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 抗病毒治疗进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Advertisements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 唐晓鹏.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 : 2005 年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或消除 HBV ,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 生,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株洲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应急预案(试行)》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庞力娟 2009 年 7 月.
1 儿童慢性丙肝的流行病学、临床特 征、诊治及预防 解放军 302 医院 青少年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朱世殊.
乙型肝炎诊治对策 北京地坛医院 陈志海. 病例一 某一家三口来诊,女儿, 20 岁,体 检化验发现肝炎指标异常,无任何 不适。
乙肝基础知识. 肝脏 位置和形态 功能 邻近脏器 分泌胆汁 调节新陈代谢 解毒等 心脏 肺 胃 肾.
从治疗的角度思考抗结核患者 肝功能异常的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病科 崇雨田. 我国近年与肝病指南或专家共识: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5 年、 2010 年版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4 年版 – 《肝衰竭诊疗指南》, 2006 年版, 2012 年版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慢性乙肝处理亚太共识 更新版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Hepatology,2003,18:239–245.
难治性丙肝治疗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徐小元 教授. 全球发布的有关丙型肝炎的共识 1997 年 美国 NIH 丙肝共识 1997 年 美国 NIH 丙肝共识 1999 年 英国丙肝防治指南 1999 年 英国丙肝防治指南 2000 年 亚太丙肝共识 2000 年 亚太丙肝共识 2001 年 美国.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目前 已经确定肝炎病毒有 5 种:甲型( HAV )、乙型( HBV ) 丙型( HCV )、丁型( HDV )、戊型( HEV )。妊娠任 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最常见。
病毒性肝炎 中山医科大学附三医院感染科 谢奇峰.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甲、乙、 丙、丁、戊型 -A 、 B 、 C 、 D 、 E )引起的一组 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不振、肝肿大和 肝功能异常为其特点,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 症状感染多见。 甲、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第二节 病毒性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理教研室.
职业暴露监测及处理流程 敦煌市医院 刘剑.
慢性乙型肝炎和抗病毒治疗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 巫善明.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灵台.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十五讲 授课老师:周霞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厦门市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何建刚 2014年3月19日
河南省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治疗慢性HBV感染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严峻的挑战.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感谢制作者:Prof Eugene R. Schiff
根据HBeAg定量和HBsAg定量 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母乳喂养 高计平 阳泉市妇幼保健院.
医疗执法实践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医疗执法监督处 2010 ·03 黑龙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传染性疾病与婚育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朱红梅.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输血安全与法律 常彩业.
勇敢战胜乙肝,迎接健康明天 浅谈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注意事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尹有宽教授.
愛的書庫 智慧循環 愛與分享 謝志誠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愛的書庫 智慧循環 愛與分享 謝志誠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第八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急性病毒性肝炎 贫血 肺结核
慢性丙肝的RGT个体化治疗策略 施光峰 教授.
为临床治愈 而奋斗 派罗欣缔造 肝炎治疗成功 1.
慢性乙肝治疗目标、策略及挑战 北大医院 斯崇文 教授.
乙肝病人如何看化验报告.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简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掌握: 1. 常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种类 2. 干扰素的作用、特点和用法
肝友之家第一期讲座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治和保健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岳 蓓.
叶晓光 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您能: 1. 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乙肝病毒耐药产生的原因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及治疗进展 张定风.
慢 性 肝 炎.
乙肝的防治:热点 难点 观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灵台.
输血安全与管理 输 血 科 高 华.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糖尿病流行病学.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医院.
FTC推广知识点汇总 四川善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臺中市梧棲區衛生所 無菸環境最健康 阮淑惠 護士.
美国、亚太和欧洲慢乙肝防治指南.
正确认识干扰素带来的HBeAg转换 北京地坛医院 谢 尧 教授 2009年9月.
乙肝病毒前S1蛋白在乙型肝 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
乙肝两对半.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十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EASL慢乙肝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NUCs)
谢 青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 感染科
4-7 生物的演化.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慢性乙型肝炎 α干扰素治疗 新认识 广州 南方医院 骆抗先.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 抗病毒治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感染科 谢青

主要内容 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特点 HBV合并HCV感染的治疗 HBV合并HIV感染的治疗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拉米夫定作为首选药物,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 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病程进展; 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必要性和目标;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获益; 失代偿性肝硬化治疗小结。

主要内容 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特点 HBV合并HCV感染的治疗 HBV合并HIV感染的治疗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拉米夫定作为首选药物,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 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病程进展; 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必要性和目标;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获益; 失代偿性肝硬化治疗小结。

Occult HBV in chronic active HCV HCV active in HBsAg carrier HBV合并HCV感染的特点 具有共同传播途径, HBV和HCV合并感染的发生率9-30% 二种病毒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多种病毒学谱 合并感染导致肝组织学改变更严重且更快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HBV单感染/共感染:肝硬化:21% vs 44%;失代偿:6% vs 24%;肝癌:2.0% vs 6.4% HCV单感染/共感染:肝硬化:49% vs 95%;失代偿:0% vs 37%;肝癌:3.7% vs 6.4% 治疗的临床数据非常有限 HBV and HCV Active Occult HBV in chronic active HCV HCV active in HBsAg carrier HBsAg + - HBV DNA Anti-HCV HCV RNA

HBV合并HIV感染的特点 在HIV感染人群中合并HBV感染的发生率:7-15% HIV感染可以改变HBV感染的自然史 疾病进展快: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时间早 死亡率高:HIV:HIV+HBsAg:HBsAg:1.7/1000 vs 14.2/1000 vs 0.8/1000 抗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对HBV、HIV耐药株的产生 治疗的临床数据非常有限 18 14.2 12 8 4 1.7 0.8 HIV-/HBsAg- HIV+ HBsAg+ HIV+/HBsAg+

主要内容 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特点 HBV合并HCV感染的治疗 HBV合并HIV感染的治疗

HBV合并HCV感染的治疗 特殊人群,尚没有既定的治疗指南 初始治疗前通过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来确定“优势”病毒很重要 针对慢乙肝或慢丙肝单一感染的治疗指南可以应用于合并感染的患者 以HCV为优势株的共感染,IFN+RBV 是有效的 以HBV为优势株的共感染,IFN+/-HBV多聚酶抑制剂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LAM:目前数据最多 PEG-IFN,RBV以及联合新的N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于研究 有效治疗优势病毒株而失去二个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有报道可以加重肝病, 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严格评估

单一干扰素治疗HBV/HCV共感染 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中研究最多 早期研究:IFN 300MU,TIW,疗程6个月, 持续生化学应答(SBR):12.5%-19% 一小部分:HBsAg转阴 HBV或HCV病毒学应答 未见报道 后续研究:提高剂量、延长疗程,评估了病毒学应答

时间 治疗人群 治疗方案 HBV应答 HCV应答 Liaw (1997年) eAg阳性伴或不伴HCV标志物阳性 4-6MU Tiw,12 周 9MU 15例伴有HCV+者:1/15(6.7%)HBVDNA和e抗原清除。 164例HCV-者:46/164(28%) HBVDNA和e抗原清除 均没有清除HCVRNA Utili (1999年) 16例HBV/HCV共感染者, 13例 e抗原(+) 3例e抗原(-) 5MU IFN Tiw,12 月 e抗原(+)者:e抗原消失率为15(2/13) e抗原(-)者: HBV DNA无明显变化 HCV SVR:44%, HCV SVR:67% 意大利(2001年) 30例HBV/HCV共感染者 14例:IFN 6MU 16例: IFN 9MU Tiw,6月 9MU组:HBV DNA(-),无一例发生肝硬化 6MU组:无应答,4例肝硬化 HCV RNA(-) Zignego 14例伴隐匿性HBV共感染者 3MU IFN Tiw,12月 SBR:28% HBV DNA(+):29% HCV RNA(+) 停药后均复发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BV/HCV共感染 时间 治疗人群 治疗方案 HBV应答 HCV应答 Liu (2003年) 21例有HCV病毒血症的共感染者 3例占优势的HBV/HCV共感染者 6MU Tiw,12 周 3MU +RBV1200mg/d 同样治疗方案 1例: e抗原(+) 6/17例 HBVDNA(-) 3/6在完成24周治疗后HBV DNA(-) SBR:43% 应答差 SVR 43% Huang (2005年) 33例HBV/HCV共感染者, 72例单一HCV感染者为对照 3或5MU IFN Tiw,24周 生化学应答: 56% vs 72% HBV DNA无明显变化 HCV 清除率: 69% vs 71%, Chuang 86例HBV/HCV共感染者 与单一感染组相比 IFN 6MU +RBV1000-2000mg/d Tiw,24w SVR 二组相似 SVR 二组相似: 69% vs 67% 伴HCV病毒血症的HBV/HCV共感染者,IFN(PEG-IFN)+RBV疗效与单一感染相似。 伴早期HBV病毒血症的HBV/HCV共感染者,IFN+RBV治疗是不够的。 出现病毒相互作用,抗HCV应答者较少能达到HBV DNA清除,相反HBV再激活多见。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HCV共感染 80例HBV、HCV都活动的患者(HBeAg+,HBV DNA+或HCV RNA+) IFN 5 Mu + LAM 100mg/d 12M, 之后LAM 单独治疗6月 疗效: 抗HCV SVR :50% HBeAg清除:3例, 其中2例出现E血清转换 治疗终点:HBV DNA清除:3例(PCR) 其中2例在停药后随访结束又检测到HBV DNA 乙肝肝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多个方面: 病毒因素 (这是来自台湾的REVEAL研究的研究结果):HBeAg阳性及HBV DNA水平 年龄因素 门脉高压 肝功能不全的一些临床表现,包括高胆红素、低白蛋白、腹水、肝昏迷、血细胞减少等 宿主因素:如男性、基因遗传等。 其它如生活方式,也可能是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脂肪肝?等。 对于此类患者,这种治疗方案可能是一种选择,但其最佳治疗有待于商榷。

PEG-IFN联合RBV治疗HBV/HCV共感染 PEG-IFNa-2a+RBV HCV-1型:48周 HCV-2/3型:24周 SVR: HCV-1型:73%;HCV-2/3型:86% 共感染与单一感染者SVR无差异 68例基线 HBV DNA(+), 69% 治疗终点时HBV DNA(-) 并且56例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W 仍保持HBV DNA(-) 10% HBeAg清除 相反基线检测不到HBV DNA的患者中 36% 出现DNA 反弹

HBV合并HCV感染治疗方案的推荐 决定治疗方案的最重要因素是二种病毒的活动性 初始治疗前综合评估,确定何种病毒占优势 HBeAg(-)、低载量的HBV合并感染(<104 IU/ml)且HCV占优势者,推荐:PEG-IFN+RBV 二种病毒均处于活动期的共感染:HCV RNA(+)、eAg(+)或DNA > 104 IU/ml 推荐:IFN/PEG-IFN+RBV+NA 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应选择何种抗病毒药物?

主要内容 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特点 HBV合并HCV感染的治疗 HBV合并HIV感染的治疗

治疗慢性乙肝合并HIV感染的时机选择 决定治疗前仔细考虑一些预后因素: 疾病进展、当前肝病严重程度、对抗HBV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对针对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需求 治疗人群:HBV复制活跃且ALT升高的共感染者均应抗HBV治疗 治疗目标:HBeAg(+)者实现血清转换、ALT复常、肝组织学改善、HBV DNA持续抑制、最终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治疗选择基于三大指标:HBV DNA、ALT、肝纤维分期 (1)HBV DNA>2000IU/ml伴或不伴ALT升高时,应预期到严重肝损伤,因此应推荐抗 HBV治疗。 (2)HBV DNA低载量和/或正常ALT者也存在肝硬化或显著肝纤维化,应抗HBV治疗。

慢性乙肝合并HIV感染抗HBV治疗指征的评估 > >

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慢性乙肝合并HIV感染治疗方案的推荐(1) 当HBV感染需要治疗而HIV感染不需要治疗时,一般根据CD4计数选择治疗方案 应选择对HIV无作用的药物:PEG-IFN、ADV、LDT。 ETV对HIV有活性且具有潜在选择筛选M184耐药变异风险而不推荐使用。 CD4计数高、eAg+、ALT高、HBV DNA低水平和肝纤维分期低,尤其是基因A型, 推荐PEG-IFN 12月

慢性乙肝合并HIV感染治疗方案的推荐(2) 当于其他不需要抗HIV治疗的合并HBV感染者, 其治疗方案如下 长期NA治疗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推荐ADV、LDT 考虑到耐药选择的发生,对治疗24w HBV DNA(+),建议早期加药。 血清HBV DNA较高者,初始治疗时可考虑ADV+LDT 当HBV 和HIV感染都有治疗指征时,则根据是否暴露过LAM来选择治疗方案 对二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LAM、TDF、FTC,因筛选出HIV耐药 的风险,绝对不推荐单独用于共感染的患者 推荐多联治疗中联合TDF后加用LAM 或FTC 初治患者:TDF+LAM、TDF+FTC是目前做好的选择 LAM经治患者且HBV复制仍未控制者,改用TDF或ETV的补救措施

慢性乙肝合并HIV感染治疗方案的推荐(3) Indication for HIV treatment >2000IU/mL HBVDNA <2000IU/mL HBVDNA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Patients without HBV-associated 3TC resistance Patients with HBV-associated 3TC resistance HARRT regimen of choice(in case of HBV polymerase inhibitor maintain full suppression HARRT including TDF+3TC or FTC In case of liver decompensation refer for evaluation for LT HARRT including TDF+3TC or FTC Substitute one NRTI with TDF or + TDF EACS 2009

小 结 由于HBV和HCV具有共同途径,合并感染在高风险人群中仍常见 共感染可引起更严重的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更高 根据血清学和病毒学确定优势病毒,决定最合适的抗病毒治疗 HIV感染可影响HBV感染的自然史和治疗 不能用单一HBV感染来管理HBV合并HIV感染的患者 尚需探索合并感染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最优的治疗方案 在抗病毒治疗中如何避免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如何最小化 二种抗毒在治疗中耐药选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