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蒸发 Chapter 8 Evapor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浦江二中 钱咏梅.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卵巢(女性) 睾丸(男性)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性腺性腺 }
Advertisements

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一 、 1 )抛一枚硬币,有( )可能, 分别是( )和( )。出 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 2 ) 某人抛硬币连续 5 次都正面朝上, 那么第 6 次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 ( ),如果抛 60 次,正面朝上 可能是( )次,反面朝上是( ) 次。 两种.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50912 吳明杰 獅子. 公獅經常在晨曦和傍晚時分吼叫,主要是宣示主 權。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群居品種,獅群捕 獵:獅子狩獵時會集體行動,牠們常用的方式是 幾頭獅子先在有利的地方埋伏,另一頭獅子則公 然追趕獵物,目的是把獵物驅趕往埋伏好的獅子 附近。獅子喜歡在晚間狩獵,這樣可以提高成功 率。 公獅.
第四章 中药浸提技术 与设备. 第一节 浸出设备  一、概述 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 动、植物 ) 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
嬰幼兒的發展與保育. 嬰幼兒外觀的發展 一、身高體重 1. 出生 6 個月內的嬰兒每個月增加 0.5-1kg 2. 1 歲時約 10kg 3. 1 歲比出生時的身高約多了 50% , 4 歲時達出生時身長的 2 倍 4. 一般而言, 食用母奶的嬰兒較配方奶的嬰兒發展 較為緩慢 5. 身高體重低於 25%
( 1 )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 )。 ( 2 )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 )和 ( )作单位,物体较轻时用( ),物体 较重时用( )。 “ 克 ” 用 “g” 表示; “ 千克 ” 用 “kg” 表示. 质量 克 千克 克 ( 3 ) 1 千克 = ( )克 5000 克 = ( )千克 1 千克.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血清学教研室 刘利民 教授
青春花季 拒绝香烟 12机电大专(1)班 主题班会.
2000年7月5日 星期三 口语 复习课 教务处公开示范课 制作、授课:郑艳群.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通榆县养殖技术培训班 中国肉牛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 张国梁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2015年8月27日.
邰港生物科技公司參訪.
田径运动.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物流账册系统介绍 2012年5月16日 北京.
第一讲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第八章 蒸发和结晶设备 蒸发(或称浓缩):将稀溶液通过加热蒸发,使溶剂 汽化或将稀溶液通过电渗析、离 子交换等办法将溶液提高浓度的 过程。
水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实验数据处理.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课题六 麦芽糊精 基本内容: 麦芽糊精制造原理,生产技术 基本要求: 掌握麦芽糊精制造原理,生产技术.
报告题目:礼泉通达果汁厂蒸发浓缩工艺流程 团队成员:陈亮 杨振峰 李旭斌 王浩 陈静 时 间:2005年9月16日
“食品公司”.
在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中的化学 进化阶段和生物化学进化阶段之 间,有一个分子自组织过程或分 子自组织进化阶段。 M. Eigen.
第三篇 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8章 水溶液 主讲:燕翔(讲师) 单位:科学教育系.
第八章 水 溶 液 无机化学2015.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二章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及水蒸气 韩文泉.
模块三:换热操作技术 工作任务: (1)换热器的仿真操作 (2)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 (3)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计算 (4)换热器的强化途径
第五章 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 5.1 传热过程分析 5.2 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 5.3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 5.4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制冷原理及 制冷压缩机 第2讲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 Refrigeration cycle 11-1 概述 11-2 压缩气体制冷循环 11-3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第三章 热量传递 3.1 概述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棠外附小三年级数学下册 口算大王比赛 请你在10秒钟内做好准备!.
萬有引力 =一種令兩個或以上物體互相吸引的力量。 →地心吸力,令人們有「重量」感 →星體引力,令星體之間維持平衡,保持一定距離
—— Potential-pH Diagram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第 2 章 化学基础知识.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職災案例 指導教師:楊慶章 學 生:許承霖、吳鎮廷、孔張孔 大仁科技大學環境與職業安全衛生系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线性代数电子课件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 工程数学教研室制作.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吴建成.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 (第三部分).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任务一 肉鸡品种的选择 家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课程组 2019年5月24日1时52分.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实例系列讲座③ 鞭炮厂大爆炸 侦破记 赵铸新 主讲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可见: 若能得出热效率 的值, 便可求出T2或t2 .
习惯跑步 徐凤林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19年5月29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蒸发 Chapter 8 Evapor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蒸发过程:将含有固体溶质的稀溶液加热沸腾进行浓缩,以获得固体产品或制取溶剂。蒸发过程实际上是不挥发性的溶质和挥发性的溶剂分离的过程。 蒸发过程的基本概念 加热蒸汽(生蒸汽) 二次蒸汽 单效蒸发 多效蒸发 常压蒸发 加压蒸发 减压蒸发

概述 (Introduction) 蒸发操作是间壁两侧分别有蒸汽冷凝和液体沸腾的传热过程,蒸发器也是一种换热器。 蒸发过程的特殊性 (1) 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溶质,故溶液的蒸汽压较纯溶剂的蒸汽压为低(沸点高),相同条件下,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差就比蒸发纯溶剂的传热温差小; (2) 工业规模的蒸发量很大,需要耗用大量的加热蒸汽,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多效蒸发),降低过程的能量消耗; (3) 溶液的特殊性决定了蒸发器的特殊结构。例如,易结垢或析出结晶的溶液,设计上应设法防止或减少垢层的生成,并应使加热面易于清洗。对热敏性,高粘度或强腐蚀性的物料,应设计或选择适宜结构的蒸发器。

蒸发装置 蒸发器的结构及特点 循环型和单程型 循环型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循环型蒸发器 悬筐式蒸发器

循环型蒸发器 外热式蒸发器

循环型蒸发器 列文式蒸发器

循环型蒸发器 强制循环蒸发器

单程型蒸发器 升膜式蒸发器和降膜式蒸发器

单程型蒸发器 升-降膜式蒸发器

单程型蒸发器 刮板式冷凝器

浸没燃烧式蒸发器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除沫器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冷凝器及真空装置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疏水阀 防止加热蒸汽和冷凝水一起排出加热室外。 (1) 热动力式 (2) 钟形浮子式 (3) 脉冲式 1-冷凝水入口;2-冷凝水出口; 3-排出管;4-背压室; 5-滤网;6-阀片 防止加热蒸汽和冷凝水一起排出加热室外。 (1) 热动力式 (2) 钟形浮子式 (3) 脉冲式

单效蒸发 主要计算项目:蒸发器的水分蒸发量;传热负荷与加热蒸汽的消耗量;传热温度差;传热系数;传热面积。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水分蒸发量 F, x0, t0, h0 D, T, H (F-W)x1, t1, h1 D, T, hw W, T’, H’ 加 热 室 蒸发室

忽略溶液稀释热,溶液焓可用比热计算,取0℃为基准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加热蒸汽消耗量 F, x0, t0, h0 D, T, H (F-W)x1, t1, h1 D, T, hw W, T’, H’ 加 热 室 蒸发室 若加热蒸汽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忽略溶液稀释热,溶液焓可用比热计算,取0℃为基准

若溶液为沸点进料 (tl=t0 ) ,忽略蒸发器热损失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加热蒸汽消耗量 F, x0, t0, h0 D, T, H (F-W)x1, t1, h1 D, T, hw W, T’, H’ 加 热 室 蒸发室 有 若溶液为沸点进料 (tl=t0 ) ,忽略蒸发器热损失 蒸汽的汽化潜热随压力变化不大( r  r’ ),故D/W  1,蒸发1kg水约需1kg加热蒸汽。 实际上 r < r’,加上热损失,D/W >1,其值约为1.1或稍高。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蒸 发 器 的 型 式 总传热系数K, W/(m2·K) 标准式(自然循环) 600-3000 蒸 发 器 的 型 式 总传热系数K, W/(m2·K) 标准式(自然循环) 600-3000 标准式(强制循环) 1200-6000 悬筐式 外热式(自然循环) 外热式(强制循环) 1200-7000 升膜式 降膜式 1200-3500 刮板式 600-2000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溶液的焓浓图和浓缩热 氢氧化钠、氯化钙等水溶液在蒸发浓缩时,除水的汽化潜热外,还需提供溶液的浓缩热。焓不能用比热计算式计算。

溶液的沸点及温度差损失 溶液中溶质不挥发,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要低,因而相同压力下溶液的沸点总是比相同压力下水的沸点(二次蒸汽温度)为高,其差值称为沸点升高,用Δ表示 蒸发纯溶剂的温差 蒸发溶液的温差 即温度差损失在数值上等于沸点升高。 蒸发计算中,应先确定Δ值,再求溶液沸点 (tl=Tk’+Δ) 和实际传热温度差 (Δt=ΔtT -Δ)。

温度差损失的原因 (1) 溶液蒸汽压降低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2) 加热管内不同高度静压力不同,使溶液沸点升高,’’ ; (3) 二次蒸汽的流动阻力,使蒸发室的压力高于冷凝器,相应的饱和温度高于冷凝器的温度,如果二次蒸汽的温度以冷凝室的温度计算,则存在温度差损失,’’’ 。 蒸发器总温差损失

溶液蒸汽压降低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与溶液种类、浓度及操作压强有关,其值由试验测定的溶液沸点tA求得。设由二次蒸汽压力查得的饱和温度为Tk’ 对在加压或减压下的蒸发操作,需计算各种浓度溶液在不同压力下的温度差损失。 当缺乏实验数据时,可由常压下溶液的温度差损失估计 r’ —— 实际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液柱静压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溶液内部的沸点按液面和底部平均压力计算,由静力学方程 式中:tA(pm) — 水在平均压力下的沸点,℃; tw(p) — 蒸发室二次蒸汽压力下算得的沸点,℃。 二次蒸汽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与二次蒸汽在管道中的流速、物性及管道尺寸等有关,一般取为 0.5~1.5 ℃; 对多效蒸发,二次蒸汽在两效间由于管道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一般取 1 ℃。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生产能力:单位时间汽化的水量(蒸发量),kg/h。 如果忽略热损失和浓缩热,且料液在沸点下进料,则生产能力与传热速率成正比,故也可用传热速率来表示生产能力。 生产强度: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上蒸发的水量,kg/(m2·h)。 生产强度是衡量蒸发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沸点进料和忽略热损失及浓缩热时,传递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蒸发,设溶剂的汽化潜热为r’,则生产强度 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必须设法提高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和传热温差。

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1kg水/1kg多生蒸汽 二次蒸汽作为加热蒸汽的条件:该蒸发器的操作压力和溶液温度应低于前一蒸发器。 抽真空可方便地降低蒸发器的操作压力和溶液温度。 多效蒸发可提高生蒸汽的利用率(经济性),即同样数量生蒸汽可蒸发比单效蒸发器更多水。 效数 单效 双效 三效 四效 五效 W/D 0.91 1.75 2.5 3.33 3.7 D/W 1.1 0.57 0.4 0.3 0.27

多效蒸发流程 并流加料蒸发流程 优点: 后效蒸发室压力较前效低,前效溶液可籍压差流入后效,无需用泵输送; 后效溶液沸点较前效低,溶液流入后效时,由于过热而发生自蒸发(闪蒸),可蒸发更多的溶液。 缺点: 后效溶液浓度较前效大,而沸点又较低,故粘度相对较大,使后效的传热系数较前效为小,在后两效中尤为严重。

多效蒸发流程 逆流加料蒸发流程 优点: 随着溶液浓度的逐效提高,溶液的温度也不断提高,故各效溶液浓度比较接近,传热系数也大致相同。 缺点: 效间溶液需用泵输送,能量消耗较大。 适用于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比较大的溶液,但不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多效蒸发流程 平流加料蒸发流程 料液分别加入各效,蒸发后完成液从各效分别排出,各效溶液的流向互相平行。 适用于蒸发过程中容易析出结晶的物料 (如食盐水在较低浓度下即达到饱和状态而有结晶析出),可避免在各效间输送含有大量结晶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