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本質 (The nature & action of gene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Advertisements

食 品 微 生 物 学食 品 微 生 物 学 西昌学院 轻化工程学院. 绪 论 1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 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 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Chapter 16 The Molecular Basis of Inheritance. 探索遺傳物質 DNA  孟德爾 (Meselson) 發現遺傳因子。 1. 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解釋了諸多的遺傳性狀。 2. 對每一種性狀而言,一種生物體遺傳有兩個等位基因, 每一個等位基因得自於一方親代.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基因如何運作 學生:吳多訢 學號:B 內容大綱 引言 基因:身體的建造者 基因與染色體 工作中的基因 基因如何傳遞 基因突變與變異性 遺傳的型式.
企業倫理.孫震、許士軍 審訂.陳勁甫、許金田 著.財團法人信義文化基金會 出版 第 9 章 研發倫理 授課老師:
生物工程简介 生物工程技术概述 生物工程的构成体系 生物工程的发展 我国生物工程的水平及其发展.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之微生物概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
強制認領私生子首例 第十組組員:4970T012 劉柏宇 4970T013 黃偵泰 4970T035 陳建儒 4970T100 蔡維哲
页眉 2006年1月14日 (星期六)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演讲 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 丘成桐 哈佛大学 浙江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一、基因工程簡介 二、複製人與複製動物 三、基因食品 四、創造新物種
食品生物技术 (Food Biotechnology)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第一节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及分支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生物科報告 DNA 肺炎雙球菌實驗.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揭开生命秘密的科学家们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思(Griffith)进行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可以使无害的R型肺炎球菌转化为有害的S型肺炎球菌,为什么呢?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的艾弗里(Avery)立刻敏感地抓住了这一问题,进行了“转化因子”实验,艾弗里等人的研究工作表明:DNA是遗传物质。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第十一章:遺傳 第三節 核酸的結構與複製.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基因工程原理 主讲 刘丽华.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医学分子生物学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安徽省肥西中学高一生物组 陈金成老师.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系 生物制药教研室 张岐山 教授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Welcome to Biochemistry
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生物学世纪离我们有多近? ——生物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主讲:史庆华 Office: 生物楼648 Tel:
艾瑞·卡尔.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 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 方肇勤.
司法机关.
Medical Genetics 医学遗传学 教 材:医学遗传学 主编:陆振虞 (2001)
第 11 章 蛋白質合成作用:遺傳訊息的轉譯 Protein Synthesis: Translation of the Genetic Message CATLOG Chemical Formula Figure Table 生化關聯 重要訊息 11.1 遺傳訊息轉譯的過程 11.2 遺傳密碼 11.3 胺基酸的活化:胺醯-tRNA.
Alfred Hershey赫希及 Martha Chase崔斯(1952)- T2噬菌體及大腸桿菌實驗 By 6b1+6b8.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行動研究就是一種行動性的研究,由行動者來進行研究,而不是由外於行動領域的學者與與科學家來進行,研究的問題也取自行動。
蛋白質的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基因工程.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主讲人:陶芳 副教授.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主讲人:陶芳 副教授.
Drug Resistance Gene Transferred by Plasmid
Alfred Hershey赫希及 Martha Chase崔斯(1952)- T2噬菌體及大腸桿菌實驗 By 6b1+6b8.
第十三章 主宰生命奧祕的分子.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Microbial heredity and variation 微生物遗传学 Microbial Genetics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第十-1章 亂點鴛鴦譜 (基因工程原理) 「上帝說:果子都包著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生物科技 細胞內外的信息傳導 (Ras 及 P53 的例子) 細胞的生理功能是由許多分子的交互作用機制所控制 1 外部信息 受體 細胞膜
O-linked High mannose Glycoprotein N-linked Complex Hybrid Versican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基因信息的传递.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基因的本質 (The nature & action of genes) 去氧核糖核酸 (DNA) 基因 (gene) 遺傳密碼 (genetic code) 蛋白質的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一) 某品種生物各細胞內 DNA 份量相若 不同品種的生物 DNA 份量卻不同 染色體參與細胞分裂及受精作用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二) 誘變劑 (mutagens)  能令 DNA 發生物理性及化學性改變  改變 DNA 份子的結構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三) 英國細菌學家格里菲爾 (Griffith) 1928年 進行肺炎球菌研究 (Pneumococci) 烈性平滑種 (virulent smooth strain) 非烈性粗糙種 (non-virulent rough strain)

發現遺傳轉化 (genetic transformation): 一些物質從已死的平滑株種傳遞至非烈性的粗糙種, 使後者轉化成具烈性的細菌 但卻未能成功提取及辨認這種轉化因子 (transforming factor) 直至 1944 年, 另一些科學家 Avery 成功從已死烈性株種分離出轉化因子 = DNA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四) 1952年, 科學家 赫希 (Hershey) 和崔斯 (Chase) 進行噬菌體 T2 感染大腸桿菌的實驗 35 S 標纖蛋白外衣 32 P 標纖核酸

DNA 是遺傳物質的証據 (五) 察卡夫 (Edwin Chargaff) 1950 年代 成功地分析 DNA 內鹼基的化學成份 A 份量 = T 份量 G 份量 = C 份量

遺傳密碼 (Genetic code) 是鹼基序與氨基酸序之間的關係 Watson & Crick (1953年) 亦提出遺傳訊息存在於 DNA 份子的鹼基序中 DNA 控制蛋白質份子的合成 (即 DNA 內的鹼基序決定蛋質份子內的氨基酸序)

密碼 (Code) DNA 份子內的鹼基排列形成密碼 --> 合成無數不同的蛋白質份子 --> 合成無數不同的蛋白質份子 由 3 個鹼基組成 ( Nirenberg, 1964 年 ) ( 又稱為三聯體密碼 / 密碼子) --> 64 種不同的組合 --> 合成 20 種不同的氨基酸

三聯體密碼的特徵 (Characteristics of triplet code) 是全適的 (universal) - 所有生物也使用相同的三聯體密碼 是兼併的 (degenerate) - 某些氨基酸可被多於一個密碼讀取 是非重疊性 (non-overlapping) - 於讀取時並不重疊 有中止密碼 (terminating codons) - 可中止多肽鏈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