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陸章 幼兒人際關係發展 陳薏如 老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建立年青人向 賭博誘惑說不能力 -- 香港教育城 「屹立不賭」行動 香港教育城 2004 年 11 月 27 日.
Advertisements

小微企业的甘泉 小额贷款的历史使命 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 2012 年 4 月 Wansui Micro Credit 1.
婦產科護理 主題十八: 婦科常見疾病 ( 共 34 題 ). A 01. 有關經前症候群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在 月經週期黃體期 7 ~ 10 天內,生理、心理及行 為的週期性改變 (B) 子宮內膜所分泌之前列腺 素過多導致 (C) 因骨盆腔炎症引發其症狀 (D) 催乳激素不足所引起。 (
《美国 1787 年宪法》说课课件 寿昌中学 马文珠 [课题说明] 本课课题来源于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 “ 历史必修第一册 ” 专题七的第二节,适用于 高中一年级。
兵學理論 Theory of Military Science 兵家述評 中國兵法烽火三國 三國鼎立 木子書屋 中華萬年網.
 文化創意產業(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 簡稱文創產業,中文詞彙最早由行政院於 2002 年 5 月依照〈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子計畫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所確定。文化創意產業 為台灣官方定名,各國定義不同,有稱為文化產業、 創意產業、內容產業等。目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
嬰幼兒語言發展與保育. 語言的意義 語言是一種人類思考的符 號系統,透過語言,傳達 思想、感情,表達想法, 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社会医学 社会因素与健康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系.
第五章 中山先生思想與台灣經驗 第一節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關係
教育社会学 主讲人 李慧玲.
个人简介 姓名:杜清玲 手机:
第十三章 嬰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與保育.
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制度: 国际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 沈 杰 博 士 研究员
單元主題: 簡介我國金融市場 設計者:黃淇瀅、陳凱蕾 97創意教材教具競賽.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贵阳医学院附院骨科 刘日光.
人民币汇率制度概述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国商院 杨奕 2007年11-12月.
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M C A I 机械原理CAI 多媒体课件 张明勤 陈正文 由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
引言 醫療人權為新興的權利概念,關於這項權利概念的範疇與具體內容,迄今學界尚無定論。原則上,參考國際公約、各國法制、與相關學者的討論,醫療人權可以從鉅觀與微觀兩個層面探討: 鉅觀層面:涉及民眾健康權益的維護與增進,與政府對醫療資源的管理與規範有關,目標在於平等就醫權的落實。 微觀層面:直接關涉到醫病關係,重點在於病患權利意識的提升。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彰化高中 2010.
走向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框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思斌
晚清駐藏大臣有泰在拉薩的宗教生活體驗: 兼論日記與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取向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网络营销 第 2 章网络市场需求与购买行为分析.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胡莹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十三章 有效资本市场 有效资本市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是一个证券价格能根据新信息的出现迅速调整的市场,即现行的证券价格能够反映有关证券的全部信息。 研究意义:第一,对投资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观点相差很大,有很多未知问题需要研究。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社會學習領域輔導群編製.
保护文物. 保护文物 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语文园地五.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第三编 公司法 第一章 公司概述.
“三江并流”在中国云南省境内,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澜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體育非專長教師增能研習 石榴國小 吳承典.
认股证.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六章 社交網路與 虛擬社群 第一節 社會資本 第二節 社交媒體行銷 第三節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知道你 第四節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喜歡你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4
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2016年4月15日 2017年4月12日.
什麼是社會階層化?.
政黨法草案分析 第七組:黃于萱 謝宜儒 溫庭如 許家懷 陳奕蕙 馬繹筑 明立錦.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第三部分 博弈论 §3.1实验二:双方信任博弈 例如:一厂商支付给一名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期望这名工人能够回报以相应的更多的劳动。主动方厂商出于对被动方的信任,率先背离了标准的不合作博弈论所阐述的最优选择,若工人也提供了回报,则双方得到一个合作的结果。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酒店会给熟客赊账,而客人也不会赖账,我们将这一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波已称为双方信任博弈。
社会保障概论 宋 爽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1.
保險業監理 國華產物保險公司標售過程 2005年之前 金管會命其限期增資改善 勒令停業派員清算處分
報告人:林弘立 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日期:93/12/20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計畫主持人:蔡秀美 主任 共同主持人:陳毓璟 林冠妤 張菀珍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中正大學2015年教育學院跨領域合作計畫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
金融人員職業道德 兆豐金融控股公司 林瑞雲
通过外网访问邮件系统的说明 信息中心.
職業災害 職業災害認定與救濟機制.
第五章 資本結構.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 第七章 時間取樣法.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研究方法論報告: The Use of Theory John W. Creswell
C11 文化回應教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苗栗縣后庄國民中小學兩公約宣導簡報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台北市南港高中(國中部) 97學年度上學期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研究會
不夠注意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的Piaget 維高夫斯基 兼具內在發展與環境動力 二元發展理論.
音樂與公民身分 Music and Citizenship 黃俊銘.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 之未來人才- 淺談復興高中之國際教育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 鄭雅芬校長.
凡是不經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續而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就範稱為質化研究 2、質化、量化是否可以並用? 當然可以(作為前測、事後深入皆可)
資源班補救教學及學習技巧 ~社交技巧~.
現龍第二代協作交流計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陸章 幼兒人際關係發展 陳薏如 老師

二、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定義與功能 從幼兒的行為發展來說,幼兒人際關係的發展,就是幼兒學習與他人社會互動的最基本技巧。 (一)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定義 幼兒人際關係,即指幼兒與其他人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依賴的互動情形。 (二)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功能 幼兒人際關係發展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性,其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幼兒的功能如下:

1. 促進身心健康 幼兒與同儕間若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就可能增進彼此的身心健康,不好的互動關係則為幼兒帶來苦惱。 2 1.促進身心健康 幼兒與同儕間若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就可能增進彼此的身心健康,不好的互動關係則為幼兒帶來苦惱。 2.改變自我中心認知 幼兒藉由與同儕的互動,彼此意識到個人以外的外在世界,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幼兒與同儕建立較好的互動模式,從中改變原有的認知,增廣經驗的範圍。

3.建立良好友誼關係與適應能力 在一個團體裡,各成員間有良好的互動關係,才能發揮個人及團體的最大潛能。並建議教師善用同儕合作的力量,讓團體表現更出色,為兒童建構一個良好的友誼關係。 4.提高學習成效 良好的人際互動,可以激勵幼兒發揮更大的學習成效。

三、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互動內涵 (一)分享與獨占 幼兒獨占行為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現象,而往往這些獨占傾向強烈的幼兒大多不太會與同伴相處,處處表現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合作與衝突 幼兒和同儕的互動,是從間接接觸到直接接觸到彼此產生合作的互動關係。 合作與競爭的六種情況如下:1.個人主義;2.非競爭合作;3.合作性幫助;4.合作性競爭;5.角逐性競爭;6.競爭性對抗。

隨著年齡增長,幼兒之間競爭的變化,也受到社會化的影響。 幼兒衝突的本質,來自於權力的操控,當孩子出現「什麼事都要聽他的」行為時,自然就容易與同儕發生衝突。父母或家中成員的教養與相處模式,也會影響孩子衝突行為的發展。 (三)受歡迎與受拒絕 被拒絕幼兒的行為特質,攻擊是最主要的原因;而社交能力通常是受歡迎兒童最主要的相關因素。

(四)順從與抗拒 順從與抗拒是幼兒社會化歷程中,自我與環境的協商過程。若要凸顯自我的人格特質,就有可能抗拒大環境結構的壓迫;若要適應大環境的規範與價值,就必須順從團體的要求,並表現利社會的行為。 衝突抗拒經驗的積極功能是幫助幼兒溝通能力和社會知識的發展,衝突在幼兒同儕團體中的意義為「相互理解」。

四、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階段與類型 (一)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階段 幼兒人際關係發展,除了父母與家人的關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友誼的發展。 1.就友誼關係發展而言 Selman在1979年曾進行研究,兒童建立及維持友誼的關係分成五個階段:

(1)階段一:暫時的玩伴 3~7歲:依物質、彼此的住處的遠近、身體 的特徵衡量。 (2)階段二:單向幫助 4~9歲:朋友是指做你希望他做的事的人。 (3)階段三:雙向的公平合作 6~12歲:在實用上尋求互惠原則。

(4)階段四:親密、互享的關係 9~15歲:彼此分享秘密、承諾等,但易產生獨占及排他情形。 (5)階段五:自主的相互依賴 青少年至成人的階段:能尊重朋友在依賴和自主的需要。

2.從幼兒的社會技巧發展而言 幼兒的社會人際互動,從接觸、維持、衝突的緩和、侵略的控制、社交的行為等五階段來做探討: (1)接觸: 幼兒在第一次接觸其他幼兒或活動進行中時,會採取被動的方式、主動的方式,及要求的方式等策略去加入團體。

(2)維持 Parten(1933)觀察學前幼兒,所歸納的六個社交參與層次:①無所事事的行為;②獨自遊玩;③旁觀的行為;④平行不互相干擾的遊玩;⑤聯合性無整合的遊玩;⑥合作而有組織的遊戲。 (3)衝突的緩和 幼兒的衝突則常起因於違反有關的規定,而衝突的發生則必須先有語言與非語言的舉動,進而引發對立。衝突的發生常常造成幼兒間友誼的分裂,但也提供幼兒理解社交內涵的機會

(4)侵略的控制 在幼兒早期階段其侵略的方式,大多訴諸武力;但隨著幼兒注意他人看法並學會自我控制情緒時,其表達侵略的方式會改變 (5)社交的行為 隨著發展階段的成熟,幼兒協助的行為會增加,並逐漸做到真正幫忙其他幼兒的動作。

(二)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類型 每一組互動對象就形成一種互動的關係類型: 1 (二)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類型 每一組互動對象就形成一種互動的關係類型: 1.幼兒與家人手足的關係 而親子關係的狀態,勢必影響幼兒的人際關係發展,親子關係良好有助於幼兒進入同儕團體的適應能力。手足關係在某些方面與朋友關係類似,因為年齡相近、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相似,並且共同參與許多活動,從此的關係也較平等。 幼兒透過定位結構或個人定向結構,展開其人際互動的歷程,同時也決定人際關係中權力與影響力的品質。

2.幼兒與同學朋友關係 幼兒的同學關係是一種複雜的互動,對幼兒發展有正面的影響。幼稚園中的玩具和遊樂設施對於幼兒的同儕互動,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3.幼兒與社區鄰居關係 幼兒與社區鄰居的互動類型,是幼兒進入大型社會環境的門檻,其在社區中遊戲玩耍、追逐散步,並與鄰居的大人與小孩互動。幼兒與社區鄰里的互動良好,容易產生利社會的行為,同時也較具社會適應的能力。

4.幼兒與教師關係 教學情境的師生交互作用,是人際關係中最複雜、最徵妙的型態之一,從社會學的觀點而言,教師有其地位與權威,學生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次級文化。

五、幼兒人際關係發的社會觀點理論 (一)社會生態系統理論 所謂「生態系統理論」是源自於生態學的觀點,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關係的學科,以生態學觀點解釋兒童發展的學者,則視人為一開放系統,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因兒童與他的生存環境互動而產生;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受到環境中多層面的影響。他將環境定義為:「一組層層套疊的結構,每個結構都在另一個結構內。」他將這些環境中複雜的層面歸納為四個系統,這四個系統由最內層到最外層分別稱為微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大系統。

1. 微系統 微系統指的是個體直接面對接觸的人或事、物,微系統僅限於家庭,但稍後隨著兒童成長並進入學校或鄰近區域,微系統也會越來越複雜。 2 1.微系統 微系統指的是個體直接面對接觸的人或事、物,微系統僅限於家庭,但稍後隨著兒童成長並進入學校或鄰近區域,微系統也會越來越複雜。 2.中間系統 中間系統是指個體所直接參與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微系統之間的關聯或互動,也就是個體所處的連結各個微系統的環境,如: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關係。

3.外系統 外系統和中間系統一樣,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境所組成的,但與中間系統不同的是,在外系統中,至少有一個環境是不包含發展中的個體的,因此,外系統對兒童的影響是間接的。雖然在外系統中兒童並未直接接觸或參與這些場所、有關的人物,但是他們會直接影響父母,再間接影響到兒童。雖然兒童並未直接參與外系統,但是其影響卻如同微系統、中間系統一般不容忽視。

4.大系統 大系統是生態系統理論的最外層,指的是社會、文化、價值、法律、宗教,甚至是特殊的文化風俗習慣等,它們影響著微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事實上,這三個系統都包含在大系統中。對兒童來說,在大系統的生態背景影響下,可能產生不同的發展成就。

(二)符號互動論 此理論原是以微觀(micro)的方式探討人際間互動的情形。瞭解幼兒在同儕互動的語言內涵,便可以進一步理解幼兒對周遭事物的觀點、情感及友誼關係等社會行為的各個層面,藉以縮短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之間的社會距離。

(三)社會交換理論(social-exchange theory) 此理論根源於西方社會學理論,是社會學家Homans(1950)針對結構功能主義研究提出的,強調對人和人的心理動機研究。在社會交換理論中,報酬是指任何正面有價值的成果,依個人的目標區分為特殊性,如:擁抱、溫柔等的價值;和具體性,如:物品、金錢等。幼兒的人際關係中,也存在著社會交換性的意義,從幼兒的遊戲間彼此玩具的交換與食物的交換,都能看出人際互動中的社會交換性。

(四)公平理論 瓦士德等人提出公平理論源自於Homans的社會交換理論,其具有以下基本前提: 1

六、影響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社會性因素 (一)社會經濟差異因素 幼兒的同儕互動對象和方法會隨家庭社經階級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不但反映在特定團體內的社交角色,也影響幼兒的行為目標與模仿標準。

(二)種族差異因素 種族差異相對地會影響幼兒的成長環境,且對幼兒的人際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雖然無法很精確地預知種族組成對幼兒教室動態的影響,不過目前台灣地區日趨嚴重的外籍配偶所形成的「新台灣之子」之教養問題,仍然具有種族差異的影響力。

(三)文化差異因素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其人際互動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人際溝通的影響因素有五點: 1. 口語上溝通 2. 非口語上溝通 3 (三)文化差異因素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其人際互動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人際溝通的影響因素有五點: 1.口語上溝通 2.非口語上溝通 3.互動的模式 4.社會價值觀: 5.知識模式

(四)同儕文化因素 幼兒所產生的當地同儕文化,將有助於其他小孩與成人的文化。所以幼兒的人際互動,其實也是幼兒同儕文化中的議題,它深切地受到學校文化與同儕文化的影響。

七、幼兒人際關係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一)從功能論的觀點來看幼兒的分享行為 從功能論的觀點來看,將文化界定是一種分享的價值與信念。也就是說幼兒的分享行為,透過了社會化,將分享的價值傳遞給下一代。幼兒的分享行為,藉由集體的價值、信念和情感,規範著每個孩子的行為,指導著每個孩子的表現,進而形成牢不可破的制度。

(二)從衝突論的觀點來看幼兒的衝突行為 幼兒的人際衝突是教室中最顯而易見的社會性行為,也是同儕互動中,教師最易迅速介入的互動型態。從衝突論的觀點來看,支配者與從屬者之間的利益無可避免地產生衝突。 這些也說明幼兒衝突行為受到父母與家庭的影響眾多,而其中的家庭結構、家庭氣氛與管教方式等,都顯現著不同背景幼兒的文化資本差異,同時也是文化抗距的表徵。

(三)從文化再製觀點來看幼兒的友誼關係 幼兒的友誼關係發展,是幼兒期發展的重要議題。布迪爾(Bourdieu,1973)主張的「文化再製」理論,即認為透過階級之間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尤其是語言、文字以及生活習性的不同,而進行的社會控制任務。而劣勢文化所形成的「文化不利」之幼兒,在其入友誼發展階段時,可能受父母社經背景、家庭狀況等因素影響,而產生人際互動上的阻礙與困境。

(四)從象徵互動論來看幼兒的同儕互動 就解釋學派中象徵互動論的觀點而言,教室中日常生活的互動所形成的意義,可由主觀性的理解來建構主體性。同儕如同調查員般的行動;如同想像人物一般的行動;如同專家或是生手般的行動;同儕互動共同創造遊戲情境和創造認知衝突的情境。 (五)從批判理論來看幼兒人際發展 從幼兒出生開始,父母、師長就不斷地社會化,使其具有所謂正向的社會行為,卻缺乏考量幼兒發展的「人格性」與「個別性」。

八、結語──對幼兒教育的啟示 對幼兒教育有所裨益: (一)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建立 幼兒的人際關係發展,大抵上會透過社會化而學會分享行為、合作行為,並且以順從的方式進入團體,進而與其他幼兒合作,以及感受幼兒對其的接受與歡迎。這種正向的社會行為,容易引導幼兒在未來的利社會行為表現。

(二)幼兒抗拒文化的處理 幼兒的衝突行為,除了凸顯社會階級差異所形成的抗拒文化之外。其中幼兒教育工作者更需要以不同的觀點來面對教室中的幼兒衝突事件。所謂的衝突處理,必須先界定教師的角色,並清晰的瞭解自我的文化地位,是否站在優勢文化的地位來指揮,以優勢者的觀點來做虛假的中立仲裁者,並且壓抑著劣勢文化兒童的聲音,沒有機會讓他們發聲。

(三)幼兒多元文化的認同 幼兒經由文化的再製而形成社會階級的再製,這展現在其教育文化的區隔上。尤其是不同的文化資本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統,教師應引導幼兒尊重不同文化的價值,並且認同多元文化存在的價值。 (四)幼兒同儕次文化的開放 從象徵互動中分析幼兒的教室脈絡,同時也觀察到每一個教室現場所形成的幼兒同儕文化,這個文化系統是由師生與環境建構出來的次文化。

(五)幼兒人際發展的反省 從批判理論中所分析的幼兒人際關係的發展,雖然充滿著成人文化的意識形態,同時也觀察到社會主流文化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