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研究趨勢 議題與方法的檢討 甄曉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研究趨勢 議題與方法的檢討 甄曉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前言: 掌握研究趨勢—從議題分析與方法檢討開始 什麼樣的研究議題值得研究? 目前課程與教學領域的研究趨勢為何? 國內外課程與教學領域研究趨勢可有異同? 或許得先追問:我對課程與教學的研究發展有多少認識?有哪些新興的研究議題? 畢竟,欲掌握課程與教學研究趨勢,必先瞭解當代教育思潮與社會新興議題,或許可以從中探尋出值得研究的題材。
前言: 掌握研究趨勢—從議題分析與方法檢討開始 在研究議題上有更睿智的「選擇」 在研究理論上有更敏銳的「自覺」 在方法實踐上有更深刻的「反省」 避免相同議題反覆炒作 避免理論的誤植與套用 避免方法的盲從與誤用
從返課程發展脈絡: 二十世紀初 進步主義思潮 實驗學校的課程實驗探究 社會效率運動 課程發展的專業化與科學化
從返課程發展脈絡: 二十世紀中葉 冷戰與太空競賽 「追求卓越」的國家課程方案與學科結構運動 人文主義課程思潮、對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關懷 「課程批評」的風潮 + 教育社會學批判風潮 課程「概念重建」世代
從返課程發展脈絡: 二十世紀末葉 「文本」觀點 + 混沌理論 + 萬花筒般的變化觀點 當代課程的多元論述趨勢
課程研究主要探討的議題 課程概念與方法論 (課程探討典範、課程評鑑等) 形塑課程的因素 課程的角色與定位 課程實務問題 (課程政策、課程改革、文化與課程、知識假設與課程、課程意識型態、教師與課程等) 課程的角色與定位 (課程與教學、認知與課程、性別與課程、學生的經驗課程等) 課程實務問題 (課程目標與內容的決定、課程的設計、課程的組織、課程的實施、課程的決定、課程領導、教科書及各學科教材教法相關問題等)
當代歐美課程研究的主要面向 課程改革與控制的策略 評量、評鑑與績效責任 課程政治化問題 知識、意識型態與課程 教師個人立論
台灣課程研究的主要議題 潛在課程 課程發展與設計 課程評鑑 教科書議題 (1980-2004課程研究實務研究約佔94.69%,課程理論及課程哲學思想的研究僅佔5.31% -- 高新建、許育健,2005)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後的熱門研究主題 課程改革議題 統整課程設計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課程實施與評鑑 現在呢?有什麼是值得研究、需要研究的主題?
當代社會與課程新興議題所帶來的啟發 國際競爭力與國家課程政策 多元文化社會與多元文化課程的爭議 全球化/本土化與學校課程內容的調整 資訊科技/網路社會與學校課程知識的定位 市場化教育機制與課程材料的商業文化 什麼引起你的關懷?你想到了什麼值得研究的議題?
課程研究典範(Schubert,1986) 實徵/分析性 (empirical/analytical) 詮釋性(hermeneutic) 批判性(critical)
課程探究的形式與方法 (Short,1991) 分析性(analytic)、擴充性(ampliative) 推測性(speculative)、歷史的(historical) 科學化(scientific)、俗民誌(ethnographic) 敘事的(narrative)、美學的(aesthetic) 現象學(phenomenological)、詮釋學(hermeneutic) 理論的(theoretical)、規範性(normative) 批判性(critical)、評鑑性(evaluative) 整合的(integrative)、慎思籌劃的(deliberative)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等
課程研究走向質性研究的趨勢 著重實務改善的「行動研究」 強調教師和學生經驗故事的「敘述探究」 將生活經驗展現於「本文」的「現象學」和「詮釋學」的方法 進行教育文化理解,解放受壓迫者的「批判俗民誌」 採用鑑賞家的批判方法進行教育評鑑的「教育鑑賞」 以傳記和自傳解釋教育經驗的「生活史」
國內較為熱門的課程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 所謂「質量並重」設計 行動研究 敘事研究 你的研究議題適合採什麼研究途徑與方法?如何確保研究品質,讓研究實質與方法宣稱一致?
課程研究方法問題的檢討 普遍存在著「質量並重」的迷思 文獻探討與文件分析混淆不清 研究設計不夠嚴謹並且與方法取徑宣稱不符 研究結果堆砌大量資料缺乏深入分析與討論 經驗的陳述甚於概念的重建與理論的建構
課程研究方法的基本問題 所選課程研究議題的價值:理論建構方面?實務應用方面? 研究目的究竟為何?研究個人的意圖又是甚麼? 不同課程探究型式的區隔與特色?哪一個研究途徑較為適切? 不同課程探究型式的知識論假設?研究者本身的知識論假設? 如何將方法的原理原則合理轉化成為課程研究的設計? 研究設計/過程/分析的嚴謹度?研究效度的構成要素與手段? 如何將課程研究方法合理轉化置於實際情境脈絡中? 如何公平處理所有研究參與者的不同價值、興趣、與觀點? 研究發現的歸納與書寫的格式?如何呈現資料? 研究結果的使用與影響?
台灣課程研究的反思(一) 熱門不一定重要 前瞻不一定熱門 那麼,掌握趨勢是為了追求流行? 抑或是把握方向?
台灣課程研究的反思(二) 什麼是「應該」研究的? 什麼是「值得」研究的? 什麼研究是具有學術發展價值的? 什麼研究能帶出深遠實務影響的?
研究議題、研究設計與研究時程 研究議題決定所採研究途徑與方法 研究設計涉及資源取得、人力規劃、資料蒐集方法、分析架構、研究流程規劃等相關思考 研究時程估算則與議題範疇、所採方法、投入人力、研究流程中各階段性任務所需時間密切相關。 那麼,研究時程如何規劃較為合理、適當?
有關研究期程規劃的想法 課程與教學研究需花費多少功夫?投入多少時間? 為什麼我們需要談多年期研究的規劃? 或許得回到研究設計的根本問題,諸如: 意圖探究什麼?涉入怎樣的議題層面? 問題探討的廣度與深度為何? 需要什麼資料?透過什麼手段?運用怎樣的方法?投入多少人力?潛在的探究邏輯為何?研究進程當如何規劃?各研究階段須時多久?怎樣的研究期程規劃才是合理的? 畢竟,必須充分掌握研究焦點與研究需求,才能有效拿捏研究資源與研究時程,規劃出合理可行的研究設計。
研究的期許 不能只是隨著政策起舞,暢談改革議題而已 也不能只是忙著引介學理新知,說些時髦的學術語言而已 更不能未經估算地平白浪費時間與資源,做一些意義不大、價值不高的研究。
結語 或為掌握研究議題、或為帶動研究趨勢, 或為課程理論建構、或為教學實務改善, 我想我們都需要有更寬闊的教育關懷、更深沉的課程與教學思維、更紮實的研究知能與投資,或許能建立更具學術與實務價值的系統性課程與教學本土理論。
參考資料: 甄曉蘭(2007):課程研究的趨勢與方法論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0(3),49-62。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