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Advertisements

6-2 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 一. 征服王朝⇔滲透王朝 二. 遼. 金 三. 元 四. 明 五. 清 蒙人 金人.
奧地利 Austria 六年五班22號吳珮郁/製作.
品牌管理與策略 期末報告 G 行銷管理研究所 行銷碩二 林義傑.
第二章 事故管理 第一节 事故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第三节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第四节 事故统计分析 第五节 事故预防控制.
卓越品质 携手共求 LOGO 坚决践行“三严三实” 凝聚交建集团改革发展正能量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朱天山
你的世界是誰的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單元四:啟蒙運動之後西方的神學發展 現代性Modernity 14C發展美洲大陸 科學和工業革命 工業資本主義 社會科層體系.
禱告假不了.
大学德语 DEUTSCH.
形形色色的昆蟲 昆蟲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即出現在地球上,是世界上種類及數量最多的動物,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一百萬種左右,佔地球上所有動物種類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現在就讓我們觀察昆蟲是怎樣一代接一代的創造新生命吧!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让互联更安心.
陸權論 由麥式1904著作「歷史的地理軸心」先提出「心臟地區和世界島」概念.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课时)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洪 泽.
特殊兒童 特殊兒童 班級經營 科目名稱:班級經營 授課教師:蘇國榮 老師
第3讲 无产阶级革命家.
前厅部的主要岗位职责.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媒體教學資源運用策略 第2044期國教輔導團健康與體育輔導員進階培育班.
分數的乘除法 張美玲老師製作.
陈贤峰 上海交通大学 关于数学实验课程 陈贤峰 上海交通大学
嬰幼兒行為觀察與輔導 組別:第一組 組員:15陳彥如 D 涂瓊文 D 張瑋真 D
全國高中職學校實驗(習)場所安全衛生自我檢核暨觀摩研習會
红色经典阅览室 河北省第二届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
14-2电磁感应定律 一、电磁感应现象 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831年11月24日,Faraday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输血安全与管理 输 血 科 高 华.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月光族”的“负翁”生活 : 工资月月光, 不剩一分, 只许负债, 不可盈余。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校長 徐榮耀博士 簡介 1.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 乡村关系分析 甘肃行政学院 安林瑞.
第十章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10-1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
第六课 启蒙运动 “启蒙”含义:用理性的光芒战胜愚昧,战胜传统偏见,战胜虚妄。 Movement of Enlightment
錫 安 學 青 團 契 主 日 講 台 從聖經人物身上學榜樣 挪 亞 (Noah) 何 志 宏 老師 2011年6月12日.
觉察生命 --完形治疗初探 王为
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大自然進入藝術-西方造園術縱覽 (從古代至二十世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難以確定的年代 啟蒙的十八世紀 浪漫現代的十九世紀 困惑的十九世紀末 迷惑的二十世紀
101-1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八講:Science.
得勝的道路 約書亞記 11 張玉明牧師 9/1/2013 大公園靈糧堂.
人老心不老 陳進宏牧師.
數學趣事或漫談 電資一甲 第19組 組員:傅瑀喬 曾銘翔 陳彥傑.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微小世界.
班級:車輛三甲 學生:林爾偉 學號:4A 老師:吳宗霖老師
第五讲:外交思想(下) 马克思主义 建构主义.
势如劈竹 锋不可当 劈锋 Made in Germany.
§5 正态分布.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專題製作報告 指導教授:林宗曾 教授 專題生:陳國維、林子翔、江芷瑄
生命與福音接軌 約1:1-12.
齊做宣教事! 2017年差傳系列 林前十二28;弗四11-12 座堂崇拜17 / 12 連俊才牧師.
十誡 愛主 愛人 第一誡 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第二誡 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第三誡 守瞻禮主日。 第四誡 孝敬父母。 第五誡 毋殺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认识论种种 作者: 第二自然――意识之谜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尔曼 (1972医学/生物诺贝尔奖).
教育有愛---從學生權利到特教輔導 主講人:吳清基 局長.
1. 引 言. 1. 引 言 1:1 任何完整的歷史敘述通常都 會包括三個部份: 1:1 任何完整的歷史敘述通常都 會包括三個部份: 歷史事實的敘述; 因果關係的釐清; 通則的導出或討論。 多數的歷史撰著,總是夾敘夾議,寓論於史、史中有論。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4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以鲁尔区为例.
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苗栗雙慢城 南庄鄉、三義鄉國際慢城簡介 簡報製作: 苗栗縣政府 計畫處.
有 的人生 主日信息 2  10  2013 薛忠勇 弟兄.
由慈悲喜捨談慈濟教育的理念、使命與實踐 簡報人:慈濟技術學院 羅文瑞 校長.
授課教師:顧忠華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波旁王朝的统治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一世 波旁王朝复辟 再次爆发革命 拿破仑三世 巴黎人民起义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何謂共產主義 What is Communism?
校本课程开发: 从规范流程到关注价值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授課老師:侯媖淑 3-6 恩格爾家庭消費定律 3-7 消費者剩餘 3-8 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德国《明镜》周刊专家访谈录 马克主义仍有现实意义 2005年德国《明镜》周刊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有2/3的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德国《明镜》周刊8月22日一期关于该话题的封面文章(《多数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刊登之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在信中,布莱尔以崇敬的心情描述了马克思学说给他带来的巨大帮助,尤其是奠定了他对人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2006年6月16日英国《卫报》以“麦克尔,我是托尼-布莱尔”的题目披露了布莱尔在1982年(29岁)写给当时的工党领导人富特的一封信。 在信中,布莱尔以崇敬的心情描述了马克思学说给他带来的巨大帮助,尤其是奠定了他对人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 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阶级 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 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客观条件 现实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 丰富发展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现实需求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通常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亦称产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始于18世纪60~80年代,结束于19世纪末。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使整个社会生产面貌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把人们带进了“蒸汽时代”

欧洲几个主要工业国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时间表 家 开 始 结 束 英 1760 1830 法 1800 1860 德 1870

工业革命造就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造成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工业革命时期的失业大潮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此后于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的破坏。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己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现实需求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和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时期的失业大潮 卢德运动 (Luddite Movement)

政府军镇压里昂工人起义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己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客观条件 现实需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 丰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1.28-1895.8.5) 卡尔·亨利奇·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 (1818.5.5-1883.3.14)

童年 马克思与燕妮 马克思的家庭

恩格斯的出生地 恩格斯故居纪念碑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办《莱茵报》情景图 恩格斯和工人在一起 深入群众,传播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和改造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是他坚持形而上学,坚持唯心史观。 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批判,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是他坚持形而上学,坚持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各种商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等观点,为科学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由此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19世纪初期的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未来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天才的设想,从而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 欧文 圣西门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客观条件 现实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 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 丰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 丰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 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 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 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 ——马克思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思考题 1.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参见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3.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己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己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断选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