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治療與青少年 存在與自我的瘋狂臨界
吳怡潔 Monique 學歷 紐約大學 戲劇治療 碩士畢業 New York University Drama Therapy MA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導演畢業 分 享 者 介 紹 現任 台灣實踐大學社工系 講師 台灣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 講師 Meetup 台北演說表達團體 創辦人 劇團開始登機創作體 創辦人暨團長 在台戲劇治療活動配合機構:桃園少輔院 、世界展望會 、善牧基金會、臺北市心衛中心 、新北市家扶中心 、臺灣點一盞燈社會關懷協會 、臺北市角落關懷協會、亞太美國學校與台灣大專院校心輔室等
「戲劇治療是一個積極的體驗式方法,用於促進改變。通過故事敘說、投射遊戲、有目的的即興和表演,參與者受邀,排練出期望的行為、演練如何身處在人際關係裡,拓展和尋找人生角色之間的靈活性,並呈現他們在這個世界裡,想成為和看見的改變。」 — 北美戲劇治療協會 “Drama Therapy is an active,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facilitating change. Through storytelling, projective play, purposeful improvisation, and performance, participants are invited to rehearse desired behaviors, practice being in relationship, expand and find flexibility between life roles, and perform the change they wish to be and see in the world..” -North American Drama Therapy Association
「戲劇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所有的表演藝術都在治療性的關係中使用。戲劇治療師同時擔任臨床工作者與藝術家的角色,在訓練的過程中,同時著重劇場/戲劇和心理治療,以創造幫助個案達到心理、情緒和社會性改變的方法。 戲劇治療在戲劇的情境裡同樣著重心理(mind)和身體(body)。故事、神話、文本、玩偶、面具和即興都是會運用在戲劇治療中的例子。戲劇治療幫助個案透過間接的方法,探索他們困難而痛苦的生命經驗。 」 -英國戲劇治療師協會 “Dramatherapy is a form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in which all of the performance arts are utilised within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Dramatherapists are both artists and clinicians and draw on their trainings in theatre/drama and therapy to create methods to engage clients in effecting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and social changes. The therapy gives equal validity to body and mind within the dramatic context; stories, myths, playtexts, puppetry, masks and improvisation are examples of the range of artistic interventions a Dramatherapist may employ. These will enable the client to explore difficult and painful life experiences through an indirect approach.” -BADth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ramatherapists) 「
“我,是誰?” 尋找自我,是青春期面對最大的課題。 在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角色, 渴望被同濟的接受的壓力,加上生理的快速變化, (生理變化見https://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feature/c/0/15/10/1/290.htm) 青少年的心理與行為,有著高度不穩定的因子。 同時,這也是人最具有爆發力與創造力的階段。 透過劇場藝術中的遊戲與扮演,能幫助青少年, 運用聲音、肢體來體現,能激發幽默感,宣洩壓力, 觸碰自己的淺意識、增進自覺,進而整合內在衝突。
人,作為一種動物
人,作為一種溝通的動物
團體動力
青少年角色與內在衝突 內心的衝突也往往來自於角色們互相矛盾而造成的困擾。 角色的定義,紐約大學戲劇治療所主任Robert Landy 的概念: 「 在我們所處的社會與理想世界中,包含有我們對自己與他人的所有思想及感受的建構。 角色是人格的基本單位,它包含該單位特有且一致的性質」(Landy, 1998, p.125) 它僅代表個人的一部分而非整個人格,是人格最不容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某些性質及達成所有生命中可之目標的功能。 角色們有些是天生,順風耳或是長腿叔叔。 有些是我們與外在世界的連結,因應社會期待而產生,如女兒、學生。有些則是結合了前提的二者,再次創造的自我。 當內在角色建立,通常會伴隨著其陰影角色,例如當內心的受害者角色跑出來,加害者/復仇者角色也伴隨而生。 我們的內心就在角色間的拉鋸戰中,試圖找到平衡。
觀演/扮演/導演 大部分的人,都曾經歷過閱讀或是觀賞戲劇/電影等,被演出的情緒觸動,甚至改變思想或行為。而扮演,是一個激發同理心,理解與自己不同的人,最有效率的方法。 美國戲劇治療先驅之一Renee Emunah ”透過戲劇扮演,真正飾演那個人,遠比只在腦海中想像對方的情況,更有效和有力。” (Emunah, 2006, p.35) "在戲劇治療裡,戲劇演出與角色扮演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平常扮演的角色,進而綜和內在性格的不同面向”。” (Emunah, 2006, p.59) 而在戲劇治療中的導演,綜合了前兩著的活動,在傳達故事後,引導或示範其他參與者扮演故事中角色。而導演擁有的主導性,可以在活動過程中將故事修改,而達到自我理解與成長。
戲劇治療參考書籍 Robert Landy, Drama Therapy: Concept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Charles C Thomas. 1994 《戲劇治療-概念、理論與實務》王秋絨、吳芝儀校閱;李百麟等合譯, 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Renee Emunah , Acting for Real. New York, NY: Brunner Mazel. 1994 《從換幕到真實》陳凌軒譯。台北:張老師,2006。 Phil Jones, Drama as Therapy, Theater as Living, Psychology Press, 1996 《戲劇治療》洪素珍、楊大和、徐繼忠、郭玟伶譯。原著。台北:五南出版。
官網: www.startboarding.com FB: 開始登機創作體 Q & A 官網: www.startboarding.com FB: 開始登機創作體 Email: info@startboar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