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寶醫生 www.mind2spirit.com 人間佛陀 陳家寶醫生 www.mind2spirit.c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一節 三代興衰與封建體制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Advertisements

知道什么是遗传 能够分辨什么是相对性状 知道基因、 DNA 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掌握基因的传递过程 课堂总结与课后延伸.
—— 以洞庭湖区为例. 河 流河 流 沼 泽 沼 泽 滩 涂滩 涂 湖泊 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财务管理 利 润 分 配 利 润 分 配 嘉善中专 杨晓燕. 二、利润分配的项目及顺序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三、利润分配政策及影响因素.
波斯希腊 波斯钱币 ( 绵羊 ) 马其顿钱币 ( 山羊 ). 波斯希腊 波斯希腊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王大利乌三世 (333BC)
                                                 伊朗 的今生 与前世 (2)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客家文化的內涵與傳播 潘朝陽 臺灣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 臺灣師大東亞系、地理系教授 臺灣師大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桃園國際機場 通行證規定教育訓練簡報.
第一节 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总体内部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计算器的使用
─視覺藝術的元素.
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时 衡量变化的尺子 ——— 时间和纪年 新围初中 王济洪.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耐人尋味的耶穌基督.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七 情感.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白银高新区国税局 纳税服务科 2016年5月.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内 容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操作 ● 项目会计核算中注意事项 ● 社会组织年检报告的填列 ● 社会组织评估中财务资产指标的解释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列王紀下8章 啟示錄12章 書念婦人 婦人 死裡復活的兒子 被提的男孩子 七年饑荒 三年半大災難 非利士地 曠野 歸還房屋田地
佛教既是外來宗教, 為何盛行於中國?.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天地有情 分享者:徐燦麗老師、 蘇娟玉老師 日期:2005年12月3日 P.1.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苏州分所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材培训 深圳市南山区北师大南山附中 熊菊珍 年 8 月 13 日.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3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市。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症,是人们身心疾患 发生的根源。在学习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时候, 明白了当人们遇上"压力"时,最初的反应便是"
桃園縣龜山鄉文欣國小 校園植物簡介 內庭區.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拟动力试验 伪动力试验,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 地震发生和传播的随机性 周期性加载的加载历程是假定的,与实际地震的非周期反应有很大差别
南亚、中亚 要点·疑点·考点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在10°N~30 °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張騫、班超通西域.
新时代的劳动者 杜蒙绮.
(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淺談中國繪畫藝術 美術科教學媒體製作: 陳美滿 老師.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第一單元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專題一 孔孟思想與儒家的發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斗兽场 万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 君士坦丁凯旋门.
回忆与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11 室外装饰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室外装饰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外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况,室外装饰设计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装饰的细部设计以及店面装饰设计等内容。
新約概論 台中生命之道靈糧堂 2007年3月4日.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漢魏間的國際局勢與女性外交 -〈昭君怨〉與悲憤〈胡笳十八拍〉
早期的阿拉伯半島 地理環境: 生活情形 (一)三面環海,大多為荒涼貧瘠的沙漠,不利農耕
彌迦書 緒論.
高雄醫學大學個人申請不分系招生(薪火A~D組) 助學措施說明
南國被擄( BC共分三批) 巴比倫帝國 猶大 巴比倫 猶大人被擄巴比倫.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亞伯拉罕 摩西 猶太教徒 割禮 + 律法 成為神子民 的記號 神子民的 行為規範 結婚戒指 婚姻守則.
地震 在板塊交接處,因岩層受到外力作用,相互 擠壓或張裂,易造成斷層錯動,同時釋出巨 大的能量,此能量以波的型式並藉由岩層傳
保羅在腓立比的宣教 使徒行傳16:9-34.
新约拱门 1 提前 提后 多 门 教牧书信 帖后 帖前 西 腓 弗 加 林后 林前 罗 启 犹 约叁 约贰 约壹 彼后 彼前 雅 来 希伯来
埃及永生之旅 報告者:陳菱霙.
新約拱門 1 提前 提後 多 門 教牧書信 帖後 帖前 西 腓 弗 加 林後 林前 羅 啟 猶 約叁 約貳 約壹 彼後 彼前 雅 來 希伯來
春雨 (晚雨) 秋雨 (早雨) 雨季 旱季 雨季 陽曆 逾 越 節 五 旬 節 住 棚
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 一、佛陀生平 二、原始佛學 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 一、部派佛教略說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啟示錄精要 第六講 撒但的結局、審判 ﹝第廿章﹞.
保羅的臨別贈言 使徒行傳20:16 – 21:14.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陳家寶醫生 www.mind2spirit.com 人間佛陀 陳家寶醫生 www.mind2spirit.com

從歷史上認識佛陀 佛陀一生給我們的啟示 佛經的流傳 從歷史上認識佛陀 佛陀一生給我們的啟示 佛經的流傳

佛傳的研究

佛傳的研究 原始典籍的批判 巴利文,漢文,藏文,梵文 考古學 印度同時期的文獻 「耆那教聖典」

佛傳 「大事」梵文,二至四世紀 「因緣譚」覺音,巴利文,500 A.D. 「佛所行讚」馬鳴菩薩,梵文200 A.D. 「神通游戲」梵文,一至三世紀 「普曜經」「方廣大莊嚴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 「佛本行集經」

瞿曇佛陀 「佛」「佛陀」 「瞿曇佛陀」「釋迦牟尼」 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 喜馬拉雅山 /尼泊爾Tarai 的Tilorakot 或 印度 Basti 的 Piprahwa 迦毗羅衛/釋迦族/憍薩爾羅國 藍毗尼園 / 阿育王碑文 入滅年代 公元前544年 世佛會1954 公元前486年 眾聖點記 公元前383年 阿育王年代

歷史文化之旅 四吠陀 梨俱 沙磨 夜柔 阿闥婆 原人歌 婆羅門 剎帝利 吠舍 首陀羅 婆羅門教 : 吠陀天啟 祭祀萬能 婆羅門至上 梨俱 沙磨 夜柔 阿闥婆 原人歌 婆羅門 剎帝利 吠舍 首陀羅  婆羅門教 : 吠陀天啟  祭祀萬能  婆羅門至上 梵書 森林書 奧義書 梵我 薄伽梵歌 梵天/濕婆天/毗瑟天

六師外道 沙門團的興起 不蘭迦葉 否定業報 , 道德虛無主義 末伽梨俱舍梨 無因無緣宿命論者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人由四大組成, 沒有來世, 唯物論 者 ,否定道德, 順世派的先驅

六師外道 婆浮陀伽旃那 地水火風苦樂命七法不變 實在論者, 否定業報 散若夷毘羅梨子 四句: A, 非A, A又非A, 非A又非非A 不可知論者 尼乾子 命與非命, 相信業報, 極端苦行 (耆那教) 「長阿含/卷十七/沙門果經」

六十二見 / 梵動經 常見論 半常半無常論 有邊無邊論 種種論 對事全無定見 無因論 死後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論 斷滅論 現世涅槃論 種種論 對事全無定見 無因論 死後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論 斷滅論 現世涅槃論 有五種見 : 一於現在五欲自恣, 二至五以初禪至四禪為至高境界

佛陀的生平 生 老 病 死

佛陀的啟示在人間 悉達多的誕生 四月初八/無憂樹/藍毗尼園 早年生活 生活與學習, 少年時的煩惱 , 結婚, 出家 出家求道 二十九至三十四歲 頻婆娑羅王的會見, 訪問阿羅羅仙人與鬱羅迦仙人 六年苦行 證悟成佛 三十五歲 二月初八/佛陀伽耶的菩提樹下 所證悟的是什麼 ? 緣起 : 此甚深處, 所謂緣起, 倍復甚深難見 四禪 闡明真理 接受皈依/ 鹿野苑/初轉法輪 弘法 圓寂 八十歲

悉達多的誕生 四月初八 無憂樹 藍毗尼園

悉達多的誕生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佛陀誕生地-藍毗離園無憂樹下 倫比尼~這個迎接佛陀來臨世間的寧靜鄉野,是佛學弟子感念佛恩、關注頂禮的朝聖吉祥之地。 ★倫比尼聖園─參觀仿加德滿都四眼天神廟所建的摩耶夫人廟、令佛教徒震撼與渴望一見的佛陀誕生地點 - 磚房遺跡、傳說色彩濃厚的菩提樹;聖園中的重要遺跡---孔雀王朝阿育王為紀念佛陀誕生所豎立的石柱(ASOKA PILLER)、西元636年唐僧玄奘曾到過的僧院與佛塔遺跡,以及聖水池(PUSKARNI POND)。據說有佛緣的弟子,可以從池水倒影看到自己前世的模樣。

悉達多 青年時期 生活與學習 少年時的煩惱 結婚 十九歲 四門出遊

求道 出家 二十九歲 頻婆娑羅王的會見 訪間阿羅羅仙人與鬱羅迦仙人 苦行六年

苦行

牧羊女供養牛奶

證悟真理 三十五歲 二月初八 菩提樹/佛陀伽耶 所開悟的是什麼 ?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緣起 : 此甚深處, 所謂緣起, 倍復甚深難見

佛陀成道處-菩提樹下 菩提迦耶-佛陀悟道之處,距離加爾各答607公里,是佛教4大佛跡中最繁榮的小鎮。今日安排參觀主要遺跡:摩柯菩提大塔、阿育王石欄槆、菩提樹、金剛座、蓮花池、遠眺前正覺山與苦行林、蘇嘉塔村。菩提樹是昔日佛陀靜坐7天7夜,終於參悟佛理的地方;由硬質砂岩構成的摩訶菩提佛寺,又稱為『大菩提寺』,其建築為中央尖塔式,兩旁佛塔雕刻著精緻的小佛像與圖案。在歷史悠久的阿育王石欄所環繞的佛寺四周,經常可見各國佛教徒在此膜拜、禪思或聆聽法師講述佛法,欄柱上有花卉、動物、人物、幾何圖案的浮雕,有令人讚嘆的精雕細琢。 菩提伽耶-金剛寶塔

初轉法輪 - 鹿野苑 鹿野苑,參觀鹿野苑遺跡公園、五比丘迎佛塔、記錄了古王朝的光輝-達美克塔、僧院遺跡、初轉法輪紀念塔、博物館內二千年前的石雕與阿育王弘揚佛法的標誌-獅子吼,現已成為印度政府的鰴記。

闡明真理 接受皈依 鹿野苑/初轉法輪

有力信徒的皈依 頻婆娑羅王的皈依 (太子三十六歲) 舍利弗與目犍連的皈依 (太子三十六歲至三十九歲) 頻婆娑羅王的皈依 (太子三十六歲) 舍利弗與目犍連的皈依  (太子三十六歲至三十九歲) 憍薩爾羅國 波斯匿王皈依(太子三十九歲) 榮歸故鄉 (四十三至五十歲) 商業資本家的皈依 多姿多彩的教化活動

佛教僧團的建立 指六種和同愛敬 外同他善,稱為和 內自謙卑,稱為敬 身和敬 身和共住 口和敬 口和無諍 意和敬 意和同事 戒和敬 戒和同修 身和敬 身和共住 口和敬 口和無諍 意和敬   意和同事 戒和敬 戒和同修 見和敬 見和同解 利和敬 利和同均

弘法的範圍 摩竭陀國 (太子三十六歲) 王舍城/竹林精舍 憍薩爾羅國 北方(三十九至四十二歲) 舍衙城 /祗園精舍

第一間寺院 - 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摩竭陀國王獻給佛陀的道場,據說佛陀曾在此講授華嚴經。靈鷲山─經典中常以耆闍崛山稱呼,佛陀在王舍城期間經常居住說法之處。 靈鷲山-佛陀說法處

祗園精舍 舍衛城 ─ 位於重要商道會合之處的舍衛城,自古便因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成繁榮的貿易中心。經濟的發達帶動了宗教的興盛,架構起一處佛教經典講佛說法的舞台.祇樹給孤獨園 ─ 參訪憎院遺跡、拘賞波俱提精舍、建陀拘提精舍、阿難菩提樹

變化神通 飛越河流 肓者開眼、跛者行路 回歸故里 舍衙城顯神通 猴子獻蜜 馴服醉象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佛陀設教劃時代的意義 補救各種思想的偏蔽 破除迷信, 倡行中道生活 對應人生, 遠離形而上的思辨 有教無類, 打破種姓階級

晚年 一生的回顧 所作已辨 / 以戒為師 / 以法為師 「此世界是美麗的, 人的生命是尊貴的」

圓寂 拘尸那揭羅/沙羅雙樹 佛舍利的貢養 王舍城結集

拘尸那加羅的佛教遺跡,主要是佛陀入滅的所在地-涅槃寺,寺內供奉的臥佛是佛陀圓寂前對弟子說法時的右臥姿態。

佛陀的一生

佛陀一生的啟示 生活、生命、生死 生活的智慧 生命的覺醒 生死的解脫

佛經的流傳

佛經的結集 經、律、論 三藏 第一次結集:佛入滅當年,王舍城結集,五百集法,大弟子摩訶迦葉主持,阿難誦出經藏,優波離誦出律藏 經、律、論 三藏 第一次結集:佛入滅當年,王舍城結集,五百集法,大弟子摩訶迦葉主持,阿難誦出經藏,優波離誦出律藏 第二次結集:佛入滅後百年前後,因「十事」而七百比丘於毘舍城結集 第三次結集:佛入滅後約二百三十六年,阿育王(約於270B.C.即位)孔雀王朝時代,才有經律論三藏

佛經的結集 公元前89-77年,斯里蘭卡無畏婆多伽摩尼王五百比丘結集-南傳巴利語佛典書寫之始 据「大唐西域記」記載,迦膩迦王(78-120A.D.)用梵文結集「大毘婆沙論」,刻文於銅牒-北傳梵文經典之始

參考文獻 郭良鋆。(1997)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村元。王恵美譯。瞿曇佛陀傳。(1972) 台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吳汝鈞。 (1994)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 台北:文津出版社. www.mind2spirit.com

人間佛陀 完 www.mind2spir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