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参加 “通信线路工程”课程学习 主讲人:李立高,201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网络基础实验课 第一课.
第4章 工业建筑特殊构造 第6篇 工业建筑设计 4.1 防爆构造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防爆技术设施分为两大类: 预防性技术措施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4节 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船用电缆相关参数 一、电缆的构造和型号 二、电缆怎样选择 三、船用电缆载流量的介绍 四、电缆载流量的修正系数 五、电缆负载电流的计算
电线电缆常用标识识别 编制:郭玉双.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The CAN bus 李强.
温州大学 张纯容 UTP线缆的制作 温州大学 张纯容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17章 网站发布.
SICHUAN TAILI CABLE CO..LTD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SATT 系列300MHz~3.5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SATT 系列10MHz~4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CPU结构和功能.
光/电缆线路实用技术培训 通信网及通信线路 ★基础理论(电缆知识) 通信线路建筑方式 架空杆路知识 通信管道知识 工程建设程序及其要点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解析特性阻抗 Characteristic Resistance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华为手机介绍.
光纤的制造 光纤的制造要经历光纤预制棒制备、光纤拉丝等具体的工艺步骤。 制备光纤预制棒两步法工艺: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1.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伏家营中学 付宝华.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小数的大小比较 仙岩镇第二小学 陈曼丽.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125H201—无卤阻燃热缩管 ≥1014 Ω.cm 技术指标 规格表-1 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性能 指标 试验方法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P3M2 PTH/SMT电容器的参数识别与简易测试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总复习.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第4讲 全塑电缆的缆芯结构和色谱 及传输端别 2.3 全塑电缆的结构 2.3.1缆芯结构 2.3.2色谱 2.3.3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端别.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欢迎您参加 “通信线路工程”课程学习 主讲人:李立高,2018

主讲人介绍 李立高,1989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专业方向: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公开出版发行通信专业书籍7本,是《通信线路工程》主编。

第1章 通信电缆的类型与结构 1.1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类型与结构 1.2 非对称电缆及数据通信电缆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实训内容

1. 1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类型与结构 1. 1. 1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类型 1 1.1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类型与结构 1.1.1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类型   1. 全色谱全塑电缆   图1-1所示就是一条充气型全色谱全塑电缆,它由护层、屏蔽层、包带层、全色谱绝缘芯线和扎带组成。因为芯线绝缘层的颜色花花绿绿,非常漂亮(实际上这些颜色是由规定的十种颜色“白、红、黑、黄、紫,蓝、桔(橙)、绿、棕、灰”组成的),所以称之为全色谱电缆。

1、全色谱全塑电缆结构 非填充式全塑市话电缆 填充式全塑市话电缆

  图1-1 充气型全色谱全塑电缆

  2. 全色谱全塑电缆的类型   全塑电缆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大类,而特殊型又包括填充型、自承式和室内电缆等。   (1) 普通型全塑电缆。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广泛用于架空、管道、墙壁及暗管等施工形式,分为HYA、HYFA、HYPA三大类。图1-1所示的电缆就是最常用的普通型HYA型电缆。

  (2) 填充型全塑电缆。目前本地网中经常使用的是石油膏填充的全塑电缆,主要用于无需进行充气维护或对防水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型号为:HYAT、HYFAT、HYPAT、HYAGT、HYAT铠装、HYFAT铠装、HYPAT铠装等。图1-2就是一条填充型全塑电缆。   (3) 自承式全塑电缆。这是一种用于架空场合的全塑电缆,它不要吊线即可直接架挂在电杆上(“自承式”因此而得名),多用于墙壁敷设。其型号有HYAC、HYPAC,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2 填充型全塑电缆

图1-3 自承式全塑电缆

1. 1. 2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结构 1. 芯线材料及线径 芯线由纯电解铜制成,一般为软铜线,标称线径有:0. 32 mm,0 1.1.2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结构   1. 芯线材料及线径   芯线由纯电解铜制成,一般为软铜线,标称线径有:0.32 mm,0.4 mm,0.5 mm,0.6 mm和0.8 mm 5种。

  2. 芯线的绝缘   (1) 绝缘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等高分子聚合物塑料,称为聚烯烃塑料。   (2) 绝缘形式:全塑电缆的芯线绝缘形式分为实心绝缘、泡沫绝缘、泡沫/实心皮绝缘,如图1-4所示。

图1-4 全塑电缆的芯线绝缘形式

  3. 芯线的扭绞与线对色谱   绝缘后的芯线大都采用对绞形式进行扭绞,即由A、B两线构成一个线组。芯线扭绞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串音和干扰。芯线扭绞的节距越小,抗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线对的扭绞节距一般均在14 mm以上(5类线的扭绞节距为3.8~14 mm)。扭绞节距如图1-5所示。

图1-5 全色谱全塑电缆芯线线对的扭绞节距

  线组内绝缘芯线的颜色为全色谱,由十种颜色两两组合成25个组合。其中A线颜色包括:白,红,黑,黄,紫;B线颜色包括:蓝,桔(橙),绿,棕,灰。其组合形式如表1-1所示。于是,在一个基本单位U(25对为一个基本单位)中,线对序号与色谱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第16对芯线颜色为黄/蓝,第20对芯线为黄/灰等。这给施工时的编线及使用提供了很大方便。这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常讲的“芯线绝缘层全色谱”,它一共有25种,如表1-1所示。

表1-1 全色谱线对编号与色谱

  4. 全色谱全塑电缆的缆芯   目前,全色谱全塑电缆的缆芯主要采用单位式。它主要由基本单位和超单位绞合而成,各种单位与单位之间用扎带分隔,类似于我们自然社会里各单位之间用围墙分开。单位式缆芯有如下3种最常见单位。

  1) 基本单位U   1个U等于25对线,其色谱为白/蓝—紫/灰的25种全色谱组合。为了形成圆形结构,充分利用缆内有限的空间,也可将一个U单位分成有12对、13对或更少线对的子单位。为了区别不同的U单位或子单位,每一单位外部都捆有扎带,U单位的扎带全色谱是白/蓝—紫/棕的24种组合,所以,U单位的扎带颜色循环周期为25×24 = 600对,即从601对开始,U单位的扎带又变成白/蓝。U单位序号及扎带颜色如表1-2所示。

表1-2 U单位序号及扎带颜色

  2) 超单位1——S超单位   1个S等于U + U = 25 + 25 = 50对,其排列结构如图1-6所示。1~25对为第一个U单位,26~50为第二个U单位。为了形成圆形结构的缆芯,同一U单位内的芯线又被分成两束线,如1~12、13~25,但这两束线的扎带颜色仍然一致。

图1-6 超单位S

  S单位的扎带颜色为单色,具体如下:   1~600对 白色   601~1200对 红色   1201~1800对 黑色   1801~2400对 黄色   2401~3000对 紫色

表1-3 S单位的线对序号、组合单位及扎带颜色

  3) 超单位2——SD超单位   1个SD等于U + U + U + U = 100对,如图1-7所示。其中,U1~U4对应第一个SD单位,即SD1;U5~U8为第2个SD单位,即SD2,依此类推,每一规定的U单位的扎带颜色必须符合表1-2的规定。SD单位的扎带颜色和S单位一样,循环周期也为600×5 = 3000对,如表1-4所示。

图1-7 SD单位

表1-4 SD单位的线对序号、扎带颜色及组成的1单位序号

  4) 缆芯的形成原则   原则一:圆形原则。为了有效地利用缆内有限的空间,缆芯必须是圆形的,即:当电缆对数大于25对却小于50对时,同一U单位的线对可分成2~3束线,这些线束的扎带颜色必须相同(因为它们属于同一U单位)。

  原则二:100对以上电缆按以下原则成缆。   (1) 先内后外。缆芯排列时,先从中心层开始排起,中心层排满以后,接着排第二层、第三层,直到排完为止,因此相邻两层单位的序号是连续的。   (2) 同一层中单位序号在A端是顺时钟方向排列的,且单位序号按顺时钟方向依次增大,序号彼此衔接。   (3) 各层排列的起始单位应对齐。图1-8所示的电缆,由4个S单位和8个SD单位构成,分两层,第一、二层排列的起始单位分别为S1和SD3(图中阴影部分),它们必须对齐。

  (4) 缆芯由两种以上单位形成时,单位序号按“替代等价”的原则来编。如图1-9所示的900对电缆,中间是4个S单位,外层是7个SD单位,其单位序号按SD单位(即大单位)序号来编,所以外层是SD3~SD9,中心层是S1~S4,相当于取代了SD1和SD2。

图1-8 各层起始单位要基本对齐

图1-9 “替代等价”的原则

  5) 缆芯中的备用线对   备用线对是为方便紧急调用而设置的,在电缆芯线接续时,备用线必须用接线子完成良好连接。   备用线对在缆芯中处于“游离”状态,它们没有任何扎带缠绕,一般用“SP”表示,其色谱如表1-5所示。备用线对的数量一般为标称对数的1%,但最多不超过6对。

表1-5 全色谱全塑电缆备用线对序号与色谱

1.1.3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型号、端别和选用原则 1. 型号表示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型号如图1-10所示。 1.1.3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型号、端别和选用原则   1. 型号表示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型号如图1-10所示。

 图1-10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型号

  2. 电缆端别的判断   (1) 新电缆:红点端为A端,绿点端为B端;长度数字小的一端为A端,另外一端即为B端。   (2) 旧电缆:因为是旧电缆,此时红、绿点及长度数字均有可能看不到了,其判断方法是,面对电缆端面,抓起同一层中的任何两个单位(基本单位或超单位均可),如果这两个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扎带颜色按白、红、黑、黄、紫顺时钟排列则为A端,反之则为B端。

3. 全塑电缆的选用 各型号全塑电缆使用场合如表1-6所示。   3. 全塑电缆的选用   各型号全塑电缆使用场合如表1-6所示。

表1-6 各种类型全塑电缆的使用场

1.1.4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电气性能参数   全色谱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电气性能参数主要有一次参数和二次参数,这里的“次”是指参数与传输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如二次参数是指与传输信号频率的平方成正比或反比的参数。一次参数主要包括环阻、电阻不平衡偏差值、绝缘电阻、线间(地)分布电容、不平衡电容、固有衰减、近端串音衰减以及近端串音防卫度等,如表1-7、表1-8所示;而二次参数主要是指特性阻抗和介质的传播常数,在此不再赘述。

 表1-7 全色谱全塑电缆直流电气特性参数

表1-8 全色谱全塑电缆交流电气特性参数

1.2 非对称电缆及数据通信电缆 1.2.1 同轴电缆   所谓非对称电缆,是指构成通信回路的两根导体对地分布参数不相同的电缆。同轴电缆就是典型的非对称电缆。

  1. 同轴电缆的结构   同轴电缆中心有一根单芯铜导线,铜导线外面是绝缘层,绝缘层的外面有一层导电金属层,金属层可以是带状的,也可以是网状的。金属层用来屏蔽电磁干扰和防止辐射,同时也是构成通信回路的导体之一。电缆的最外层又包了一层绝缘材料。同轴电缆的结构外形图如图1-11、图1-12所示。如电视机连接有线电视插座的那根线就是特性阻抗为75 Ω的同轴电缆。它的内导体是一根实心的铜导线,外导体是由多根金属线编织成的网状导体。同轴电缆用来连接墙壁上的有线电视机插座和电视机,传输彩色电视信号。中心导体要与屏蔽层保持等距以确保信号传输性能;屏蔽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图1-11 同轴电缆的结构

图1-12 同轴电缆的外形

  2.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   1) 特性阻抗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分为50Ω、75Ω、93Ω等多种,比如家用有线电视的连接电缆就是75 Ω的同轴电缆。   2) 衰减   衰减一般是指500 m长(因为500 m是一个网段的标准长度)的电缆衰减。当用10 MHz的正弦波进行测量时,它的值不超过8.5 dB。

  3) 传输速度   同轴电缆的最低传输速度为0.77c(c为光速)。   4) 直流回路电阻   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电阻与屏蔽层的电阻之和不超过10 mΩ/m。

  3. 同轴电缆的类型   同轴电缆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目前常用的基带同轴电缆,其屏蔽层用铜作成网状,特性阻抗为50 Ω,如RG—8(粗缆),RG—58(细缆)等,用于基带传输。常用的宽带同轴电缆,其屏蔽层通常用铝或铜冲压而成,特性阻抗为75 Ω,如RG—59等。

  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是指同轴电缆直径的大小。   常用同轴电缆型号有以下几种:   RG—8或RG—11(50 Ω);   RG—58/U或RG—58C/U(50 Ω);   RG—59(75 Ω);   RG—62(93 Ω)。

  计算机网络一般选用RG—8粗缆和RG—58细缆;有线电视采用RG—59(75 Ω);ARCnet网络及IBM3270系统使用RG—62(93 Ω)。   为了保证同轴电缆正确的电气特性,电缆的金属层必须接地。同时,电缆两端头必须安装匹配器来削弱信号的反射作用。(请大家思考:匹配器是如何削弱信号反射的?)

1.2.2 数据通信中的双绞电缆   1. 双绞电缆的分类   双绞电缆按其缆芯外部包缠的是金属层还是塑料外皮,可分为屏蔽双绞电缆和非屏蔽双绞电缆。它们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如图1-13所示。   1) 非屏蔽双绞(UTP)电缆   非屏蔽双绞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外包缠一层塑橡护套构成的。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如图1-13(a)所示。   UTP因为无屏蔽层,所以具有易安装、性能优良、节省空间等特点。

  2) 屏蔽双绞电缆   屏蔽双绞电缆与非屏蔽双绞电缆一样,芯线为铜线,护套层是塑橡皮,只不过在护套层内增加了金属层。   按增加的金属屏蔽层数量和金属屏蔽层绕包方式,屏蔽双绞电缆又可分为金属箔双绞电缆(FTP)、屏蔽金属箔双绞电缆(SFTP)和屏蔽双绞电缆(STP)3种。   STP在多对双绞外纵包铝箔,共4对双绞电缆结构如图1-13(b)所示。   SFTP在多对双绞线外纵包铝箔后,再加金属编织网,其4对双绞电缆结构如图1-13(c)所示。

  FTP在每对双绞线外纵包铝箔后,再将纵包铝箔的多对双绞线加金属编制网,如图1-13(d)所示。   从图1-13中可以看出,非屏蔽双绞电缆和屏蔽双绞电缆都有一根用来撕开电缆保护套的拉绳。屏蔽双绞电缆还有一根漏电线,把它连接到接地装置上,可泄放金属屏蔽层中的累积电荷,减轻线间干扰。

图1-13 数据通信中的双绞电缆

  2. 常用双绞电缆   常用双绞电缆按特性阻抗不同分为100 Ω和150 Ω两类。100 Ω电缆又分为3类、4类、5类、5e类、6类、7类等几种;150 Ω双绞电缆目前只有5类一种。   下面简要介绍5类4对双绞电缆的主要参数。   1)  5类4对100 Ω非屏蔽双绞电缆   这种电缆采用美国线缆规格为24(直径为0.511 mm)的实心裸铜导体,以氟乙烯做绝缘材料,传输频率达100 MHz。其线对序号及色谱如表1-9所示,物理结构截面如图1-14所示,电气特性如表1-10所示。

表1-9 线对序号及色谱

图1-14 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a = 0.914 mm,b = 5.08 mm)

表1-10 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电气特性

2) 5类4对100Ω屏蔽双绞电缆 它采用美国线缆规格为24 (0. 511 mm) 的裸铜导体,以氟乙烯为绝缘材料,内有一根0   2)  5类4对100Ω屏蔽双绞电缆   它采用美国线缆规格为24 (0.511 mm) 的裸铜导体,以氟乙烯为绝缘材料,内有一根0.511 mmTPC漏电线,传输频率达100 MHz。其线对序号及色谱及见表1-11,物理结构截面如图1-15所示,电气特性同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

表1-11 线对序号及色谱

图1-15 5类4对屏蔽双绞电缆(a = 1.07 mm,b = 6.47 mm)

3) 5类4对屏蔽双绞电缆软线 它是由4对双绞线和一根0   3)  5类4对屏蔽双绞电缆软线   它是由4对双绞线和一根0.404 mmTPC漏电线构成,传输频率为100 MHz。其线对序号及色谱同UTP,物理结构截面如图1-16所示,电气特性如表1-12所示。

图1-16 5类4对屏蔽双绞电缆软线(a = 0.94 mm,b = 5.33 mm)

表1-12 5类4对屏蔽双绞电缆软线电气特性

  4)  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软线   它由4对双绞线组成,用于高速数据传输,适合于扩展传输距离,应用于互连或跳接线,传输频率为100 MHz。其物理结构截面如图1-17所示,电气特性如表1-13所示。

图1-17 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软线(a = 0.96 mm,b = 5.33 mm)

表1-13 5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软线电气特性

  5)  超5类双绞电缆   超5类双绞电缆的“链路”和“信道”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的5类双绞电缆比较,它的近端串扰、综合近端串扰、衰减和结构回波损耗等主要性能指标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主要优点是:   (1) 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的要求,并且满足低综合近端串扰的要求;   (2) 足够的性能余量,给设计、施工、安装与测试带来方便。   比起普通5类双绞电缆,超5类在100 MHz的频率下运行时,为应用系统提供8 dB近端串扰的余量,应用系统的设备受到的干扰只有普通5类双绞电缆的1/4,从而使应用系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6)  6类线缆   6类线缆是由能传输200 MHz的连接硬件和能传输550 MHz的电缆组成的传输通道,信息传输速率达1000 Mb/s。它与5类传输通道的主要性能指标比较如表1-14所示。

表1-14 5类线缆与6类线缆主要性能指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