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侵犯与利他行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15 颜婷婷. 千年话题 - 谁创造了万物 夏秋季节,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常常在山沟、草 丛间看到闪烁着绿色荧光的萤火虫,它是从哪里 来的呢?古代人没有发明显微镜,不能利用显微 观测技术,无从知道虫卵的存在,因此很容易以 为它是从腐草中自然地产生出来的。例如:汇集 有秦、汉以前礼仪论著的《礼记》中便有.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权益证券 -- 股票  第一节 股票概述  第二节 股票的价值与价格  第三节 股票投资收益  第四节 我国的股票类型.
教師檢定考試準備方向 暨經驗分享 分享者:台南市成功國小 李佩姍 老師. 教師檢定考試歷年通過率 年度通過率 94 年 86.7 % 95 年 61.1 % 96 年 67.9 % 97 年 75.6 % 98 年 63.7 % 99 年 63.9 % 100 年 58.9 % 100 年 61.8.
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学习目标 重要问题 1.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 主要观点及其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2.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 主要区别与联系。 3.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各.
主讲人:陈彩红. 温故而知新 1.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五大问题是什么? 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 能源短缺、粮食危机 其中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最可怕 的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还要贻害下一代,这种病 就是 遗传病 。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 传染病 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却.
旅 糾 紛 遊 與緊急事件處理 11 Chapter 旅遊費用.
漫畫風雲.
5種常見溝通型態       陳亭君 林姿妤       黃皓維 王瀚廷 討好型 一致型 責備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心理理論與應用 分組報告- 兒童期之社會情感 老師: 楊慧珍 老師 組員:工管四A A 趙偉強
那麼多的營建科技,你知道多少?別氣餒,就因為太多了,我們先入門一下吧!
攻擊與暴力行為 社會心理學(14) 陳舜文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
認 識 聖 經.
重特色 厚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翻译专业建设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 睿.
公民與道德教學經驗分享 報告人:木柵國中吳明峰.
第2讲 人类遗传病.
社會動態學調查(2) 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 不為之惡
美学与语文审美教育 孙秀昌.
在线学习系统操作指南.
实验性研究.
一年級評估安排.
儿童教育关键期理论 学前教育 徐 鸿.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高文慧.
靓 让作文语言 起来 授课教师 徐春林.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 一、确定测验的目的 二、分析测量目标 三、测题的产生 四、测验的标准化 五、测验基本特征的鉴定 六、编写测验指导书.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社会科学部 谭宗扬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第八章 就业能力培养.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介绍 Powerpoint 制作:邹国良 课程主讲:邹国良 电话: (O)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
幼兒發展心理學- 大小便訓練.
《论语》导读 第十一讲 孔子的中庸之道.
校園偏差與霸凌 的解析與處理 林滄崧 2017/3/22.
作者:碧.威爾森(Bee Wilson) 出版社:八旗文化
哈佛商學院PCM/PCL (暨參與式個案教學簡介) Program on Case Method and Participant-Centered Learning 王孔政 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2007/6/27.
在生命的幽谷看見人生幸福 ~ 蕭建華的故事 主講:蕭建華 演講紀錄:蕭文成 Study.
家庭暴力目睹兒少 辨識及處遇 講者: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家庭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主任葉玉如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ltruism 助人行為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蒋丽娟.
故事:《一叶障目新编》 思考: 俊媳妇为什么能优雅地拿走东西?书呆子为什么会羞愧万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 广东省中医院 2003年4月.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大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首席专家
兒童少年保護基本概念與輔導 嘉義家庭扶助中心社工督導黃碧玉 嘉義市辦理100年度「兒童保護」--
《学校德育概论》 教学PPT 制作者:华南师范大学 郑 航 教授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Welcome to study sports !
The Lucifer Effect 路西法效應 學校:明道高級中學 班級:綜二26應英 組員:林聖雅 指導老師:劉文卿.
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戴文标 公共经济学 第2章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下 第   3 章 演 化 持續改變的生命 窺探岩石中的秘密 穿梭演化的 時空隧道.
新約聖經中的「聖靈充滿」和「滿有聖靈」 陳愛光 2012年9月15日.
生物的本能 Self-Regarding: Survival(生存) & Reproduction(繁衍) Other-Regarding:
13.1 用框架劃分工作區,方便演示資訊 13.2 使用連結及鎖定點連接資訊 13.3 使用列表及表單演示資訊
从被砍到见骨 到无处安放隐私 每周法治热点幻灯版: ,第8期 庞克道编著.
在生命的幽谷看見人生幸福 ~ 蕭建華的故事 主講:蕭建華 演講紀錄:蕭文成 Study.
第三节 教师期望的测量 1’56’23‘.
公民抗命.
第十一章 幼兒社會情緒課程.
神的屬性(五) 慈愛.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第二組 青少年問題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臺北市特殊教育校園融合 資賦優異篇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行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彙編.
社會學習論 林靜琦.
課程名稱:電量與靜電力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產業政策與破窗謬論 黃春興 於談判管理學會.
挡土墙及土压力类型.
汽车新品上市发布执行方案.
體驗‧探索‧創造─ 〈晉公子重耳之亡〉.
外盤動能理論與運用 主題二: 外盤動能試算表及外盤5M 主講: 陳文賢 學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財務管理研究所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5讲 侵犯与利他行为

1.社会行为的基础 2.侵犯与暴力 3.利他与助人

1.社会行为的基础 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遗传与环境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家及其他行为科学家争论的问题。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起,有关人性及人类行为是由遗传或是由环境决定的争论就一直纠缠着人们。

(1)遗传因素 生物学理论的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遗传因素在有机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由于基因构成的不同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适应的生存,不适应的则被淘汰。 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智力的遗传要多一些,50-80%,而一些行为的遗传性则小一些。

(2)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极为不同的影响,这一点已经被许多领域的心理学家所证实。 文化环境:环境影响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层次是文化。与生物进化一样,文化也存在着进化的问题。文化进化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它往往以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

(3)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 遗传建构环境:Scarr认为,孩子的遗传特征与他的养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用遗传特征建构生活环境,建构有三种形式: 被动型(Passive kind):父母向孩子提供遗传特质和经验,使遗传与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关系,如家里的藏书量和父母对读书的兴趣对孩子的影响。 唤起型(Evocative kind):孩子在遗传基础上作出某种反应后,反应进一步强化了遗传特征,如爱笑的孩子受到的关注比消极的孩子多,而受到关注本身又会强化笑的行为。 主动型(Active kind):基于遗传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

行为遗传学的证据: 两个前提:一种心理或行为(比如智力分数),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及情境下相一致,那它就可以归于遗传;一种心理或行为(攻击行为),如果可以通过持续强化而使之巩固下来并保持稳定,就认为它由环境决定。 三种研究思路: 家系研究(Family study):Gottesman发现在亲属当中出现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9—13倍。

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 同卵双生子(Monzygotic)和异卵双生子(Dizygotic):前者的遗传信息是后者的两倍,所以可以用定量的方法加以估计:H2=2(Rmz-Rdz),其中H 代表遗传可解释的变异,Rmz和Rdz分别代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系数。例如,同卵双生子之间智力相关为0.75,异卵双生子之间智力相关系数为0.50,则H2=2(0.75-0.50)=0.5=50%,也就是说智商差异的50%源于遗传。

收养研究(Adoption study) 霍恩的一项收养研究发现,从个体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商与生母的智商相关更高,因此他认为智力的个体差异由遗传决定;同时也发现,从群体的平均智力来看,却与养父母的更相似。这个结果尤其适用于生身父母智商较低的孩子。从一个条件不好的家庭进入一个好的家庭,孩子的智商可以提高15—20分。

2.侵犯与暴力 侵犯: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 是行为,而不是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 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的,比如愤怒。 谁是真正的侩子手?

(1)人类的愤怒情绪 人们为什么会愤怒? 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 :对待暴力的策略——以牙还牙 受到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来自哪些方面? 归因:知觉到的意图——有意或者无意

口头或象征性攻击(82% 49%);拒绝或收回某些利益(59% 41%);身体攻击(40% 10%)。 愤怒的人会怎样做? 口头或象征性攻击(82% 49%);拒绝或收回某些利益(59% 41%);身体攻击(40% 10%)。 间接的攻击行为:诅咒(42% 34%);伤害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25% 9%)。 替代性攻击:攻击无生命物体(32% 28%);攻击另一个人(24% 25%)。 非攻击行为:平静活动(60% 60%);就此了事不伤害无礼者(59% 59%)。 括号内前一个数字为侵犯冲动,后一个数字为实际的表现

(2)与侵犯和暴力有关的理论 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和麦独孤等人均认为侵犯和暴力是人的本能体现,战争和暴力不可避免就是因为这一点。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生之本能,他称之为Eros,同样,人也天生具有另一种同样有力的死之本能,称之为Thanatos:它在每一个生命体内发挥作用,它致力于摧毁生命,并将生命还原至没有生命物质的原始状态。

本能理论基本上是依据理论的分析得到的,没有严格的验证。到目前为止,即找不到支持的证据,也找不到反驳的证据。比如生物学家Zing Yang Kuo(1961)关于猫鼠关系的研究即使证明了猫和老鼠可以成为朋友,但也不能认定猫就没有捕鼠的本能,只能证明在有的条件下猫会抑制自己的行为。

Konrad Lorenz(1966)对丽鱼行为的研究: 雄丽鱼会攻击同种的其他雄鱼,以捍卫自己的地盘。但雄性丽鱼并不攻击雌性丽鱼,也不攻击异种的丽鱼。若将所有同种类的丽鱼从水箱中移走,只剩下一只异种雄性丽鱼,这只雄性丽鱼会攻击异种的雄鱼。此外,如果所有其他雄鱼也被移走吧,雄丽鱼最终会攻击并杀害雌丽鱼。 Lore 和 Schultz(1993)指出:动物中普遍的侵犯现象之所以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乃因为其具有使动物存活的价值。同时,几乎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已演化出一种有力的抑制机制,使他们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抑制他们的攻击。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暴力和侵犯行为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得来的,其中最著名的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他把这种学习称为模仿学习。

挫折侵犯理论: 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增加一个人作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挫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侵犯他人。

(3)影响侵犯行为产生的因素 温度: 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Baron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 研究案例:司机在路口的行为

兴奋转移: 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Zillmann等人在研究爱情行为时发现,由其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爱的对象之上,他称这一心理过程为兴奋转移。他认为兴奋转移不仅发生于爱情中,也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发生。 启示:不要惩罚那些已经愤怒的人

侵犯性线索 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比赛中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上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Zimbardo认为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不败感,即认为群体是战无不胜的;二是个体在群众中具有匿名性,即没有人可以认出自己,因而不必为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负责任。 对群体事件的处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心理原理?

酒精: 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研究支持这种假设。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酒壮人胆”。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Hull等人称之为“去抑制” 。

荣誉文化: 美国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在尊严受到挑战的时候更容易采取暴力对抗,与美国南方人的荣誉文化有关,南方人比较倾向赞成为保护尊严或回应侮辱而动用武力。与在美国南部早期的畜牧社会,对牧群的保护极其重要,所以他们会采取那样的行为。在中国北方的情况和美国南方有相似之处。

性别: 男性倾向于公开表现出侵犯行为,而女性倾向于偷偷摸摸的进行攻击——说闲话、背后诽谤和散布谣言。在平常的环境下,男生比女生更具有攻击性,但当受到激怒后,性别差异变得非常小,二者都表现出很强的侵犯性。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利用惩罚: 假如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控制不足侵犯型 过分控制侵犯型

自我意识: 尝试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事情。

(5)媒体与侵犯行为 媒体暴力导致儿童的侵犯增加 TV Aggression B-Violence Leonard Eron个体在儿童时期从电视上看到的暴力行为越多,其在青少年时期及青年时期所表现出的暴力行为越多。即使不具有暴力倾向的小孩,若长时间观看暴力影片,也将变的更具有攻击性。

侵犯倾向导致暴力片的选择 B-Violence Preference TV Aggression Leonard Eron的研究结果也受到了另外一些研究者的挑战,这些人认为二者之间的相关并不能说明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有人认为是个体的暴力意愿决定了他的行为,而不是前者假设的关系。

家庭暴力的中介作用 Family-Violence B-Violence Preference TV Aggression Straus提出了以家庭暴力为中介的理论思路。他认为影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他们同时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是家庭暴力同时决定着一个人的暴力倾向和对暴力媒体的选择。

媒体暴力对成人的影响? Philips认为一些人在观赏媒体暴力后受刺激而产生暴力的。他研究了美国每天的谋杀率,发现在重量级拳击赛的下一周,谋杀率总是增加的。此外有关拳击赛的宣传越多,随后的谋杀事件也增加越多。惊人的是,职业拳赛中失败的选手的种族,和赛后谋杀事件的中受害者的种族有着紧密的关系:当白人拳击手在比赛中失利时,白人的遇难率相对增加;当黑人选手在比赛中失利时,黑人的遇难率就会增加。

麻醉作用:对暴力的敏感程度降低,变得麻木。 影响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成年人比那些不经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对家庭外面的暴力程度持夸大的看法。 影响观众的侵犯行为:减少人们原先所学到的对暴力行为的抑制;模仿;更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减少了对暴力的恐惧,对受难者的同情也降低了;危险意识增加,在别人之前先放到他人。

对女性的暴力 约会强暴: 受害人和施暴者相识,甚至是受害者主动约会施暴者。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男性对女性“不”的理解不一样。在一项高中学生的调查中,尽管百分之九十五的男性和百分之九十七的女性同意男性应该在女性说不的时候停止性攻势,但同样的这些学生中也有几乎半数的人同意,女性在说不的时候并不见得就是当真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研究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即包括自然观察,也包括实验室实验,试图确定暴力色情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暴力色情题材会使得对女性施加暴力的容忍度增加,并且也是影响实际侵犯行为的一个现实因素。

3.人类的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Altruism)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的区别主要在意图上,由于意图很难区分,而这两类行为本身对人类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两类行为统称为亲社会行为。

(1)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生物进化论 Charles Darwin:自然选择偏好那些促进个体生存的基因,任何能促进生存和增加我们繁衍后代几率的基因将会代代相传;而那些降低生存机会,例如导致致命疾病和减少我们繁衍后代几率的基因,将较少可能遗传下来。

社会生物学( Sociobiology ) Wilson: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并且产生较多的后代,而每一个后代也将具有该特质。依次类推,具有该特质基因的团体将在该物种中占多数,从而形成团体优势。在Wilson看来,利他就是这样一种特质,它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被遗传下来。

近亲选择(kin selection) 自然选择也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确保自己的孩子,还能通过确保他们的近亲的孩子来增加基因遗传的机会。因为一个人的血亲有部分他或她的基因,确保亲属生存,他或她的基因在未来兴旺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亲属选择的利他主义是文明的敌人,如果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向着他们自己的亲属和部族,则只有有限的世界和谐是可能的。

社会进化论 在文化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因为助人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社会责任规范:帮助他人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 相互性规范:帮助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学习理论: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助人行为也有较大的影响。规范和习俗的最好学习者,具有生存优势,学会了这些规则,更容易适应社会。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假设,就像人们在经济方面试图最大化他们的收益与付出比一样,人们在和他人的关系中试图最大化社交付出/收获的比率。按照这个理论,只有当报酬超过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 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我们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而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 这里的移情是指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例如快乐和悲伤)的能力。 巴特森(1991)提出了一个针对这一理论的模型:

否 你只有利己时才助人(即收益大于付出的时候) 观察到他人需要帮助 你是否对他人产生移情 你是否对他人产生移情 无论是否利己,你都会助人(即使付出大于收益时) 是

(2)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情境因素: 城市与乡村: 城市过载假设:住在城里的人经常被过多的信息所包围,使得他们经常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所淹没。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Latané和Darley指出,人们在一个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之前,要经过五个决策步骤。如果旁观者没有达成这五步之中的任何一步,他们不会助人。

紧急事件发生 第一步:注意到事件 第二步:把事件理解为紧急情况 第三步:承担责任 第四步:知道适当的帮助方式 第五步:实施决策 介入事件并帮助他人

环境条件:天气的好坏、温度的高低等影响助人行为 时间压力:在悠闲的时候,人们更有可能去帮助他人

个人因素:什么人更会助人? 利他人格:在各种情境下使个体帮助他人的人格。 性别差异:男人更可能表现出骑士精神和英雄主义行为,女性则更可能承诺长期的助人行为。 心境因素:心情好的时候做好事;心情差的时候为了减轻消极状态,人们也做好事。

内疚感:(guilt):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个人困扰:(Personal distress)是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 同情性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被帮助者 受他人喜欢吗? 愿意去帮助那些漂亮的、诚实的可爱的人 是否值得帮助?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人的社会责任 性别因素:人们更愿意帮助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