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2017 北美華人基督徒教育大會 Access Bible Conven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Advertisements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广元市零八一中学 化学备课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 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 验得到的。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过 程中的重要地位:学好了化学实验,就 为我们学好整个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引入】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网下发行电子化方案 初步询价及累计投标询价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部.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第三章 植物繁殖器官的结构及发育 主要内容: 花的组成;花和花序的种类;花的生理功能;发育及生殖过程;果实的结构及发育;被子植物生活史。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 五十本优秀图书推荐名单 2014年11月20日.
ABC 2013 課碼(Workshop): E-201 教室(Room #):中201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第四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成功的招聘 一、明确用人需求 二、做好面试前的准备 三、行为事例STAR法 四、在面试中恰当的提问 五、做出正确的选聘决定.
大陸高等教育現況之分析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手術室護理長 莊詩蘋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宇宙的未来. 宇宙的未来 题 解: 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 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题 解: 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 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 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 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
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1).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 史蒂芬·霍金.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第二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ABC 2014 課碼(Workshop): F-301 教室(Room #): 南S1 講員(Speaker): 熊聖華牧師
ABC 2012 課碼(Workshop): E-301 教室(Room #):南 S3 講員(Speaker): 李輔仁 牧師
安徽地税金三电子税务局 系统培训 2015年12月.
模拟 回归 提能 ——最后二十天复习策略 大连市第十二中学 单维霞.
诸葛亮广场.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宇宙學簡介課綱研習教材 交大物理所 高文芳 感謝王昭富老師幫忙排版製作投影片 2009/3/6 台中一中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广义相对论基础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 惠勒(J. A. Wheeler)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第三章 学习理论 主讲人 李 荟 平顶山学院.
第六课 我们的 中华文化.
第22章 汽车制动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3.掌握气压传动装置的结构.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Access Bible Convention Workshop 汪瀅 09/19/09
ABC 2014 課碼(Workshop): CM-103 教室(Room #): E3 講員(Speaker): 饒樂道
依据《2007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
司法机关.
霸气车辆.
課碼(Workshop): 1BT-6 教室(Room #): 115A 講員(Speaker): 饒賢能 Frank Jao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ABC 2013 課碼(Workshop): M201 教室(Room #): 東E1 講員(Speaker): 饒樂道, 蘇文隆
ABC 2009 北美華人基督徒教育大會 Access Bible Convention “誰是神的兒女?” 約翰壹書.
ABC 2012 課碼(Workshop): B202 教室(Room #): 23室 講員(Speaker): 張連全 牧師
ABC 2015 課碼(Workshop): BT103 教室(Room #):西3 講員(Speaker): 蔡皓敏 授課語言: 華語
大霹靂的前一天發生了什麼事? ――意識, 宇宙的關鍵構成要素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ABC 2016 課碼(Workshop): M-201 教室(Room #): 115A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題目: 事事有時,“時時”精彩 ——從圣經看有效的時間管理 講員: 徐保羅 ABC 2010 北美華人基督徒教育大會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BC 2017 北美華人基督徒教育大會 Access Bible Convention 課碼(Workshop): 3BT-3 教室(Room #): 講員(Speaker): 胡宏仁 授課語言: 華語 題目(Topic): 創世記與近代科學的新發現 專題簡介: 起初,神創造天地,並且創造 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近代科學的新發現 及 Anthropic Principle,見証了神創造地球 的大智和大能。

創世記與近代科學的新發現 胡宏仁 Ph.D 胡宏仁畢業自台灣東海大學化學系。留學美國後,就 讀北德州大學及普渡大學,得化學碩士、 電腦碩士及 化學博士。 歷任化學教授、電腦教授、及電腦系 系主任,有35年以上的大學教學及研究經驗。胡宏仁 是路易斯安那州立 Southeastern Louisiana University 的榮譽退休教授。在南加州的退休生活中,義工為教會 及同鄉會教授電腦課程及建設與維修資訊網站。

導言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他的進化 理論受到一般反對教會的人士及唯物論科學家的 擁護。 在此之前,西方社會普遍接受創造論, 相信神創造世界、並創造各從其類的生物。 現今的進化論認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從極簡單 的微生物,經由基因突變 (genetic mutation) 、 自然選擇、及適者生存等自然的事件,而進化到 現今的各種生物和人類。進化論是建立在許多的 假設上,無法用科學來重複驗證。進化論只是 一套理論 (theory) ,宏觀進化自古至今未曾發生。

許多非基督徒及一些信徒,認為聖經的創世 記載,有如天方夜譚,不合科學及理性,是 信仰的絆腳石,不值得相信。 作者從事科學 研究及教學多年,認為這是對聖經的誤解。 整部聖經的第一節,短短幾字,就彰顯了 聖經的科學性、事實性、和權威性。

進化論速覽圖

*又如何從沒有生命的有機物自然進化到微生物 * DNA 的起源 進化論有許多難於解釋的難題,例如: * 如何從無機物自然進化到有機物 *又如何從沒有生命的有機物自然進化到微生物 * DNA 的起源 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而細胞是由蛋白質組成。 蛋白分子大而複雜,是地球上一切細胞的基本建材。 即使是最簡單的細胞,都由數千種不同類的蛋白分子 所構成。雙螺旋結構的去氧核糖核酸 (DNA),儲存巨量 的遺傳訊息,是當今宇宙中最精巧的信息系統。 DNA 存在於細胞核內,負責指導製造細胞內的蛋白分子, 決定每一個生命體的特質。地球上起初的簡單微生物, 其體內的 DNA不可能是隨機性的自然進化產物。 。

(一) 歷史上最重要的突破訊息: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萬物、與人類 (一) 歷史上最重要的突破訊息: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萬物、與人類 自古以來,哲學家和科學家普遍地相信天地 是「自有永有」,沒有開始、沒有結束。 但是,早在三千多年前,在沒有科學知識的 時代,聖經就宣告,天地有超自然的開始。 聖經創世記第 1 章第 1 節明確記載: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 時間、空間、天地、和物質,從此開始。

(二) 現代科學的新發現 A . 相對論: 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1915年: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計算發現,宇宙是 不斷地擴張或收縮。 (二) 現代科學的新發現 A . 相對論: 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1915年: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計算發現,宇宙是 不斷地擴張或收縮。 1924年:宇宙背景探測者 (COBE) 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梭測量到充滿 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這發現支持 宇宙膨脹的理論。

1929年:哈伯定理(Hubble's Law) 美國天文學家哈伯分析星系 (galaxies) 的 距離和光譜的關係,發現所有星系的光譜 都是紅移的,星系正在遠離地球而去, 顯示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愛因斯坦 (左) 和 哈伯 (右) 攝於 THE MOUNT WILSON 100 英寸的望遠鏡旁 (位近加州的 PASADENA) 望遠鏡觀察証實 星系在膨脹,並互相遠離而去。 (照片存於 THE HUNTINGTON LIBRARY)

B. 暴脹論 (The Big Bang Theory) 宇宙是從一個密度和溫度都無限高的奇異點開始 劇暴,空間開始急劇膨脹,溫度急劇冷降。 宇宙在開始劇暴後的10-33 秒,體積就膨脹了1050倍。 大約在暴脹後的 3分鐘,氫核和氦核開始形成,空間 仍繼續較慢地膨脹。暴脹之後 5億6000萬年,恆星 形成。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 大約137億年前,宇宙誕生。

從劇暴開始到劇暴之後10-43秒的這一瞬間, 溫度 高過1032K,現今已知的所有自然定律 (宇宙基本的 電 磁力 、弱核力、強核力、及重力) 都失去應用。 科學家無法了解這時期的情況,只能模擬劇暴 開始之後10-43秒到現在的過程,更無法解釋 奇異點 的來源。

197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霍金 (Stephen Hawking) 提倡奇異點為宇宙的起源。霍金認為宇宙開始 自奇異點,太像是神蹟。到了1980年代,霍金 根據量子力學轉而提倡一種沒有奇異點的 量子宇宙論而逃避了宇宙有「開始」的爭議。

C. 科學與聖經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之計算發現,宇宙是不斷地 擴張。美國太空總署宇宙背景探測者的測量支持 宇宙不斷地膨脹的理論。若把時間反向推演,則在 非常遙遠的過去,宇宙會收縮到一個奇異點 ,其 物質密度接近無限之大,體積無限之小。這奇異點 的暴脹,開始了宇宙、時間、和空間。 暴脹論是二十世紀現代科學的主要新發現,這正是 在三千多年前,聖經所作的創世宣言。在完全沒有 近代科學觀念的時代,聖經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明確 記載:「起初,神創造天地、萬物、與人類。」

研究科學與探討宗教各有不同的範圍和方法, 但是至終目標有相輔作用。科學有很多的成就 和貢獻,讓我們能頻頻採用享受。但是,科學 是經驗性的,只能在有限的現實中觀察驗證。 對於無法重複和實驗的事物,科學的推論有其 限制,常有誤失。科學理論不斷地在修正 改變,不是絕對的真理。 暴脹論,也稱為大爆炸或大霹靂,是現代 宇宙論 (Cosmology) 的主流理論。暴脹論有其 優點和缺失,值得深思了解。相信創造論的 基督徒不必全盤否定或全盤接受。

D. 為了人類的原則 (ANTHROPIC PRINCIPLE ) 1973年,在紀念天文學家哥白尼 (Copernicus) 五百週年 生慶的大紀念會中,劍橋大學的物理學家卡特教授 (Brandon Carter) 發表了一篇令科學家深省的論文, 「宇宙論中,眾多物理常數的巧合與人是創造目標原 則」。現代科學發現,許多構成宇宙的基本物理常數 ,其數值對於人類的生存恰到好處。這些常數的數值 如果稍微變動,生物就不能存在。因為太多這類常數 的存在,無法以偶然的機遇或巧合來解釋,科學上稱 這種巧合「為了人類的原則」。

相信聖經的人,認定這些常數是神的 設計。神為了祂所創造的人類, 預備 了適宜人類生存生活的地球。

例2:強核力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基本物理常數之例子 例1:電子與質子的重量比例 一個質子 (proton) 的重量是電子 (electron) 的1836倍。如果這比例稍大或稍小,宇宙 就無法產生分子,也就無法產生生命。 例2:強核力 (The Strong Nuclear Force) 如果強核力增強 2%,宇宙就沒有原子。 如果減弱 5%,宇宙就沒有星球與太陽。

太陽系 (小行星 asteroids,彗星 comets 等) 繞它運行。 氧=0.77%, 碳=0.29%。 * 太陽是恆星,有8顆行星及千萬小天體 (小行星 asteroids,彗星 comets 等) 繞它運行。 * 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 99.86 %。 * 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 太陽的組成: 氫=73.46%, 氦=24.85%, 氧=0.77%, 碳=0.29%。

* 太陽表面溫度約為攝氏6000度,但其中心 溫度高達攝氏15,000,000度。這種高溫能 促成四個氫核融合成一個氦核,同時 釋放巨大的能量。氫核融合是太陽能量 的來源。

太陽系

行星和太陽的距離、體積、及大氣層的組成

地球 生物依靠太陽供給陽光與熱能。 較輕的氣體會飄散到太空,剩下 CO2 等較重 的氣體。如果地球的大小增減十分之一, 生命就不能存在。 * 地球是一顆 行星,環繞太陽運行。地球上的 生物依靠太陽供給陽光與熱能。 * 地球的直徑八千英里,若地球過小,大氣中 較輕的氣體會飄散到太空,剩下 CO2 等較重 的氣體。如果地球的大小增減十分之一, 生命就不能存在。

* 地球有保護生命的深厚大氣層。大氣層可 吸收傷害生命的高能量幅射線,特別是高 過紫外線的X光和伽馬射線 (gamma ray)。 * 地球自轉的軸線與它繞太陽的軌道有 不自然的 23.5度傾斜角,這傾斜角使 地球溫帶區內有四季不同的節令。

蛋白質含有氮元素,是動物和植物生長所必需 的要素。植物的蛋白質由動物消化成為動物的 蛋白質。動物死後的蛋白質經細菌分解,氮素 * 氮循環: 蛋白質含有氮元素,是動物和植物生長所必需 的要素。植物的蛋白質由動物消化成為動物的 蛋白質。動物死後的蛋白質經細菌分解,氮素 又復成為硝酸鹽,在土壤中被植物吸收為植物 蛋白質的成份。 * 組成自然界的許多化學元素都是有毒的,例如 氯、鉀、鈉等。但在自然界中它們與其它元素 化合而存在,反成為有益物質,使地球上的 生命能夠繼續傳承。

熱脹冷縮是物理定律。水冷縮到3.98o C 時, 大氣中約含五千萬噸的水蒸氣。水蒸氣白天 吸收太陽的熱能,夜間冷縮為露水而釋放 * 水循環 大氣中約含五千萬噸的水蒸氣。水蒸氣白天 吸收太陽的熱能,夜間冷縮為露水而釋放 熱能。若水沒有這種水循環,夜間溫度可能 降至零下-40度,不適宜人的生活。 * 水的特性 熱脹冷縮是物理定律。水冷縮到3.98o C 時, 開始違反這物理定律,其體積不縮反脹。 水冷到 0o C 結冰時,約膨脹十分之一。 水的這種奇異特性,使水中生物得以存活。

二氧化碳 (CO2 ) 是人類呼吸作用的廢物, 卻成為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須的原料。 空氣中只含有少量的CO2 ,碳循環 使空氣 *碳循環 二氧化碳 (CO2 ) 是人類呼吸作用的廢物, 卻成為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須的原料。 空氣中只含有少量的CO2 ,碳循環 使空氣 中 CO2 不致積蓄過多而傷害人體的健康。

銀河星系 一個銀河星系 (galaxy) 是一個龐大的恆星集團, 有超過 2000 億顆恆星,太陽是其中的 一顆恆星。 每一顆恆星就可能是有一個恆星系 (star system), 例如 太陽系 (solar system)。宇宙有超過 2000 億的 銀河星系 (galaxies) ,共有超過 4 x 1022 顆恆星。 宇宙是何其浩瀚龐大! 人在宇宙之中,不如微塵 一粒,人是何其渺小! 大衛王將神的偉大創造和 人的渺小對照,感歎地對上帝說:「人算甚麼, 你竟顧念他?」 (詩篇8:4)

神創造地球和萬物的終極目標是:創造 具有神形像的人類。 神創造了適宜人類居住生活的地球,創造世界 萬物,最後,創造人類,作為祂的兒女。 神的創造顯示了祂的大能、大智、和大愛。

主要參考資料 1. 鄒堅峰. “進化論無法解釋DNA 的起源”. 中信, 660期, Petaluma, CA, 2017. 2. 周鐵樓 . “從大爆炸看上帝的創造”. 中信, 620期, Petaluma, CA, 2013. 3. 里程. “聖經的權威”, 道聲出版社, 台灣, 2005年. 4. 周功和. “基督教科學觀”. 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台灣, 1996年. 5. 何天擇. “科學回歸聖經”. 中信, 620期, Petaluma, CA, 2013. 6. Ross, Hugh. “Creator and the Cosmos”. NavPress, Colorado Springs, CO, 1993. 7. Einstein, Albert. “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The General Theory”,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61. 8. Hawking, Stephen.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Bantam Books, New York,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