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人李晓萍 2010年8月30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一、共价键的形成 书利华教育网 1.
主 讲:燕 翔 单 位:陇南师专科学教育系 第二章 分子结构 主 讲:燕 翔 单 位:陇南师专科学教育系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園區擴建 用地(原大肚山彈藥分庫)開發計畫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课件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制作人、主讲人:戴启金.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小测 1.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 KBr CaO 2 C6H6 N2 MgF2
Structures of Molecular and Crystal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选修5 北京第十五中学
有机化学.
选修3课件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第一章 绪论.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及电子效应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第五章 分子结构和共价键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量子力 学理论的建立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使得化学键理论及分子结构的
考点:考查杂化方式、微粒间作用力、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子晶体的结构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 王新宏 安睿.
2-3-3 原子间距和空间排列 (Interatomic Spacing and Forces) 1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5 有机反应类型 1. 共价键的断裂.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结构化学 第二节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共价键的形成: 相同 相近 未成对 重叠 重叠 相反 未成对 共用电子对 增加 降低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A、两原子电负性 或 。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五章 质谱 §5.1 质谱基本原理 运用电磁学原理 对荷电分子、亚稳分子碎片进行分离、分析  正离子自由基 正离子.
欢迎光临指导 执教者:吕承洲(马站高中).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专题四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的空间构型.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好吃餅乾˙~ 不吃光看就可讓人有百分百幸福感的烘焙點心,絕對非餅乾莫屬。簡單易學的過程和不算麻煩的製作過程,都一再吸引著初學者躍躍欲試的心。想體會餅乾的好滋味嗎?想從點心烘焙上獲得莫大的成就感嗎?不論是薄的或厚的餅乾,輕輕咬上一口,心中馬上就可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心動了嗎?準備好,跟著我們一起在家動手作屬於自己特有的餅乾吧!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人李晓萍 2010年8月30日

Email:lixiaoping6905@126.com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三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重点 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 2.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3.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难点 1.价键理论 2.分子轨道理论

1874年德国化学家肖莱马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 1、有机化合物:指碳氢化合物以及碳氢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中,除碳和氢外,常见的元素有O.N.X.S.P 等。有机化合物有一千多万种以上。 2、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

二.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分离提纯阶段 人工合成阶段 分子结构研究 物理方法应用于分子结构的确定 不对称合成、绿色合成等 十八世纪中 十九世纪初 人工合成阶段 十九世纪中 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 分子结构研究 物理方法应用于分子结构的确定 二十一世纪 不对称合成、绿色合成等

1828年 F.Wohler(维勒)将氰酸铵的水溶液加热得到尿素: NH4OCN NH2CONH2 Δ 说明有机物可以在实验室合成。

1857年,Kekule(德)提出碳原子的四价学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学说,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1874年,van’tHoff(荷)和LeBel(法)提出碳的四面体构型学说,建立了分子的立体概念,开创了以立体观点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

1917年,Lewis(美)用电子对来说明化学键的生成。 1931年.Huckel(德)用量子化学的方法来解决不饱和化合物和芳烃的结构问题。 60年代,Hoffman.福井谦一(日)发现分子轨道守恒原理,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组成元素少,但数量庞大;(同分异构现象、结构式表示) 2、易燃; 3、熔沸点低; 4、难溶于水; 5、反应慢,且产物复杂; 反应式用箭头表示

四.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1、天然产物的研究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3、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应用研究 4、有机合成 通过合成不但可以验证天然产物结构的正确性,还可以得到一系列与天然产物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性能更好的产物,进一步发展为工业产品。 5、反应机理的研究 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有机反应的理解,有利于合理改变实验条件,提高反应产率。通过机理研究也可了解结构与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要点: (1)   原子轨道重叠,共用电子对可形成价键。

(2)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原子中未成键电子与另一原子中的某一电子配对后,不能再与第三个电子配对。 (3)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除S轨道外,其它原子轨道都有一定的方向性,两原子轨道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2.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是从分子的整体出发去研究分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认为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 该理论认为化学键是原子轨道重叠产生的,任何数目的原子轨道重叠可以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

H2 的形成:   ψ2(反键轨道) =ψA -ψB ψA ψB HA HB ψ1(成键轨道) =ψA +ψB

图:氢分子的分子轨道 ψA +ψB σ ψA -ψB σ* ψB ψA

S 和P 原子轨道之间的成键包括了S 轨道以P 轨道的轴线方向相互接近而与P 轨道的一端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同样形成一对成键σ和反键σ S 和P 原子轨道之间的成键包括了S 轨道以P 轨道的轴线方向相互接近而与P 轨道的一端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同样形成一对成键σ和反键σ*分子轨道,例 HF: σ* σ

两个不同的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的能量关系 σ* F2Px H1s σ 两个不同的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的能量关系

P 轨道与P 轨道能形成σ分子轨道 例F2: σ* F: 2Px F: 2Px σ

但是,当两个互相平行的P轨道在侧面重叠形成分子轨道时,如Py-Py or Pz-Pz所形成的分子轨道称π轨道。π轨道还保留着对称面(基面)。

π* Py(Pz) Py(Pz) π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符合三个原则:  a、 对称性匹配原则  b、 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要最大 c、能量相近原则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 1、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使原子核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称为键长(bond length). 单位nm. 一定的共价键的键长是一定的。

2、键角:两个以上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时,两个共价键 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bond angle). 键角大小随分子结构不同而改变,反映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

3、键能:当A和B两个原子(气态)结合生成A-B分子(气态)时,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bond energy).单位:kJ·mol-1 双原子分子的解离能便是键能。 键能愈大,键愈牢固,一个分子中不同的键其解离能是不同的,对多原子分子而言,其共价键的键能指同类共价键解离能的平均值。

4、偶极距: 当由电负性不同的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共价键时,成键电子的分享并不均等,成键电子被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吸引而靠近它的一边,使它带有微负电荷(或叫部分负电荷),用δ-表示,电负性较弱的原子则具有微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用δ+表示,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δ+ δ- 例: H3 C Cl

共价键的极性常用偶极矩表示。 偶极矩(dipole moment)是电荷(q)与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d)的乘积,用μ表示。单位为C.m(库仑·米),以前也用德拜(D)表示. 1D=10-18esu.cm=3.3336x10-30C.m 偶极距 μ= qd q: 中心电荷 d: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

分子的偶极距是各个键的偶极距的向量和。 μ=0 Cl-Cl μ=0 μ=0 μ=1.94D

三、共价键的断裂 1、均裂

2、异裂 C+ + D- C:D C- + D+ 离子型反应分为亲核反应与亲电反应: 碳正离子 R+, CH3+ 碳负离子 R-, CH3-

第三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分离提纯。 2.纯度检定:熔、沸点测定,薄层层析、气相色谱(GC)、高压液相色谱(HPLC)鉴定。 3.元素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4.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5.结构式的确定(四谱的运用)。

例:某有机物,元素分析结果为: C: 60.00 %;H:13.40 % (O:26.60 %) 百分含量 摩尔比 最小整数比(原子数目比) C 60.00 60.00/12.01 = 5.00 5.00/1.66 = 3 H 13.40 13.40/1.008 = 13.29 13.29/1.66 = 8 O 26.60 26.60/16.00 = 1.66 1.66/1.66 = 1 该化合物的实验式: C3H8O 分子式: (C3H8O)n = 分子量(可用质谱法、沸点升高法、熔点降低法、渗透压法等测定) 当分子量为60时,分子式为C3H8O。 当分子量为120时,分子式为C6H16O2 。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一.按碳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2、碳环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

(2)芳香环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特别能起反应的一些原子或原子团。 本书的内容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官能团分类进行讲授。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1] 曾昭琼 主编,有机化学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2004年6月)。

主要参考书目 [1]邢其毅等合编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R.T.Morrison, R.W.Boyd著《有机化学》上、下册,中译本,1997年版。 [3]王芹珠 杨增家 编,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华北东北等九所高等师范院校合编 冯金城 郭生 主编,有机化学学习及解题指导,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刘群主编有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冯骏材 陆国元 吴琳 丁孟辛编著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谢 谢 !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