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鄭 健 、 陳 淑 珍 、 姚 永 錩、賴明秀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8/6.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命时报 第 924 期 第 7 版 作者:陈东丽 文化传播网 背景音乐 广州交响乐团 老人进行曲.
Advertisements

圖 : 文 : 林 晨 慧 PPS : giftop 音樂 : giftop 忠孝節義系列, 轉寄分享, 功德無量 公 益‧分 享公 益‧分 享 每 30 秒自動換頁, 敬請慢慢欣賞參悟, 或按一下跳下頁. 父母一生只有一個.
人文精神 只会写五个字的港大院士 —— 袁苏妹 真正的 击键翻页 港大校长徐立之 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生命中,也 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 2009 年 9 月 22 日, 当 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 82 岁的老太太, “ 看起来神气极了 ” 。
快快樂樂快快樂樂 快樂不是來自於物欲的滿足, 而是來自於心靈的智慧。 要為自己擁有的東西而喜悅,不要為自己沒有的東西而沮喪。
生命时报 第 887 期 第 24 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李 洋 文化传播网 背景音乐 地中海.
1/82 摄影:摇臂钻 文字:摇臂钻 pps 制作: xyz 2/82 不谈构图和创意,不谈光圈和快门,不谈日系和 德头,不谈观点和现象。 ---我不懂。 我读了三年技校,当了八年工人,混了两年社会, 干了四年销售,做了三年杂役,说黄金分割不如说 六点定位,说徕卡蔡斯不如说顶针拖板。粗人一个, 别浪费您的时间。
世衛組織最新公布 健康食品排行榜 2012 版 小樹苗編製 最令人驚訝的是在零食榜的 最後一位是豬肝。
pps: Zou1935 手動換頁 美文欣賞系列 日子如流水,倏然間滑過去了 …… 時光老了,老在清晨的鳥喧裡,老在院落的薔薇架 下。恍惚間,煙塵散盡,時光流轉,依然是潔淨清 美少年時。
专家教你如何正确服用蜂蜜 :10来源: 39健康 背景音乐 笠原弘子 蜂蜜池のミステリー
本报记者 张 彤 《 生命时报 》( 2013年09月24日 第 24 版) 抬头挺胸收小腹,中间做套广播操,每分钟走完30米
血管老人就老,这些食物让血管变年轻 :24生命时报字号:TT(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李园园)
為什麼是我得癌症? --飲食、睡眠習慣致命
背景音乐 南无阿弥陀 李娜 文化传播网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蒋永萍 2013年4月24日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研究进展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蒋永萍 2013年4月24日.
不宜室内装饰的花儿 高雅 医学院.
背景音乐 Scarborough Fair.
医生们的独家测病法, 有没有病一测就知 生命时报 第963期 第1版 (生命时报记者 江大红 高 阳)
大陸高等教育現況之分析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29 生命时报 (本报记者 包育晓)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 刘又宁
受访专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 肖震宇 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朱高山
奇楼记 编辑:徐松 自主换页.
閱讀 悅讀 主講人:郭秋時.
公 益‧分 享 圖 : Alex,許 文 : shiry123 提供 PPS : giftop 音樂
背景音乐 勃拉姆斯 降B大调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第五章 抽 样 第一节 抽样的含义.
圖 : 文 : 梅蒂絲 PPS : giftop 音樂 :
陶冶心志─ 陸游〈遊山西村〉詩 陳正平 主講.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 公 益‧分 享 圖 : 文 : PPS : giftop 音樂 : 性命雙修系列 , 轉寄分享 , 功德無量 .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访华逸事 背景音乐 铃儿响叮当 (美国圣诞歌曲) 文化传播网
情緒的意義 影響嬰幼兒情緒發展的因素 嬰幼兒情緒的發展與輔導 情緒反應與心理健康
清華大學 怀 念.
项目9 制作学生成绩报告单 教学目标 1.会创建邮件合并的数据源文档; 2.能显示“邮件合并”工具栏;
Jrm 316 配圖-法國畫家Girofla油畫作品 繁體字及動態增修整理:張三得 pps編制Jrm
圖 : 文 : PPS :老柳 giftop重修 音樂 :
冉维 网友认为我是打败了某某或者为大家出了气,但是我要说的是我问了问题,这是我作为记者的本职工作。她回答了问题,这是她作为发言人的本职工作。她依然坚持了美国的立场。在记者会上,并没有谁胜谁败。最多就是:我那天的问题问得不错。 ——新华社记者冉维本周二在美国国务院记者会上问及美国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正式叫法,使发言人努兰面露窘色。冉维昨天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并没有网民想象的“痛快之感”。
這些理由讓你立即吃魚 背景音樂 莫札特 游來遊去的魚兒 :28 來源: 生命時報
图文:网络 背景音乐:溪行桃花源 PPS:辛钰明 手、自翻页
使 用 繳 費 靈 為 智 能 學 生 證 戶 口 增 值.
钟南山谈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靠自己 钟南山谈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靠自己 资料来源:钟南山讲话 配乐:莫扎特第40交响乐 PPS编辑制作:张艺全 于广州 2011年11月.
Week 15 台灣政治.
腦科學導論 報告主題:大腦的解讀 姓名:徐敏甄.
她来自东方 -杰出华人女科学家吴健雄 PPS:金卡(CXF) 资料引自网络 [点击左键换页].
“9.11”N周年祭 一首童话般的诗.
图片微博 月10—19日.
2016年01月27日14:59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文化传播网 .com 受访专家:
仔细观察、对症治疗,给老人一个健康无忧的晚年
—— 严 梅 福 Tel : ; 人口文化和家庭幸福 —— 严 梅 福 Tel : ;
选好路径,重在实践 深化课改的实践和思考 尹后庆
荷花生日&生日.
凡事謝恩,由「憂」而「優」 花蓮高工10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校務會議報告 葉日陞
古詩人的足跡 (第二輯:江蘇、浙江、廣西、河南 、山東、山西、陝西與甘肅篇。) 在第一輯中,我們已欣賞過唐宋詩人在四川、
Salutation To The Triple Gems
NAMO網頁製作教學簡報 講師:李惠茹.
快快樂樂 快樂不是來自於物欲的滿足, 而是來自於心靈的智慧。.
歷史軼聞(中) 配圖及pps幻燈片編輯: 張偉林 音樂:永恆之戒 簡體轉繁體:Franz.
電腦基礎應用1 6. GOOGLE 雲端硬碟 1.PPS 2.GOOGLE MAIL 3.GOOGLE 地圖 4.Youtube
? “三等公民”在等啥 老同学 傳播网.
第3章 选择抽样调查方法 抽样设计.
壯麗三峽的原貎 在這一輯投影片中,我們可以欣賞到 三峽在一九八八至九四年間的四季景 色,那份浪漫與寧静,使人恍入世外 桃源一般。
公 益‧分 享 圖 : 文 : PPS : giftop 音樂 :
基督書院 「學生智能卡繳費系統」簡介.
Jrm 264 滙豐大樓壁畫的秘密秘密 -老上海的痕跡 pps編制Jrm 請點擊換頁.
臺北市92年度中小學多媒體單元教材融入教學研討會
獻給 為台灣寫歷史的每一個人.
快快樂樂 快樂不是來自於物欲的滿足, 而是來自於心靈的智慧。.
學校 LOGO 104年度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園區產學合作計畫 ( 計畫名稱 ) 發表人:○○系○○○教授 ○○科技大學 聯絡方式:
蘆筍是治療癌症的妙藥 按左鍵換頁 公 益‧分 享 圖 : Shirobo chang 文 : Shirobo chang PPS : giftop原版修整 音樂 :confluence.
磁偏转小型质谱仪 叶卿.
《壺口的瀑布》 散文 配文照片:壺口瀑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正 信 讀 書 會 主 持 群 : 鄭 健 、 陳 淑 珍 、 姚 永 錩、賴明秀 佛法的生活應用 2008/08/6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 times)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2 2

主題: 佛教徒如何面對自己的挫折? 在面對生活、工作、進修、健康、人際關係、….等,往往因不順暢而陷入低潮。 佛經如何教導我們面對挫折?

前言 挫折的真義 人生過程之中,如果沒有挫折,那就顯不出人生的瑰麗來。人生就是這樣子。在巔巔跛跛、挫挫折折之中過來的人,是最堅強的。 前言 挫折的真義 人生過程之中,如果沒有挫折,那就顯不出人生的瑰麗來。人生就是這樣子。在巔巔跛跛、挫挫折折之中過來的人,是最堅強的。 拿我個人來講,我從小開始都是在挫折當中,兩次出家,然後做學問、修行以及到現在為止,已經70個年頭,我還是經常在挫折之中。 就好像游泳的時候,一個浪頭接著一個浪頭,沒有浪頭的水,游起來是不過癮的,有浪頭的水游淂更好一些,因為其中充滿了挑戰的樂趣。 要能夠面對挫折,接受挫折。不要在挫折面前舉手投降。應該面對、歡迎挫折,很歡喜地一個挫折一個挫折走下去,這樣挫折就變成不是挫折,是自己的一種成就,也是自我成長的軌跡。 《大智慧過生活》聖嚴法師 著 p.5 播放: 情緒的四放.pps

導讀 1: 世間多憂苦 世間以眾生為本,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是世間的現存事實,所以佛經稱眾生為有。每一眾生,向過去看,一生又一生,無邊無際。在沒有了脫生死以前,未來也還是一生又一生,沒個邊際。眾生的生命流(有),無限延續,如大海的茫無邊際一樣。現在這一生,不過生命大海中泛起的一個浪頭而已。 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一世又一世。在這時間推移的過程中,名為世間。眾生在世間,苦多樂少,樂盡苦來,實在是多憂多苦,所以佛說為:『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成佛之道》p.3)

導讀2:一切行無常,說諸受皆苦。-1 世間的一切,是不永恒的,不徹底的,不自在的,也就是世間─眾生是苦的。照一般的感受經驗來說,世間有憂苦的,也有喜樂的,也有不苦不樂無所謂的,不能說人生世間都是苦的。 『世間是苦』這個論題,是深一層的看法。 (《成佛之道》p.133~134)

導讀2:-2 佛經說:以「一切行無常」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從表面看,雖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的差別;但深刻的觀察起來,就不能不說一切是苦。 因為世間的一切,不問是身心,器界;是個人,家庭,國家:都是遷流的,造作的。都是因緣和合所作的,所以說造作。都在生滅,生死,成壞的過程中,所以說遷流。遷流造作的名為行(事象)。這一切行,都是無常的,不永久的。 (《成佛之道》p.133~134)

壞苦:一切喜樂,如財富,尊榮,健康,聰明……雖然感到了滿足,到了變化的時候,苦就跟著來了。 導讀2:-3 三 苦 苦苦:從諸行無常去看,現前的憂 愁苦惱。 壞苦:一切喜樂,如財富,尊榮,健康,聰明……雖然感到了滿足,到了變化的時候,苦就跟著來了。 行苦:即使不苦不樂,平淡恬靜,不離遷流變化,遲早免不了苦。 (《成佛之道》p.134)

導讀3: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 甚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 -1 導讀3: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 甚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 -1 佛的出世法門,是以苦,集,滅,道。 苦:正確的開示了人生世間的特性。 集:世間苦惱迫切的原因。 滅:說明超越世間,消除一切苦迫的境地 。 道:以及達到滅除苦惱的方法。 佛法是信智相成的,決不說信了就可以得救。我們必須認清人生的苦迫性,苦痛的原因,這才能從消除苦痛的原因中,體驗真理,而得到解脫,不再受無限生死的苦迫 。 (《成佛之道》p.144)

導讀3:-2 說到緣起,並非與四諦各別的。主要是從苦迫的現實,而層層推究,尋出苦痛的根源,發見了苦因與苦果間,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軌律。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這是典型的十二緣起說,實在就是苦與集的系列說明。緣起,是說這些(苦,集等),都是依緣(關係,條件,原因)而才能存在的,發生的。所以可從因緣的改變中,使他消解而達到解脫,這就是滅道二諦。 (《成佛之道》p.144)

從人類的立場來說,最切要的是八苦。 1、所求不得苦:無論是名譽,權位,眷屬,財富……這是人人所希求的,可是卻常常是求之不得。 導讀4:-1 從人類的立場來說,最切要的是八苦。 1、所求不得苦:無論是名譽,權位,眷屬,財富……這是人人所希求的,可是卻常常是求之不得。 2、怨憎聚會苦:意見不合的,相怨相恨的,不見倒也耳目清淨,可是卻要聚在一處,共住,共事,共談,無法諒解而卻又無法離開,真是苦惱之極。 3、恩愛別離苦:父母,兄弟,夫婦,兒女,朋友,最親愛的,卻不能不生離死別,常陷於遠地相思,或『此恨綿綿無盡期』的失望回憶中。 4、生苦 5、老苦 6、病苦 7、死苦 8.五取蘊:苦惱的總稱。 (《成佛之道》p.147)

導讀4:-2 五取蘊苦 對外物所引起的─ 所求不得苦 對社會所引起的─ 怨憎聚會苦 恩愛別離苦 對身心所引起的─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導讀4:-2 五取蘊苦 對外物所引起的─ 所求不得苦 對社會所引起的─ 怨憎聚會苦 恩愛別離苦 對身心所引起的─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成佛之道》p.148)

導讀4:-3 所謂五蘊者,色受想行識,取識處處住,染著不能離。 導讀4:-3 所謂五蘊者,色受想行識,取識處處住,染著不能離。 眾生的五蘊,叫五取蘊,因為是從過去的取──煩惱而招感來的。從取煩惱而生的,本質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現在有了這五取蘊,由於取煩惱的妄想執著, 所以又苦上加苦。 (《成佛之道》p.150)

導讀5:苦難的世間,苦難的人, 煩惱的人心,永遠無法獲得止息。 導讀5:苦難的世間,苦難的人, 煩惱的人心,永遠無法獲得止息。 全心的付出,換取的也許是譏謗: 真誠的相待,換來或許是虛偽; 毫無保留的犧牲,得到的很可能是失望! 相待的你我他,不能完全要求十全十美, 只能在付出之後,祝福對方,或者,用眼淚將創傷撫平。 無私的付出,猶如覆水難收,一去永不復返, 這是不變的真理,也正因為不會期待回饋, 讓人安心地收下美意,所以最令人感到溫馨而深刻。 (《忘己為人》開仁法師 著)封面

去改變它!假如已經回天乏術,也毋須沮喪,憤怒和憂心都不會使事情回轉的。 導讀 6:-1遇到困難兩種處理方法 去改變它,否則便去面對它。 盡人力去挽回,何必憂傷呢? 去改變它!假如已經回天乏術,也毋須沮喪,憤怒和憂心都不會使事情回轉的。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p.14)

導讀 6:-2 培養勇氣及理解力 藉著正確的禪坐及釋尊的教誨,可以根絕所有負面思想,因為一顆未經修行的心正是所有問題的根源。釋尊說:「心靈是很難理解的,它十分敏銳且游移於意志間。智者會守護它,因為小心維護心靈常會導向幸福。」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p.14)

佛陀教人要 以仁慈克服憤怒、 賢德克服邪惡、 慈善克服私心、 真實克服虛假。 導讀 6:-2 播放:原諒曾經傷害過您的人.pps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封面 播放:原諒曾經傷害過您的人.pps

導讀 7:-1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我曾經歷過整個人被「苦受」淹沒,所學到的的佛法完全用不上,那種感覺非常恐怖! 師:那是「果」相現前,唯有改變「因」和「緣」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宿世的業因已成定局,無法改變,必須在緣上下功夫,修懺悔、修布施、持戒,修信進念定慧生出五根、茁壯五力,若念、定、慧有根、有力時,當苦受經過一段時間的之後,覺照會自己回來!自然抽離,佛法開始可以作用!藉著逆境的淬練正好檢視五根、五力有沒有成長。 (正覺之音/深入苦受的底層●辜隱 )

導讀 7:-2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有時候我會沮喪、憤怒、恐懼也會嫉妒,當生起覺照看到自己的情緒之後,接著要作什麼?有人說情緒是很正常的,接納就可以了,好像不夠! 師:接納情緒,不排斥情緒,不和情緒對抗,才不會治絲益紛、糾纏不清,重要的是觀察情緒的緣起,一般來說,對於「苦受」的抗拒愈大,情緒愈亂,當你接納「苦受」,心就會平靜很多!

生:接納「苦受」就可以了嗎?佛法不是要離苦滅苦嗎? 導讀 7:-3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接納「苦受」就可以了嗎?佛法不是要離苦滅苦嗎? 師:「身苦心不苦」,接納身體的苦受,內心就不苦了,如果內心還有苦,就要找到內心「苦受」的因,消除苦因,才能澈底離苦滅苦!

導讀 7:-4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什麼是內心苦受的因? 師:這須更深一層看見潛藏的我見、自性見,因為逆境威脅、壓迫我的生存、發展、欲求、權益,損失、傷害、被排斥、否定、冷落、嘲笑會苦,得不到心愛的人或東西也會苦,執著自己的見解、觀念也會苦!我見和自性見導致苦!

導讀 7:-5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怎麼破除我見、自性見? 導讀 7:-5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怎麼破除我見、自性見? 師: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無我、無我所,生存、發展是由因緣決定,不可能完全由「我」決定,欲求、權益,損失、傷害、被排斥、否定、冷落、嘲笑也只是因緣的成住壞空,心愛的人或東西不一定非擁有不可,有因有緣自然有,無因無緣人想要也沒有!至於別人的意見觀念和我不一樣也很平常!因緣觀可以破除我見、自性見,內心就不會有苦!

導讀 7:-6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自性見和心苦有什麼關聯? 導讀 7:-6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生:自性見和心苦有什麼關聯? 師:有了自性見,對人、事、物容易局限於固定狹 窄的認知,把順逆、苦樂、成敗、得失、毀譽、美醜、貴賤、貧富等看成截然的對立,容易鑽牛角尖、陷入思想的困境走不出來,當事情發展違逆自己的預期和想像時,內心就會產生苦受。自性見澈底根除,看事情如實、寬廣,不落入對立、局限,內心才能完全平靜。 (正覺之音/深入苦受的底層●辜隱 ) 播放:德蕾莎修女最喜歡的詩.pps

結語:幸福的要素 建立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應該培養慈悲心、增進智慧。悲智雙運可以使人們達到完美的境界。如果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將成為好心的傻瓜;如果光注重智力發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將變成沒有同情心的頑固智者。 佛教教義,為了求取內心的自在,必須結合慈悲心和智慧。藉由愛的鼓舞和知識的指引,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摘自《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達摩難陀法師 著)

分享您個人的見解! 提問1:人們為何慣習於順我者貪、逆我者憎? 提問2:為何以怨止怨沒辦法止息怨,那怎麼辦? 提問3: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是否防人之心不 可無? 提問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與三世因果有關係? 提問5:處事中,忍辱心與柔軟心能否解決紛爭?

感恩您的分享

下週主題-7 飲食、物質、精神的滿足是生活中必需的,美食當前,您以什麼態度面對? 食物煮得好吃,或者不好吃,有沒有關係?當前新飲食革命(生機、有機、養生、慢食)您的看法如何?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3 times)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2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