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是CE的基本现象之一,它可以控制组分的迁移速度和方向,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节 各种标本采集技术 一、痰标本采集技术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 三、呕吐物标本采集技术 四、血标本采集技术 五、尿标本采集技术 六、粪便标本采集技术.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自主学习 新 知突破 1 .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2 .掌握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监测、预防。 3 .了解人体基因组计划和人体健康。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 第一节 概述 一、真核微生物的定义及主要类群:
第二十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第一节 排尿护理.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眼屈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体育田径课.
第五章 奈米材料 5.1 前言 5.2 奈米材料的性質 5.3 奈米材料的研製 5.4 奈米碳管.
15 手性分离技术 chiral separation ● 为什么不能把外消旋混合物视为单一的纯化合物?
聚酯纤维——聚酯合成.
第五章 图像的校正和配准 数字图像与矩阵 灰度与直方图 图像产品处理流程 辐射校正 几何校正 校正方法应用.
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含聚污水处理化学药剂 学生姓名:姚兴 指导老师:姜斌老师.
第二章 发酵工程基础知识.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水、环境中微生物的测定
愛的書庫 智慧循環 愛與分享 謝志誠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愛的書庫 智慧循環 愛與分享 謝志誠 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Chapter 3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连锁聚合 离子 聚 合 缩聚反应 逐步聚合 合成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基于环糊精的主客体化学法制备基因载体 化学工程8班 郑响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Team 陳韋安 楊佩諭 邱怡婷.
肿瘤靶向 药物控释 基于大分子的 Polymeric Tumor-Targeting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熟悉尿石症的病因 理解尿石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掌握尿石症病人的护理,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
受精及胚胎早期发生 周作民 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第五节 洗胃术.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班級:食管4-1 指導老師:吳天祚 學生:潘承緯
菜豆.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为什 么可以重新 长出新的 尾巴?.
第六章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导尿术.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臺中市梧棲區衛生所 無菸環境最健康 阮淑惠 護士.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林梅
麵食類的烹調.
二年10班家長日 班級經營計劃 編寫~張文麗老師.
试验三 用于大分子分离的电泳技术 孔忠新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
肿瘤靶向 药物控释 基于大分子的 PPT宝藏 提供下载 Polymeric Tumor-Targeting
2.聚合物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两性,存在等 电点,因其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有亲水或疏水之分。
生物芯片技术 刘超 李世燕 谢宏林
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
地圖技巧練習(1) CE 97地圖 2005年4月11日.
实验二.D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課稅負擔的歸屬.
土的组成及其结构构造.
─Molecular Weight of a Water Soluble Polymer by Viscosity Metho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渗是CE的基本现象之一,它可以控制组分的迁移速度和方向,进

如何控制电渗流? 理论: 能影响电渗的因素都有可能用于电渗的控制 实际: 能理想地调节电渗而又不影响分离过程的控制方法目前 不多见. 对于DNA分离及测序来说,pH-8.3,常用管壁涂层(涂覆) 技术.

化学涂覆 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涂层可在pH9-pH6以内基本消除电渗

优点 缺点 抑制熔硅毛细管表面Si-OH解离,修饰表面Zeta电势. 聚合物或硅烷化试剂的取代基覆盖已离解的Si-OH. 增加了内壁表面层附近溶液的粘度,涂层的厚度和密度都将影响到表面   层附近溶液的粘度,从而影响涂层的涂覆效果。 涂层寿命长,稳定性好,分离效率高。 缺点 化学键合的过程中涉及毛细管硅烷化和引发单体聚合两步反应,一方面受两步反应的转化率影响,Si-OH很难被完全屏蔽;另一方面,毛细管内的聚合反应很难控制,容易造成涂层的不均一性、不规整性,甚至阻塞毛细管。 价格昂贵。

物理涂覆

缺点 优点 涂层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涂覆过程可一步完成, 涂层可再生。这种涂层可以是中性的、带正电荷的、也可以是吸附在带正电的聚合物涂层表面转而带负电荷的。 缺点 物理吸附涂层稳定性不及化学键合涂层.

用于DNA分离的聚合物 交联聚合物: 交联聚丙烯酰胺、琼脂糖 非交联聚合物

均聚物            poly-N-hydroxyethylacrylamide(PHEA) 存在的问题:

共聚物 a. 无规共聚物 b.嵌段共聚物 理想的筛分介质:高筛分能力、低粘度、自涂覆功能 poly (DEA-co-DMA)  聚 (N, N -二乙基丙烯酰胺- co -N, N - 二甲基丙烯酰胺) poly (AM-co-DMA)  聚(丙烯酰胺- co - N, N - 二甲基丙烯酰胺) poly (AA-co-AG)   聚(丙烯酰胺- co - β-吡喃型葡萄糖) poly(AM-co-AAG)   聚(丙烯酰胺- co -葡糖酰丙胺) poly(NEEA-co-NMEA) 聚(乙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co -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b.嵌段共聚物 PEG-(CnF2n+1)2 末端带有碳氟化合物的聚乙二醇 PEO-PPO-PEO 低分子量的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的三嵌段共聚物 BEB/EBE 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丁烷的三嵌段共聚物等

C. 接枝共聚物 PAM-g-PNIPAM (聚丙烯酰胺-g-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M-g-PEO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g- 聚环氧乙烷) PAM-g-PDMA (聚丙烯酰胺 -g- 聚N,N- 二甲基丙烯酰胺) PDMA-g-PMMA(聚N,N- 二甲基丙烯酰胺-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存在的问题:

共混聚合物 不同分子量的PEO分离ds 和ss DNA HEC,LPA等不同分子量的混合物也都能成功地对DNA分离或排序 存在的问题:

准互穿网络聚合物

Yanmei Wang,Dehai Liang, Jingcheng Hao, Dufei Fang, Benjamin Chu, Electrophoresis 2002, 23, 1460-1466

Mechanism of particle formation by inver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AM/AIBN system. M is monomer acrylamide; I is initiator; R is free radical.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of DNA fragments generated on Big Dye TM Terminator Cycle Sequencing Standard with AmpliTaq FS under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2.5% IPNs, 200 V/cm and room temperature. A-track red, T-track blue, G-track green, and C-track black. Electrophoretic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effective length 36 cm, total length 41cm, 75-m-i.d., 365-m-o.d. anode buffer 1TTE; cathode buffer 1TTE/7M urea. The sample was injected at a constant electric field of 73 V/cm for 40 s. Yanmei Wang, Dehai Liang, Q. Ying, B. Chu, Electrophoresis 2005, 26, 126-136

quasi-IPN/GNPs复合介质 initiator LPA GNPs quasi-IPN quasi-IPN/GNPs DMA Preparation of quasi-IPN/GNPs composite matrice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Au colloids, citrate acted as both a reducing agent and a capping agent to avoid aggregation of GNPs. The particle sizes of prepared GNP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amount of trisodium citrate. TEM images of (A) GNPs20 (~20 nm), (B) GNPs40 (~40 nm), and (C) GNPs60 (~60 nm) in water, and (D) GNPs40 (~40 nm) in quasi-IPN3 polymer solution.

DNA sequencing by CE and data analysis The full four-color (base C, T, A, G) electropherograms of Bigdye Terminator V 3.1 sequencing standard DNA sample by CE using 2.5% w/v quasi-IPN3/GNPs40-1 at 50℃. Sequencing conditions: effective/total length of bare fused-silica capillaries, 50/61 cm; id/od, 75/365μm; sequencing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150 V/cm; DNA electrokinetic injection, 41 V/cm for 30 s; anode buffer, 1×TTE; cathode buffer, 1×TTE/7M urea.

The partial four-color (base C, T, A, G) electropherograms of standard DNA sample using 2.5% w/v quasi-IPN3/GNPs40-1 by CE at 50℃. Electrophoresis, 2007, 28, 1072-1080. Electrophoresis, 2007, 28, 2998-3007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14099.3. 公开号:CN1966719A

quasi-IPN/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preparation of MWNT-COOH, MWNT-Br and MWNT-PDMA via ATRP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quasi-IPN/MWNT-PDMA double-network composite sieving matrix. Resolution vs. base number in DNA sequencing by CE using quasi-IPN Electrophoresis, 2008, 29, 4637-4645. TEM images of (A) crude MWNTs in water and (B) MWNT-PDMA in quasi-IPN solution.

Formation of HEC-g-PAM Viscosity versus temperature for different HEC-g-PAM copolymers. .Resolution versus size of DNA fragments by using HEC, HEC-g-PAM and PDMA as separation medium at 1.5% w/v.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HEC-g-PAM copolymer and of its adsorption to a capillary wall. Electrophoresis, 2007, 28, 3223-3231.

价格表 毛细管 (61cm/根) 100 cm/根 POP6 3.5 mL 分离介质 5mL ¥1000 ¥ 64 ¥ 237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