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老人茶帶來的新時尚 9A2D0024 黃秀雯 9A2D0036 莊承憲 9A2D0041 蘇意婷 9A2D0045 盧家淑 9A2D0050 王宥棋 9A21C017 吳雅芝.
Advertisements

1.2 应用举例 ( 一 ). 复习引入 B C A 1. 什么是正弦定理? 复习引入 B C A 1. 什么是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 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 以洞庭湖区为例. 河 流河 流 沼 泽 沼 泽 滩 涂滩 涂 湖泊 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波斯希腊 波斯钱币 ( 绵羊 ) 马其顿钱币 ( 山羊 ). 波斯希腊 波斯希腊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王大利乌三世 (333BC)
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确定位置.
颜 港 小 学 2009年数学教师暑期业务培训
人生格言: 天道酬勤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自师1201 姓名:刘 威.
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时 衡量变化的尺子 ——— 时间和纪年 新围初中 王济洪.
民國88年至99年期間,下列何種空氣品質指標污染物有逐年升高的趨勢?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耐人尋味的耶穌基督.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友谊相伴.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中考试题的 基础性、科学性与规范性 刘文川
岳阳市教学竞赛课件 勾股定理 授课者 赵真金.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一篇:静力学 1 、研究的主要问题:力,力系的简化原理 及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 、研究方法:对物体(或物体系)进行受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铜山中学 李启强.
(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淺談中國繪畫藝術 美術科教學媒體製作: 陳美滿 老師.
好了歌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边边边.
1.1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中线 与角平分线
第 12 章 交流電源 …………………………………………………………… 12-1 單相電源 12-2 單相三線式 ※ 12-3 三相電源.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AS(边角边).
热身练习 1、如图,已知AD⊥BC,BD=CD,则△ABC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10.2 排列 2006年4月6日.
练习: 由三个不同的英文字母和三个不同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一个六位号码(每位不能重复),并且3个英文字母必须合成一组出现,3个阿拉伯数字必须合成一组出现,一共有多少种方法?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3-4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重點:三角形邊角間的不等關係 (1)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2)三角形任意兩邊差小於第三邊
5.3 圆周角(2).
《2015考试说明》新增考点:“江苏省地级市名称”简析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第1课时)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格林.
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7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
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初二数学备课组 蔡晓琼.
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 辦理96年度提昇鄉鎮國民中小學 善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 等腰三角形的复习.
初中数学 八年级(上册) 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徐州市西苑中学 解春玲 2014年10月21日.
认识三角形(2) 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6.1 线段、射线、直线(2).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金 雪 花 数学组.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安徽省无为县刘渡中心学校 丁浩勇.
12.1 轴 对 称(3).
Welcome 实验:筷子提米.
第一部分 数字电路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主讲教师:喻红.
第二十四章 圆 圆也是一种和谐、美丽的图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具有同一形状。: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孟 胜 奇.
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 一、佛陀生平 二、原始佛學 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 一、部派佛教略說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全港性系統評估 題型分析 (中三).
, 1.6 尺规作图.
9.1.2不等式的性质 周村实验中学 许伟伟.
2015中考第一轮复习 确定圆的条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勾 股 定 理 包头市一机四中 赵鲜丽.
美丽的旋转.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数学》( 北师大.七年级 下册 )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二节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厦大附中 李艺珍.
相关知识回顾 1.垂线的定义: 2.线段中点的定义: 3.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1

说课内容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 承前:全等三角形、轴对称 启后:线段相等、角相等

教学目标 2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通过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3 3 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 等腰三角形 性质的证明

二.学情分析 好奇爱问 求知欲强 想像力丰富 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能力 认知特点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能力 9

三、教法学法 教学组 织形式 教法 选择 学法 指导

教法 选择 学法 选择 教学组 织形式 探究教学法 引导发现法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3 体验新知 学以致用 4 小结升华 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1 腰 底边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A C B 腰 底角 顶角 底边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1905-1990)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著作有《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播种和除草》、《数学结构的教学现象》等.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2 剪等腰三角形 实验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 概括总结—等腰三角形性质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活动1 活动2 活动3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2 活动1 剪等腰三角形 活动2 实验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 活动3 概括总结—等腰三角形性质 活动4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活动1 剪等腰三角形 实验 请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活动1 剪等腰三角形 方法示例: (1) (2) (3) (4)

活动1 剪等腰三角形 方法(3): A C D B

把刚才所剪的三角形对折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活动2 实验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实验 把刚才所剪的三角形对折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A B C

问题2:对折后的△ABC重合的部分是什么? 《等腰三角形》实验单 问题1:等腰三角形ABC是轴对称图形吗? 问题2:对折后的△ABC重合的部分是什么?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实验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2 A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C ∠B=∠C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BD=CD AD是底边的中线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B=∠C ∠BAD=∠CAD ∠ADB=∠ADC BD=CD AD=AD AB=AC B C D ∠B=∠C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BD=CD AD是底边的中线 ∠ADB=∠ADC AD是底边的高 ∠BAD=∠CAD AD是顶角角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概括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 A B C D 活动3 概括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 边上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A B C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求证: △ABC中,AB=AC ∠B=∠C 证明: 活动4 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什么? 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 已知: 求证: △ABC中,AB=AC ∠B=∠C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1的证明方法: 活动4 方法1: 证:△ABD≌△ACD (SAS) 作△ABC的中线AD 方法2: (SAS) 证:△ABD≌△ACD 作△ABC的高线AD 方法3: 证:Rt△ABD≌Rt△ACD (HL)

2 1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A 性质1的示范证明: C B D 活动4 证明:作顶角∠A的平分线AD 在△BAD和△CAD中 AB = AC (已知) ∠1 = ∠2(辅助线作法) AD = AD(公共边) ∴ △BAD ≌△CAD (SAS) ∴ ∠B =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D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A 不作辅助线也能证明性质1 B C 活动4 证明:在△ABC和△ACB中 AB = AC (对应边相等) 不作辅助线如何证明性质1? A B C 不作辅助线也能证明性质1 证明:在△ABC和△ACB中 AB = AC (对应边相等) ∠BAC = ∠CAB(公共角) AC=AB(对应边相等) ∴ △ABC≌△ACB(SAS) ∴ ∠B =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2的证明方法: 活动4 方法1: 证:△ABD≌△ACD (SAS) 作△ABC的中线AD 方法2: 证:△ABD≌△ACD (SAS) 作△ABC的高线AD 方法3: 证:Rt△ABD≌Rt△ACD (HL)

我得出了: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 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 活动4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A B C D 我得出了: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 上中线、底边上的高线相互重合 (简写成“三线合一”)

体验新知 学以致用 3 A 须在同一个等腰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 C B C A D E B 练习1:判断正误(口答) (1) 如图,在△ABC中, C B ∵ AB=BC ∴ ∠A=∠C.   (2) 如图,在△ABC中,  ∵ AC=BC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2. C 1 2 A D E B 34

体验新知 学以致用 3 等腰三角形“面积说”: A 寿命=S 饮食营养 身心健康 B C 遗传因素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 小结升华 布置作业 4 (1)我学习到了…… (2)我学会了……的方法 (3)在小组讨论时我的表现…… (4)我的困惑是……

1、必做题:课本第51页第1、2题 2、选做题:课本第58页第12题 小结升华 布置作业 4 1、必做题:课本第51页第1、2题 2、选做题:课本第58页第12题

小结升华 布置作业 4 乐学 会学 学会

五、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 多媒体投影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性质1的示范证明:

敬请指导 자주적 관리를 통한 고객 감동 실현 42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