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十 以銀定量法 分析試樣中氯離子含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實驗42 – Analysis of Aspirin.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人教版化学课标版 化学复习方法交流 安阳市第六十四中 任开锋.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原从水中来, 不敢水中行。 人人都要我, 无我食不成。 (打一物质)
第十章 酶工程技术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無機磷酸鹽的比色定量 化學乙級技術士訓練教材(3) 術科測驗第三題第二站 台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 教師:謝榮忠.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第二章 发酵工程基础知识.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作物缺素症的表现与防治 河北省廊坊市农广校
目标引领 考情分析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主要围绕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溶液中离子数目、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粒子中所含电子数等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预计2013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
化學乙級技術士訓練教材(6) 術科測驗第六題第二站 水中六價鉻含量之測定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 謝榮忠製作.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化學乙級技術士訓練教材(7) 術科測驗第七題第二站 水中亞硝酸氮含量之測定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 謝榮忠製作.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1-4 天然石灰石中氧化鈣含量之測定 R.-C. Jiang.
The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by Direct Titration
原理 PartA:The Determination Calcium by Displacement Titration
實驗四 利用化學變化提取純物質.
第三章 容量分析.
試液中鐵離子的比色 化學乙級技術士訓練教材 第四題第二站 台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 教師:謝榮忠.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分析化學實習.
Protein蛋白質3-Polyacrylamide gel 製備
第一次實驗課程- 市售果汁之還原糖定量 (DNS法)
酸鹼滴定 王鳳英 副教授.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第Ⅰ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化學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第二題第二站
重铬酸钾—无 汞 盐法 测 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 化学系 02级 (3)班 杨宏伟
3-3酸鹼的濃度 安南國中 周信安老師整理.
第二章 化学分析法 本章基本要求: 1. 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和术语: 滴定分析、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1試樣中鐵(Ⅱ)之比色定量 R.-C. Jiang.
利用pH計進行酸鹼滴定並畫出滴定曲線.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實驗七 亨利定律常數的測定.
化學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第七題第一站
1-4 天然石灰石中氧化鈣含量之測定.
微量鈷離子的定量分析 注意事項 下週實測考試 [未知濃度微量鈷離子的定量分析]
1-4 天然石灰石中氧化鈣含量之測定.
1-2 酸鹼滴定溶液之配製、標定與試樣之電位滴定曲線
電子圖 (Electron Diagram) 上一堂的重點: 陽離子 火焰顏色 焰色測試 (Flame Test) 鉀離子 (K+) 鈉離子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Protein蛋白質2-Bradford定量分析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理化检验 生活废水中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KMnO4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方法,深化对返滴定法的理解;
實驗八 溶解度積之測定.
化學丙級技術士檢定術科測驗第六題第二站 單元二十 酸鹼滴定法定量鹼量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化工科謝榮忠製作.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 生活科技課課程簡介 化工科.
第25讲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 验中的应用.
§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浓度.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實驗九 氧化還原滴定-草酸鹽之分析.
原理 PartA:The Determination Calcium by Displacement Titration
國中常見正負離子表 正離子 正離子團 H+、Li+、Na+、K+、Ag+、Mg2+、Ca2+、Ba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实验8 亚铁盐中铁含量的测定.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氯及其化合物 欧昌友 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實驗十 以銀定量法 分析試樣中氯離子含量

實驗原理 銀定量法:試樣溶液使用其沉澱劑(當標準溶液)來滴定,並加入特定之指示劑,滴定時試樣會與沉澱劑作用產生沉澱,當試樣完全反應後,多出的沉澱劑會與指示劑作用而使溶呈現特定之顏色,此即滴定終點,這種滴定法,稱為沉澱滴定法,如使用硝酸銀當標準溶液,則稱為銀定量法。

氯化鈉標準溶液濃度之計算: WNaCl:NaCl的重量(g) NaCl的分子量(58.44 g/mol)

硝酸銀標準溶液之標定 AgNO3溶液是以NaCl溶液當標準溶液,K2CrO4當指示劑,滴定時AgNO3會與NaCl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澱,達當量點時多出的AgNO3會與K2CrO4作用產生紅棕色的AgCrO4沉澱而達滴定終點。 ※M AgNO3×V AgNO3=MNaCl×VNaCl V AgNO3為滴定所得的數據,MNaCl為上一步驟已求得,VNaCl為20Ml代入上式,即可求得M AgNO3

硫氰化鉀標準溶液之標定 KCNS溶液是以AgNO3溶液當標準溶液,以鐵明礬(Fe3+)當指示劑,滴定時KCNS會與AgNO3 反應生成AgCNS白色沉澱,達當量點時,多出的KCNS會與Fe3+作用產生紅色的 Fe(CNS)63-,即滴定終點。 ※MKCNS × VKCNS = MAgNO3 × VAgNO3 VKCNS為滴定得到的數據,M AgNO3上一步驟已求得,V AgNO3為20mL,代入上式,即可求得MKCNS。

試樣中氯離子含量測定 在含氯試樣中加入過量的AgNO3標準溶液,使AgCl沉澱完全,過量的AgNO3再以鐵明礬當指示劑,以KCNS標準溶液來反滴定,KCNS與AgNO3作用會產生AgCNS白色沉澱,當過量的AgNO3全部被KCNS作用掉,多出的KCNS會與鐵明礬形成紅色的Fe(CNS)63-,即滴定 終點。 實際與試樣中的Cl作用的AgNO3毫莫耳數=最初加入的AgNO3毫莫耳數-剩餘的AgNO3 毫莫耳數 ※M AgNO3 × V AgNO3 - MKCNS × VKCNS

M AgNO3與MKCNS為前面步驟已求得,V AgNO3為40mL,VKCNS為滴定得到的數據,Cl為35 M AgNO3與MKCNS為前面步驟已求得,V AgNO3為40mL,VKCNS為滴定得到的數據,Cl為35.45, 代入上式中, 可求得Cl的重量。

實驗步驟 (一) 硝酸銀標準溶液之標定: 1. 精秤約1.46 g 氯化鈉,以去離子水溶解後,定量至250.0 mL。 2. 精取20.0 mL 放入250 mL 錐形瓶內,以去離子水稀釋至50 mL。 3. 加入1 mL 鉻酸鉀指示劑,以0.1 M AgNO3 標準溶液滴定至紅棕色沉澱生成。 4. 以同方式進行空白試驗。 5. 計算AgNO3 標準溶液濃度。

(二) 硫氰化鉀標準溶液之標定: 1. 精取20.0 mL AgNO3 標準溶液,稀釋至約100 mL。 2. 加入5 mL 6 M 硝酸溶液及5 mL 鐵明礬指示劑。 3. 以0.1 M KSCN 標準溶液滴定至紅色呈現15 秒不消失。 4. 計算KSCN 標準溶液之濃度。

(三) 樣品之測定: 1. 精秤約0. 2g 試樣,以50mL 去離子水溶解之。 2. 加入5 mL 6 M 硝酸溶液,再加入過量0 (三) 樣品之測定: 1. 精秤約0.2g 試樣,以50mL 去離子水溶解之。 2. 加入5 mL 6 M 硝酸溶液,再加入過量0.1 M AgNO3 標準溶液(假設樣品為純氯化鈉計算)。 3. 稍為加熱後過濾之,並以硝酸酸化之20 mL 去離子水洗滌三次,合併濾液及洗液。 4. 加入5 mL 鐵明礬指示劑,以0.1 M KSCN 標準溶液滴定至紅色呈現15秒不消失。 5. 再重複步驟1~4 之實驗。 由所得數據計算氯離子含量平均值。

注意事項

實驗十一 水中酚類物質之比色分析

實驗原理 在 pH7.8~8.0 及鐵氰化鉀存在下,酚與 4-Aminoantipyrine 作用會生成有色的antipyrinedye 化合物;在波長500 nm下, 這個有色化合物的吸收值與酚的濃度成正 比。因此利用數組已知濃度的酚標準液和 測得的吸收度,製作檢量曲線。在相同條 件下測定試樣的吸收度,利用檢量曲線可 以求得試樣中酚的量,進而求得酚的濃度。

實驗步驟 精取5.0 mL 試樣,以去離子水稀釋至約250 mL,以1+9磷酸調整 pH值至4.0左右。 將樣品移入500 mL 蒸餾瓶,裝於自行架設之蒸餾裝置上,以250mL 量筒承接蒸出液,加熱蒸餾出約200 mL,再稀釋至250 mL。 取50.0 mL 蒸出液(分析兩次),加入2.5 mL 0.5 M 氨水,以磷酸鹽緩衝液調整pH 7.8 ~8.0,移入100 mL 量瓶中。 加入1 mL 4-Aminoantipyrine 溶液,混合均勻後再加入1 mL 鐵氰化鉀溶液,混合均勻後稀釋至100 mL,靜置15 分鐘。

5. 在500 nm 波長下讀取其吸收度。 6. 以濃度約1000. 0 mg/L 之酚貯備液,稀釋成適當濃度之酚標準溶液,再精取含約0 5.在500 nm 波長下讀取其吸收度。 6.以濃度約1000.0 mg/L 之酚貯備液,稀釋成適當濃度之酚標準溶液,再精取含約0.10, 0.20, 0.30, 0.40, 0.50 mg 之酚標準溶液,稀釋至約50.0 mL,依步驟 3 ~ 5 進行分析。 7.以最小平方法計算酚量與吸收度之線性關係及相關係數,並利用製備之檢量線,求出試樣之酚濃度(mg/L)。 8.依操作說明步驟6.進行空白試驗。

注意事項 1.水中的酚類物質係以蒸餾法將其蒸出。 2.

實驗十二 以過錳酸鉀定量褐鐵礦中之鐵含量

實驗原理 (一)過錳酸鉀溶液之標定: 以草酸鈉做為標定劑,在酸性熱溶液中, 草酸鈉(C2O42-)會與過錳酸鉀(MnO4-)進行下 列之反應: 實驗中加入的深紫色KMnO4會被Na2C2O4還原成極淺粉紅色的亞錳離子(Mn2+),但滴定至當量點時,一滴過量的KMnO4,即可使溶液呈現明顯的淺粉紅色。

反應時KMnO4與Na2C2O4的莫耳數比為2:5,即草酸鈉的莫耳數=過錳酸鉀的莫耳數× 可整理出以下式子:

將褐鐵礦(Fe3O4.xH2O)以濃鹽酸溶解後,會產 生Fe3+ (FeCl4-),再以SnCl2還原鐵離子Fe3+形成 (二) 褐鐵礦中鐵的定量 將褐鐵礦(Fe3O4.xH2O)以濃鹽酸溶解後,會產 生Fe3+ (FeCl4-),再以SnCl2還原鐵離子Fe3+形成 Fe2+。以標定過的過錳酸鉀溶液滴定亞鐵離子含 量,即可求得褐鐵礦中鐵的含量。 ※過錳酸鉀和鐵之莫耳數比為1:5,鐵的莫耳數=過錳酸鉀的莫耳數×5 ※鐵的重量=鐵的莫耳數 X 55.8

實驗步驟 1. 精秤0.19 g 之草酸鈉(Na2C2O4) ,溶於約60 mL 3 M 之熱硫酸液中並維持溫度於約60℃,以過錳酸鉀溶液滴定至呈淺紅色且維持30 秒不退色,記錄使用體積,重覆上述步驟一次,求平均值以計算過錳酸鉀溶液濃度。 2. 精秤約0.3 g 之褐鐵礦樣品兩份,以10 mL 去離子水將之洗入250 mL 之錐形瓶中,加入約15 mL 之濃鹽酸及約1 mL 0.125 M 之SnCl2 溶液,再以表玻璃蓋住錐形瓶,並加熱至沸騰以溶解樣品,如有沉澱物時,過濾之。 3. 逐滴加入0.125 M之SnCl2溶液,使溶液從黃色(Fe3+)恰好還原為無色(Fe2+),然後再多加兩滴。

4. 待溶液冷卻後,迅速加入10 mL 5 % HgCl2 溶液。 5 4. 待溶液冷卻後,迅速加入10 mL 5 % HgCl2 溶液。 5.靜置3 分鐘後,加入25 mL 之Zimmermann-Rinhardt 試劑及15 mL 之85%磷酸溶液,並稀釋至100 mL。 6. 以標定過之過錳酸鉀溶液滴定,以計算樣品中鐵之含量。

注意事項 1.本實驗中加入稍過量的SnCl2溶液,會產生 白色沉澱;SnCl2不可加太多,否則SnCl2會 與HgCl2反應生成黑色的汞,如有此現象發 生,實驗失敗 2.本實驗一開始反應速率較慢(即KMnO4的紫色不易褪掉),但當產生的Mn2+數量增加時,由於Mn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反應的速率自然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