鰂魚涌街的衛生情況 作者:廖梓芯 學校:北角官立上午小學 班級:P.5A.
第七章 多元函数微积分.
杭州中学数学网: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第四章《圆与方程》 《解析几何初步》 教学解读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学军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杭州中学数学网:
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 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一数学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监控情况分析 潘诗求 2010年3月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1节 压强.
第七章 多變數微積分 課程目標 多變數函數 偏微分 多變數函數的極值 受制型極值與拉氏乘子法 最小平方法 全微分 二重積分.
应用题的解法.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內部審核實務 新竹縣政府主計處四科 王美琪
股票、债券、和保险 投资理财的话题.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新疆民族问题 专题二 民族与民族问题 新疆职业大学思政教研部.
第四章 生产论 1、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5、规模经济.
《成佛之道》序~第三章 圓融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张 林.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件制作:应用数学系 概率统计课程组.
从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说开去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瞿国华.
电阻 新疆兵团四师76团中学.
长城国际酒店式公寓营销策划报告
外貌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从此,我不在沉默寡言 那一刻 就在这一刻 世上还有爸爸好 我 长 大 了 张绅 4 文苑芬芳
大气的受热过程 周南中学.
大地醫療團隊- 微生物製劑環保與農業應用.
第六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一、 型的微分方程 二、 型的微分方程 三、 型的微分方程.
第六节 幂级数在函数逼近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 一、泰勒公式 二、泰勒级数 三、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十章
第四章 生产论 Theory of the Firm and Production
从容行走,优雅为师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任小文
觀察內容: 時間 作息 觀察內容 9:30~9:40 角落分享
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正、反比例意义的巩固练习.
2.3 氧气.
导入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媒介(途径)获知这些消息?.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张家口市卫生监督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题(3) 一.填空题 3且 1.对于任意二事件A 和 B,有P(A-B)=( )。 2.设 已知
第11章 證券投資組合.
5-6 光與生活 視覺暫留 發光強度與照度.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海南大学余升国.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李嘉圖模型結果: 貿易結果可以讓參與貿易的國家均獲得好處, 為何有人反對貿易? 完全專業化生產不符實際
第5章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5.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定理) 5.2 要素价格均等化和收入分配 (H—O—S定理)
第六章 空 间 力 系.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学习中苦多?乐多? ——高二(1)班主题班会.
第6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节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檢示動植物組織的過氧化氫酶對分解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
第五篇 分配理论 第十一章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2019/4/25.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三相感應電動機Y-△ 降壓起動控制(一) 2007/2/26.
繁星推薦系統 楊曉婷 副理 教育的服務 是我們的責任.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單元主題名: 大家都是好朋友 設計者:柯淑惠、林雨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二、H-O模型及其重要推论 三、实证检验 四、H-O模型的拓展

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假定各国生产技术相同,产生国际贸易的前 提条件可以概括为相互进行交换的国家之间生产要 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即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不 同产品中所用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

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如果所有国家的生产技术都相同,贸易必然 继续发展直到各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出现 均等化。这种均等化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虽然 迄今为止这一命题远未被证明,但这是贸易中不可 避免的结果。

俄林(Bertil Ohlin) 《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每一地区在生产含有丰裕而便宜要素的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澳大利亚农地供应丰裕,但人口稀少,同大多 数其他国家相比,土地便宜而工资高,因此生产如羊 毛这些需要土地多、劳动力少的产品是便宜的;那些 拥有较多劳动力和资本的地区专门从事制造业则会有 利可图。

俄林(Bertil Ohlin) 《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贸易的直接原因总是:货物从外面买进比在 家里生产更加便宜;反之亦然。而这种价格和成本 差异是禀赋上差异的体现。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 (2)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的要素禀赋不同; (3)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 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在生产中密 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H—O模型的基本概念 1、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 一国拥有的资本、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 例。 K / L :人均资本存量 2、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资本、劳动两种生产要 素的比例。 kx = Kx / Lx ;ky = Ky / Ly

要素密集度 K K 1单位A L L O O 要素密集度不变 要素密集度逆转 1单位B (w/r)2 1单位C A 1单位D C D

H—O模型的基本假定 2、两国的技术相同; 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 6、无运输成本; 1、2×2×2模型; 2、两国的技术相同; 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 6、无运输成本; 7、完全竞争市场; 8、贸易平衡。

H-O理论的贸易格局 Y(钢铁) A’ 国 家 1 A C 2 1 B B’ 国家2 O X(大米)

H-O模型的证明(一) 1、充分就业关系式: аKx·X +аKy·Y = K аLx·X +аLy·Y = L 2、(2.1)除以L得: аKx·X/L +аKy·Y/L = K/L аLx·X/L +аLy·Y/L = 1 (14.1) (14.2)

H-O模型的证明(二) X/L = Y/L = 3、(2.2)变形求解: аLy·K/L -аKy аKx·аLy -аKy·аLx аKx -аLx ·K/L X/L = (14.3) Y/L =

· H—O模型的证明(三) аKx аKy аLx - аLy аLx·аLy (аKx -аLx·K/L) d(X/Y) d(K/L) 4、(2.3)推出 аLy·K/L -аKy аKx -аLx·K/L 5、求导得出: d(X/Y) d(K/L) X/L Y/L X/Y (14.4) = = аKx аKy аLx - аLy (аKx -аLx·K/L) аLx·аLy (14.5) = · 2

结论 (1)假如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导数为正,意味 着K/L越大,商品X与商品Y的产出比率越高;

提供曲线的推导(国家1) Y Y P2 P1 P1 P2 O X X O

推导(国家2) Y Y P2 P1 P1 P2 X O X O

说明 1、提供曲线过原点,这时没有国际贸易,进出口 量 为0。 2、过原点作提供曲线的切线,其斜率等于没有贸 易 时国内相对价格。 3、连接原点和提供曲线上其他点,直线的斜率等 于 该点对应的国际相对价格。 4、随着进口的增加,每一个国家愿意付出的出口 愈 来愈少,这决定了提供曲线的弯曲方向。

国际均衡价格 Y P0 X O

H-0模型的推论 推论一:要素价格均衡化定理 推论二: Rybczynski定理 推论三:Stolper-Samuelson 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国际贸易使两国同类要素的 绝对和相对价格趋于均等,因此 国际贸易替代了国际要素流动。

赫克歇尔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赫克歇尔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如果所有国家的生产技术都是相同的 话,……贸易就必然继续发展直到各国相对稀缺的 生产要素的价格出现均等化。……下一步,我们必 须考虑这种均等化是否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虽然迄今为止这一命题远未被证明,但这是贸易中 不可避免的结果。

俄林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 很容易举例说明在贸易上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森林产品便宜,所以出口 木材。但是如果不出口木材,斯堪的纳维亚的森林 还会更便宜些。……相反,在美国森林相当昂贵, 如果不从加拿大和斯堪的纳维亚输入木材,美国的 森林价格还要高。

俄林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 就澳大利亚而论,如果没有农产品出口的 话,农田显然会比现在更便宜些。阿根廷的牛肉 也是如此。欧洲的情况则相反,如果没有食品进 口,农田的价格会涨得很高。因此,贸易提高了 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土地的价格,而降低了欧洲土 地的价格。相对于土地价格,澳大利亚的工资下 降,而欧洲的工资却提高了。

萨缪尔森 “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1948)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 使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致两国所有工人都 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或土地)都能 获得同样的利润(或租金)报酬,而不管两国生产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模式如何。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证明 (1)国际贸易使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 (2)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的一 一对应关系。 K 4Y 1X L O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图示 ——从基础模型出发 Y A’ A C B O B’ X

贸易后:(K/L)A’ 等于(K/L)B’ 从生产角度衡量 L 贸易前:(K/L)A 大于(K/L)B 贸易后:(K/L)A’ 等于(K/L)B’ OY Nation 1 K A OY L K B’ Nation 2 K A’ B OX L

从消费角度衡量 Px/Py A PA C PC B PB w/r O (w/r)B (w/r)A (w/r)C

绝对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的证明 (文字表述) 劳动密集型国家:PL(低)、PK(高) 结果:PL=PL’ ;PK=PK’

绝对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的证明 (公式证明) 经济含义:人均产出可以表示为人均资本的函数。 (1)生产函数 Y=F(K,L) F(uK,uL)=uF(K,L) (2)简化形式 Y=L F(K/L,1) = L f(K/L) Y=K F(1,L/K) = K g(L/K) 经济含义:人均产出可以表示为人均资本的函数。

经济含义:边际生产力仅仅是投入比率的函数。 绝对要素价格 Э Y Э K g (L/K) – (L/K) g (L/K) ’ = Э Y Э L ’ f (K/L) = – (K/L) f (K/L) ’ 经济含义:边际生产力仅仅是投入比率的函数。

绝对要素价格的均等 因为(K/L)1x =(K/L)2X, (K/L)1y =(K/L)2y 所以 MPK1x = MPK2x MPL1X = MPL2X MPK1y = MPK2y MPL1y = MPL2y 由于要素在国内各部门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则 MPK1 = MPK2 MPL1 = MPL2

H-O-S定理的重要意义 1、解释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伙伴国收益分配 的格 局。

请思考 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工资差距越来越大,与H-O-S预示的不 同,这是为什么?

H-O-S实现的现实障碍 从H-O模型的基本假定出发: 1、 2×2×2模型; 1、贸易壁垒的存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2、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达不到自由流动; 3、生产技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服务行业的发展。

萨缪尔森——约翰逊图 (K/L)y K/L (K/L)x P1 P2 O PL/PK q1 q2 q3 q4 m n Px/Py

Rybczynski Theorem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改变原来比较 优势的格局,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 品生产扩大,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 商品生产缩小。因此该国的比较优势 向有利于密集使用增长要素的行业转 移。

Rybczynski Theorem证明(一) 以国家1为例,ûx、 ûy分别代表x、y部门的人 均资本存量。 (1)Lx + Ly = L ûx •Lx + ûy •Ly = K (2) ûy • L - K K- ûx • L ûy – ûx ûy - ûx (13.8) (13.9) Lx = Ly = ,

Rybczynski Theorem证明(二) (3)一次齐次生产函数的简化形式 X = Lx • gx(ûx ) ; Y = Ly • gy(ûy ) 当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时, gx(ûx ) 和gy(ûy )是常 数。 (4)将(13.9)代入(13.10)得到: ЭX ûy ЭY ûx ЭL ûy – ûx ЭL ûy – ûx (13.10) — • gy = = ; • gx

Rybczynski Theorem证明(三) 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则: ûy > ûx 所以 ЭX ЭY ЭL ЭL 即X与L的增长成正比,Y与L的增长成反比。 <0 >0 ;

Rybczynski Theorem图示 Oy Oy’ N K M Ox L

Rybczynski Theorem 对现实的解释 一个普遍的发展规律: 劳动丰裕型国家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资本积累速度快于劳动增 长速度,资本逐渐相对丰裕,出口产 品中资本的含量增加。

“小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钢铁 TOT 大米 O

“小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钢铁 大米 O

“大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钢铁 2 3 1 O 大米

“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钢铁 大米 O

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大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福利恶化型增长” 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大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钢铁 O 大米

请思考 中国是否应该象日本战后一样实行“贸易 立国、出口第一”的发展战略?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实际收益的长期影响: 1、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 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 2、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 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 3、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的证明(一) 基本公式: W=P•MPL R=P•MPK 要素的收益(市场价值)等于其边际产量乘以 产品的市场价格。

证明(二) 出口X,进口Y: 1、Px ,在X部门使用的要素报酬 , 要素流向该部门。 2、假定X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其生产扩张需要相对 多的L和相对少的K,而Y部门转移出来的要素构成 是相对多的K和相对少的L。因此MPL 、 MPK 。

代入基本公式 货币工资(W): Wx =Px MPLx Wy =Py MPLy Rx =Px MPKx Ry =Py MPKy Wx=Wy, Rx=Ry x 为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品 y 为 资 本 密 集 型 产 品

放大效应 S-S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 格的变动。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琼斯进一步研究和证明了 这种效应,并将要素价格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变 动幅度的结果称为“放大效应”。

结论 1、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提 高在生产它时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 真实报酬。 2、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会减 少在生产它时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 真实报酬。

重要启示 本国稀缺资源的真实收益可以 通过保护而提高; 同理,本国充裕资源的真实收 益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而增加。

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在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相对劳 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 键比率 (Ky/Ly)/(Kx/Lx)只有0.77。 而根据H-O模型,该比率应该大于1。这就是 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人力资本: 要素密集度逆转 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 对美国要素禀赋的重新认识

H—O模型的拓展(一) 多种产品 1、琼斯的“链式命题”:2•n • 2 如果按照要素密集度给商品排序,则一国所 有出口商品必须在进口商品之前。 巴格瓦蒂证明了在要素价格均等化时该命题 不成立。

多种产品、多种要素 2、瓦尼克2•n • m模型: 假定存在要素价格均等化,两国之间 要素禀赋价格的排序如下,并且至少有一 个严格不等式成立, V*1 V*2 V*m V1 V2 V*m 则带*国是要素1,2,…,j服务的 净进口国,是j+1, …,m要素服务的净出 口国。 ≥ ≥ … ≥

多个国家、多种产品、多种要素 3、戴道夫r •n • m模型 (1)要素形式的H-O定理: 全部国家所有要素在自给自足情形下的要素价 格组成的向量,与由所有国家每一种要素的服务的 净出口组成的向量,二者是负相关的关系。 因此,每个国家一般都倾向于成为本国充裕要素 的净出口者和稀缺要素的净进口者。

多个国家、多种产品、多种要素 (2)商品形式的H-O定理: 要素富裕度组成的向量、要素密集度组成的向量、 世界价格下的净出口组成的向量三者之间是正相关关 系。 因此出口商品通常相对密集使用较为充裕要素,进 口商品通常相对密集使用较为稀缺要素。

H-O-S定理的一般化 产品种类为n、要素种类为m: n=m,商品价格的均等化导致要素价格 的均等化;

新H-O模型:法尔维(1981) 基本假定:(2×2×2模型) 1、垂直差别:产品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 别。 2、资本的专用性,不能在产业之间流动。 3、数值指数a:生产质量为a的产品需要 一单 位劳动和a单位的资本。

基本模型 1、成本函数 Nation 1: p1(a)=W1+aR1 Nation 2: p2(a)=W2+aR2 2、假定 W1 > W2 , 则R1 > R1 p1(a)- p2(a) =W1- W2 +a(R1-R2) 当p1(a)= p2(a)时, a * = (W1- W2 ) / (R2-R1) > 0

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 a*-a a* 当a<a*时, p1(a)- p2(a)>0,国家2有成本优 势; p1(a)- p2(a) =(W1- W2) • 当a<a*时, p1(a)- p2(a)>0,国家2有成本优 势; 当a>a*时, p1(a)- p2(a)<0,国家1有成本优 势; a*-a a*

新H-O模型图示 P(a) P2(a) P1(a) 国家1出口高质量的产品, 进口低质量产品;国家2相反。 W1 W2 O a a0

Claim 1、H-O模型的基本含义和贸易获利分析。 2、国际贸易对要素收益的影响。 (1)从一国角度衡量: 短期:特定要素模型; 长期:Stolper-Samuelson定理。 (2)从两国角度衡量:H-O-S定理。 3、从动态角度理解要素禀赋的变化。 4、H-O模型面临的挑战及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