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本章要證明: 第2章供需線相交的那個均衡點, 是非常「好」的。 說它「好」, 那就脫離了純粹科學性、實是性的層面, 而涉及了規範性分析的福利經濟學範疇。 規範性分析是討論事物的「應然」面; 福利經濟學則是從增進社會福祉之目的上, 研究這種帶有價值判斷的課題。 至於什麼是「好」? 憑什麼說「好」? 判斷標準在哪? 這是本章將觸及的主題。
效率、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全世界原油儲量有五千三百億桶, 每年消費一百六十五億桶。」 請問大家: 「原油幾年會被消耗完?」
需求價格與消費者剩餘 消費者願付的最高價格, 稱需求價格 它還代表消費者消費那一單位的「邊際效益」 需求價格就是消費者的邊際效益
需求價格與消費者剩餘 現代人幾乎什麼東西都依賴市場。為什麼? 因為可以賺到消費者剩餘 消費者任何自願的購買, 一定是「物超所值」, 那個差額就是消費者剩餘 我們用下圖來說明:
需求線與消費者剩餘
供給價格與生產者剩餘 供給線上的價格, 是生產者的最低要求價格; 該價格也稱為供給價格 供給價格就是生產者的機會成本 對應的成本, 也就是「邊際成本」
供給價格與生產者剩餘 生產者願意提供東西出售, 一定是市價超過機會成本; 也就是超過他的供給價格 市價超過生產者的供給價格之差額, 就是生產者剩餘 我們用下圖來說明:
供給線與生產者剩餘
一隻看不見的手 對消費者而言價格越低越好 生產者而言工資越高越好 到底有沒有一個「最好」的價格?
經濟效率 市場的主要機能, 就是它能達到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率 何謂經濟效率? 就是資源配置達到柏雷托最適境界
社會福祉的衡量 一個社會分食一塊大餅為例: 效率 是指大餅 (社會福祉) 做得最大 公平 是指大餅分配合乎社會正義 穩定 是希望餅不要忽大忽小 成長 則要求大餅年年增大
市場均衡與經濟效率
經濟效率 社會福祉最大 市場均衡 過猶不及
非均衡產量的社會福利較少
價格機能 均衡價格扮演的價格機能或市場機能, 可以拆解成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提供一個分工合作的場所 傳遞一個綜合的訊息 指導消費者如何消費 指導生產者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 做為一個自發性獎優懲劣、 自動改正錯誤的機制 各取所值分配資源
市場如何解決原油短缺 價格機能運作 價格的升降都會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透過自由市場
政府管制 市場自由運行的結果, 會自動達到經濟效率 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不論是數量管制、價格管制, 或其他的干預, 通常都會減損社會福利
數量管制 數量的管制, 通常有兩種目的 數量管制, 通常是設定上限 管制會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一是想要壓低消費量 另一種管制的目的是為求 「以量制價」 數量管制, 通常是設定上限 管制會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所謂 「效果」 就是大排長龍、黑市、回扣、紅包、黃牛票等等問題
數量管制
價格管制 世界各國幾乎都有農產品價格干預的制度 事實上比較接近對農民的補貼 價格干預種類, 也可以分成兩種: 價格下限: 最低工資率 價格上限: 對房租設限
價格管制
價格管制 價格上限是法定最高價, 要低於均衡點才起作用 (短缺) 價格下限則相反 從經濟效率的觀點, 不論制訂價格上限或下限, 都有損效率, 造成絕對損失
其他管制 租稅與產業政策 公營事業 管制引發管制
管制的後果 嚴格管制, 會產生更多流弊: 傳遞錯誤訊息 浪費 缺乏生產誘因 分配不當
市場失靈 政府仍然有存在空間, 因為市場機能是不完美的 我們可以把問題分成三類: 市場自由發揮, 可能形成自然獨占 有外部性或公共財的問題時 當追求經濟效率以外的目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