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本質 (The nature & action of genes) 去氧核糖核酸 (DNA) 基因 (gene) 遺傳密碼 (genetic code) 蛋白質的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一) 某品種生物各細胞內 DNA 份量相若 不同品種的生物 DNA 份量卻不同 染色體參與細胞分裂及受精作用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二) 誘變劑 (mutagens) 能令 DNA 發生物理性及化學性改變 改變 DNA 份子的結構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三) 英國細菌學家格里菲爾 (Griffith) 1928年 進行肺炎球菌研究 (Pneumococci) 烈性平滑種 (virulent smooth strain) 非烈性粗糙種 (non-virulent rough strain)
發現遺傳轉化 (genetic transformation): 一些物質從已死的平滑株種傳遞至非烈性的粗糙種, 使後者轉化成具烈性的細菌 但卻未能成功提取及辨認這種轉化因子 (transforming factor) 直至 1944 年, 另一些科學家 Avery 成功從已死烈性株種分離出轉化因子 = DNA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四) 1952年, 科學家 赫希 (Hershey) 和崔斯 (Chase) 進行噬菌體 T2 感染大腸桿菌的實驗 35 S 標纖蛋白外衣 32 P 標纖核酸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五) 察卡夫 (Edwin Chargaff) 1950 年代 成功地分析 DNA 內鹼基的化學成份 A 份量 = T 份量 G 份量 = C 份量
遺傳密碼 (Genetic code) 是鹼基序與氨基酸序之間的關係 Watson & Crick (1953年) 亦提出遺傳訊息存在於 DNA 份子的鹼基序中 DNA 控制蛋白質份子的合成 (即 DNA 內的鹼基序決定蛋質份子內的氨基酸序)
密碼 (Code) DNA 份子內的鹼基排列形成密碼 --> 合成無數不同的蛋白質份子 --> 合成無數不同的蛋白質份子 由 3 個鹼基組成 ( Nirenberg, 1964 年 ) ( 又稱為三聯體密碼 / 密碼子) --> 64 種不同的組合 --> 合成 20 種不同的氨基酸
三聯體密碼的特徵 (Characteristics of triplet code) 是全適的 (universal) - 所有生物也使用相同的三聯體密碼 是兼併的 (degenerate) - 某些氨基酸可被多於一個密碼讀取 是非重疊性 (non-overlapping) - 於讀取時並不重疊 有中止密碼 (terminating codons) - 可中止多肽鏈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