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國際性貨幣協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台南市立後甲國中 訓導工作簡報 報告人:訓導主任 傅寶源 歡迎蒞臨指導. 訓導處是一個關懷學生生活問題、處理 學生生活事務的溫馨園地,舉凡生活常 規、安全防護、交通安全之教育,民主 法治、社團活動、訓育活動之訓練,衛 生習慣、飲食健康、預防疾病之培養, 體育活動,運動競賽、身心健康之鍛練, 均有專人專責為同學服務。
Advertisements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经济全 球化 表现 载体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利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 实质 含义 生产全球化 弊 跨国公司 发达国家主导.
1 9 人民幣相關議題 授課教師: ____________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附:人才認證檢定 1000 題庫 )‧ CNEEA 主編 前程文化.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管理 1973年Bretton Woods国际货币体系彻底崩溃后,世界各国汇率体制由原 盯住型转为汇率体制多元化。汇率朝着更有弹性方向发展是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的趋势。因此汇率成为开放经济体调控经济内外平衡的关键价格变量之一。而一国汇率的变动方式、变化幅度与该国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实施何种汇率政策密不可分。
與理工科學生談金融世界 謝夢龍 台灣金融工程師暨操盤手學會 理事長 2015/4/1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結構型債券二(Structured Note)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實證 購買力平價偏離的原因 長期間影響匯率的因素 貨幣分析法的長期匯率模型.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大 綱 壹、債務管理之重要性 貳、當前財政狀況 參、公債法及自治區債務相關規定 肆、債務管理策略.
指導教授: 黃淑卿 教授 組員: 4980P018 黃梓婷 4980P011 薛琇萍 4980P077 陳佳蓉 4991P025 池靜怡
第九章 金融机构部分.
第六課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魏嘉美老師.
第二章 國際貨幣制度 國際財務管理 鍾懿芳.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第一章 歡迎進入國際金融的世界 - 國際金融海嘯 -
第7章 国际货币体系1.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2/e‧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国际金融(第三版) 陈雨露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國際貨幣制度 國際貨幣制度 各國現行匯率制度 金本位制度 布列頓森林制度 浮動匯率制度.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的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愈发频繁。既给当事国带来了资金,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一面,但愈发频繁、较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也会严重干扰相关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当事国经济基本面的反应较敏感,如何既要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又尽量规避、化解风险是一个很难处理但又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同济大学 杨东援.
CHAPTER 17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 與 現行匯率制度 第一組 許艷茹 衛書琳 杜佩儒 味宜廷
荷蘭的金融體系.
當代國際企業.
第21章 國際貨幣制度 貨幣銀行學.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5章 外匯市場 授課老師:.
第四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第四节 国际性金融机构.
國際財務管理 胡德中 102年上學期.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基本觀念 瞭解匯率的決定 瞭解購買力平價說 瞭解國際收支平衡表 瞭解匯率制度
第一章 觀看世界的方式 第一節 區域的意義及其劃分 第二節 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第三節 國家間的結盟 第四節 經濟發展下的世界.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國際金融導論 第四章 國際匯率制度的沿革 4-1 外匯制度的沿革 4-2 台灣匯率制度的沿革 4-3 其它匯率制度 4-4 結論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國際財務管理 第五章 外 匯 市 場 介 紹 胡德中 101年上學期.
固定匯率與外匯干預 章節內容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外匯市場的干預與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如何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Principle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13章 開放經濟社會 固定與浮動匯率 管理開放經濟社會 布列登森林的崩潰 浮動匯率制度的長期均衡 固定對浮動匯率
第十章 國際金融.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國際匯兌 區國强.
Chapter 21 開放經濟體下的經濟政策. Chapter 21 開放經濟體下的經濟政策.
第6章 匯率制度.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第一篇 全球化.
國際金融體系 指導老師:陳曉蓉 4A 陳怡如.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國際貨幣制度:1870~1973年 章節內容 總體經濟政策的目標gold standard 1918~1939年的國際貨幣制度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授課老師:   教授 第2章 匯率制度 ch2 匯率制度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授課老師:   教授 第2章 匯率制度 ch2 匯率制度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11 國際金融 隨著經濟全球化, 國際間的貿易、 投資等往來發展極為快速。 各類國際經濟活動, 多涉及不同國家貨幣的移轉、
授課老師:   教授 第5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ch5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P106.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第2章:貨幣概論 授課老師:黃志典教授 黃志典:貨幣銀行學概論.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第10章: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 授課老師: 1.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0章 國際性貨幣協議

本章大綱 第一節 國際金本位制度:1879~1913年 第二節 布里敦森林協定:1944年 第三節 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度:1950~1971年 第四節 浮動匯率美元本位制度:1973~1984年 第五節 廣場協定:1985年以來 第六節 歐洲通貨共同界限協議:1972~1978年 第七節 歐洲貨幣制度:1979~1998年 尖鋒對話:貨幣政策應尋求國際合作嗎?

國際金本位制度:1879~1913年(1/2) 金本位制度之存在需滿足下列三個條件: 將本位貨幣與一定量黃金聯繫; 准許金幣自由熔燬、鑄造; 准許黃金在國內及國外自由移動。 在金本位制度下,匯率係由各國本位貨幣含金量之比較的固定平價(fixed par value)所決定。例如若1£13.0016喱純金,1$=23.22喱純金,則1£4.86$,此即為英鎊和美元之金平價,意指美元與英鎊根據含金量比較所得之固定平價約為1英鎊兌4.86美元。

國際金本位制度:1879~1913年(2/2) 在金本位制度之下,各國貨幣單位會固定於狹小範圍內,如圖10-1所示,故金本位制度又被稱為固定匯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或稱安定匯率制度(stable exchange rate system)。 在金本位制度之下,透過「物價與黃金流出入機制」(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各國的國際收支也具有自動調節的功能。 此項長期失衡的調整程序可以圖10-2表示。

圖10-1 金本位制度下之匯率變動範圍

圖10-2 物價與黃金流出入機制

布里敦森林協定:1944年(1/2) 1944年7月1日於美國紐漢布夏州(New Hampshire)之布里敦森林市(Bretton Woods)的Mount Washington Hotel舉行「聯合國通貨金融會議」(United Nations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nference),簽訂「布里敦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決議成立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創立了所謂的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adjusted-peg exchange rate system)。

布里敦森林協定:1944年(2/2) 根據「布里敦森林協定」之規定,IMF各會員國應以黃金或1944年7月1日美元所含的黃金重量及成色(純金每盎司35美元)訂定其通貨平價(par value),且各會員國必須致力將其通貨之匯率維持在平價上、下各1%的水準。因此,布里敦森林協定規定的平價制度,實際上是以黃金(或美元)為基準所表示的各國通貨的相對價格,即外匯平價。 在此一制度之下,唯有會員國國際收支發生長期性不均衡(基本失衡),方可經由與IMF諮商來變更平價,從而,此一制度遂被稱為「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度」,通稱布里敦森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

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度:1950~1971年 (1/2) 雖然「布里敦森林協定」簽訂之後,一直到1960年代後期,都沒有重大的修訂,但國際貨幣制度自1950年起實已演變成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度(fixed-rate dollar standard system)。在這段將近20年的時間,主要工業國家的外匯平價很少發生調整的情形,其間只有法國在1958年與1969年,德國在1961年與1969年,英國在1967年曾進行調整。至於日本,在1949~1971年間,日圓通貨平價始終維持在1美元兌360日圓,未曾改變過。

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度:1950~1971年 (2/2)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Nixon)終於宣布終止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這個行動,即是一般所稱的「關閉黃金窗口」(closing the gold window),它不僅正式結束了固定匯率的布里敦森林時代,同時也切斷了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 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度的崩潰,可歸因於這個制度對美國及美國以外國家的非正式紀律化要求,本質上有明顯的不對稱性,因此當基本面的經濟情勢改變時,美元未能重整其通貨價值。

浮動匯率美元本位制度:1973~1984年 1973年3月,西歐通貨對美元聯合浮動的局面展開;此時,各主要國家的通貨大都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因而國際貨幣制度,至少就主要國家的情形而言,可稱為進入一般浮動(general floating)的局面。

廣場協定:1985年以來(1/2) 1980年代初期係因美國國內政策的失調,至若在接續的1984年底及1985年初,則可歸因於外匯市場的投機泡沫(speculative bubble)。美元匯價持續高估的結果,將使得美、日、德三國的對外失衡繼續擴大,無法消除。 1985年9月22日,五國集團(Group of Five, G-5)之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之財金首長在紐約的廣場大飯店(Plaza Hotel)舉行會談,達成了「廣場協定」(Plaza Agreement)。

廣場協定:1985年以來(2/2) 在「廣場協定」中,達成了由各國合作協調促使美元貶值的協議。結果,在1985~1986年間,美元即由原先升值的局面轉呈貶值,例如簽訂「廣場協定」的前一天,1美元可兌238日圓,到了1985年底,1美元已下跌至200日圓上下,而迨至1986年底,1美元更下跌至160日圓左右。

歐洲通貨共同界限協議:1972~1978年 1971年12月,「史密松寧協定」(該協定創設了“Tunnel”)之後,歐體各會員國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以便邁向貨幣同盟,遂於1972年3月展開了韋納報告的第一階段計畫,達成歐洲共同界限協議(European Common Margins Arrangement,亦即俗稱之“Snake”)。所謂界限(Margins),指稱各會員國必須將其匯率波動限制在選定的範圍。根據該協議的規定,歐體會員國之間彼此通貨價值的波動幅度不得超過上、下限各1.125%,對外則採聯合浮動,亦即各會員國的通貨對美元的中心匯率可在上、下各2.25%的範圍內波動。這種大波幅內的小波幅之匯率制度,又被稱為「隧道內的蛇」(Snake within the Tunnel)。

歐洲貨幣制度:1979~1998年(1/3) 歐洲貨幣制度成立的目的 1978年7月,歐洲共同體各會員國領袖於德國布來梅(Bremen)集會,同意創設歐洲貨幣制度(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其目的旨在藉集體的力量來加強會員國間匯率的穩定性,促成歐洲的貨幣穩定區,以作為歐洲經濟暨貨幣同盟的里程碑。

歐洲貨幣制度:1979~1998年(2/3) 歐洲貨幣制度的主要內容 創造歐洲通貨單位 歐洲通貨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s, ECU)係歐洲貨幣制度中各會員國中央銀行間之清算工具與記帳單位,並用於表示各會員國的中心匯率。 建立匯率機制 歐洲貨幣制度的匯率機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係指限制各參加國通貨間彼此浮動的上、下限(其中除德國馬克及荷蘭基爾德適用中心匯率上、下限各2.25%之較小浮動範圍外,其餘皆為15%),據以加強彼此間匯率的穩定。

歐洲貨幣制度:1979~1998年(3/3) 提供基金及信用融通 歐洲貨幣合作基金(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 EMCF)成立於1973年4月,其主要目的為提供短期信用予各會員國的中央銀行;其後,進一步提供極短期融資(very short-term financing),並且在1979年歐洲貨幣制度成立後被授權發行ECU。

尖鋒對話:貨幣政策應尋求國際合作嗎?(1/2)

尖鋒對話:貨幣政策應尋求國際合作嗎?(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