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 论.  四次调查评选活动 一是 1999 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 选 “ 千年第一思想家 ” ,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 已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 二是紧随其后,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后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Advertisements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培训专题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绪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作团队研制.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年版教材修订版内容说明 清华大学.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旦大学 高晓林 教授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的主要内容和讲授重点的 建 议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党章总纲明确指出: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
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 无锡市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件等待着您来阅读。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素质教育部 思政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读名言 品理想 理想是一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俄)托尔斯泰.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理论的形成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坚定理想信念 共筑“中国梦” 思政教学部 张 雯.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七章 共产主义 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006/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6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和发展.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9年4月7日星期日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2006/04.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永 永 远 的 丰 碑 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一、概述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始积累的秘密 第二节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主要内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发展和结局,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前面考察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曾涉及到究竟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是怎样发生的问题。在那里,马克思说:“这种积累本身是怎样发生的,我们还用不着在这里研究。只要知道它是起点就行了”(第685页)。现在当把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揭示出来,从而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完全暴露出来之后,自然就会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怎样确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怎样形成的?资本主义积累和阶级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第一章 追求远大思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电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思淇 电话:
Sssss.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本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 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关键词 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 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 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 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三)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 ——《共产党宣言》 只有生产力增长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哥达纲领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生产力高度发达 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管理 个人消费品 ——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阶级消灭,阶级斗争随之消失 消除战争,国家消亡 三大差别消失 社会关系、社会与自然高度和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消除旧式分工,延长自由时间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自由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 必然要求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 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一类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一类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陷入空想,不能实现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 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揭示了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 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的 关系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 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没有低级阶段的发展,也不会有高级阶段的到来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 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 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各个国家国情不同选择的道路也不同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 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共产党宣言 一个幽灵, 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一个伟人的声音,昭示并告诫着人们 “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思考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思考题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观点。 4)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