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oglobulin , Ig Antibody, Ab 免疫球蛋白·抗体 主讲:肖 健 沈倍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抗体( Ab ) 内 容 一、基本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三、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能 四、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五、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六、人工制备的抗体.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农林与工程系 讲授人:张晓燕 抗 体 ( antibody , Ab )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 抗体的概念 31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3 抗 体( antibody , Ab )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第 2 章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Cells and organs of the immune system.
第六章章 补 体 系 统 complement system 主讲 孟学平 教授 淮海工学院生物技术系.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新生儿败血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罗开源 副教授.
Chap.9 传染与免疫 传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阿米巴病.
第二十五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第六章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Chap9 免疫分子 微生物学教研室 王峥.
II-1 Chap12 免疫系统之免疫分子.
第十一、十二章 抗体、疫苗与基因治疗.
免疫球蛋白.
英国医生 Jenner 在 1796 年首创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Double Edged Sword of Antibody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免疫 前言 天生的免疫力 後天的免疫力 免疫作用造成的不適 免疫學的生物技術應用   B 蔡政村.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五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免疫是机体对异种、异体及自身物质所产生的反应,即机体“自我识别,排除异己”,以达到自身稳定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性保护,并且与人体的胚胎发育、疾病发生、衰老等一系列的生命过程有密切关系,是人体进化的结果。免疫学是研究人类和实验动物体内、外免疫反应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 九 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概论 一、超 敏 反 应: 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指已经免疫的机 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后,所引起的组
第4章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
免疫球蛋白 Ag 抗原与抗体是天生的一对,谁也离不了谁; 两者既是好朋友,又是一对冤家。.
免疫细胞.
第10章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Immunoglobulin,Ig.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Molecular Genetics of Immunoglobulins
Antibody Molecules, Their Genes and B Cell Development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第十三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表达.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T、B淋巴细胞的发育
第3讲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B淋巴细胞介导的 体液免疫应答 1/17/2019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Immune Regulation Xiao Jian.
第十九章 免疫学概论 授课教师:房志家.
第三章 免疫分子.
一般特性: 单体分子; 四个亚类; 血清中含量最高(75%Ig); 半衰期最长(21-23天);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免疫学概述.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 + X d d’ d d’ Ag X Ag Ag X X’ a b c d a b c d’ 如何製備單株抗體 b a d b c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Immunoglobulin , Ig Antibody, Ab 免疫球蛋白·抗体 主讲:肖 健 沈倍奋

Chemical structure of Ab NOBEL PRIZES FOR ANTIBODY RESEARCH 1901 von Bering Serum therapy Ehrlich & Metchnikoff 1908 antitoxin Edelman & Poter 1972 Chemical structure of Ab 1977 Yalow Radioimmunoassay Koler,Milstein & Jerne Monoclonal Ab 1984 1987 Tonegawa Ig gene rearrangement

Discovery of Ab 抗体的发现 1890: von Behring and Kitasato -ANTIBODIES in the serum of vaccinated individual bind to pathogens Emil von Behring 1854 - 1917, Nobel Prize in 1901 for demonstrating that circulating antitoxins against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ins conferred immunity.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 Albumin -globin -globin -globin

Immune sera Normal sera

基本概念 Ab抗体 Ig免疫球蛋白 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指化学结构或生物学活性与抗体相类似的球蛋白。

Ⅰ. Basic Immunoglobulin Structure Ig的基本结构

Ig的基本结构 四肽链结构 功能区 绞链区 酶解片段 分泌片 接合链

重链和轻链 1)重链Heavy chain: 5 Classes ,  ,  , , . 2) 轻链light chain: 25kD 214aa 1)重链Heavy chain: 5 Classes ,  ,  , , . IgA, IgG, IgM, IgD, IgE 2) 轻链light chain: 2types: :=2:1 50-75kD 450-550aa

功能区 可变区: VL,VH 决定簇互补区(CDR) 恒定区: CL,CH1,    CH2,CH3

决定簇互补区(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即V区中的高变区(Hyperviable region),直接与抗原表位接触结合的区域 FR CDR1 29-31 CDR2 49-58 CDR3 91-98

铰链区 含有较大量的Pro, 具有柔韧性,可折叠

接合链 Joining chain 连接多体 Ig 的蛋白质,存在于IgA 和IgM

分泌片( secretory piece , SP ) 只存在于粘膜分泌型IgA中,由上皮细胞合成,防止蛋白酶对IgA的水解 IgA SC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 (papain) 2 Fab,1 Fc 胃蛋白酶 (pepsin) F(ab’)2, pFc N VH N CH1 VL S-S S-S L -S-S- CL 胃蛋白酶 (pepsin) F(ab’)2, pFc CH2 H CH3 C

Gerald Edelman 1929 -- Nobel Prize in 1972 Rodney Porter 1917-1985 Nobel Prize in 1972

Summary小结 Varible region 1.A four polypeptide chains basic unit composed of two identical light chains and two identical heavy chains , held by disulfide bonds(二硫键)。 2.Y-shape structure,symmetric. 3. –NH2 terminal, -COOH terminal 4.variable & constant regions. 5.domains: polypeptide chains folded by disulfide bonds into globular regions. VH CH1 CH2 CH3 CH4 VL CL Fab Hinge region Fc COO– NH3+ Constant region

Ⅱ. 同种型, 同种异型,独特型

做为大分子蛋白质能被其它抗体结合(抗原) Ig具有双重性: 做为抗体能结合抗原(抗体) 做为大分子蛋白质能被其它抗体结合(抗原) Ag1 Ab1(Ag2) Ab2

Isotypes 同种型 定义 将来源于同一物种抗体分子中的共同抗原表位称为同种型。 IgM (kappa) IgG1 (kappa) 定位

Allotypes同种异型 定义 定位 同种属的不同个体中存在的特异性抗原表位。主要存在于重链和轻链的稳定区,实际上可作为一种遗传标志。 IgG1 (kappa) Person 2 Person 1 同种属的不同个体中存在的特异性抗原表位。主要存在于重链和轻链的稳定区,实际上可作为一种遗传标志。 定位

Idiotype definition location 同一个体不同Ig的抗原特异性,主要存在于Ig 的CDR区,是每一个抗体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location epitope1 Ag1 Ab3 Ab1 Ab2

Ⅲ. FUNCTIONS OF ANTIBODY 抗体的功能 Ⅰ

V 区: C 区: 识别与结合抗原 中和毒素和病毒 凝集作用 1、激活补体 2、结合Fc受体 调理作用 介导 ADCC VH CH1 CH2 CH3 CH4 VL CL Fab Fc COO– NH3+ C 区: 1、激活补体 2、结合Fc受体 调理作用 介导 ADCC 介导 Hypersensitivity I 3. 穿过胎盘与粘膜

中和毒素和病毒

凝集作用

C1qr2s2 活化补体 C1r C1s C1q No activation Activation

调理作用 O P S N I Z A T ion

ADCC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Target cell 效应细胞 靶细胞 Ab FcR ADCC A form of nonspecific cytotoxic cell-mediated reaction in which an effector kills an antibody-coated target cell,presumably by recognition of the Fc region of the cell-bound antibody through an Fc receptor presented on the effector cell (e.g., NK cells, neutrophils,Macrophages).

介导 I型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和黏膜组织

Ⅳ. Properties &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Classes of Immunoglobulins 五类Ig的特性与功能 Ⅰ

IgG 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 含量最多 占血清总Ig的 75% 产生比较晚,是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半衰期最长(t ½ =20-23天) 分布最广,血管外的主要抗体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激活补体 – IgG1~3(经典),IgG4(替代) 结合细胞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调理作用 NK细胞,巨噬细胞——介导ADCC 结合SPA—协同凝集实验

IgM 1、是分子量最大的Ig,为五聚体 2、半衰期短,约5天左右。若血清中出现IgM,表示有近期感染,可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J Chain IgM 1、是分子量最大的Ig,为五聚体 2、半衰期短,约5天左右。若血清中出现IgM,表示有近期感染,可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3、个体发育及种系发生过程中出现最早 4、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IgM; 5、天然ABO血型抗体多为IgM; 6、调理作用、激活补体作用、杀菌作用 比IgG强。

IgA 血清中含量第二 (血清型 IgA,serum IgA) 主要以分泌型存在. (secretory IgA,sIgA) SC 唾液, 眼泪, 乳汁, 鼻黏膜, 支气管分泌液, 生殖道分泌物, 前列腺液, 小肠黏膜分泌液. J chain IgA dimer

粘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抗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抗外毒素作用 阻止病原体粘附于粘膜细胞 中和病毒和外毒素 伤寒沙门氏杆菌, 奈瑟氏淋球菌 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

IgE structure Ⅰ Monomer Extra domain: CH4 CH4

Structure of IgE molecule 1)含量最少 2)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R受体结合,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与抗寄生虫感染。 3)不能激活补体 亲细胞性抗体: 即使不与Ag结合,也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R牢固结合 Structure of IgE molecule

IgD IgD 分 子 的 结 构 *在膜表面的表达是B 细胞成熟的主要标志; *膜型IgD 作为BCR的组成部分,发挥信号传导作用

Ⅴ. 人工制备抗体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 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单克隆抗体制备 Crotalus atrox Collect venom Remove spleen Immunize BALB/c mice purity venom spleen Check cells for production of Ab Cell fusion Expend and grow cells ELISA Myeloma cells Expend postive cells

一个分子开创了一个时代。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