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登革熱
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一種由登革病 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此病毒會經由蚊 子傳播給人類。 依據不同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 Ⅳ四種型別,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 能力。 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 對該型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對於其他型 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約為2- 9個月之間),過了這段期間以後,還是 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
一般所談的登革熱,通常指典型登革熱 (classic dengue fever) 1953年開始,在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 新加坡、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 越南等地,陸續出現了一種登革熱,主要 發生於3至10歲兒童間,比典型登革熱較 為嚴重,且會出現出血性徵兆的現象,又 稱為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嚴重甚至會導致休克,故 又稱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或續發性登革熱 (secondary dengue)。
全球登革熱好發地區,主要集中熱帶、亞 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 但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 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1980年後, 登革熱開始有向各國蔓延的趨勢,也逐漸 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全國登革熱含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地理分布(2015/01/01 - 2015/04/09)
傳播方式 登革病毒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而是人 受到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 約3至8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後, 開始發病。 患者發病時期,血液中已存在登革病毒, 此時如又被病媒蚊叮咬,此登革病毒在病 媒蚊體內增殖8至12天後,不僅讓這隻病 媒蚊終身帶有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而當 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另一個健康的人 也會受到登革熱的感染。
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 (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 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
病媒蚊 埃及斑蚊: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 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 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人為所造成積 水的地方。 白線斑蚊: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 白色且明顯的縱紋,較喜歡棲息於室外。
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 達14天)。 登革熱潛伏期間,病人血液中存有登革病 毒(這時期稱作病毒血症期),是病毒最 容易傳染的時候。
發病症狀 典型登革熱: 發燒(39°C至40°C)或惡寒 皮膚出疹併有四肢痠痛 肌肉痛 前額頭痛 後眼窩痛 腹部痛 背痛 骨頭痛(斷骨熱和登革熱名稱的來源) 可能有嘔吐和昏暈現象
登革出血熱: 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相當類似,會有:發 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全身倦 怠、情緒顯得煩躁不安等,最大的不同點 在於後者有明顯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 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 當登革出血熱之血漿滲出很多時,病患會 呈現四肢冰冷、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甚 至休克,此時又稱為「登革休克症候群」。 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達 到50%。
預防方法 (一)一般民眾居家預防: 家中應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掛蚊帳、 清除不需要的容器。 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可噴灑合格之 衛生用藥,或使用捕蚊燈。 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 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 放在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等物品馬 上清除。 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 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 (膏)。
(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 倒、清、刷: 「巡」─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 可能積水的容器。 「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 類或倒放。 「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 澈底清潔。 「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 積水養蚊。
(三)感染登革熱民眾,應配合的事項: 如發現疑似感染登革熱之患者,通報地方 衛生主管機關。 患者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 且病房應加裝紗窗、紗門、 或噴灑殺成 蚊藥。 防疫單位應進行強制附近的孳生源清除工 作,並依相關資料綜合評估,如有必要, 實施成蟲化學防治措施。 登革熱患者周遭可能已有具傳染力病媒蚊 存在,所以應調查患者發病前2週以及發 病後1週的旅遊史(或出入場所),確認 是否具有疑似病例。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 以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 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 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對於較嚴重的患者,一般會採「支持性療 法」,就是提供患者抗生素,或是注入營 養液等藥物治療,藉這種方式來協助感染 登革熱的患者恢復體力或增強抵抗力。
參考資料 [1]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8d54c50 4e820735b&nowtreeid=dec84a2f0c6fac5b&tid=77BFF3D4F9CB7 982 [2]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ThemaNet.aspx?tree id=beac9c103df952c4&nowtreeid=6FD88FC9BF76E125&did=641 [3]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7%99%BB%E9%9D%A9 %E7%86%B1&biw=1366&bih=643&source=lnms&tbm=isch&sa=X&e i=nnEnVduJH83j8AW4rYGgDg&ved=0CAYQ_AUoAQ#imgrc=_ [4]維基百科
Thank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