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急性呼吸衰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王雪芬 (wxfzyyy@163.com) 1
一、定义(definition) 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低氧血症 PaO2<60mmHg; 二氧化碳潴留 PaCO2>50mmHg; ( 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 2
复习:呼吸生理 大脑皮层 ↓ 延髓呼吸中枢(脑干) 神经冲动→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收缩舒张→胸廓运动→气体进出肺泡(呼吸) 气体交换及弥散 组织及脏器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3
复习: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2、通气/血流比失调:正常通气/血流比=0.8 V/Q>0.8无效腔通气; V/Q<0.8动-静脉分流; 3、弥散功能障碍: 成人肺弥散量 35ml O2 / mmHg · min; CO2的弥散速率是O2的21倍; 4、氧耗量增加: 4
问题一 试各举一种疾病或一种状况,其分别代表以肺阻塞性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无效通气、动静脉分流、弥散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不一定导致呼吸衰竭)? 5
二、分类(classification) Ⅰ型呼衰:PaO2<60mmHg;PaCO2 N or↑or↓; Ⅱ型呼衰:PaO2<60mmHg;PaCO2>50mmHg; 医源性: PaO2 > 60mmHg;PaCO2>50mmHg; 急性呼衰: 慢性呼衰: 泵衰竭:中枢、神经肌肉、胸廓病变 肺衰竭:气道、肺、血管病变 6
三、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衰是指由于突发的严重的疾患导致呼吸功能不全,造成急性呼吸衰竭。 病因:1、CNS:脑炎、颅脑外伤、CO/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 2、N-M: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肌炎、肉毒中毒… 3、Chest:大量气胸、大量胸水、胸廓外伤… 4、Broncho-lung:气道阻塞、重度哮喘、急性肺水肿、重症肺炎、 肺栓塞…… 急性呼衰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多数为Ⅰ型呼衰;也可在慢性呼衰的基础上急性加重,出现Ⅱ型呼衰;另外,气道阻塞和神经肌肉导致的呼吸衰竭均为Ⅱ型。 7
呼吸衰竭发生时,为什么先出现低氧血症,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在后? 问题二 呼吸衰竭发生时,为什么先出现低氧血症,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在后? 8
四、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出现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呼吸费力,“三凹征” 紫绀:缺氧的典型表现;中枢性/周围性紫绀;贫血者不明显 精神神经症状:缺氧性脑病、肺性脑病 循环系统表现:心动过速、心肌损害、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消化和泌尿系统:肝酶升高、尿常规异常、消化道出血 9
五、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是诊断的主要标准 影像学检查:X线、B超等 肺功能检查:急性病变较少使用 气管镜检查:判断并解除大气道梗阻 10
血气分析价值 反映机体通气、氧合及酸碱平衡状态 判断酸碱紊乱类型,评价呼吸、循环及肾功能 11
血气分析常用值 < 22 mmol/L 代酸(呼碱);> 27mmol/L代碱(呼酸); PH 7.35~7.45 < 7.35 酸血症; > 7.45 碱血症 PaO2 100±5 mmHg; 100-1/3 年龄±5 mmHg; < 60 mmHg 呼吸衰竭 PaCO2 40±5 mmHg < 35 mmHg 呼碱(代酸); > 45mmHg 呼酸(代碱); >50 mmHg 呼吸衰竭; HCO3- 22~27mmol/L;平均 24 mmol/L; < 22 mmol/L 代酸(呼碱);> 27mmol/L代碱(呼酸); SaO2 95~100% 12
机体酸碱调节系统 缓冲系统、呼吸系统、肾脏 13
PaO2 ——动脉血氧分压 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 明确有无缺氧及缺氧程度 正常值:80-100mmHg; 判断呼吸衰竭及类型 Ⅰ型呼衰:PaO2 <60mmHg Ⅱ型呼衰:PaO2 <60mmHg+ PaCO2> 50mmHg 动脉血较静脉血高40~60mmHg 14
15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指动脉血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值 动脉血中 X 100% 反映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 体内运送氧的主要形式 正常值:95~100%(0.95~1.00) 检测方便,无创伤 HBO2 总HB 16
17
Défilement automatique 问题三 氧离曲线移位(偏移)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宁酸勿碱”? Défilement automatique 18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指物理溶解于血液中CO2产生的压力 衡量肺泡通气量的唯一指标 PaCO2:35~45mmHg 判断有无呼吸性酸碱失衡 呼酸:PaCO2>45mmHg;呼碱:<35mmHg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Ⅰ、Ⅱ型) 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反应(代酸时PaCO2 ↓ ,代碱时PaCO2 ↑) 19
pH ——血液酸碱度 代表血液中氢离子浓度[H+] 与HCO3-/PaCO2(20/1)比值变化相关 反映机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与HCO3-/PaCO2(20/1)比值变化相关 正常值:7.35-7.45;(PHv较PHa低0.03~0.05) <7.35 酸中毒;>7.45 碱中毒 安全范围:7.30 ~ 7.52 HCO3- PaCO2 PH=Pka+ 20
AB[HCO3—]——实际碳酸氢盐 指实际条件下所测血浆中HCO3—含量 机体中最重要的碱 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指标,受呼吸因素影响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代谢性酸中毒,AB↓ 代谢性碱中毒,AB↑ 22
一个公式…酸碱平衡失调基本类型 pH=PK+ 代谢性酸中毒←减少 增多→代谢性碱中毒 [HCO3-] PaCO2 代谢性酸中毒←减少 增多→代谢性碱中毒 ( HCO3- ↓,pH↓) ( HCO3- ↑,pH↑) [HCO3-] PaCO2 呼吸性酸中毒←增多 减少→呼吸性碱中毒 ( H2CO3↑,pH↓) (H2CO3 ↓,pH↑) pH=PK+ 26
规律和推论 HCO3- 、PaCO2 具有同向代偿性 HCO3-/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提示混合酸碱失衡 原发失衡>代偿变化 PH由原发改变决定 27
分析: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院就诊,血气分析结果: 问题四 分析: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院就诊,血气分析结果: pH 7.36; PaO2 55mmHg; PaCO2 8.67kPa(65mmHg); AB 32mmol/L; 28
影像:ARDS 29
六、急性呼衰的治疗 总体治疗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去除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病 加强重要脏器的保护和支持 30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的体位: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打开气道 清除气道内异物和分泌物 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简便人工气道(口咽/鼻咽通气道、喉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吸入沙丁胺醇、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 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救命的前提! 31
(二)氧疗 适应症:PaO2<60mmHg; 方法:鼻导管吸氧 面罩吸氧 增加吸入氧浓度以纠正缺氧状态 适应症:PaO2<60mmHg; 方法:鼻导管吸氧 面罩吸氧 急性/严重Ⅰ型呼衰可高浓度给氧(FiO2>50%),但宜间歇、短期使用; 慢性/Ⅱ型呼衰采用控制性氧疗( FiO2=25%~33% ); 增加吸入氧浓度以纠正缺氧状态 32
(三)增加肺泡通气量 呼吸兴奋剂:适用于中枢抑制、通气量不足者 肺性脑病/PaCO2>75mmHg 机械通气:无创/有创呼吸机 增加通气量,改善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兴奋剂:适用于中枢抑制、通气量不足者 肺性脑病/PaCO2>75mmHg 洛贝林/可拉明/纳络酮/多沙普仑 机械通气:无创/有创呼吸机 PaCO2进行性升高; 严重低氧血症,氧疗无效; HR>35次/分或呼吸抑制; 并发肺性脑病; 33
(四)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中枢 神经肌肉 胸廓 支气管-肺 34
(五)支持治疗 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加强液体管理 营养支持和热量供给 监测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肺心病、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DIC,等),防治MODS 35
About ECMO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是应用机械装置进行心或肺功能支持的总称,为长时间但仍属临时性(1~30天)的体外循环系统。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通过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来缓解肺部气体交换负荷。 ECMO抢救新生儿严重呼衰疗效卓著(有效率20%→82%)。但对ARDS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复杂,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远期疗效不明,仅欧美、台湾地区常规开展。前者多用于严重急性呼衰,后者为心外科手术围手术期。 36 Crit Care Med 2009;37(8):2448-2454 J Pediatr Surg 2000;35:197-202
总 结 呼吸衰竭有多种病因引起; 各种病因造成肺通气障碍、通气/血流比失调、弥散功能减退、氧耗量增加从而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掌握血气分析; 总 结 呼吸衰竭有多种病因引起; 各种病因造成肺通气障碍、通气/血流比失调、弥散功能减退、氧耗量增加从而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掌握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的治疗包括:畅通气道;氧疗;增加通气量;呼吸机支持;纠正酸碱失衡;抗生素使用;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等。 了解ARDS。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