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Advertisements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反应原理) 衢州第二中学 任志强.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思考 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生存环境有何异同?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生活中常见的盐.
盐类水解.
盐类的水解.
运 动 生 理 学 主讲:徐芝芳 2010年 2月.
省质检考前指导.
3.3 酸碱溶液[H+]的计算 全面考虑、分清主次、合理取舍、近似计算
第四章 酸碱电离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的定义 2 酸碱电离平衡(质子理论) 3 酸碱的强弱 二、水的自偶电离平衡
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海水制碱 新都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 克拉玛依市第九中学 李峰之
滴定:已知濃度的溶液,逐滴加入未知濃度的溶液, 並決定其濃度的實驗方法。 酸鹼滴定:逐滴加入已知濃度酸(或鹼)的溶液,決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在此幻灯片插入公司的徽标 从“插入”菜单 选择图片 找到徽标文件
pH值計算 「酸」(acidity),是測量H3O+濃度, pH值 = - log10 氫離子莫耳濃度, 即pH=-log〔H3O+〕,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莆田十三中 张碧霞 生物 必修2 人教版 下学期.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一、EDTA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1.氨羧络合剂 最常见: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Chapter 7 酸與鹼.
4-2 酸鹼的解離平衡 1 1.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元素)守恒关系式。
第 五 章 酸 碱 反 应.
第五章 酸碱平衡 §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 5.2 水的解离平衡和pH值 § 5.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 5.4 缓冲溶液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imetry)
滴定:已知濃度的溶液,逐滴加入未知濃度的溶液, 並決定其濃度的實驗方法。 酸鹼滴定:逐滴加入已知濃度酸(或鹼)的溶液,決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第5章 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 主讲教师:姜凤超.
第六节 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 的配制 一、缓冲容量 (一)缓冲容量的概念
第七章 酸碱平衡 主要内容: 7.1 电解质溶液 7.2 酸碱质子理论 7.3 酸碱平衡的移动 7.4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 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 溶解平衡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第19讲 盐类的水解.
明考纲要求 理主干脉络 1.了解并能表示弱电解 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平衡。 2.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 离子积常数。
第三章 部分思考题和习题.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4-4 緩衝溶液 1 1.
第五节 缓冲溶液 一、 缓冲溶液的定义 二、 缓冲原理 三、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四、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 1.基本概念: 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基准物质、标准溶液 2.滴定分析计算: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第三节 弱酸弱碱的质子传递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质子传递平衡 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质子传递平衡 三、两性物质的质子传递平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7.1 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3.7 酸碱滴定
碳酸鈉 作者:81027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日期:( ).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某弱酸的pKa = 9.21,现有其共轭碱NaA溶液20.00 mL,浓度为 mol / L,当用 mol / L HCl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pKb = 14 – 9.21.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五章 酸碱平衡 §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 5.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 5.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 5.4 缓冲溶液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普陀三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2016年11月.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     pH值的测定.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盐类的水解 2019年6月29日星期六.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I(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即c(NaOH)-c(HA)=[OH-]-[HA]-[H+] 从滴定终点误差的定义可得
专题二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厦大附中 俞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3.1 酸碱质子理论 3.2 分布系数δ计算 3.3 质子条件和pH的计算 3.4 酸碱缓冲溶液 3.5 酸碱指示剂 3.6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3.7 终点误差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1 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2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3 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的关系

一、基本概念 酸: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水溶液中的 能接受质子(反应后生成水),所以是一种碱,但它也不是碱的唯一标志了。当一种酸给出质子之后,剩下的酸根自然对质子具有某种亲和力,因而是一种碱,这样就构成了如下的共轭酸碱体系(共轭酸碱对): 酸 碱

这样的反应叫酸碱反应:酸失去质子后转化为它的共轭碱,(碱)得到质子后转化为它的共轭酸。 看下面的一些共轭酸碱对:

质子理论认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得失)。它就是说,酸碱反应是两个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半反应2 酸1 碱1 酸2 碱2 如果没有作为碱的溶剂(水)的存在,就无法实现其在水中的离解。

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这个反应,叫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例如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半反应不能独立存在,酸碱反应实际是质子在两对共轭酸碱之间的转移。因此它由两个酸碱半反应组成。 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这个反应,叫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例如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二、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  =  iC i为i的活度系数,表达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偏差大小。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当溶液的浓度极稀时,离子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活度系数就可以视为1,即=c。

离子强度(ionic strength)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及电荷有关: 对于AB型电解质稀溶液(<0.1molL-1),德拜-休克尔公式能给出较好的结果: 简化式:

酸碱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用相应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量。例如: 活度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 浓度常数 混合常数 和 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离子强度有关。 和

三、酸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的关系 酸碱的强度是相对的,与本身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在水溶液中,酸碱的强弱由酸碱平衡常数来衡量: 共轭酸碱对中,酸性越强,碱性越弱。酸的越大,其共轭碱的就会越小。

多元酸碱各级离解常数的大小:多元酸碱各级离解常数的大小: 或 ,如: 每一对共轭酸碱对之间均存在:

3.2 分布系数δ计算 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 酸的浓度与酸度,碱的浓度与碱度 分布系数δ的计算及分布图

1.分析浓度(analytical concentration) 一、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 1.分析浓度(analytical concentration) 一定体积溶液中含某种物质的量,包括已离解和未离解两部分,也称总浓度,用c表示。 2.平衡浓度(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存在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用[ ]表示。

二、酸的浓度与酸度,碱的浓度与碱度 1.酸的浓度与酸度(acidity) 酸的浓度又叫酸的分析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酸的物质的量(mol),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酸的浓度。酸度是指溶液中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H表示。 2.碱的浓度与碱度(basicity) 碱的浓度又叫碱的分析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碱的物质的量(mol),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碱的浓度。碱度是指溶液中O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OH表示。

三、分布系数δ的计算及分布图(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nd distribution diagram) 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称为分布系数,以表示。分布系数取决于该酸碱物质的性质和溶液H+浓度,与总浓度无关。 分布系数能定量说明溶液中的各种酸碱组分的分布情况。通过分布系数,可求得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酸度对溶液中酸(或碱)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的影响规律,对掌握反应的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各种存在形式的分布系数的和等于1。

1.一元酸溶液(monacid solution) 如HAc:HAc,Ac-

* δAc-随pH的增高而增大, δHAc随pH的增高而减小。 * 当pH=pKa(4.74)时, δAc- = δHAc =0.50, HAc与Ac-各占一半; * pH<pKa,主要存在形 式是HAc;pH>pKa, 主要存在形式是Ac-。 *δ与总浓度c无关,是pH和pKa的函数。 [HAc]和[Ac-] 与总浓度c有关。

2.二元酸溶液(dibasic acid solution) 如草酸:H2C2O4, HC2O4- ,C2O42— δ0

草酸的三种形式在不同 pH时的分布图。 * pH<pKa1, 主要存在形式是H2C2O4, pKa1 < pH<pKa2, 主要存在形式HC2O4- , pH>pKa2, 主要存在形式是C2O42— 。 当pH=pKa1,δ0 =δ1 =0.50 当pH=pKa2, δ1 = δ2 =0.50

3.多元酸溶液(polyprotic acid solution) 例如 磷酸:H3PO4,H2PO4-1,HPO42-,PO43-

3.3 质子条件和pH的计算 1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2 pH的计算 * 强酸(强碱)溶液 *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1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2 pH的计算 * 强酸(强碱)溶液 *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 多元酸(碱)溶液 * 弱酸混合溶液 * 两性物质溶液 *酸式盐,弱酸弱碱盐

一、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物料平衡方程,简称物料平衡(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用MBE表示。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等于各种有关形式平衡浓度之和。 例 浓度为c (mol/L) HAc溶液物料平衡为 浓度为c (mol·L-1)的Na2SO3溶液的物料平衡为:

[H+] + [Na+] = [CN-] + [OH-] [H+] + 2[Ca2+]=[OH-]+[Cl-] 2.电荷平衡方程,简称电荷平衡(Charge balance equation)用CBE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mol)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mol)。 例浓度为c(molL-1)的NaCN: [H+] + [Na+] = [CN-] + [OH-] [H+] + c = [CN-] + [OH-] 浓度为c(mol·L-1)的CaCl2溶液: [H+] + 2[Ca2+]=[OH-]+[Cl-]

3.质子条件,又称质子平衡方程(Proton balance equation)用PBE表示。溶液中得质子后产物与失质子后产物的质子得失的量相等。反映了溶液中质子转移的量的关系。 Na2S的[OH-]表达式 NaHCO3的质子条件为

选好质子参考水准。以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为质子参考水准,通常是原始的酸碱组分及水。 写出质子参考水准得到质子后的产物和失去质子后的产物,并将所得到质子后的产物平衡浓度的总和写在等式的一边,所有失去质子后的产物平衡浓度的总和写在等式的另一边,即得到质子条件。 在处理多元酸碱时应注意浓度前的系数。 在质子条件中不应出现作为质子参考水准的物质,因为这些物质不管失去质子或是接受质子都不会生成它本身。

[H+]+[H3PO4]=[OH-]+[NH3]+ 写出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H+ -H+ H+ ← H2O → OH- NH4+ → NH3 H3PO4←H2PO4-→HPO42- H2PO4- → PO43 [H+]+[H3PO4]=[OH-]+[NH3]+ 2[PO43-]+[HPO42-]

二、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 强酸(强碱)溶液 A.最简式 [H+]=Ca (Ca≥10-6mol/L) B.近似式 → 强酸溶液 A.最简式 [H+]=Ca (Ca≥10-6mol/L) B.近似式 (Ca<10-6mol/L)

→强碱溶液 A.最简式 [OH-]=Cb (Cb≥10-6mol/L) B.近似式 (Cb<106mol/L)

2. 一元弱酸(碱)和多元弱酸(碱) →一元弱酸 A.最简式: (CKa≥20Kw及C/Ka≥500) B.近似式:

→ 一元弱碱 A.最简式: (CKb≥20Kw及C/Kb≥500) B.近似式: (CKb≥20Kw及C/Kb<500) (CKb<20Kw及C/Kb≥500)

→多元酸(碱) A.最简式: 当CKa1≥20Kw, ,C/Ka1≥400时, B .近似式: 当CKa1≥20Kw, 时,

3. 强酸与弱酸混合溶液 Ca mol/L HCl + C mol/L HAc A.最简式 [H+]≈Ca (Ca≥20[Ac-]) B.近似式

4. 两种弱酸的混合 HA CHA KHA HB CHB KHB 最简式 (CHAKHA>>CHB KHB)

5. 两种弱碱的混合 (CB1KHB1>>CB2 KHB2)

6. 两性物质 →酸式盐 NaHA 近似式: ([HA-]≈C,忽略HA-的离解) 最简式: ([HA-]≈C,Ka2>20Kw忽略HA-和水的离解) 最简式: ([HA-]≈C,Ka2 >20Kw C > 20Ka1)

→一元弱酸弱碱盐 如NH4Ac,NH4F 近似式: 最简式: ([HA]=[A-]≈C,忽略HA和A-的离解) ([HA]=[A-]≈C,Ka’≥20Kw,忽略HA、A-和水的离解) 最简式: ([HA]=[A-]≈C,Ka’≥20Kw, C > 20Ka)

→多元酸的盐 如(NH4)2CO3、(NH4)2S 最简式:

最简式:当KHAcCHAc≥20Kw,CF-≥20KHF时, → HAc + NaF,H3BO3 + NaAc的混合液 近似式: 最简式:当KHAcCHAc≥20Kw,CF-≥20KHF时,

3.4 酸碱缓冲溶液 1 酸碱缓冲溶液定义 2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3 缓冲容量 4 缓冲溶液选择的原则

一、酸碱缓冲溶液定义 → Buffer solution,一种能对溶液的酸度起稳定作用的溶液。若往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或少量碱,或因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少量的酸或碱,或将溶液稍加稀释,溶液的酸度基本不变。 →缓冲溶液通常由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pH范围一般为2~12。例如,HAc-Ac-,NH4Cl-NH3等。 →强酸(pH<2)或强碱(pH>12)溶液也是缓冲溶液,可以抵抗少量外加酸或碱的作用,但不具有抗稀释作用。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近似式: (当pH≤6时) (当pH≥8时) →最简式:当Ca,Cb≥20[H+]或Ca,Cb≥20[OH-]时

三、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    使1L溶液的  值增加一个单位所需强碱的量为或者使1L溶液的  值减小一个单位时所需强酸的量称为缓冲容量.  数学表达式:   越大,缓冲能力越强。可以证明:

(1)当  和  一定,即  一定时,随着 的增大, 也增大。 (2)当 一定时,越  接近1, 越大。 (3)当     时,       ,此时     。 (4)如果  比值偏离1越远, 越小,甚  至失去缓冲作用。 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四、缓冲溶液选择的原则 →缓冲溶液对测量过程应没有干扰。 →所需控制的pH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如果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pKa值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pH一致,即pKapH。 →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缓冲物质应廉价易得,避免污染。

3.5 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 影响影响变色点pH的因素 4 混合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酸碱指示剂(indicator)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它的酸式与其共轭碱式相比应具有明显不同的色调。当溶液的pH改变时,指示剂失去质子由酸式转化为碱式,或得到质子由碱式转化为酸式,由于结构上的改变,引起了颜色的变化。

→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双色 pH≤ 3.1,酸式色,红色; pH 4.4, 碱式色,黄色; pH 3.1-4.4,两种形式共存,为混合色,橙色。

→酚酞(phenolphthalein PP)- 单色在酸性溶液无色,在碱性溶液中转化为醌式后显红色。 →甲基红(methyl red MR)- 双色在酸性溶液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 黄色。

二、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HIn = H+ + In- 酸式色 碱式色 10, 碱式色; ≤0.1,酸式色; 酸式色 碱式色 10, 碱式色; ≤0.1,酸式色; =1,pH=pKa, 理论变色点,酸碱的混合色。 理论变色范围 pH=PKa±1

MR 2.4~6.2 红 黄 5.0 PP 8.0~9.6 无 红 9.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MO 3.1~4.4 红 黄 3.4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式色 碱式色 pKHIn MO 3.1~4.4 红 黄 3.4 MR 2.4~6.2 红 黄 5.0 PP 8.0~9.6 无 红 9.1

三、影响变色点pH的因素 →温度 pH 18℃ 100℃ MO 3.1~4.4 2.5~3.7 PP 8.0~9.6 8.1~9.0 →离子强度和溶剂的影响:增加离子强度,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变小。

四、混合指示剂(mixed indicator) →一类同时使用两种指示剂,利用彼此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变色更加敏锐。如溴甲酚绿和甲基红。 →另一类由指示剂与惰性染料(如亚甲基蓝,靛蓝二磺酸钠)组成的,也是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来提高变色的敏锐度。 →需要将滴定终点限制在很窄的pH范围内,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非混合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约有±0.3pH的不确定度。用混合指示剂,有±0.2pH的不确定度。

3.6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1 基本概念 2 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3 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4 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 1 基本概念 2 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3 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4 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 5 酸碱滴定中准确滴定的可行性判据

一、基本概念 →滴定曲线(titration curve):以溶液的pH为纵坐标,所滴入的滴定剂的物质的量或体积为横坐标作图。 →滴定分数(fraction titrated)或滴入百分率α衡量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 →突跃范围(titration jump):α在0.999 至1.001之间时的pH值。指示剂的 pKa应落在突跃范围内,此时滴定误差在±0.1%。 →酸碱浓度通常为0.1 mol/L,且浓度应接近。

二、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用标准NaOH滴定HCl 设标准NaOH的浓度为0.1000 mol/L,Vb在 0mL~40mL之间变动,设HCl的浓度与NaOH相 同,其体积VHCl为20.00mL,a就转化为体积之比

pHsp=7.00, 突跃范围: pH为4.30-9.70; 指示剂: pKa在突跃范围内。

→当酸碱浓度增大10倍时,滴定突跃部分的pH变化范围增加两个pH单位。 →1mol/L, 突跃3.3~10.7,3种指示剂。 →0.1 mol/L, 突跃4.30~9.70,2种指示剂。 →0.01 mol/L, 突跃5.3~8.7,甲基红,煮沸 溶液驱除CO2。

用标准HCl滴定NaOH

三、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用0.1 mol/LNaOH 滴定相同浓度的HAc。 pHsp为8.72 突跃:pH7.74~9.70 指示剂:酚酞

Ka值对突跃范围的影响: 酸愈弱,Ka越小,突 跃范围越小。

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用0.1 mol/LHCl滴定 相同浓度的NH3。 pHsp为5.28 突跃:pH4.30~6.25 指示剂:甲基红

四、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 CKa1≥10-8 准确的滴定, 1.多元酸的滴定 用等浓度NaOH滴定 0.10 mol/L H3PO4 pHsp1=4.70 甲基橙 pHsp2=9.66 酚酞 * CKa1≥10-8 准确的滴定, * 相邻两级Ka比值≥ 105, 分步滴定。

2.混合酸的滴定 HA:Ka c1 HB:K’a c2 HB不干扰HA的滴定。 例如:H2SO4+NH4Cl

多元碱的滴定 用HCl滴定Na2CO3 pHsp1 =8.3 酚酞 pHsp2 =3.9 甲基橙

五、酸碱滴定中准确滴定的判据 强酸或强碱 C ≥10-4 mol/L 弱酸的滴定 Cka ≥10-8 弱碱的滴定 Ckb ≥10-8 强碱滴定酸式盐NaHA Cka2 ≥10-8 强酸滴定酸式盐NaHA Ckb2 ≥10-8 多元酸分步滴定 两级Ka比值≥ 105 多元碱分步滴定 两级Kb比值≥ 105 混合酸分别滴定 (C1Ka1)/(C2ka2) ≥ 105

3.7 终点误差 (end point error,titration errror) 1 强碱滴定强酸 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3 强碱滴定多元弱酸

一、强碱滴定强酸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三、强碱滴定多元弱酸 H3A 第一终点 第二终点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 混合碱的测定 a 氯化钡法 b 双指示剂法 2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a 蒸馏法 b 甲醛法

一、混合碱的分析 1.烧碱中NaOH和 含量的测定 (1)双指示剂法

(2)BaCl2 法 甲基橙 一份试样+HCl( ) ----→测定总量 酚酞 一份试样+BaCl2 +HCl( )---→测定NaOH

2.纯碱中含量的测定 (1)双指示剂法

(2) BaCl2法

3.未知碱样的定性分析——双指示剂法 对于未知混合物试样组成也可用双指示剂法分析: V1和V2的变化 试样组成

二、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1.蒸馏法 终点时产物是 和 (混合弱酸), 可用甲基红作指示剂。N含量为:

(2)甲醛法 甲醛与铵盐反应,生成 质子化的六亚甲基四胺。质子化的六亚甲基胺 ,可以准确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总量。

本章作业 p148 3 4 5 7 8 11 12 13 14 18 21 23 26 28 30 31 33 34 36 39 40 42 44

酸碱滴定小结(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