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河與文明 尼羅河、兩河、印度河與黃河四大古文明的重要內涵或特色 兩河流域 -- 尼羅河流域 地理形勢: 開放無屏障 -- 封閉孤立 兩河流域 -- 尼羅河流域 地理形勢: 開放無屏障 -- 封閉孤立 河水氾濫:不定期氾濫成災-- 週期可循 生命觀 : 悲觀無法掌握 -- 樂觀可掌握 國王觀 :是神明在人世間-- 法老是神明的 的代理人 化身 宗教觀 :無來生復活觀 --相信永生復活
1-2哲學的突破 東周的人文思想。 印度宗教從吠陀-婆羅門的形式主義,到終極意義、生死問題的探索;種姓制度。 猶太一神教的形成及其要義。 希臘科學探索與哲學思想的發展。
1-2哲學的突破--希臘哲學 小亞細亞的「米利都學派」-- 理性思考宇宙萬物形成創造的問題 雅典的「辯士學派」-- 懷疑真理,主觀、講功利的思想 雅典的「希臘三哲」--反擊「辯士學派」 蘇格拉底—know yourself 、叩問法 柏拉圖—觀念論、菁英政治(哲學家皇帝) 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右邊是一幅古代希臘世界地圖,圖中哪一個地區是《荷馬史詩》故事發生地與希臘科學思想萌芽的地方?(A)甲 (B)乙 (C)丙 (D)丁 95指考
某人被後來的學者視為古代思想一大突破的關鍵人物,認為此人「將人從天上帶回到人間來。」下列有關「某人觀點」的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A)這是對古埃及政教合一制度的讚美 (B)這是對猶太教經典神人關係的描述 (C)這是對中國殷商時期人性觀的說明 (D)這是對古希臘哲學家人文觀的觀察 92指考
某民族因人口過剩而向外殖民,移殖所到之處,其制度、宗教和生活方式亦隨之而至。他們比照母邦,建立獨立自主的城邦。新殖民城邦隨即發展與母邦相似的經濟生活,產生與母邦相似的社會、政治紛爭。此民族應是?(A)西元前七世紀的希臘人(B)17世紀移往美洲的英國清教徒(C)19世紀移往東南亞的中國人(D)20世紀移民巴勒斯坦的猶太人 96指考
「和與戰怎能由人類來決定?這事只能取決於神的意志。神同人一般,具有需要愛情與睡眠的弱點。而除了飢餓與死亡外,凡是人類做的事,祂們都做,也都干涉。」下列哪一類人最可能持有這種觀念?(A)古代的希臘人 (B)摩西時的猶太人 (C)東征的十字軍 (D) 中古歐洲的騎士 95指考
1-3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雅典 1.民主政治的演進及其特色 2.波希戰爭 3.雅典的衰落—希臘內戰 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化文化 1.亞歷山大的理想與東征 2.希臘化文化
西元前五世紀雅典一戶人家的家庭成員中,包括: 93指考補考 (甲)45歲的父親 (乙)38歲的母親、 (丙)20歲的女兒 (丁)18歲的兒子、 (戊)25歲的家奴。 他們之中哪些人符合參與公民大會的資格?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甲戊
1-3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羅馬 1.共和體制的演進與內涵-- 公共事務由公民共同治理 2.羅馬帝國的建立 3.羅馬文化的成就 A.實際(實用)性格 B.政治與法律的成就最大
羅馬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 斯拉夫
西元五世紀蠻族入侵羅馬帝國 日耳曼 斯拉夫
在巴勒斯坦,兩位猶太教士有一段對話,A 說道:這些人的工程做得多棒!他們建造了市場,修築了橋樑,蓋起了澡堂。B 回答說:他們蓋了這許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需要。他們建造市場,以便容納風塵女郎,澡堂是為了裝扮自己,橋樑是為了收取路稅。」這段對話中的「他們」應是:(A)二世紀羅馬人 (B)七世紀阿拉伯人 (C)十字軍東征時法國人 (D)十九世紀英國人
2-1東亞的宗教與社會—佛教 佛教的誕生與其根本理念 孔雀王朝與早期佛教的發展 佛教外傳路線 1.南傳東南亞—小乗(上座部)佛教 2.北傳中國、日本—大乗佛教 3.中傳西藏—藏傳佛教(喇嘛教) 佛教在印度本土之外的發展與不同內涵 印度教在印度的發展及對東南亞文明的影響--笈多王朝
2-2基督教會與中古歐洲 基督教的興起及其傳播 1.基督教的誕生 2.基督教的理念與傳播 3.聖保羅—外邦人的使徒--的貢獻 4.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發展— A.從被迫害的非法宗教到國教 B.君士坦丁大帝
2-2基督教會與中古歐洲 教宗體制的建立 清修運動及其貢獻 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 中古西歐的政教分離與衝突 1.克洛維 2.查理曼 3.鄂圖一世
中古歐洲莊園想像圖
2-2基督教會與中古歐洲—希臘正教 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大帝 1.聖索菲亞大教堂 2.查士丁尼法典 東西教會的差異與分裂 1.教宗體制的承認與否 2.教義與儀式行為的不同 希臘正教與東羅馬文化的關連-- 政教合一、宗教文化、宗教藝術
2-3伊斯蘭文明的興起 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的創建; 伊斯蘭信仰的要義與不同宗派。 早期伊斯蘭帝國的擴張建立與分裂--阿拔斯王朝的發展。 伊斯蘭古典文化的形成與其重要成就
中古前期伊斯蘭教世界的擴展
3-1歐洲社會的變遷--中古後期 十字軍運動及其帶來的影響 十二世紀以後,西歐地區商業復甦、城市興起,大學興起 。 十四世紀中期的黑死病進一步促成西歐社會的變化。 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文化的重大轉折。義大利的特殊歷史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係;「人文運動」的意義與內涵;重要人文學者與藝術家的貢獻。
第一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路線圖
中古歐洲中後期的國際貿易路線
3-2世界文明的交匯 大航海時代的航海活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首先討論歐洲人來臨前美洲古代文明的發展—馬雅、阿茲特克、印加文化。 航海與探險導致的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疆界的擴張,如: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的殖民與統治。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在亞洲的貿易與殖民活動。 歐洲人的海外活動固然使美洲與亞洲古文明備受衝擊,但透過接觸與商品交流,異國文化也對歐洲社會產生多面影響。
3-3亞洲大帝國的發展 十六世紀以後,東亞地區的中國(明清)著重專制政治的建構;日本則注意戰國到德川時代的政治變遷。 十六世紀後期以來,俄羅斯積極向西伯利亞擴張,並在十七世紀中期與中國發生衝突。 十六到十八世紀伊斯蘭世界的變化,主要包括:奧圖曼帝國與印度蒙兀兒帝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發展。
食物反映一地的地理條件與文化, 在近代交通發達以前, 通常不易改變; 但有些地區的飲食方式卻在西元8世紀到16世紀間, 有重大的變化, 如開羅、君士坦丁堡都屬此類。這些地方飲食文化的改變主要原因為何? (A) 宗教信仰改變 (B) 氣候條件變遷 (C) 耕作技術改變 (D) 海外貿易中斷 97學測
4-1近代歐洲的興起 中古後期以來,歐洲主要國家如西班牙、英國與法國等民族國家的發展。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瓦解了歐洲的一統教會,帶來信仰的多元化,也加速了教會的民族化,有助於近代民族國家的建構。 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帶來新的國際政治秩序,國際關係變化,外交制度與國際法的成長,尤其要注意三十年戰爭的影響。
十四—十六世紀 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運動—理性精神、人文主義 宗教改革運動 民族國家的形成 海外探險與地理大發現 商業資本主義的出現 中產階級的出現
有一位著名作家,經常徵引古希臘、羅馬的論述,來反思、探索人的問題,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這位作家代表哪一種思潮的精神? (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 (C)浪漫主義 (D)存在主義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前的宗教分布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的宗教分布
1 6世紀後期, 許多歐洲羅馬公教的教士遠赴海外, 如利瑪竇到中國、沙勿略到日本。他們除了傳教, 也促進文化交流。這群教士前往海外傳教的動機為何? (A) 要打擊路德教派、英國國教派及喀爾文教派的海外傳教活動 (B) 為聯絡海外的羅馬公教信徒, 對抗日益擴張的伊斯蘭教勢力 (C) 教宗要擴張海外貿易活動, 增加教會財富以繼續與新教對抗 (D) 羅馬公教欲擴大海外教區, 彌補歐洲宗教改革後信徒的流失 97學測
歐洲從中古到近世的變革 君權低落,諸侯勢力高漲,分裂的封建王國 →君權提高,諸侯受壓制的、統一的民族國家 陸權時代 → 海權時代 工商蕭條,以農業為主的莊園經濟 → 城市興起,工商繁興,國際貿易熱絡 社會階級森嚴(貴族─教士─農奴) → 中產階級興起,社會流動大 一元化的基督教信仰 → 多元化的基督教信仰 神本思維,貴族的、宗教的文藝 →人文思想,古典的、世俗的文藝
4-2近代早期經濟與社會的變化 十六到十八世紀,商業資本主義以及重商主義興起。東亞的中國也由於美洲白銀輸入,促進工商業成長,也出現商業資本主義。 透過遠洋貿易,歐洲人將美洲、東南亞、中國沿海與日本,納入此一貿易網路之中。 經濟發展帶動社會變動:人口與家庭的變化,社會結構的變動與婦女的社會地位等。 近代早期也是一個危機社會,戰爭、動亂、革命頻繁。中國(明清)有流寇、會黨起事;歐洲有宗教戰爭、各國的內戰或革命。
近代歐洲歷史的推動力─中產階級 興起於中古後期十字軍東征後,城市興起,貿易蓬勃發展時,又稱「市民階級」、「資本家」、「布爾喬亞」(bourgeoisie)。 有錢有閒,贊助文藝,推動文藝復興。 十六至十八世紀: 君主 + 中產階級 + 火藥大砲 → 壓制諸侯,促成中央集權專制,民族國家的形成 。 十八世紀以後:後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中產階級更加擴展,成為自由民主的推動力
4-3近代早期的思想與學術 中國:程朱理學成為官方意識型態,另一方面,明儒談陸王心學,清儒重考據,清中葉以後有經世之學。 日本:有「陽明學」與「古學」對程朱理學的反動。 「西學」傳入東方是很重要課題。 十八世紀歐洲有一股「中國風」,欣賞中國的庭園與品味,嚮往中國的儒家思想與自然神論…這些對啟蒙運動有一定的影響。 歐洲的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是近代世界思想最重要的發展。
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學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須向內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窮理。請問你會特別肯定何人的學說? (A)張載 (B)朱熹 (C)陸九淵(D)王陽明 94學測
十七世紀 科學革命時代 哥白尼、伽利略、喀卜勒、培根、迪卡爾、牛頓 理性、反權威 宇宙觀 : 大宇宙機械論
十八世紀 : 啟蒙運動時代 延續十七世紀的理性精神,檢視傳統政治、經濟、社會與宗教價值 洛克、孟德斯鳩、盧梭、伏爾泰、狄德羅、 沙龍、《百科全書》 自由主義 : 政治 : 天賦人權、主權在民、三權分立 經濟 : 市場經濟 (看不見的手) 宗教 : 無神論、自然神論 ‧專制君主的開明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