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士” 舟山中学 邹碧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现代文明视野下的传统文化 —— 以诚信为例 1. 什么是诚信 2. 为什么要讲诚信:诚信在传统与现 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3. 教学:努力培养学生们的诚信.
游历 讲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 养士 制度 孟尝君……其食客三千人。 平原君赵胜者……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魏公子无忌者……致食客三千人。 春申君客三千余人。 吕不韦……至食客三千人。 稷下 学宫 齐田桓公在临淄稷下设学宫,容纳士人,“高门大屋以尊宠.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 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 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 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 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课文中所选的 《〈论语〉十则》 ,着重叙述了学习态度、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孔子 ( 前 551 — 前 479) , 我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 万世师表 ” 、 “ 千古圣人 ” ,世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作者生平馆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 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注重 “ 学 ”“ 思.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 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孔子思想核心是: “ 礼 ” 、 “ 仁 ” 。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 关于《论语》 2 1 关于孔子 3 字词解释, 内容理解 《论语》十则 (1,2,3,4,4, 5,6,7,8,9,10) 4 练习 返回 6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5 讨论.
《论语》十则.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 孔子与孟子 新建路中学 刘海燕.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被尊为 “ 圣人 ” 和 “ 亚圣 ” 。他们的思想观念, 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 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了解人物.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一单元复习 课前准备:这些内容你还能表述下来吗?回顾一下,课上期待你的表现?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督学:只需记住一个准则 姜堰区第二责任督学区.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道德与法律基础 山东大学马列部.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论语》精选.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富安中学刘瑛.
复习课.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学英语报社--语文周刊.
沧海桑田 栏目策划.
君子之风.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朝《及第谣》.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一、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齊桓晉文之事章 孟子 文體:語錄體的議論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学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Seminar 【Speaker】 LEI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简历 WESTIN.
给学生的 培养 “发现、提出问题” 的若干建议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历史上的“士” 舟山中学 邹碧艳

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 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 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 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 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 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百度 百科

士人起源—— “谋士” 战国四公子 “养士著称” 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齐国的孟尝君(鸡鸣狗盗)、 赵国的平原君(毛遂自荐)、 士人起源—— “谋士” 战国四公子 “养士著称” 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齐国的孟尝君(鸡鸣狗盗)、 赵国的平原君(毛遂自荐)、 楚国的春申君 (门客三千)

“ 武士” 荆柯刺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田横五百士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一部《论语》确立“士”的精神内涵 首先,《论语》规定了士所应承担的历史 使命,即“仁以为己任”,而且要做到“死而 后已”,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志士仁人,无 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第二,《论语》从不同的侧面对士进行了 层次上的分类,让士们在优劣的分辨中自 觉追求高档次的人格。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第三,《论语》从不同的角度对士的行为准则、人品标准、生活态度、交友原则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说明与规范。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士的人品要能舍生取义,见义勇为; 要正直质朴,重义轻利; 要重视别人,理解别人,有“忠恕”之心, 对待祭祀、丧事等重大事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 度,

孟子说 士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 有“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坚贞; 有“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气节。 后来人们用“士可杀而不可辱”进行明确规范。

《论语》多次记叙孔子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如“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就是说士因为要以仁为己任,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境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

士的形成——制度保障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儒家学说 ——主流哲学“入世”

自汉代“独尊儒术”始,《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成为读书人的必读教科书。 这样,士作为高尚的人格典范,就牢牢的铭记在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中,成为有志者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人们向往士的声望事业,以士自居,以士赞人,于是,士也就成了中华民族高尚品格的代名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竹林七贤” “陶渊明”——“隐”“出世” 这种精神气质对孔子“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老庄哲学)

宋代以后,科举制真正成为选拔政府官员的唯一途径。而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了儒家思想,占据哲学主流地位。 “学而优则仕”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儒家诗书经典的文化人。 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精英知 识分子阶层。宋代正式形成“士大夫”

范仲淹、苏轼、米芾、文天祥 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经世致用,为国分忧” 政治是士大夫的第一要务。 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 士的发展:进退两得 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经世致用,为国分忧” 政治是士大夫的第一要务。 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 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传统文化的 继承者和创造者。 范仲淹、苏轼、米芾、文天祥

士的衰落:科举的消亡 1905年9月2日 慈禧上谕明告: “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 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 止。”

士人的精神 一、担当精神 敢于担当、敢于接受社会挑战、 积极的主人翁精神

墨突不黔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 其谁也? ——孟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危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屈原、曹操、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

二、从道不从君 士人们坚持正义,服从“道”,不屈服于权势, 不盲目附从君王,甚至批评、背弃君王。 “舍生取义” 孟子——齐宣王 司马迁

三、忧患意识 晁错——“刘氏安矣,晁氏危矣。” 士人们往往知微见著、超前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而不易为人所理解,也不为当权 者所接受,但往往不顾身家性命。忧患成 为士人传统。 晁错——“刘氏安矣,晁氏危矣。”

忧世之音,家国之思 怀才不遇,忧生之嗟

四、抗争精神 社会危难之时,首先站出来的总是士人。 东汉 党锢之祸 明末 东林党人

汉 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宋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清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对当代青年精神构建的影响: 1、爱国为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国内改革:经济、政治 国外竞争:军事、政治

2、安贫乐道的人生韧性 于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 藐视苦难,积极向上。

3、舍生取义的道德自守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坚守社会共同的 道德取向,以及个体自我的道德追求。 不论现实怎样变换,人类普世的道德认同 必须被坚守。

士人理想人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士人情怀作为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已和谐地融汇在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长河中,并在其中不断得到体现,被继承、被弘扬,也必将生生不息。

小悦悦事件 拷问每个有良知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