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一、无机元素 血液中电解质有 K+ Na+ Cl- Ca++ Mg++ HCO3- 生理作用: 维持酸碱平衡、细胞内 外渗透压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组织 的应激功能。
Advertisements

异食癖的诊断与处理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异食癖乃指由于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 紊乱而导致异食的一种综合征。以患畜采 食或啃咬通常不应采食的物体为特征。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第七章 溶液. 剛加入時振蕩靜置 粉筆粉 + 水 粉筆粉沉降到試 管底部,混合物 分為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植物油 + 水 植物油出現在水 層之上,混合物 分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實驗一 第一節.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溶液 国家医保药物(乙类). 药物类别与用途 1 、类别:电解质补充药。 2 、用途: ( 1 )适用于低血钾症,改善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 失常、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用于心肌炎后遗症, 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心脏病。 ( 2 )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分泌不 足和肝性脑病等辅助治疗。
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溶 液 的 配 制 及 分 析.
第二章 化学基础知识.
第8章 水溶液 溶液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导电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 浙医儿院 陈振杰.
實驗十 精油香皂之製造及其性質分析.
§ 1-1 溶液的通性 § 1-2 电解质溶液 § 1-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平衡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 目的要求 实验用品 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了解膜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第四章 溶液与离子平衡 [内容提要] 本章将把前面所讨论的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应用于溶液中的离子互换反应,并着重讨论稀溶液的通性、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配离子解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以及这些平衡关系的应用。
在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中的化学 进化阶段和生物化学进化阶段之 间,有一个分子自组织过程或分 子自组织进化阶段。 M. Eigen.
第三篇 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8章 水溶液 主讲:燕翔(讲师) 单位:科学教育系.
第八章 水 溶 液 无机化学2015.
大学化学(1) 医学基础化学 刘洛生
Chapter Three Chemical Potential
前言 有些人在運動後會喝運動飲料,以補充體內的電解質。電解質是什麼?
§3.8 克拉佩龙(Clapeyron)方程 1. 克拉佩龙方程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摩尔质量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气态溶液 固态溶液 液态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正规溶液 2018/11/29.
認識電解質— 阿瑞尼士的電解質解離說.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普通化學 溶液 2018/12/3.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纯B 实际曲线 服从Henry定律 纯溶剂 稀溶液 半透膜.
Ch. 9 - Solutions Solute 溶质 Solvent溶剂.
医 用 化 学 生 化 教 研 室 (8403) 张 学 礼.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9-1 元素的活性 9-2 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 9-3 粒子觀點 9-4 原子量與分子量 9-5 莫耳
第 2 章 化学基础知识.
物理化学实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2019/4/23.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物理化学 Thermodynamics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2019/4/22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物理化学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2019/5/7.
医 用 化 学.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教研室.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 (第三部分).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 验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竞赛 【第二讲 溶液】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浓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及溶液的渗透压等,只决定于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及溶液的渗透压等,只决定于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习惯上将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solution)。

一定温度下,将一纯液体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当液相的蒸发和气相的凝结达到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液体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第一节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一、蒸汽压(vapor pressure) 蒸发 液体(l) 蒸汽(g) 凝结 一定温度下,将一纯液体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当液相的蒸发和气相的凝结达到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液体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不同的物质,蒸汽压不同。(固体也有一定的蒸汽压)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液体的本性 影响蒸汽压的因素 温度 不同的物质,蒸汽压不同。(固体也有一定的蒸汽压) 蒸发是吸热过程,故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vapor pressure lowering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二、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vapor pressure lowering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为什么溶液的蒸汽压会降低 纯溶剂 稀溶液

p = p0χA p0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纯溶剂的蒸气压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p = p0χA p0 纯溶剂的蒸气压 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p = p0(1 - χB) p0 - p = p0 χB= △p 若溶液仅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若溶液仅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 p = p0(1 - χB) p0 - p = p0 χB= △p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P与溶质的摩尔分数χ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Raoult定律)

△p= p0 χB = p0 bB= KbB 1000 在稀溶液中 若取1000g溶剂, χB= = bB MA 1000g nA=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在稀溶液中 nA= 1000g MA 若取1000g溶剂, nB≈bB χB= = bB MA 1000 △p= p0 χB = p0 bB= KbB MA 1000

△p = KbB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p = KbB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一)沸点(boiling point):液体的蒸汽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一、溶液的沸点升高 (一)沸点(boiling point):液体的蒸汽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 通常,将101.3kPa压力条件下的液体沸点称为正常沸点。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a' b' 蒸气压P(kPa) a b 101.3 Tb 100ºC 373K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101.3 a' b' 蒸气压P(kPa) a b Tb 100ºC 373K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实验证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值(ΔTb)与溶质粒子的质量摩尔浓度(b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ΔTb= Tb-Tb0 = KbbB

 凝固点(freezing point)是指在一定外压下,物质的固、液两相具有相同蒸气压而能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一)纯液体的凝固点  凝固点(freezing point)是指在一定外压下,物质的固、液两相具有相同蒸气压而能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 若两相的蒸气压不相等,则蒸气压大的一相将向蒸气压小的另一相转变(蒸气压越小越稳定)。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a' b' 蒸气压P(kPa) 0.61 a b c Tf 0ºC 101.3 Tb 100ºC 273K 373K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101.3 a' b' 蒸气压P(kPa) 0.61 a b c Tf Tb 0ºC 273K 100ºC 373K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ΔTf)也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质量摩尔浓度b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ΔTf = Tf0 - Tf = KfbB

利用凝固点降低的规律,可以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基础化学 Basical chemistry 利用凝固点降低的规律,可以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 葡萄糖溶液 水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h 溶液 纯溶剂 半透膜

这种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自动由纯溶剂一方扩散进入溶液,或由较稀溶液扩散进入较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这种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自动由纯溶剂一方扩散进入溶液,或由较稀溶液扩散进入较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小 结 1、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 2、渗透的方向: 纯溶剂 → 溶液 溶剂分子从 稀溶液 → 浓溶液 ①存在半透膜;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小 结 1、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 ①存在半透膜; ②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等。 2、渗透的方向: 纯溶剂 → 溶液 溶剂分子从 稀溶液 → 浓溶液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Π(渗透压)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1、定义: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二) 渗透压 1、定义: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需要加给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 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单位为kPa或Pa。

二、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Van‘t Hoff方程式) Π = cBRT nB → 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 V → 溶液的体积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二、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Van‘t Hoff方程式) Π = cBRT nB → 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 V → 溶液的体积 R → 比例常数,为8.314 J·mol-1K-1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决定于一定量溶剂(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点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该方程式仅适用于稀溶液: 在稀溶液中,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决定于一定量溶剂(或溶液)中所含溶质质点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Π = icBRT 对于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在溶液中电离,必须引入校正系数i进行校正。 如:NaCl稀溶液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对于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在溶液中电离,必须引入校正系数i进行校正。 Π = icBRT 如:NaCl稀溶液 NaCl → Na+ + Cl- i = 2 CaCl2稀溶液 CaCl2 → Ca2+ + 2 Cl- i = 3

利用测定渗透压的方法可测定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利用测定渗透压的方法可测定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将1.00g血红素溶于适量纯水中,配制成100mL溶液,在20oC时测得溶液的渗透压为0.366kPa,求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渗透浓度是用1L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总和表示的浓度,符号为cos,即: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 1、渗透浓度(osmolarity) ; 渗透浓度是用1L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总和表示的浓度,符号为cos,即: 单位:mol ·L-1或mmol ·L-1

1、cos可看作“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总和”;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对cos的进一步理解: 1、cos可看作“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总和”; 2、cos的计算: 非电解质:cos=c(溶质分子) 溶质为 强电解质:cos= i c(溶质分子)

例如: 1)50g ·L-1葡萄糖溶液 解:溶质葡萄糖为非电解质, cos=c(C6H12O6) 取1L该葡萄糖溶液: n(C6H12O6)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例如: 1)50g ·L-1葡萄糖溶液 解:溶质葡萄糖为非电解质, cos=c(C6H12O6) 取1L该葡萄糖溶液: n(C6H12O6) V液 cos=c(C6H12O6)= =(50×1/180)/1 =0.278mol ·L-1=278mmol ·L-1

cos= c (Na+) + c (Cl-)= 2 c(NaCl) 基础化学Basic chemistry 2) 9.0g ·L-1NaCl溶液 解:溶质NaCl为强电解质, cos= i c(NaCl) 取1L该NaCl溶液: cos= c (Na+) + c (Cl-)= 2 c(NaCl) =2× n(NaCl) V液 =2× 1×9.0/58.44 1 =0.308mol ·L-1=308mmol ·L-1

结论: 1) cos可用来比较渗透压的高低; 2)渗透方向可描述为: 低渗透压→高渗透压 溶剂分子从 cos小的一侧→ cos大 的一侧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结论: 1) cos可用来比较渗透压的高低; 2)渗透方向可描述为: 低渗透压→高渗透压 溶剂分子从 cos小的一侧→ cos大 的一侧

临床上规定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正常值范围为280~320mmol ·L-1。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2、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临床上规定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正常值范围为280~320mmol ·L-1。 等渗溶液: cos= 280~320 mmol ·L-1 低渗溶液: cos< 280 mmol ·L-1 高渗溶液: cos>320 mmol ·L-1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在等渗溶液中的正常红细胞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在高渗溶液中的红细胞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在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 溶血hemolysis

本章目的要求 1、掌握稀溶液的蒸汽压、沸点、凝固点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渗透现象、渗透压、渗透浓度等概念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基础化学 Basic chemistry 本章目的要求 1、掌握稀溶液的蒸汽压、沸点、凝固点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渗透现象、渗透压、渗透浓度等概念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p = KbB Summary Ⅰ Vapor pressure lowering In this chapter,We introduced several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dilute solution. These properties depend on the number of solute particles in solution and not on the nature of the solute particles. So these properties are called colligative properties. Ⅰ Vapor pressure lowering △p = KbB

ΔTb= KbbB ΔTf = KfbB Ⅱ Boiling point elevation Ⅲ 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 ΔTf = KfbB

Ⅳ Osmotic pressure Π = cBRT 1) How to calculate the osmolarity Dilute solution 1) How to calculate the osmolarity 2) How to use osmolarity to compare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one solution with that of the other one 3) How to judge the osmotic direction

本章习题 P23 :(7)(要求计算说明) (10)、(11) Exercises: P2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