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知道什么是遗传 能够分辨什么是相对性状 知道基因、 DNA 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掌握基因的传递过程 课堂总结与课后延伸.
Advertisements

—— 以洞庭湖区为例. 河 流河 流 沼 泽 沼 泽 滩 涂滩 涂 湖泊 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财务管理 利 润 分 配 利 润 分 配 嘉善中专 杨晓燕. 二、利润分配的项目及顺序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三、利润分配政策及影响因素.
波斯希腊 波斯钱币 ( 绵羊 ) 马其顿钱币 ( 山羊 ). 波斯希腊 波斯希腊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王大利乌三世 (333BC)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伊朗 的今生 与前世 (2)
中考热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课.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制作粗糙、违背史实甚至常理的“抗战雷剧”,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戏说”抗战剧的不良风气。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与教材配套的应试指导,基于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练”.
智力測驗 答題技巧及經驗談.
考点二 政治文明 ——英法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客家文化的內涵與傳播 潘朝陽 臺灣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 臺灣師大東亞系、地理系教授 臺灣師大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植科院57期党校党课讨论安排 植科院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
桃園國際機場 通行證規定教育訓練簡報.
第一节 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总体内部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计算器的使用
液 体 高二物理.
─視覺藝術的元素.
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时 衡量变化的尺子 ——— 时间和纪年 新围初中 王济洪.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舌尖上的昭通.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耐人尋味的耶穌基督.
浪漫 碰撞 蜕变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1845年)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案例分析题 主讲蔡影.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1.6 中国人口迁移.
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第十一单元 第24讲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3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市。
房地产企业(项目)银行融资 授信工作指引 2007年版.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症,是人们身心疾患 发生的根源。在学习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时候, 明白了当人们遇上"压力"时,最初的反应便是"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第四节 会计监督.
拟动力试验 伪动力试验,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 地震发生和传播的随机性 周期性加载的加载历程是假定的,与实际地震的非周期反应有很大差别
9.1 抽签的方法合理吗.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英本1班 鞠申镅 汪晨茹 沈秋云 元文杰 段祺琪.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 P4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分类 四、民法的渊源 P10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
第6讲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淺談中國繪畫藝術 美術科教學媒體製作: 陳美滿 老師.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辩 证 法.
《美国的两党制》选考复习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俞优红 2018年6月14日 1.
2012版中考二轮复习历史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含2011中考真题) 专题五世界近代史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经济法基础习题课 第7讲 主讲老师:赵钢.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育 才 中 学.
埃及永生之旅 報告者:陳菱霙.
第六章 静电场 第2课时 电场力的性质.
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 一、佛陀生平 二、原始佛學 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 一、部派佛教略說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第四章 消费税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模板来自于
声的世界复习.
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自动控制原理.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2.1 试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7—19世纪) 英    美 法 德 选修:日本 俄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 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3.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4.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5.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悉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申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 5.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3

一、实验目的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器材及装置 电源,刻度尺 打点计时器 小车 纸带 细绳 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钩码

三、实验步骤 ⑴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绕过滑轮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 ⑵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面,并使小车停在靠近计时器处,在小车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上钩码。 ⑶ 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⑷ 更换纸带,重复做三次。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小车及滑轮,要避免它们被碰坏或跌坏。所以,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4.小车另一端所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加速度太小使各段位移无法区别,从而使误差增大

四、处理纸带 问题1: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从清楚的点开始,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依次标号为0,1,2,3,4,5 (间隔不再是0.02s)(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 过于密集/不清晰的点 0.10s 0.10s

v3 = v24 = ——— = ————— 2△t 四、处理纸带 例:求3这个计数点的速度: △x 4 -△x 2 △x 24 问题2: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x1 △x2 △x3 △x4 △x5 例:求3这个计数点的速度: △x 4 -△x 2 v3 = v24 = ——— = ————— 2△t △x 24 △t为多少?

五、列表法处理数据法 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 思考:小车的具体运动规律是什么? 同理,可求出另外两条纸带的情况 - - 0.201 0.280 0.355 0.432 0.512 同理,可求出另外两条纸带的情况 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 思考:小车的具体运动规律是什么?

六、图象法处理数据法 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直角坐标系(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根据所得数据描出各点的位置(描点法),观察和思考各点的分布规律

v/(m/s) t/s 3.描绘小车的v I t图 通过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各点的分布大致都落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没有实验误差的理想情况下,所描出的各点应全部落到这条直线上。画直线时,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这条直线上,其余均匀分布,去掉偏差太大的点. 通过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取任意两组数据求出Δv 和Δt ,然后代入a=Δv/Δt 求解。 ②在v —t 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t(尽量取 4.如何利用v I t图求加速度 ①取任意两组数据求出Δv 和Δt ,然后代入a=Δv/Δt 求解。 ②在v —t 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t(尽量取 大一些),找出Δt 对应的Δv ,代入 a=Δv/Δt 求解。 (画图时让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等量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就是为了使偏大或偏小的误差尽可能地抵消,所以图象也是减小误差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应该用图象上的点,而不是用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哪一种方法更好?

o 0.10 0.20 0.30 0.40 v/(m/s) 如何求加速度? × × × △V=? × 与纵轴的交点是什么意思? × △t=0.4s 0.1 0.2 0.3 0.4 0.5 0.6 t/s

七、实验结论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小车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相同时间里,速度增量相同;速度增量与时间成正比……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问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同步跟综训练 1.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问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秒: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问的时间间隔为0.08秒;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E.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秒。 答案A

2.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而且应以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计数点 同步跟综训练 2.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而且应以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计数点 B.要舍去开头比较密集的点, 选后面较清晰的某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 C.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 D.在数据处理时,从器材上直接读取的原始数据一定要有表格记录 答案BCD

同步跟综训练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anθ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分析:方法A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比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少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线,方法B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图线找出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速度值,然后利用公式算出加速度,即方法 C。答案C

同步跟综训练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

解析: (1)问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 (2)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3)补充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步骤顺序为:BFECADG

1.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当堂训练题 1.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D.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相同来判断 ( D )

2.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当堂训练题 2.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答案 BC

当堂训练题 3、甲、乙两车从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处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开始阶段甲车在乙车的前面,20s后乙车比甲车的速度大 B、开始阶段乙车在甲车的前面,20s后乙车比甲车的速度大 C、20s末乙车追上甲车 D、在某一时刻乙车会追上甲车 答案:A、D

当堂训练题 4、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1s末和3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 C、物体在2s末和4s末时速度为零 D、物体始终向前运动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