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 第15週 Religion and Ethic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Chapter6 倫理基礎與原則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適用原則 第三節 個案討論-安隆公司.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適用原則 第三節 個案討論-安隆公司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医学伦理学 欢 迎 各 位 同 学!.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
課程大綱 企業倫理 管理哲學與殯葬 殯葬業的職業道德 倫理與法律 講師 王福星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Linear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and Duality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二週:論「道德」 談道德就是說教?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Where (and when) is YOUR GOD? 你的神在何地(何時)?
倫理學 第12週 Virtue Theory.
時代巨輪下對聖經的挑戰 平安福音堂聯堂培靈會 2014年3月13日.
MEDLINE with full text (EBSCO)
倫理學 第2週 課程導論:What is Ethics?.
全能主上帝 Lord God Almighty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七週 德性倫理學: 快樂或幸福是有意義生活的唯一價值嗎?
大調音階 李金桂 製作.
1.3 在整除性問題之應用 附加例題 3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倫理學 第4週 Moral Objectivism.
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第5週 Value and the Quest for the Good
基本倫理學 效益論 效益論就是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換句話說,行為的對錯只是其結果好壞的一個函數。更具體的說,一個道德上對的行為,就是在所有可能的行為選擇中,其結果能產生最大的善或最小的惡。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第二-1章 生命尊嚴與品質   「太陽不會無為而照的。」 ---史懷哲 「未經檢驗的生命不值得生存。」 ---蘇格拉底.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第二週:何謂道德 談道德只能說教?
IMAGINE IMAGINA Autor: John Lennon Singer: Connie Talbot
UNIT FOUR Chapter Outline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第17週 Moral Real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Skepticism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Nonconsequentialist Theories: Do Your Duty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1757: Secret Chamber at Mount Rushmore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第4週 Value and the Quest for the Good
摩西的會幕:長30肘、寬10肘、高10肘(約 5 m) 所羅門聖殿:長60肘、寬20肘、高30肘(約15 m) 窗櫺 銅祭壇 金香壇 三層
Malachi 1-2:16 瑪拉基書一章~ 二章16節.
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管理與領導培訓課程 第二節:如何設計德育教材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超越的基督 (一)逼迫當中,信息勉勵(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基督教倫理學 孔祥烱博士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 2011年.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營運模式.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來得自由 約8:32 朱世平牧師.
愛不言棄 Devoted to Your Wife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4 ~ 摩西回埃及見法老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倫理學 第15週 Religion and Ethics

前 言 支持同性戀者的法律要為水災負責 英國一位主教公開表示,近日摧毀國家大半地區 的洪水是上帝對當代社會的道德墮落以及對環境 的不負責任所做的判斷。我們正處於嚴重的道德 問題,因為現在每種生活方式都被視為是合法的。 政府在扮演上帝的角色,說人們可自由按照自己 想要的方式來行動。賦予同性戀者較大權利的性 取向規定,是一種放任。近日的洪水是上帝吸引 人們注意力的方式,並要求悔改。 請問:宗教理由能否用來回答道德問題?為什麼?

前 言 自古以來,許多人把道德等同於宗教,等同於神 (上帝)的命令。 前 言 自古以來,許多人把道德等同於宗教,等同於神 (上帝)的命令。 世俗倫理(secular ethics)是否可能?如果沒有宗教, 道德能否存續? 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如果上帝不 存在,任何事都是可允許的。 探討宗教和道德之間的連結。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宗教是否無關於道德,或甚至跟道德對立? 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支持和反對理由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神律論(divine command theory, DCT) 康德(Immanuel Kant):上帝使得道德成為可能。 宗教是否無關於道德,或甚至跟道德對立? 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觀點 休謨(David Hume)和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觀點 P. H. Nowell-Smith 和James Rachels的觀點 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支持和反對理由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道德標準本身的有效性是否依賴神?或者道德具 獨立性,即使神也要遵守該道德秩序? 柏拉圖《對話錄》的〈猶希佛篇〉(Euthyphro)問: 神聖的事物是因為本身是神聖的,所以神喜愛它, 還是因為神喜愛它,所以它是神聖的? Q:因為一事物是善的,所以神命令善的事物,還 是因為神命令它,所以善的事物是善的? 涉及道德對錯的標準從何而來。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一)神律論(divine command theory): 1.基本主張: 道德原則=神的命令。其有效性源自神命令它們。 (1)三個論旨: 道德(對和錯)源自神。 道德的對=被神意願/道德的錯=被神的意志反對。 因為道德基本上奠基於神的意志,而非獨立存在 的理由,不需要進一步的行動理由。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2)四個命題: 行動A是錯的,若且唯若(if and only if)它相反於神 的命令。 如果沒有神,就沒有任何事是道德上錯誤的、被 要求或允許的。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2.獨立論旨(independence thesis):拒絕神律論。 基本主張: (1)道德並不源自神。 (2)對和錯不是僅奠基於神的意志。 (3)基本上有理由以某種方式行動,可獨立於神的意 志而獲知這些理由。 道德獨立於神,神也必須遵守道德法則。 如果沒有神,道德也不會改變。有神論者和無神 論者有相同的道德義務。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3.神律論的問題: (1)把善性(goodness)歸屬給神成為多餘的。 神是善的→神去做神意願去做的事。 神命令我們去做善的行為→神命令我們去做神命 令我們去做的行為。 (2)道德將成為武斷之事。 強暴、為取樂而殺害無辜者、無端的殘酷行為可 能因為神的命令而成為道德上對的行為? 道德義務可以隨時改變,將破壞道德穩定性。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聖經〈創世紀〉亞伯拉罕(Abraham)獻子的故事。 如果神可以僅藉由意願某事,就讓可憎的行為變 成道德上善的,道德將成為有權力者的「對」。 神律論的反對者拒絕接受神的全能包含能讓邪惡 的行為變成善的。神也必須遵守客觀的道德法則。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William Lane Craig證明上帝存在的論證: (1)如果沒有上帝,就不存在道德上絕對的價值。 (2)邪惡(負面的絕對價值)存在,而善(the Good) 存在為一種正面的絕對價值。 (3)因此,上帝存在。 但如果獨立論旨正確,那麼無論神是否存在,客 觀的道德原則都存在。理性存有者能運用理性和 經驗來發現這些原則。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二)康德:上帝使得道德成為可能 康德支持獨立論旨,但主張道德以其他方式依賴 於上帝。 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是道德的必要懸設(postulate)。 靈魂不朽→持續朝道德完善的理想邁進。 上帝存在→達成福德一致的「完全的善」 (complete good)。按道德功績(moral merit)的比例 得到幸福。

一、道德是否依賴宗教? [批評]: 批評者指出,康德的論證形式為: (1)如果道德是有意義的,那麼上帝存在。 (2)道德是有意義的。 (3)因此,上帝存在。 反向論證(counterargument): (2)上帝存在不成立。 (3)因此,道德是有意義的不成立。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一)羅素:宗教無關於道德 宗教幾乎沒有對文明做出任何有益的貢獻,反而 是痛苦的原因。 道德不需要神。 世界可能出自盲目的演化奮鬥,但這不會移除人 們要在生活中賦予意義和為善的義務。 人有道德評價的能力。生命擁有人賦予的意義, 而道德是任何有意義生活的一部分。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有神論者的批評]:George Mavrodes提出 羅素的世俗論觀點無法回答「我為什麼應該有道 德?」這個問題。 世俗倫理的根基表淺,缺乏證成價值和責任的必 要形上學基礎。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世俗論者的回應]: 如果道德尋求的是善,那麼奠基在美好人生概念 的世俗道德,是激勵人心的。 對理性的世俗道德來說,宗教的或柏拉圖式的形 上學觀點不是必要的。 在倫理守則方面,宗教倫理→強烈的利他,世俗 倫理→互惠的利他,但核心道德相同。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二)休謨和道金斯:上帝和宗教促進不道德 1.休謨的觀點: 連結宗教和道德的傳統觀點有兩大問題: (1)宗教裡描述的神這個概念,是個不道德的專制君 主,表現出報復、嚴厲、殘酷和惡意。 (2)宗教的實作相反於道德。信仰者取悅神的方式是 從事荒謬的宗教儀式,而非透過道德行為。 休謨:真正的道德是人類生活非常自然的部分。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評論]: 休謨的觀點依賴對一般人的神的道德觀念和宗教 儀式的廣泛概括(generalizations)。 休謨進一步主張,要成為真正道德的人,需要把 宗教當成只是生活裡的微小嗜好。這個觀點過於 極端。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2.道金斯的觀點: 針對以色列學童做的研究,同樣是屠城行為: 聖經裡的約書亞(Jericho)→66%完全贊成。 古代中國的林將軍→7%贊成。 宗教讓人們形成對內群體成員的誤導忠誠,並助 長對外群體的懷疑和敵意。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評論]: 問題比較不在各宗教經典對道德議題說了什麼, 而是其詮釋是否跟得上社會正義逐步進展的標準。 要責怪的比較不是宗教,而是社會和政治的環境。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三)Nowell-Smith和Rachels:宗教跟道德自 律(moral autonomy)相衝突 P. H. Nowell-Smith:受規則指導的宗教道德,是 一種嬰兒式的道德(infantile morality)。 James Rachels:信仰者在崇拜(worship)之中放棄 了自律,因此是不道德的。 神的概念=做為值得崇拜的對象,所以神不能存 在。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評論]: 反駁Nowell-Smith的主張:並非所有宗教信仰者 都是頑固堅守規則。例如,耶穌違反不可在安息 日工作的規則。 反駁Rachels的主張:崇拜神無須放棄理性或自律。 神會希望人是明智、有區辨力的,且敏於慎思。

二、宗教無關或對立於道德? 當有良好證據顯示神已給出判斷時,信仰者可能 會把判斷交給神。如果這是犧牲自律,顯示自律 只是初確價值(prima facie value)。 類比:在物理實驗室跟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一起工作,聽從他的權威≠放棄自律。 思考:這是個好的類比嗎? 自律是對自己人生的高階反思掌控,遵循其他人 更可能是正確的意見,是運用而非拋棄自律。 信仰者服從神的權威是理性地放棄自律。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一)支持論點:宗教豐富了道德。 1.如果有神,那麼善最終將勝過惡 William James論信仰。 善終將勝利的想法,讓人有信心繼續跟不正義和 殘酷行為奮戰。 2.如果神存在,那麼宇宙的正義將盛行於全世界 每個人最終都將根據其道德功績得到應得的賞罰。 神是完美的裁判,人無法避免不道德的懲罰。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3.如果有神論為真,道德理由總是凌越非道德理由 確保道德的客觀性和凌越性:宗教觀點可回答 「為什麼要有道德?」,且神確保了道德的最高 地位。 4.如果有神論為真,就有一位愛且關心我們的神─ 祂的愛將啟發人們 有天父關心我們並致力促進我們的好,信仰者有 額外理由做個道德的人—希望讓神高興。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5.如果有按祂的形象來創造我們的神,那麼所有人 都有平等的價值 世俗論沒有為個人的平等價值提供證成,有神論 可從神的父親身份證成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6.如果神存在,對後代問題就有具說服力的解答 兩個理由:(1)神命令我們要延續人類這個物種; (2)神愛著未來的人。 思考:世俗論者要如何回應上述六種主張?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二)反對論點:宗教減損了道德。 1.許多邪惡之事是由宗教人士以宗教之名所為 宗教可能被當成為惡的有力武器。 2.我們無法確知仁慈的神是否存在 也沒有證據可證明,人們對神的意志和作法的詮 釋是正確的。 3.宗教的道德封閉了對話 宗教的道德對許多道德議題採取宗教權威的特殊 立場,沒有爭論和妥協的空間。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婦權老將】黃淑英倡墮胎自主 盼跟宗教界「對話 取代對槓」 請問:宗教與非宗教人士要如何進行道德對話? 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未滿20歲青少女墮胎必須 法定代理人同意,已婚婦女墮胎則須配偶同意。婦女 團體質疑這是「父權條款」,因此主張滿18歲青少女 就該有自主權,且應刪除已婚婦女墮胎須經配偶同意 的規範;不過宗教界不同意放寬,甚至還「加碼」要 求女性墮胎前應有「強制思考期」。此議題吵了10多 年沒結論,黃淑英說,她希望跟宗教界溝通一些修法 的「底線」…… [上報  2017.10.5] 請問:宗教與非宗教人士要如何進行道德對話?

三、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 4.宗教的道德導致群體的不容忍 組織化的宗教是排他性群體,潛在創造出對外群 體的道德不容忍。歷史上有許多例子。 5.宗教的道德威脅政教分離 世俗論者堅持教會與國家分離,而宗教組織阻礙 改革社會的政治努力時,威脅了政教分離。 思考:有神論者要如何回應上述五種主張? Pojman和Fieser:須制訂出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都 能同意的適當道德。把理性檢視應用在所有信念。

結 語 對許多人來說,宗教和道德有著緊密關連。 對於道德是否依賴宗教的問題,獨立論旨是正確 的,道德擁有獨立的價值。 結 語 對許多人來說,宗教和道德有著緊密關連。 對於道德是否依賴宗教的問題,獨立論旨是正確 的,道德擁有獨立的價值。 世俗論者主張宗教無關於道德,甚至跟道德相對 立,其中有些觀點過於極端。 對於宗教是否提升道德生活的問題,有支持和反 對的論點,思考哪些論點比較合理。 下週課程主題:事實—價值問題(The Fact-Value Problem)

討論課—討論問題 馬克思(Karl Marx)曾主張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宗 教只會迷惑民眾,讓人們相信世上一切事物最終 總是會變好,進而導致大家接受邪惡與不正義。 1.如果馬克思的說法為真,是否必然可推出「宗教 減損道德」的結論?他的說法有可能跟「宗教豐 富道德」的主張相容嗎? 2.你們同意馬克思的說法嗎?如果不同意,請舉出 一個例證來反駁他的說法。如果同意,請說明為 什麼政府不可以因此限制人民的宗教自由。

閱讀教材 指定閱讀:Louis P. Pojman and James Fieser,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2017. Chapter 12 Religion and Ethics. 延伸閱讀: 1.孫效智,《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詭》。新北市: 立緒文化,2002。第2章 神律倫理與理性倫理。 2.James Rachels and Stuart Rachels,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2014. Chapter 4 Does Morality Depend on 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