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烷 烃 §2.1 烷烃的结构 §2.2 烷烃的命名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2.5 自由基的反应历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化学081班 郑柏彰 36 巫小龙 42.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杂化轨道理论复习 C原子 — sp3杂化.
第二章 烷 烃 §2-1 烷烃的通式和同分异构现象 §2-2 烷烃的命名法 §2-3 烷烃的构型 §2-4 烷烃的构象
第六章 卤代烃 亲核取代反应(4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 了解卤代烃的分类。 2. 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甲”为何义 “天干”顺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有机化学.
第三章 烯烃 §3-1 炔烃 §3-2 二烯烃.
1、掌握卤代烷的命名、异构,熟悉一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性质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重点认识典型化学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 2.通过对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3.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加深认识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四章 烯烃.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本章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必须掌握的内容】   1. 普通命名法。    2. 衍生物命名法。 3. 系统命名法。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专题辅导一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exit.
Alkanes and Their Conformations
Geophysical Laboratory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及电子效应
第五章 卤代烷.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异构 ( Nomenclature and Isomers )
第三章 环烷烃 §3.1 分类与命名 §3.2 化学性质 §3.3 结构与构象 §3.4 制备与用途.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卤代烷的性质 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第四节 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 第五节 几种重要的卤代烃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一篇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第二章 烷烃 主讲人 李晓萍 2010年9月8日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五章 脂环烃 主讲人 李晓萍 2010年10月13日
乙烷、乙烯与乙炔结构的对比 分子式 乙烷 乙烯 乙炔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空间各原子 的位置 2C和6H不在同一平面上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4章 烃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第二章 烷烃(Alkanes) 【烷wan】取完全之意,碳被氢完全饱和;【烃t-ing】指碳tan氢qing化合物。烷烃通式CnH2n+2。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河北正定中学 汪义恒.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烷烃的命名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第 二 章 链烷烃 环烷烃 构 象 exit.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二章 烷 烃.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三章 烃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与甲烷 第二节 烷烃及其同系物 第三节 乙烯和烯烃 第四节 乙炔和炔烃 第五节 苯与芳香烃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第三章 烃     第一节 烃的命名    第二节 烃的化学性质.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第一节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环烷烃的性质 第三节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二章 饱和脂肪烃 分子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简称烃。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为氢原子饱和的烃分子,为饱和脂肪烃。烷烃分子中碳原子连成直链或带有支链的为开链烷烃,简称为烷烃(alkane);连成环的为环烷烃(cycloalkane)。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一节 羧酸分类和命名 一.命名、物性 1. 根据俗名命名 酒石酸 马来酸 -乙氧基醋酸 2019/7/9.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位似.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烷 烃 §2.1 烷烃的结构 §2.2 烷烃的命名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2.5 自由基的反应历程 第二章 烷 烃 §2.1 烷烃的结构 §2.2 烷烃的命名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2.5 自由基的反应历程 §2.6 烷烃的制备与用途

§2.1 烷烃的结构 一、烷烃同系物与同分异构 二、碳原子的分类 三、烷烃的构型 四、烷烃的构象

一、同系物与同分异构 1. 烷烃的同系列(Homologous series) 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凡具有同一个通式,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物理性质则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的化合物系列,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相邻的同系物在组成上相差CH2,CH2称为系列差。 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烷烃同系列中,甲烷、乙烷、丙烷只有一种结合方式,没有异构现象,从丁烷起就有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而构造不同的异构体称为构造异构体。 在烷烃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异构体的数目增加得很快。对于低级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和构造式,可利用碳干不同推导出来。 以己烷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 写出这个烷烃的最长直链式: (省略了氢)

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式作为主链把剩下的碳当作支链。依次当取代基连在各碳原子上,就能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 写出少二个碳原子的直链式作为主链。把两个碳原子当作支链(2个甲基或乙基),接在各碳上。

把重复者去掉。己烷的同分异构体只有5个。 书写构造式时,常用简化的式子为: CH3CH2CH2CH2CH3 或 CH3(CH2)4CH3。

二、碳原子的类型 1。 1° 1° 3° 2° 3° 2° 4° 1° 1° 3° 2° 1° 2° 1° 伯 仲 叔 季

三、烷烃的构型 1、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构型(Constitution):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Methane 的正四面体 Kekulé模型

2. 碳原子的sp3杂化。 C 1s22s22px12py1,按照未成键电子的数目,碳原子应当是二价。然而,实际上甲烷等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一般是四价。原子杂化理论设想,碳原子形成烷烃时: 空间取向是分指向四面体的顶点。 sp3轨道的对称轴之间互成109028`。

sp3杂化杂道

3. 烷烃分子的形成 透视式表示:

四、烷烃的构象 构象(Conformation):一定构型的分子通过单键旋转,形成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布。 锯架式(透视式) 构造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有许多构象。 构象的表示方法  锯架式(透视式)  纽曼式(Newman)

透视式(乙烷为例)

纽曼式(乙烷为例)

1. 乙烷分子的构象能量图

2. 正丁烷的构象 能量大小顺序 (1)<(2)<(3)<(4) CH3CH2-CH2CH3 看成是1,2-二甲基乙烷,沿C2-C3旋转,产生各种构象,典型构象有四种: CH3 全重叠式 能量大小顺序 (1)<(2)<(3)<(4)

3. 丁烷构象能量图

§2.2 烷烃的命名 一. 普通命名法 通常把烷烃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如:C11H24,叫十一烷。 凡直链烷烃叫正某烷。如:CH3CH2CH2CH2CH3正戊烷 把在碳链的一末端有两个甲基的特定结构的烷烃称为"异某烷"。

在五或六个碳原子烷烃的异构体中含有季碳原子的可加上"新某烷" 衡量汽油品质的基准物质异辛烷则属例外,因为它的名称沿用日久,已成习惯了。

二. 烷基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消除,一个氢原子而剩下的原子团称为烷基。

三. 系统命名法 1892年在日内瓦开了国际化学会议,制定了系统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叫做日内瓦命名法。后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作了几次修订,简称为IUPAC命名法。 我国参考这个命名法的原则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了我国的系统命名法(1960)。1980年进行增补和修订,公布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直链烷烃的命名和普通命名法是基本相同的,仅不写上"正"字。

烷烃的命名规则(一) 1. 选取主链(母体) 选一个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若有等长碳链,选取代基多的碳链为主链。

烷烃的命名规则(二) 含多取代基时,编号采用“最低次序”原则。 2. 主链碳原子的位次编号。确定主链位次的原则是要使取代基的位次最小。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含多取代基时,编号采用“最低次序”原则。 最低序列指的是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编号序列,则顺次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为"最低系列"。

烷烃的命名规则(三) 3. 输写 ⑴、支链烷基的名称及位置写在母体名称前面,主链 上有不同支链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列在后面。 ⑴、支链烷基的名称及位置写在母体名称前面,主链 上有不同支链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列在后面。 ⑵、如果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把它们合并起来,取代基的数目用二、三、四……等表示,写在取代基的前面,其位次必须逐个注明,位次的数字之间要用","隔开。

较优基团 次序规则(较优基团): a. 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 I>Br > Cl > F > O > N > C > D > H b. 多原子取代基: 第一个原子相同时依次比较与其相连的其它原子 含双键及参键的基团可分别看成连接另外一个或二个碳 烷基大小的次序:甲基 < 乙基 < 丙基 < 丁基 < 戊基 < 己基

4. 支链上还有取代基的命名 a. 2-甲基-5,5-二(1,1-二甲基丙基)癸烷 b. 2-甲基-5,5-二-1‘,1’-二甲基丙烷癸烷 从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开始,把支链的碳原子依次编号,支链上取代基的位置就由这个编号所得的号数来表示。 a. 2-甲基-5,5-二(1,1-二甲基丙基)癸烷 b. 2-甲基-5,5-二-1‘,1’-二甲基丙烷癸烷

例1: 4 3 2 1 2-甲基丁烷(2-Methylbutane)

例2: 1 2 3 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

例3: 4 3 2 1 5 6 7 4-乙基庚烷(4-Ethylheptane)

例4: 7 6 5 4 3 2 1 3-甲基-4-乙基庚烷(4-Ethyl-3-methylheptane)

5-甲基-3-乙基辛烷(3-Ethyl-5-methyloctane) 例5: 8 7 6 5 4 3 2 1 5-甲基-3-乙基辛烷(3-Ethyl-5-methyloctane)

例6: 1 2 3 4 2,3- 二甲基丁烷(2,3-Dimethylbutane)

例7: 1 2 3 4 5 6 3,3-二甲基己烷(3,3-Dimethylhexane)

例8: 2,7,8-三甲基癸烷(2,7,8-Trimethyldecane) 10 9 8 7 6 5 4 3 2 1 2,7,8-三甲基癸烷(2,7,8-Trimethyldecane) 1 2 3 4 5 6 7 8 9 10 3,4,8-三甲基癸烷(3,4,8-Trimethyldecane)

例10: 2,2,4-Trimethylpentane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3,4-二甲基-6-乙基辛烷

5-(1-Ethyl-1-methylpropyl)-5-propylnonane 例12: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5-丙基-5-(1-甲基-1-乙基丙基)壬烷 5-(1-Ethyl-1-methylpropyl)-5-propylnonane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化合物的状态、熔点、沸点、比重、折光率、溶解度、旋光度,这些物理常数通常用物理方法测定出来的,可以从化学和物理手册中查出来,数据有规律可循。

物质状态和沸点 物质状态 2. 沸点: C4以下gas,C5- C16liquid, C17 以上solid。 2. 沸点: 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其沸点越高。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的。

1)正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2)正烷烃的沸点高于它的异构体(支链烷烃) b.p. CH3(CH2)2CH3: -0.5 (CH3)2CHCH3: -10.2 CH3(CH2)3CH3: 36.1 (CH3)2CHCH2CH3: 27.9 C(CH3)4: 9.5

3. 熔点 正烷烃的熔点,同系列C1-C3不那么规则,但C4以上的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解释:在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且取决于警惕中碳链的空间排布情况。排列紧密(分子间的色散力就大)熔点就高。

比重和溶解度 4. 比重 正烷烃的比重是随着碳原子的数目增加逐渐有所增大,二十烷以下的按近于0.78。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相应减小,比重则增大。 5. 溶解度 烷烃不容与水,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尤其是烃类中。"相似相溶",结构相似,分子间的引力相似,好溶解。

C-C, C-H键能较大,极性小,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C-C, C-H键能较大,极性小,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氧化 ⑴在空气中燃烧: ⑵在催化剂下可以使烷烃部分氧化,生成醇、醛、酸等

2. 热裂 把烷烃的蒸气在没有氯气的条件下,加热到4500℃以上时,分子中的键发生断裂,形成较小的分子。这种在高温及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发生键断裂的反应称为热裂反应。

3. 卤代反应 烷烃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烃,并放出卤化氢。这种取代反应称为卤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氯代甲烷阶段

其它烷烃的氯代反应 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和原料的用量比,可以 使其中一种氯代烷为主要产品。 碳链较长的烷烃氯代时,反应可以在分子中 不同的碳原子上取代不同的氢,得到各种氯代烃。

氯代反应实例

氯代反应的相对活性 因此: 1. 烷烃的氯代,在室温下有选择性 2. 可以预测某一烷烃在室温一氯代产物中异构体 的得率。 丙烷分子中伯氢有六个,仲氢有两个,如果只考虑碰撞频率和推测概率因子,我们预计丙烷的氯代将按3:1生成每个氢原子的相对活性为:仲氢/伯氢=(57/2)/(43/6)=4,这就是说仲氢和伯氢的相对活性为4:1。 实践结果表明,叔、仲、伯氢在室温时的相对活性位5:4:1, 因此: 1. 烷烃的氯代,在室温下有选择性 2. 可以预测某一烷烃在室温一氯代产物中异构体 的得率。

溴代反应实例

溴代反应相对活性 溴代反应的相对活性为1600:82:1。 溴的选择性比氯强: 因为氯原子较活泼,又有能力夺取烷烃中的各种氢原子而成为HCl 。溴原子不活泼,绝大部分只能夺取较活泼的氢。 预测下列反应所生成的一溴代异构体的比例。

例题

§2.5 卤代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由反应物到产物经历的途径。又称反应机理、反应机制 从反应物到产物过程中键的断裂及形成 ---------- ( Reaction Mechanism ) 反应历程 :由反应物到产物经历的途径。又称反应机理、反应机制 从反应物到产物过程中键的断裂及形成 包括各种中间体及过渡态 说明电子的转移 反映立体化学特点 各步反应的相对速率

甲烷的氯代反应现象 ①甲烷与氯在室温和暗处不起反应; ②就是在暗处,若温度高于250oC时,反应会立即发生; ③室温时,紫外光影响下,反应也会发生; ④当反应由光引发时,每吸收一个光子可以得到许多个(几千个)氯甲烷分子; ⑤有少量氧的存在会使反应推迟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过后,反应可正常进行。这段推迟时间与氧得量有关。

甲烷氯化的历程

自由基抑制剂 生成的甲基游离基先被氧夺去,从而链增长不能进行。只有当不再有氧时,反应才能正常进行。这种能使自由基反应减慢或停止的物质叫做自由基抑制剂(Inhibitor)或阻止剂,抑制作用使自由基反应的一个特征。

一、烷烃的卤化反应历程

二、卤素对甲烷的相对反应活性 1. 甲烷卤代的反应热( )

其中,氟、氯、溴与甲烷反应为放热反应,碘为吸热反应,故反应活性为:氟〉氯〉溴〉碘 各步ΔH和ΔHR可以从反应中键能的改变近似地计算出来。以反应热、ΔHR 来衡量反应进行的难易、快慢,显然在极大多数情况下是有用的,也有许多例外。 ΔH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必然的。

三、烷烃对卤代反应的相对活性 sp2 平面构型 烷烃的卤代反应,在室温下,叔、仲、伯氢的活性顺序是 3o 〉2 o〉1o 。烷烃被夺取一个氢原子后形成游离基,故必先考察形成各种烷基游离基的难易程度。游离基越稳定,氢原子越已被夺去,活泼性就越强。 甲基游离基的结构: sp2 平面构型

1. C-H 键的离解性 离解能愈小,C-H键易断裂,游离基易生成。氢原子越易被夺去,活泼性越强。

烷基游离基的稳定性次序 3o 〉2o 〉1o 〉·CH3

2. 比较活化能 反应活性的差别主要是由活化能的差别引起的。这就是说,游离基越稳定,形成它的活化能就越低。

生成2o 所需的活化能比1o 少4. 3 KJ/Mol (E1 - E2 = 12. 6 - 8. 3 = 4 生成2o 所需的活化能比1o 少4.3 KJ/Mol (E1 - E2 = 12.6 - 8.3 = 4.3 ),故2o 比 1o 游离基稳定。

四、过渡态理论 过渡态的位能相当于位能曲线的顶峰,是发生反应所需克服的能垒。 化学反应可以认为是从反应物到产物逐渐过渡的一个连续过程。在这个连续过程中,必须经过一种过渡态,即反应物与产物结构之间的中间状态。 过渡态的位能相当于位能曲线的顶峰,是发生反应所需克服的能垒。

过渡态能线图

甲烷氯代反应的控制步骤 产生甲基自由基的一步

能线图

§2.6 烷烃的制备与用途 一. 偶联反应 1.Wurtz(武慈)合成法: §2.6 烷烃的制备与用途 一. 偶联反应 1.Wurtz(武慈)合成法: 2.卤代烷与二烷基铜锂的偶联[科瑞(E.J.Corey)- 郝思(H.House)反应]

3.格氏(V.Grignard)试剂法 4.柯尔伯法(Kolbe) H.Kolbe

二. 还原反应 1.烯烃的氢化 2.卤代烷的还原 (1)格氏(Grignard)试剂的水解 (2)用金属和酸还原

三、用途 1.氧化 甲烷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碳黑。 甲烷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发生部分氧化,得到氧化产物甲醇、甲醛、甲酸。

2.裂解 ≡ 3.生成合成气 4.甲烷合成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