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头颈部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头颈部 眼 耳 鼻窦 鼻窦 咽 喉 腮腺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颈椎病.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 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颈 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受 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好发 年龄为 40—60 岁。好发人群为长期伏案工作的 白领、电脑操作者和机关工作人员。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教研室 张 莹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
周围型肺癌 CT 征象 分 析 攀钢密地医院放射科. 周围型肺癌: 系指发生于段及 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原发性 支气管肺癌的 1/4 ,以腺癌多见。 其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吸烟、 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 射、饮食与营养等。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 因素之一。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
结合实际解读藏獒标准 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副主任 —— 张晓峰. 行业流行语 它的超群毛量震惊世人,高耸的头峰、丰密的 被毛、饱满的臀部饰毛以及飘逸的腿部绯毛皆 展露绝难匹敌的品质,骨量亦是不俗,一见难 忘,感受视觉上的无限震撼! 它拥有一副业界罕见的绝佳头版,方正之余又 不失圆浑饱满,超低的发毛点仿若起于那短方.
Cerebral infarction CI 高飞. 病历分析病历分析病历分析病历分析 患者老年女性, 突发头晕,右侧 肢体无力 1 小时,意识不清 1 日。 入院前 1 日,晨 9 时许散步时突感 头晕,四肢无力,以右侧肢体明显 站不稳,无法行走。无恶心呕吐, 无四肢抽搐,无明显言语不清,后 逐渐出现不语,问话不答,意识不.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骨髓活检 小B细胞肿瘤局灶性累及,不伴明显的浆细胞分化 (CD3-, CD20+, PAX5+, kappa IHC-, lambda IHC-, CD5-, CD10-, BCL6-, BCL2+, cyclin D1-, IgD-, Ki67 低) Courtesy of T Pongpruttipan,
肝胆胰脾影像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秦明伟.
盲杖与盲杖技巧.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胆囊肿瘤及胆管病变.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 — CT读片.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 佘德君.
影像新技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詹松华.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颈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了解颈部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肺结核.
Liver Spiral CT with single breathold acquisitions times is about the second range, multidetector scanners scan times 2 to 8 times faster.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肝 一、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透视、平片价值有限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间接门静脉造影 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Welcome.
肝损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林 艳.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生 钱国伟 原单位 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
肺脓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赵亚滨.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肝脏CT诊断 十堰市太和医院CT室 陈伦刚. 肝脏CT诊断 十堰市太和医院CT室 陈伦刚.
脊柱结核.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鼻咽癌—肝转移.
如何阅读胸部CT片 一、胸部CT技术参数应用
腹膜、网膜及肠系膜转移癌MRI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纵隔疾病.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肝肿瘤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肝脏常见病变 自主学习辅导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脾脏疾病影像诊断.
鞍结节脑膜瘤 2013级影像 吴志斌.
胆 道.
生 殖 系 统.
肝脏富血供病变的 诊断及鉴别诊断 彭光春.
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廣翅蠟蟬.
脾脏的正常CT表现及常见疾病的CT表现 兖州人民医院影像科 郭臣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读 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脾脏正常及异常X线表现 价值不大。 胃肠道造影:脾肿大、异位对胃肠道的压迫。 脾大、钙化。

脾脏正常CT表现 位于左上腹,膈面及胸壁侧光滑,脏面不平。 有关韧带:起固定作用,也为炎症、肿瘤扩展的桥梁。脾肾、脾膈、脾胃韧带。 脾个体差异较大,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CT肋单元法—不超过5个肋单元,下缘不低于肝下缘。 脾密度低于肝,强化动脉期不均匀,静脉期变均匀。

脾脏正常强化

脾脏正常MRI表现 大小、外形 信号:T1WI低于肝、T2WI高于肝

脾脏异常CT表现 脾大小的异常: 脾密度异常: 副脾

脾脏大小异常

脾脏密度异常

脾脏异常MRI表现 MRI不如CT显示满意。 单纯脾大无信号改变。 肿瘤—局限性T2WI高信号(正常脾T2WI稍高信号)

脾弥漫性疾病 表现为脾大。 【脾大标准】 厚度超过4cm,脾外缘大于5个肋单元,下缘超过肝下缘。 【脾大病因】 炎症性 淤血性 增殖性 肿瘤性 寄生虫性 胶原病性

脾肿大 splenomegaly

脾肿大

脾囊肿(splenic cyst) 分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后者分真性、假性。 假性囊肿常见,与外伤、胰腺炎有关。 CT表现典型,圆形,界清的水样低密度灶,无强化。单发或多发,个别可见壁钙化。 脾包虫囊肿有一定特征性(囊壁囊内钙化、母囊内子囊)。 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病变。 影像学难分真、假性囊肿。 需与囊性肿瘤鉴别,后者可见不规则壁厚、壁强化、壁结节等。

脾囊肿

胆结石、脾多发囊肿

脾囊肿并钙化、 肝内胆管结石、 脂肪肝

脾血管瘤(splenic hemangioma) 是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 通常无症状,大病灶压迫周围器官,破裂出现急腹症,脾亢产生贫血、乏力、心慌等症状。 常为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类同肝血管瘤。 大血管瘤中央可有纤维瘢痕形成,偶尔可见钙化。 须与错构瘤、淋巴管瘤、单发转移瘤鉴别。 错构瘤常含脂肪及钙化; 淋巴管瘤呈囊状,含粗大间隔,无血管瘤强化特征; 转移瘤延迟扫描不能充填。

脾淋巴管瘤(splenic lymphangioma) 成因:局部淋巴液引流受阻,积聚而形成囊状扩张。又称淋巴水瘤,为良性淋巴管畸形。 病理上分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和囊状。囊状主要见于身体的软组织部位。 病变累及多个脏器称淋巴管瘤病。 影像学表现:脾大,单或多个低密度灶,界清,内见粗大间隔,CT值偏高(含有蛋白);增强后瘤壁及间隔强化,中心无强化。 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病变。

脾淋巴管瘤

脾淋巴瘤(lymphoma of spleen) 分原发性和淋巴瘤脾浸润,大部分为后者。 可以为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分型:弥漫性脾肿大型(无肿块)、粟粒型(直径小于5mm小结节)、多发结节型、孤立大肿块型。 弥漫性脾肿大型、粟粒型CT难显示结节,仅表现脾大。 多发结节型、孤立大肿块型表现为脾大+低密度结节灶;边缘不清,增强后境界较清。 淋巴瘤脾浸润者可见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须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

脾非何杰金淋巴瘤。CT平扫(上图)示脾内三个低密度灶,增强扫描(下图)病灶境界清楚。

脾淋巴瘤

脾淋巴瘤

脾转移瘤

脾转移瘤 女56岁,子宫颈癌,B超示肝内低回声区,怀疑肝转移癌。 平扫肝右叶及脾门区有不规则低密度肿块,边缘不清,密度尚均匀(上),增扫病灶无明显强化,仍为低密度,CT值45H。 CT诊断:1) 肝、脾转移瘤 2) 脾脏淋巴瘤

爱滋病AIDS

爱滋病AIDS

脾脓肿(abscess of spleen) 常为败血症脓栓的结果,也可为邻近脏器侵犯。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脾大+脓肿(环征),发现气泡或液平有特征性。

脾梗死(Splenic infarction) 引起脾梗死的疾病常为二尖瓣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动脉炎、脾动脉瘤、动脉硬化等疾病。当有门静脉高压等导致的脾肿大时,更易出现脾梗死。医源性现多见。 病理学变化为贫血性梗死。 病灶常为多发,表现为尖端朝向脾门的楔状分布。有时脾梗死还可伴发脾内出血。 可以无临床症状,亦可以引起左上腹痛。    

脾梗死CT表现 ①多发生于脾前缘处近脾门的方向,为低密度区。 ②梗死灶呈三角形或楔形,底近脾的外缘.尖端面向脾门。 ③增强扫描显示更为清楚.脾密度增高而梗死灶不增强,对比更好。 ④脾梗死灶在急性期(8天以前)呈低密度区,不强化;在慢性期瘢痕收缩脾脏缩小、变形。 ⑤若整个脾脏梗死.增强脾脏不强化,只有脾包膜有增强现象。

脾梗死。CT平扫(上图)示脾内多发低密度区,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下图)示病灶边界变清,为多发的楔形低密度灶,无强化表现。

游走脾 多脾综合征 为先天性变异。 游走脾或异位脾指脾位于正常位置以外的腹腔其他部位。为脾蒂及脾有关的韧带松弛或过长所致。 游走脾 多脾综合征 为先天性变异。 游走脾或异位脾指脾位于正常位置以外的腹腔其他部位。为脾蒂及脾有关的韧带松弛或过长所致。 多脾可以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心血管及内脏多种畸形。 一般无临床症状。脾扭转时可产生急腹症。 影像学检查显示脾异位的形态及位置,正常脾窝处无脾。

多脾综合征CT表现 1.有一个或多个副脾。为结节状或球状的组织,密度或增强特性与正常脾脏相同。     2.脾脏异位,可位于右侧腹部。     3.多同时有多脏器的移位症,如右位心、异位的肝、胃肠、胆囊胆道等,即内脏异位症。     4.个别病例有可能同时发生胆囊先天缺如、心脏与大血管发育不全、畸形等。 [鉴别诊断]    需与腹腔肿大淋巴结或其他肿物鉴别。副脾密度或增强特性与正常脾脏相同可鉴别。

多脾综合症。CT平扫(上图)示腹腔器官异位,右腹部可见多个脾脏。增强(下图)示多个脾增强情况相同(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