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生活 蓋斑鬥魚、孔雀魚的飼養與觀察 崑山科技大學 蕭明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皮肤知识培训 隆力奇定制营销事业部 日期: 编号: LLQDC. 皮肤 — 面子?
Advertisement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第三节 发酵工程简介 学习目标: 1、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A:知道)。 2、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 应用(A:知道)。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动学).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与自然共生.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水 与 生命.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知识竞赛 欢迎同学们参与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指导教师:丹赵路中学 王同有.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简介 郭晓东 生技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简介 郭晓东 生技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2.2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 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核移植 单克隆抗体等.
主題 : 飲食安全 主講人:護士黃淑美 ..
苏教版高二选修2 2.3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
食品安全危害基本知识.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复习提纲.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预防龋齿 从我做起.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食物中毒及预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新版介绍 李开祥.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長江路2段61號 華西街夜市龍山寺1號出口 觀音水素有限公司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工程.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第二节 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 一、干制原料涨发的概念 二、干制原料涨发的工艺流程 三、干制原料的涨发方法 四、干制原料涨发的基本要求.
司法机关.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省级研训报告会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主讲人: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鬥魚的介紹.
水中世界 Q毛組 李佩穎 著作
五年五班19號張宜歆 ~可愛的小金魚~ 下一頁.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科學專題研究 日常飲品pH值的探究.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環境與生活 蓋斑鬥魚、孔雀魚的飼養與觀察 崑山科技大學 蕭明謙

孔雀魚簡介 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英名:Bellyfish,Guppy,Millions 原產地:中南美洲 發源地:南美洲(巴西、巴貝多) 體長:7公分或2.4吋 類別:小型卵胎生將魚類 俗名:葛比魚、孔雀魚

孔雀魚的形態特徵 魚體形修長,後部惻扁,有著非常漂亮的尾巴,該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 雄魚身體瘦小,體長4~5釐米。背鰭較長,蔔靖尖狀,尾鰭寬而長約占全長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長,大於尾柄高。

孔雀魚的形態特徵 根據其尾鰭的形狀,何分爲上旬尾、下劍尾、雙劍尾、琴尾、針尾、圓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種。 其身體及背鰭、尾鰭的顔色五彩繽紛,主要有紅色、藍色、黑色、黃色、綠色、虎皮色及雜色等。有些雄魚撇尾旬上有藍黑色小圓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

孔雀魚的形態特徵 雌魚身體較粗壯:體長可達7釐米左右,體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鰭和尾鰭的顔色比雄魚遜色。 孔雀魚的繁殖力很強,經過人們長期雜交培育,産生了許多花色品種,千姿百態。

孔雀魚的生態 原產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巴貝多,千里達,巴西北部與蓋亞那,喜歡22-24度的水溫,普遍是生活在硬水,酸鹼值偏弱鹼性(pH7-7.5)的環境。

孔雀魚的生態 孔雀魚原產於在中南美洲,為卵胎生魚種。現在市面上所見到的孔雀魚,則是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的混合種,體長可以大到約7公分,適應環境的能力十分強,不管是大型的五尺缸或小型的一尺半缸,均可適應良好,但是小型缸內的孔雀魚大小大約只能大到二~三公分。

孔雀魚的生態 其生命世代短,大約只有半年到一年的壽命,因此其生殖速度快,且在母魚身體有特別的構造,可以有短暫儲精的能力。以單養孔雀魚且公母魚同養的情況底下,約維持溫度在二十五度時,約二十四到三十日,在環境適合時,便可有一次的生產期,每次生產數量由十多條到數百條稚魚。

孔雀魚的繁殖方式 孔雀魚為卵胎生魚種(卵在體內受精,受精卵保留在母體內,靠卵本身的卵黃供給營養發育到小魚時才生出來...),雌魚在交配兩週後,腹部漲大出現黑色胎斑,即為生產前兆,雌魚產子時間約半小時,多數在傍晚或黎明完成產子,孔雀子魚一離開母體即有活動覓食能力,由於成魚會吃子魚(尤其是在擁擠與食物貧乏的環境...),孔雀子魚常常一生下來就必須逃難躲避成魚的攻擊。

孔雀魚的繁殖方式 孔雀魚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孔雀魚的繁殖週期相當短,從幼魚到具繁殖能力的成魚僅需2-3個月,因此在改良魚種體態、色澤..等,也能在短期內看到成果。孔雀魚會吃食同伴所生之幼魚,甚至連自己所生之幼魚亦同,故培育時需特別注意懷孕的母魚,適時隔離於陰暗處,並放於水草缸中待產,可獲得最高的生產存活率及仔魚收穫率。

孔雀魚的飼養 水溫 孔雀魚可以接受的水溫從18℃到34℃,如果低於18℃比較容易發生一些狀況,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黴等疾病,所以可視個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加溫器。 至於夏天室溫常常高於30℃以上,加上天氣熱,飼主通常會較懶得換水,因此水中飼料殘存、排泄物、亞硝酸等濃度皆會快速提高,到達威脅孔雀魚生存的地步。

孔雀魚的飼養 而且高溫伴隨而來的是孔雀魚的代謝速率過快,造成體內鈣質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魚很容易出現脊椎彎曲的情形,彎曲越大,越容易壓迫內臟威脅孔雀魚的生存。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家裏開冷氣,缺點就是要負擔較多的電費,另一種方法較爲經濟,但是比較辛苦,就是"常換水",如果可以每天換水,多少可以降低幾度,而且更可以讓孔雀成長快速、魚體健康,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孔雀魚的飼養 pH值 最適合孔雀魚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間,水中的酸堿值對孔雀魚的影響相當大,酸堿值是對數的形態,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對於人類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對孔雀魚而言恐怕已經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飼養者換水次數少,久而久之,水質早已因爲各種因素轉變爲酸性,此時如果突然大量換水,勢必會造成孔雀魚相當大的衝擊。

孔雀魚的飼養 硬度 孔雀魚喜歡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雖然如此,但是以版主個人認爲,水的硬度對孔雀魚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拿兩個飼養孔雀有相當歷史的國家:德國和日本做爲例子,德國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質皆爲軟水,而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條件都可以將孔雀養得很好,可見的孔雀的適應能力很強,比較不需要飼主費心調整水的硬度高低。這也是許多人常說孔雀魚易於飼養的原因之一。

孔雀魚的飼養 亞硝酸濃度 亞硝酸濃度的高低對於孔雀魚的生存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孔雀對於亞硝酸濃度的適應遠超過其他的魚種(根據資料顯示,孔雀魚可以忍受的亞硝酸濃度約爲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亞硝酸濃度過高,對於孔雀總是一種傷害 要解決亞硝酸濃度過高的問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換入新鮮且除過氯氣的水,不過長期亞硝酸濃度過高,就必須考慮是否篩檢程式的效果太差或是魚只飼養密度過高。

孔雀魚的飼養-飼料 人工飼料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人工飼料已經有相當多的種類,大致分爲三種: 一、薄片飼料; 二、顆粒飼料; 三、冷凍飼料。 人工飼料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人工飼料已經有相當多的種類,大致分爲三種: 一、薄片飼料; 二、顆粒飼料; 三、冷凍飼料。 這些飼料是屬於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餵食的飼料

孔雀魚的飼養-飼料 活餌 活餌的使用一向都是毀譽參半,因爲活生生的餌料營養價值,當然遠勝過人工處理過的飼料,但是伴隨而來的卻是安全性的問題,身爲飼主的我們不可不慎,否則帶來的後遺症會讓你覺得不如只餵食飼料就好!

孔雀魚的飼養-飼料 目前最安全的活餌應該就算是豐年蝦(無節幼蟲)吧!準備時間並不需要太長,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續,不過孵化出來以後,應該儘快餵食,因爲無節幼蟲最營養的就是剛孵化出來還帶著卵黃囊的時候,如果時間拖的太久,卵黃都已經被無節幼蟲吸收殆盡,因此營養價值就會稍微打點折扣。

豐年蝦

孔雀魚的飼養-飼料 還有一種就是水蚤,可以用綠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剛從野外採集回來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餵魚,因爲水蚤是駝形線蟲的中間宿主,一旦被駝形線蟲寄生的話,可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的喔! 還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種,如果是屬於劍水蚤,由於有堅硬的外殼,比較不適合。

水蚤

孔雀魚的飼養-飼料 另外一些水族館最長用的活餌首推絲蚯蚓,絲蚯蚓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魚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讓你的孔雀不停的進食,因此孔雀魚會相當快速的成長,又可以當作藥餌,將藥物先喂給絲蚯蚓變成藥引,再給孔雀魚吃,效果相當不錯。 但是由於絲蚯蚓的來源都是從野外採集回來,雖然某些水族館會先殺菌處理,但是誰也沒有辦法保證絲蚯蚓的體內不會帶有寄生蟲的蟲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絲蚯蚓

孔雀魚的繁殖 以單養孔雀魚且公母魚同養的環境底下,約維持溫度在25度時,約24到30日便可有一次的生產期,每次生產數量由十多條到數百條稚魚。孔雀魚體色與尾鰭上不同色彩的表現,均由顯性與隱性基因的配種控制,如何經由選魚配種創造出新的改良種,深深吸著孔雀魚的愛好者。

孔雀魚的繁殖 孔雀魚的繁殖週期相當短,從幼魚到具繁殖能力的成魚僅需2-3個月,因此在改良魚種體態、色澤..等,也能在短期內看到成果。 孔雀魚會吃食同伴所生之幼魚,甚至連自己所生之幼魚亦同,故培育時需特別注意懷孕的母魚,適時隔離於陰暗處,並放於水草缸中待產,可獲得最高的生產存活率及仔魚收穫率。

孔雀魚的繁殖 由於孔雀母魚會吃自己生下的子魚,因此一般市面上有販賣所謂的「繁殖箱」,通常是內掛在水族箱中,建議不要使用此類狹小的繁殖箱,因為太過狹小母魚容易死亡!最好改用兩種方式: 1.多種植水草 2.另外以小缸子作為配種與繁殖箱,裡面僅放置 2~4隻公、母魚作為配種於繁殖,同樣缸子裡 最好也放一團莫絲。 ◇ 有些人會把待產母魚放於密植水草缸,生完後撈出母魚。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魚缸 飼養任何魚都必須具備,這是毋庸置疑的,一般而言,除了以水草缸爲主的設計可能會用到特殊尺寸的魚缸以外,通常以繁殖孔雀魚爲目的的玩家們幾乎都有爲數不少的缸子,比較常見的大概就是以一尺、一尺二、一尺三、一尺半、和兩尺這幾種較常用,其他常被我們使用的還有寵物箱也是一時應急的好工具。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過濾系統 濾系統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更加顯現出他的重要,因爲魚缸是極爲;封閉的環境,魚的排泄物都一直在水中累積,如果沒有辦法將這些廢物消除,長久下來,孔雀一定不會長得漂亮,甚至降低疾病的抵抗力,試想如果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斥垃圾的地方,無法將垃圾處理掉,長期下來,有幾個人可以承受,更何況是比人類更加脆弱的孔雀魚。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由於孔雀魚的玩家多半都是用許多魚缸獨立飼養各種不同品系的孔雀,所以如果每一缸都要設置完整的過濾系統,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負擔的起,因此最常見到孔雀魚玩家們用的過濾方式就是使用海綿氣動式過濾系統,俗稱水妖精。

一般市面常見的水妖精,需搭配打氣機使用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氣動式海綿過濾器的好處是:安裝方便,經濟上的負擔也較輕。而且也不必擔心母孔雀生出的小魚會被篩檢程式吸進去,缺點就是海綿較容易因爲堵塞使效果受到影響,使用者最好定期清洗,因爲一些導致疾病的因數都會一直留在過濾棉裏,如果長期都不去處理,恐怕常常會有疾病發生。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也就是沈水型的過濾器,利用馬達將水吸入後利用過濾棉過濾水中雜質,效果相當不錯,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産品也相當多種,只需要定期清洗過濾棉,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不過成本過高,如果手邊魚缸數量較多的話,恐怕每一缸都使用一台,那麽就必須花費一筆爲數不小的金額。

一般市面常見的沉水過濾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其他的過濾系統例如:上部過濾系統、圓筒過濾器、甚至是滴流式過濾系統,只要過濾效果良好,都可以使用在孔雀魚的缸子裏,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適合您的魚缸大小,以及飼養的預算。

其他常見的過濾系統 上部滴流式過濾 外掛式過濾 圓桶過濾器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燈具   燈光對於孔雀的成長有人認爲有其必要性,也有人不以爲然,原則上並不一定要使用專用的水族燈具,但是至少要有光線、營造出日夜的感覺,根據經驗,在黑暗中的孔雀魚比較不會接受餌料;孔雀魚的色澤也會比較黯淡,而在有光線的情況下,則會增加搶食的速度,減少殘餌過多污染水質的機會;孔雀魚的色澤也會比較亮麗。而且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也比較方便觀察孔雀是否感染疾病、大約何時要準備接生小魚等每日例行的工作。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控溫系統   孔雀魚能忍受的溫度範圍相當廣,約從18度到30度左右都可以接受,所以倒是不一定需要控溫系統,不過夏天如果真的很熱,最好能讓飼養孔雀魚的場所保持良好的通風,否則溫度太高容易造成孔雀魚新陳代謝速度過快,以成熟的母孔雀而言,代謝速度過快容易使體內鈣質加速流失,如果有加上產後失調,即有可能出現脊椎彎曲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讓溫度高於30度。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底砂   飼養孔雀常用到的底砂應該算是水草缸常用的矽沙,其實孔雀魚的適應能力很強,通常只要使用中性的底砂就沒有問題了,有些人養孔雀喜歡使用珊瑚砂,因爲珊瑚砂可以讓水質變硬變堿,營造出孔雀喜歡的環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讓PH質太高,否則也是會有反效果的

孔雀魚的飼養設備 其實沒有鋪設底砂反而方便換水、可以清除沈積的糞便,不過這樣一來,沒有底砂緩衝水質的變化,比較適合稍有養魚經驗的朋友,而且最好能夠勤于換水照顧,不然也無法使孔雀快樂的生活。

蓋斑鬥魚 蓋斑鬥魚學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 (Linnaeus),英文名為「Paradise fish」,俗稱「天堂魚」,由於頭部兩側鰓蓋上有一墨綠色的圓斑,故稱「蓋斑鬥魚」,又稱「三斑鬥魚」或「台灣鬥魚」,客家話則音似「龐鼓辣」,日本人則稱之為「台灣金魚」。

蓋斑鬥魚 原產於中國南部、海南島、中南半島及台灣,1868年由P.Carbonier氏當做觀賞魚移入法國,此後即傳入西歐、南北美與日本。蓋斑鬥魚是台灣特有亞種魚類,數十年前曾遍佈全國大小溪流、溝渠、和池塘,如今卻在大部分的地區消失了,僅剩苗栗三義一帶較多,桃園、臺南、臺北、臺中則是零星分佈

蓋斑鬥魚 其數量漸減的原因大概為農藥使用流入溝渠,河川受工業汙染,及棲地環境日益稀少,及受大肚魚、吳郭魚等外來種魚類的入侵等影響。近年來許多人開始注意到其瀕臨絕種的危機,而有計畫地進行復育工作。

畫家筆下的蓋斑鬥魚

蓋斑鬥魚的分布 關於蓋斑鬥魚的分布,除了台灣,中國大陸、韓國、越南、東南亞一帶也有其蹤跡;像是水族館中會見到的「彩兔」,大多就是從東南亞引進的蓋斑鬥魚魚種,跟台灣本土型的外表類似,但還是有些微差異。 現存台灣各地之蓋斑鬥魚的種魚中,有包括三義型、南港型、北埔龍潭型、食水嵙型(臺中型)、嘉義型、臺南型、宜蘭型等,清大教授曾晴賢分析台灣本土各型鬥魚DNA發現,雖有些微差異,但確定均為同一種無誤。

蓋斑鬥魚的飼養 蓋斑鬥魚性喜於水流和緩的地區生長,像是池塘、沼澤地帶,一般水流較急的河川流域較難看見其蹤影。 蓋斑鬥魚最佳生長的水溫範圍約為攝氏20度~27度,以牠強大的適應能力來說,當然並非在這範圍外的溫度就無法存活,只是會減少活動並暫停覓食與繁殖的動作罷了。

蓋斑鬥魚的飼養 除了耐餓之外,還有一特點也讓鬥魚堪稱是懶人飼養的良好魚種,就是養牠不需要打空氣。有養過金魚等其他熱帶魚類的人就知道,魚缸中要打空氣是讓魚存活的要素。 不過蓋斑鬥魚鰓上有所謂「迷器」的皺摺,這輔助呼吸的器官使牠可以直接在溶氧量低的水中呼吸空氣。

別懷疑!鬥魚會淹死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蓋斑鬥魚的飼養 不過,每隔十幾分鐘蓋斑鬥魚就要探出水面一下做類似換氣的動作,所以飼養牠時要注意水面上不能被密集的浮萍覆蓋,這樣會阻礙牠們換氣的動作,使牠們「淹死」在水中。 別懷疑!鬥魚會淹死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飼養蓋斑鬥魚的設備 飼養蓋斑鬥魚的設備基本上比照前述的孔雀魚的設備就可以飼養了。 餵食的飼料方面同樣以市面上一般小型魚飼料即可,方便又營養。

飼養蓋斑鬥魚時的注意要點 應避免於水流湍急處飼養,最好是在靜止的水。 要避免經常換水,以免水溫溫差太大。 避免置於陽光直射的地方。 水族箱或池塘內應養殖自然水草,以便其繁殖與躲藏。 避免跟其他種類的魚養在同一容器內,會被鬥魚打死。 注意養殖的水面若佈滿浮萍等水生植物,可能會使鬥魚無法換氣。

蓋斑鬥魚的繁殖 蓋斑鬥魚的交配繁殖期在每年的三月到十月間,發情的成年鬥魚一年約1~4次交配。若天氣一直不錯、維持著高溫,甚至到十一月都還有鬥魚在繁殖,不過這種現象不是正常。

蓋斑鬥魚的繁殖 雌魚產卵前,雄魚會尋覓浮水型植物群下(如浮萍、水芙蓉)為構築泡巢的場所,然後浮到水面,吸進空氣後,再吐出許多小泡泡,這些動作會連續做,直到泡泡達到一些數量,這些小泡泡就是將來給受精卵住的窩,一般也稱泡巢 然後,雄魚會在雌魚面前跳舞、求愛,只要雌魚表示願意,雄魚就會彎起身體纏住雌魚,使雌魚產卵。

蓋斑鬥魚的繁殖 雄魚則一面使卵受精,一面用嘴巴將受精卵銜入泡巢內,並在一旁守護者,這個時期雄魚會趕走所有靠近泡巢的其他魚,連雌魚也不能靠近,大約經過一、二天之  後,卵會開始孵化  再經過三天,幼魚就可以自由的活動,這時雄魚就會把牠們從泡巢中拉出來。

蓋斑鬥魚的繁殖 在繁殖期間,通常是雄鬥魚最兇猛的時刻,為了搶地盤、爭領域,往往會打的很激烈。牠們在相鬥時,身 上的鰭會張的很開,然後奮力的往對手魚衝過去撞擊,有點劍拔怒張、然後一鼓作氣攻擊的意味存在 若對手魚不逃離其勢力範圍,往往會鬥到雙方有一隻死去為止。

雄魚與雌魚體色鮮豔程度不同

正在製作泡巢的雄魚

纏綿的蓋斑鬥魚

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 蓋班鬥魚以浮游動物、昆蟲幼蟲,特別嗜食蚊蟲幼蟲為食物來源,據研究指出:平均體重0.676g的蓋斑鬥魚,每日可吞食孑孓304隻,蛹每日可吞食307.5隻 ,是非常重要的有益生物

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 目前大力著手進行復育工作的單位,以國立基隆海事學校及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兩個單位成果最為豐碩,其中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在1991年著手調查蓋斑鬥魚的分析、進行生態研究、復育、規劃保護區可行性的評估,並於1997年復育出3000隻,並將種魚擴散至台灣21處

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 依據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本種對於環境要求並不嚴苛,生命力也很強韌,其繁殖採用雄魚護卵的保護策略,在無干擾的自然環境中,繁殖能力甚強,如果有適合的棲地,保育本種並不困難;因此,如要保護本種,當務之急是保護棲地。

蓋斑鬥魚生態與復育 對於生存環境不挑剔的蓋斑鬥魚,目前面臨生存的危機,顯示台灣溪流污染情形的嚴重,而對於蓋斑鬥魚的復育,除了積極人工孵育外,溪流棲地的改善才是治本之道。 在實驗室或人工控制的環境下保有本種,復育只算成功了一半;期望本種能在臺灣恢復往日的丰采,廣泛的分佈於臺灣原存各地,這樣才能算是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