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2. 化学组成及结构: 蛋白质: A. 氨基酸组成 --- 含芳香族氨基酸 (特别是酪氨酸),免疫原性强。 B. 结构:环状,免疫原性强; 直链,免疫原性弱。 多糖:具有免疫原性, 较蛋白质弱。 核酸:多无免疫原性。
3. 可降解性: ◆含L-氨基酸的蛋白质易降解,具有 免疫原性。 ◆含D-氨基酸的聚合体不易降解,不 具有免疫 原性。
(二)宿主因素 1. 异物性:异种或同种异体的物质。 抗原 来源与宿主之间种系关系 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 2. 宿主的遗传性: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 同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 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3. 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 剂量: (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 疫应答。 (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 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 腹腔。
4. 免疫佐剂(adjuvant ): 定义: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混合注射机 体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的物质。 应用:a. 弱免疫原性物质 b. 免疫原剂量不足 佐剂种类: (1)油性乳剂—弗氏佐剂 (Freund adjuvant) (2)无机化合物 (3)微生物及其产物 (4)脂质体
二.抗原性 (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表位(epitope): 抗原与抗体、BCR 和TCR特异性 结合的结构。 抗原的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簇 数目。
抗原决定簇分类: A. 构象决定簇 (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 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 1. 按构成分: A. 构象决定簇 (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 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 B. 顺序决定簇(sequence determinant): 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肽片段构成的决定簇。 2. 按功能分: A. 隐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的决定簇。 B. 功能性决定簇:能被B 细胞识别,或与抗 体结合的决定簇。
(二)T、B细胞表位 1.T 细胞表位(T cell epitope): 与TCR 结合的表位(约9-17个氨基酸残基)。 a. T 细胞表位 b. 限制位(agretope) 2.B细胞表位:与抗体和BCR结合的 表位(约6-7个氨基酸残基或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