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概覽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施本爾 敬虔主義 富朗開 敬虔主義:對死沉僵化的路德派教會的反動,主張建立查經小組,透過讀經、禱告與查經,來造就基督徒活潑的靈命,每個人都當有個人的重生和主觀的屬靈經歷,以致服事火熱,生活有節制和見證。
親岑多夫(Nicolaus Zinzendorf,1700-1760):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施本爾 敬虔主義 富朗開 親岑多夫 親岑多夫(Nicolaus Zinzendorf,1700-1760): 親岑多夫是奧國貴族的後裔,1700年生在薩克森的德勒斯登,父親是施本爾的密友,因此施本爾也做了親岑多夫的教父。 他6週大時父親就過世了,4歲時母親改嫁,由外婆將他帶大。外婆大力支持敬虔主義。 親岑多夫從小就有很強的宗教意識;一幅耶穌釘十架的畫,上面寫著「我為你被釘死,你為我做何事?」給他帶來長遠而強烈的印象。
他在9歲時,已經讀過一篇東印度宣教士的報導,他說:「從那時起,宣教負擔就在我心中滋長。」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親岑多夫 他在9歲時,已經讀過一篇東印度宣教士的報導,他說:「從那時起,宣教負擔就在我心中滋長。」 10歲時,他被送到富朗開在哈勒的學校。在那兒,他立刻顯出領導的恩賜。他組織了「芥菜種會」,社團的宗旨是:「促進個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教工作」。 12歲時,他和一批同學立下嚴肅的誓願說:「無論在什麼環境,都要承認基督,並要帶領各種人歸向基督。」 他從哈勒大學畢業後,又進威登堡大學修習法律,然後在法院工作(1721-27)。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威克里夫 (英國)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威克里夫 胡司 1415年 (波希米亞)
1517年時,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弟兄合一會,已有信徒二十萬人,而在波蘭則有一萬人。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威克里夫 1517年時,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弟兄合一會,已有信徒二十萬人,而在波蘭則有一萬人。 胡司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1517 波蘭 波希米亞 摩拉維亞
弟兄合一會最後一位主教柯墨紐烏(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把最後一批難民,帶到波蘭的利沙(Lissa)。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天 特 會 議 三 十 年 戰 爭 威克里夫 天主教 反改教 運動 胡司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柯墨紐烏 弟兄合一會最後一位主教柯墨紐烏(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把最後一批難民,帶到波蘭的利沙(Lissa)。
波蘭 三 天 十 特 天主教 年 會 反改教 戰 議 弟兄合一會 爭 運動 波希米亞 弟兄會 利沙 波希米亞 摩拉維亞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天 特 會 議 三 十 年 戰 爭 威克里夫 天主教 反改教 運動 胡司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利沙 波蘭 波希米亞 摩拉維亞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天 特 會 議 三 十 年 戰 爭 威克里夫 親岑多夫 天主教 反改教 運動 胡司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餘民 1722 柯墨紐烏 50年後 柯墨紐烏晚年寫書勸勉弟兄們說,如果將來不能在原地聚會,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更正教會的邀請,移居他地,但不要搞分裂,而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神必能保守一些隱藏的種子,以後這些種子還會發芽成長,結出果子。
1722年4月,親岑多夫用一部份繼承而得的遺產,在伯瑟杜夫(Berthelsdorf)買下了外祖母的大批地產。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天 特 會 議 三 十 年 戰 爭 威克里夫 親岑多夫 天主教 反改教 運動 胡司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餘民 1722 柯墨紐烏 50年後 1722年4月,親岑多夫用一部份繼承而得的遺產,在伯瑟杜夫(Berthelsdorf)買下了外祖母的大批地產。
波蘭 天 特 會 議 三 十 年 戰 爭 天主教 反改教 運動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餘民 1722 50年後 伯瑟杜夫 利沙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天 特 會 議 三 十 年 戰 爭 威克里夫 親岑多夫 天主教 反改教 運動 胡司 弟兄合一會 波希米亞 弟兄會 餘民 1722 柯墨紐烏 50年後 伯瑟杜夫 利沙 波蘭 波希米亞 摩拉維亞
1722年5月,有一位「弟兄合一會」的弟兄告訴親岑多夫說,有許多摩拉維亞弟兄,想在德國找到棲身之所,來逃避天主教的迫害。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親岑多夫 1722年5月,有一位「弟兄合一會」的弟兄告訴親岑多夫說,有許多摩拉維亞弟兄,想在德國找到棲身之所,來逃避天主教的迫害。 親岑多夫聽了,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說他願意提供伯瑟杜夫的莊園給他們使用。 隨後立刻有一群兄弟合一會的信徒,搬來親岑多夫的領地築屋居住。他們給這社區取名為「赫仁護特」(Herrnhut),意為「主所看顧的」,或「主所保護的」。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親岑多夫 伊曼 1722年9月,親岑多夫結婚,妻子伊曼(Erdmuth Dorothea von Reuss)也是貴族。新婚之夜夫婦下定決心,放棄兩人的貴族身份,矢志要領多人歸向基督,並忠心事奉主。 1727年親岑多夫辭去政府的職位,定居在赫仁護特。他利用當日「准許新村鎮自行管理」的法律,自行訂立條規,建立基督徒社區,並按施本爾原則,在教會中成立小教會。
從1722年起到1727年的五年間,有三百多位信徒移民來到赫仁護特。他們彼此之間,因真理的看法不同,互相攻擊,不停爭論。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親岑多夫 初期搬來赫仁護特的移民,大多數是逃避奧地利天主教迫害的弟兄合一會信徒;後來加入了德國本地的敬虔派信徒,後來又有慕名而來的路德宗、加爾文派、浸信會信徒等。 從1722年起到1727年的五年間,有三百多位信徒移民來到赫仁護特。他們彼此之間,因真理的看法不同,互相攻擊,不停爭論。 1727年5月,親岑多夫召集了三百位赫仁護特的信徒,向他們講了足足三小時,陳述教會分裂的害處和邪惡;並與眾人締結了兩份神聖的協約,要他們承擔應有的責任,在莊園裡不得違法亂紀。 赫仁護特的弟兄們同心合意地接受了這兩項協約。弟兄們都為已往那種屬血氣的爭論而感到羞愧,渴望作一個靈裡貧窮的人,凡事接受聖靈的引導。每一個人親手作工,不使別人受累,反倒供給那缺乏的人。
親岑多夫說,在那一剎間臨到眾人的,使所有在場的信徒都感覺到:基督與每一個人緊密地靠在一起。大家一致認同,那一天是摩拉維亞弟兄們的五旬節。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親岑多夫 1727年8月13日,伯瑟杜夫的教區牧師先在赫仁護特傳講信息,然後與會眾一起步行一里路,到伯瑟杜夫教堂參加聚會。一路上凡是有間隙的弟兄姐妹,都互相認罪,求主赦免。等到在教堂唱詩的時候,人們很難分辨,什麼是唱詩的聲音,什麼是哀哭的聲音。 當大家懇切禱告,並以憂傷痛悔的靈認罪時,突然間聖靈從天傾倒下來。究竟那天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一個人能用人的話語說得清楚。當會眾離開教堂時,他們分不清身在何處:是在地上,抑或是在天上? 親岑多夫說,在那一剎間臨到眾人的,使所有在場的信徒都感覺到:基督與每一個人緊密地靠在一起。大家一致認同,那一天是摩拉維亞弟兄們的五旬節。
今日摩拉維亞教會仍然很小,全美國不超過七萬信徒,但在遵行「大使命」方面,他們對其他宗派有極大的影響,這影響力和他們教會的人數不成比例。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親岑多夫 兩週後,24位弟兄和24位姐妹立下志願,要開始24小時不間斷輪班 禱告。他們為著教會的蒙神祝福,為著教會的見證而禱告。志願參 加者不久又增加到77位。整整100年,這個24小時禱告聚會未曾間 斷過。 摩拉維弟兄會是更正教中,最先認真遵行基督「大使命」的教會。他們在1731年派出頭兩位宣教士,到丹麥統轄的西印度群島,向黑奴傳福音。之後又派出許多宣教士往格陵蘭、北美洲、圭亞那、埃及、南非、拉布拉多、荷蘭、英國和波羅的海諸國宣教。 今日摩拉維亞教會仍然很小,全美國不超過七萬信徒,但在遵行「大使命」方面,他們對其他宗派有極大的影響,這影響力和他們教會的人數不成比例。
16世紀,英國有改教運動,17世紀有清教徒主義,到了18世紀,就是循理主義。這是英國的三次宗教覺醒運動。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18世紀 16世紀,英國有改教運動,17世紀有清教徒主義,到了18世紀,就是循理主義。這是英國的三次宗教覺醒運動。 循理主義之於聖公會主義,好像敬虔主義之於路德主義。 循理主義、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一同被視為18世紀的三件重大歷史事件。
18世紀前葉,英國的道德光景尤其低落,對神普遍不信,加上粗俗和強暴,使公共娛樂變成非常低級,酗酒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18世紀 18世紀英國和法國為了爭奪領導地位,而陷入長期、痛苦的競爭之中。也在這世紀中,大英帝國的勢力伸張到印度、北美、澳洲和南非。在工業革命之下,新機器發明,生產加強,大都市興起,英國的農業社會起了改變。工業時代導致英國人民生活全面的變化。 這段時期,英國的教會光景是可悲的。無論是安立甘教會,或不同意者所設立的長老派、公理派、浸禮派教會,大部份講道缺乏熱忱,都是一些枯躁乏味的道德論調。 除了少數例外,大部份牧師都不做超過本份的工作,所做的也是例行公事而已。教會的高薪職員,有低薪助手可以為他們做事。許多傳道人不盡責,反而忙於巴結地主,陪鄉紳們打獵、喝酒、打牌。 18世紀前葉,英國的道德光景尤其低落,對神普遍不信,加上粗俗和強暴,使公共娛樂變成非常低級,酗酒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撒母耳衛斯理是英國國教在愛普窩(Epworth)村的教區牧師。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撒母耳衛斯理 撒母耳衛斯理是英國國教在愛普窩(Epworth)村的教區牧師。 愛普窩 倫敦
撒母耳衛斯理是英國國教在愛普窩(Epworth)村的教區牧師。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撒母耳衛斯理 撒母耳衛斯理是英國國教在愛普窩(Epworth)村的教區牧師。 他的妻子蘇撒拿(Susanna)是個極其堅毅的女人。 他們生了十九個孩子,其中八個夭折,第十五個是約翰,第十八是查理。這兩個孩子成了教會歷史的重要人物。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撒母耳衛斯理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 Charles Wesley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撒母耳衛斯理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約翰衛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 查理衛斯理 Charles Wesley 1707-1788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1709年,愛普窩牧師住宅被焚,約翰和查理幾乎被燒死。那時約翰剛六歲,一生無法忘懷自己從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稱是「從火中搶救出來的一根柴」。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1709年,愛普窩牧師住宅被焚,約翰和查理幾乎被燒死。那時約翰剛六歲,一生無法忘懷自己從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稱是「從火中搶救出來的一根柴」。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1709年,愛普窩牧師住宅被焚,約翰和查理幾乎被燒死。那時約翰剛六歲,一生無法忘懷自己從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稱是「從火中搶救出來的一根柴」。
這時,他的父親撒母耳已經年邁,因此有一段時期,約翰回到愛普窩教區,做父親的助手。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兩個男孩都很會讀書,後來相繼進入牛津的基督教會學院;約翰於1720年入學,查理過六年也進該校。約翰成績極佳,被選為林肯學院的研究生。獲得此項榮譽必須先接受聖職,故此,約翰於1725年在英國聖公會被立為執事;三年後被立為牧師。 這時,他的父親撒母耳已經年邁,因此有一段時期,約翰回到愛普窩教區,做父親的助手。 約翰不在牛津時,查理和另外兩位同學組織了一個社團,目的在互相切磋。不久,他們花許多時間讀有益基督徒靈命的書。 1729年,約翰回到牛津時,他立刻成為這個團體的領袖,也吸引不少同學加入。漸漸地,這個團體的宗旨變成「實際經歷奉獻的基督徒人生」。
社團裏的團員開始前往牛津監獄做探訪工作,也開始實行有紀律的禁食。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社團裏的團員開始前往牛津監獄做探訪工作,也開始實行有紀律的禁食。 其他牛津的同學們譏笑約翰和他的團友,戲稱他們為「聖潔會」(Holy Club)。 因為當時大部份學生都過著放肆的生活,而這個社團裏的人卻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於是有些同學為他們取綽號,稱他們為「循理派」(Methodists)。
1732年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進入牛津作工讀生,一年後也加入聖潔會,成為衛斯理兄弟的得力同工。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懷特腓 1732年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進入牛津作工讀生,一年後也加入聖潔會,成為衛斯理兄弟的得力同工。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1735年,撒母耳衛斯理去世,本來約翰願意繼續先父在愛普窩教區的工作,但這時俄格托普(James Oglethorpe)將軍邀請約翰前往美洲新殖民地喬治亞宣教。
約翰和查理的寡母積極鼓勵他們答應呼召出去。她說:「如果我有20個兒子,我樂意把他們都送出去宣教,雖然我會再也見不到他們。」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1735年,撒母耳衛斯理去世,本來約翰願意繼續先父在愛普窩教區的工作,但這時俄格托普(James Oglethorpe)將軍邀請約翰前往美洲新殖民地喬治亞宣教。 約翰和查理的寡母積極鼓勵他們答應呼召出去。她說:「如果我有20個兒子,我樂意把他們都送出去宣教,雖然我會再也見不到他們。」 於是,這兩兄弟便於1735年10月,離開英國,遠航美洲。
1735年 (約翰32歲,查理28歲)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1735年 (約翰32歲,查理28歲)
這次航程風浪洶湧,好幾次船都瀕臨翻覆的險境。英國乘客們懼怕死亡,不知所措;卻見同船有一群德國摩拉維亞信徒,甘心服侍別人,作低賤的工作,在風浪中安然唱詩,連孩子們也全然不懼怕死亡,給衛斯理兄弟很深的印象。 約翰衛斯理深深感到,這批摩拉維亞信徒對神的信心,是自己從未經歷過的。他又從他們的生活和交談中,學到許多功課。
抵達喬治亞後不久,約翰衛斯理遇到親岑多夫的同工施旁恩伯(August Spangenberg),當時他負責摩拉維亞教會在該殖民地的宣教工作。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施旁恩伯 抵達喬治亞後不久,約翰衛斯理遇到親岑多夫的同工施旁恩伯(August Spangenberg),當時他負責摩拉維亞教會在該殖民地的宣教工作。 施旁恩伯問約翰衛斯理說:「你認識耶穌基督嗎?」 衛斯理回答說:「我知道祂是世人的救主。」 施旁恩伯說:「對的,但你自己是否確知祂已經拯救了你呢?」 這個問題使衛斯理整整苦惱了三年,因為他沒有肯定的答案。
衛斯理兩兄弟在喬治亞勤奮工作,約翰又有極強的語言恩賜,能夠用德、法、義、英數國語言講道。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衛斯理兩兄弟在喬治亞勤奮工作,約翰又有極強的語言恩賜,能夠用德、法、義、英數國語言講道。 為了栽培基督徒靈命生活,他仿照大學時代的方式,組織小組團契。但由於缺乏策略,及勉強信徒遵行嚴格規條,使這兩兄弟的工作一敗塗地。 查理於抵達殖民地四個月後(1736)就返回英國。 約翰也於1738年2月1日回國。 從宣教工作的角度來看,美洲之行對衛斯理兄弟而言,是一場敗績;但從靈性造就的角度來看,這段「喬治亞插曲」對約翰而言,是靈命成長極重要的一部份。
有10年之久,約翰衛斯理不斷與罪搏鬥,努力遵行律法,但一直無法從罪中釋放,也得不到聖靈的印證。他自己寫著說:「因為是靠行律法,而非憑信心。」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有10年之久,約翰衛斯理不斷與罪搏鬥,努力遵行律法,但一直無法從罪中釋放,也得不到聖靈的印證。他自己寫著說:「因為是靠行律法,而非憑信心。」 約翰於回到英國後第一個禮拜,便認識一位摩拉維亞教會的弟兄貝勒爾(Peter Bohler),他正等候前往喬治亞宣教。 貝勒爾傳講完全順服、立時悔改、靠主喜樂的道理。他於動身前,在倫敦組織了「桎梏巷會社」(Fetter-Lane Society),約翰衛斯理加入該會為會員,但他們兄弟二人都尚未獲得心靈的平安。 貝勒爾 1712-1775
1738年5月21日,查理衛斯理在一場大病中經歷重生,疾病也痊癒了。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1738年5月21日,查理衛斯理在一場大病中經歷重生,疾病也痊癒了。 三天後,同樣的經歷臨到約翰。那一天,約翰很不情願地前往安立甘教會在阿得斯格街(Aldersgate Street)的一個會社,會中有人宣讀馬丁路德的《羅馬書注釋》序文。 約翰記述他當天的經歷說:「九點差一刻,我聽到路德描寫神如何藉著人歸信基督,而在人心中作改變之工。我感到心中有一股異常的溫暖,我知道我已經真正歸信基督,單靠基督,得蒙救恩,而且得到憑據,知道祂確已除去我的罪孽,救我脫離了罪與死的律。」
這次經歷帶來深遠的影響,從此決定了約翰衛斯理對重生的看法。他認為重生是一種「瞬間的經驗」,而且在這經驗之前,會先有一段長期而痛苦的掙扎。 他認為,一個人必須能確實說出他個人重生的時間和地點。但這次經驗後,他自己仍摸索了相當長的時間,才進入毫無恐懼、完全自由、充滿喜樂的境界。 既然摩拉維亞教會信徒給衛斯理這麼大的幫助,他便決定多多瞭解他們,而於重生後三個禮拜,前往德國會見親岑多夫,並在赫仁護特住了兩個禮拜。 回到倫敦後,有一段時間他仍然與摩拉維亞弟兄會交往,但發現他們過於高舉親岑多夫,並傾向敬虔派,且有神秘派色彩。而且他們自傲,有的詭詐,有的虛假,更有簡直是虛謊的人。 1740年,約翰衛斯理就退出了「桎梏巷會社」,與摩拉維亞弟兄會分道揚鑣。
1739年懷特腓開始在布里斯托(Bristol)附近,向礦工們露天佈道。不久,他邀請衛斯理兄弟加入。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懷特腓 1739年懷特腓開始在布里斯托(Bristol)附近,向礦工們露天佈道。不久,他邀請衛斯理兄弟加入。 布里斯托 倫敦
「露天講道」在當時是一件嶄新的嘗試,約翰衛斯理起先對這種講道相當猶豫,因為他認為只有在教堂中講道,才合乎宗教的莊嚴性。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懷特腓 「露天講道」在當時是一件嶄新的嘗試,約翰衛斯理起先對這種講道相當猶豫,因為他認為只有在教堂中講道,才合乎宗教的莊嚴性。 然而過不久,他就發現礦工們非常貧窮、從不踏進教堂。他們對福音一無所知,而且靈性飢渴。他也想起耶穌在世上時,也經常露天講道。
因此,約翰衛斯理便於1739年4月2日舉行第一次露天講道。聽眾從一千、五千,一直增加到兩萬人。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懷特腓 因此,約翰衛斯理便於1739年4月2日舉行第一次露天講道。聽眾從一千、五千,一直增加到兩萬人。 懷特腓到了倫敦,也把查理衛斯理引入了野地佈道行列。在附近郊區的野地,有廣大的群眾聚集。 衛斯理聚會吸引人的原因,不僅在於他的講道,還有他們兄弟的聖詩,並神蹟奇事,顯明神的大能。 神的能力與約翰衛斯理同在,聖靈在聚會中彰顯,有人哭喊倒地,也有神蹟奇事隨著,鬼被趕出去。衛斯理並不禁止表露情感;他要人認罪,對付罪,追求聖潔。 懷特腓則勉勵會眾安靜,守秩序,嚴禁造成混亂,注重紀律。
此後衛斯理一生騎馬、乘船旅行了約25萬哩,講道四萬多次,大部分是在戶外舉行。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懷特腓 此後衛斯理一生騎馬、乘船旅行了約25萬哩,講道四萬多次,大部分是在戶外舉行。 衛斯理雖然沒有懷特腓戲劇性的講道能力,但他的講道是誠懇的、實際的、大膽的,很少有講員像他那樣有果效。 然而,他也激起不少人的敵對,在他講道時,時常引起暴民的反動。
不過,以後兩人恢復友誼,彼此尊敬。懷特腓常記念約翰在信仰上對他的引導。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懷特腓 1741年,約翰衛斯理表示他不贊同強調預定論的加爾文主義,傾向強調自由意志的亞米紐斯主義。懷特腓卻是強烈的加爾文主義者。為此問題,兩人意見不同,決定分手。 不過,以後兩人恢復友誼,彼此尊敬。懷特腓常記念約翰在信仰上對他的引導。 1770年,懷特腓在第七次到美洲殖民地佈道時去世。 有人問約翰衛斯理,將來在天堂的時候,會不會見到懷特腓。 衛斯理回答說:「當然不能!因為他遠在我的前頭,比我更接近寶座。」隨後他依照懷特腓的遺願,在其葬禮上講道。
衛斯理兄弟都擅長音樂,注重聖詩在敬拜和教導上的功能。查理一生寫了約7500首聖詩,發表的有4500首。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查理衛斯理 以撒華滋 衛斯理兄弟都擅長音樂,注重聖詩在敬拜和教導上的功能。查理一生寫了約7500首聖詩,發表的有4500首。 被譽為「英國近代聖詩鼻祖」的以撒華滋(Isaac Watts),看見查理在年輕時所寫的聖詩,就說:「如果此人早出,我就不必多此一舉了。」
約翰衛斯理不但是一位偉大的講員,也是一位偉大的組織家。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約翰衛斯理不但是一位偉大的講員,也是一位偉大的組織家。 衛斯理一直無意脫離英國國家教會,因此他一直到離世,都沒有成立一個新宗派或教會(循理會是在約翰衛斯理死後,才正式脫離聖公會而獨立)。但同時,他又不忍心看到自己工作的果效流失。所以他定意保守並栽培信徒的靈命。 在衛斯理開始傳道之前,英國已經有許多宗教性的「會社」(society),於是衛斯理便把那些因為聽他的講道而信主的人聚在一起,組成「會社」。 這些信徒必須繼續領人歸主。不但如此,衛斯理發明一種「會票」,頒給有資格的會員;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利用這種會票制度,衛斯理可以淘汰那些暫時相信或假冒相信的人。
衛斯理遵照母親的話去行後,歡呼說:「這事是出於主,願主成就祂所喜悅的事!」從此開啟了平信徒講道之門。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衛斯理也讓未受按立的平信徒講道,這點違反當時教會的傳統。在一般教會中,只有正式被按牧的人才能講道。但為著飢渴心靈的需要,又在缺乏全職傳道人的情況下,衛斯理只得採用這個方法。 最初當平信徒麥克腓德(Thomas Maxfield)開始在倫敦的會社中講道時,人在布里斯托的衛斯理聽到消息,想立刻趕回去制止。但他母親對他說:「約翰,千萬不要以為我贊成這事,但你必須小心處理這事,尊重這位年輕人,因為他和你一樣蒙召出來講道。你要觀察他講道的果效,同時你自己也當聽聽他講道。」 衛斯理遵照母親的話去行後,歡呼說:「這事是出於主,願主成就祂所喜悅的事!」從此開啟了平信徒講道之門。
由於平信徒講員在知識上缺乏裝備,衛斯理認為他們最好在一 個地方工作不超過六至八個禮拜;於是開始了後來很流行的 「巡迴講員」制度。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由於平信徒講員在知識上缺乏裝備,衛斯理認為他們最好在一 個地方工作不超過六至八個禮拜;於是開始了後來很流行的 「巡迴講員」制度。 衛斯理身為聖公會的牧師,卻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都講道。這一點也違反了傳統,因為當時聖公會牧師只能在自己的教會或教區內講道。衛斯理在英國、蘇格蘭、愛爾蘭各地,都侵犯了其他牧師的教區。 當別人批評他時,他說:「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The world is my parish.)
1749年查理(42歲)與小他近20歲的莎莉(Sally Gwynne)結婚,婚後生活美滿,育有長成的子女三人,其中兩個兒子都是音樂奇才。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查理衛斯理 1749年查理(42歲)與小他近20歲的莎莉(Sally Gwynne)結婚,婚後生活美滿,育有長成的子女三人,其中兩個兒子都是音樂奇才。
遲至1751年,約翰(48歲)才與一位寡婦瑪麗(Mary Vazeille)結婚。因為約翰染病,朋友介紹瑪麗照顧他,而相識結合。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遲至1751年,約翰(48歲)才與一位寡婦瑪麗(Mary Vazeille)結婚。因為約翰染病,朋友介紹瑪麗照顧他,而相識結合。
遲至1751年,約翰(48歲)才與一位寡婦瑪麗(Mary Vazeille)結婚。因為約翰染病,朋友介紹瑪麗照顧他,而相識結合。 1600 1620 1640 1660 1680 1700 1720 1740 1760 1780 1800 1820 1840 約翰衛斯理 遲至1751年,約翰(48歲)才與一位寡婦瑪麗(Mary Vazeille)結婚。因為約翰染病,朋友介紹瑪麗照顧他,而相識結合。 約翰在外旅行工作九個月,回家相聚三個月,瑪麗抱怨分離時的寂寞。但試著同行作工,她又嫌艱難,怕所遭遇的反對和攻擊,就中途折返。 她愛虛榮,且多疑善妒,執意與丈夫為難,甚至動手打他,使約翰非常痛苦。 1755年,瑪麗曾離家出走。至1771年,更離去不再返回。瑪麗於1781年去世,約翰後來才獲知她的死訊。
約翰衛斯理早年的時候,曾效法但以理,只吃麵包,喝白水。到年過70歲,健康比少年的時候更好。80多歲時候,仍能騎馬出去講道。他活到88歲, 早期他被禁止在許多教區講道,循理派信徒也常遭逼迫。後來他開始廣受尊敬,到晚年甚至被譽為是「全英國最受愛戴的人」。 衛斯理一生不為自己積蓄錢財,都濟助了窮人。除了藏書以外,可算一無所有,自己只為了主而過簡樸生活。 他說:「我每年收入300鎊的日子,我為自己用30鎊,包括我和馬的費用。到我年收入3000鎊的時候,我仍然為自己用30鎊。」
衛斯理要求循理派的傳道人,每天要讀書五小時;他說:「如果不讀書,循理派運動看不到第二代。」 他也要傳道人看到外面失喪的人。 他厭惡奴役,給予基督徒國會議員威伯福士(William Wilberforce)等人靈性指導。他離世後不久,英國國會通過立法,禁止奴役制度。
衛斯理及循理派在英語世界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 他把整個英國改造過來。英國在衛斯理興起之前與之後,截然不同。許多無知、粗俗、殘暴、酗酒的現象自英國消失。 他使英國產生一個全新的宗派,大多數會友過去從未屬於任何教會。 他為當時許多垂死的教會帶來生氣,他們受他傳福音的熱忱激勵,興旺成長,也協助循理派改變了社會。 由他帶下的屬靈復興,使英國避免爆發如法國那樣激烈、血腥的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