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品味关键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光华好诗词》 大奖赛 光华中文学校 2014 年 11 月 第四组:成人组. 1 。抽签背诵 ( 10 分) 必答题.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杜甫 蜀相 更开中学 语文组 陈婉华.
诗歌鉴赏专题之: —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 答题模式归类.
诗歌鉴赏高考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蜀相 杜甫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授课人:深圳南头中学 茹清平
使至塞上 西泉初中 马宁.
1.
苏教版高二选修2 3.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 概述——思路、要点和方法 主讲人:巢湖市一中 刘俊生.
25 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25.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李亚权.
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三 古诗语言欣赏 编制加工:朱红彪.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 诗 海 拾 贝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小学 陶静.
《蜀相》 杜甫.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制作人:油田一中 葛昕.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 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近 体 诗 学 习 目 标 学 海 导 航 登 高 八 首(之三).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0.2 立方根.
26、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村居.
使至塞上 ——王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真是—— 2.是的—— 3.因为—— 4.但是—— 5.总之—— 今年夏天真热啊! 是的,土地都冒烟了,据说今天地表温度达到70度呢。
千锤百“炼”的智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篇.
《闲适》阅读鉴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周永华.
古代诗歌鉴赏 (炼字).
主讲:吴静晖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年下学期. 主讲:吴静晖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年下学期.
说‘‘木叶’’ 林 庚 授课人:张英秀.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主讲教师:陈国全.
2009高考诗歌鉴赏 专题备考方案 天津市复兴中学.
课前热身 景 情 境 2005年语文样卷诗歌鉴赏题(浙江省)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余角、补角.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26 清平乐 村居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26 清平乐 村居 执教人:刘柳.
赠汪伦 --李白 制作者 沈迅而.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古典诗词炼字鉴赏.
登高 唐 杜甫.
古代诗歌鉴赏 之炼字.
Double Ninth Festival 九九重阳节.
《蜀相》 杜甫 3.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制作:河南省濮阳县一中 张盼姣.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高考复习 诗歌鉴赏法 普兰店市第六中学语文组曲家伟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短片播放 播 放.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学习目标 1、如何对结果进行分组 2、分组函数的一些实用方法.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找 因 数.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3.4 角的比较.
位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品味关键字

炼 字 ???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下品 !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中品!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苏东坡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炼 字 苏小妹 下品 ! 苏东坡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 中品! ??? 苏东坡 苏小妹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 上品 ! ! ! 柔美之态 交融之状

考 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寻找关键字。 2、赏析关键字。 3、如何规范答题。

一、讨论思考: 寻找关键字要关注 哪些类型的字?

回忆高中学过的古诗词中表现力强的字有哪些? 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分组讨论并书写到黑板)

晴景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了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杜甫)

一、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 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 关注表色彩的词(也是形容词)

二、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讨论,分条总结)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明确诗的主旨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清平乐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 、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清平乐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3、可以烘托环境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4、确定感情基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主旨 勾勒形象 烘托环境 抒发情感

三、怎样规范答题?

2003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安禅,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03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安禅,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诗眼”分别是“咽”、“冷”。 2、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3、“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烘托出山中幽冷孤寂的环境。

点出关键字 三、如何规范答题? 就诗句谈这个字表达效果 结合整首诗,从一定高度来概括关键字的表达效果(明确主旨、勾勒形象、烘托环境、抒发情感)

练一练 答题要求: 在纸上写好答案 要分点、分层规范答题(三步)

找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中的用的好的两个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找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中的用的好的两个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找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中的用的好的两个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找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中的用的好的两个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用的好的两个字是:“低”“近”。 2、“低” :日暮时刻放眼望去,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近” :夜幕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那么近。 3、这两个字烘托出空旷、孤寂的环境,抒发了作者淡淡的旅愁(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找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关键词,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找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关键词,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1、关键字:“潜”和“入” 2、“潜”字,意思是悄悄地; “细”字,形容雨之绵密。 3、这两个字形象地刻画出了春雨轻微、绵密的特征,并且抒发了作者对春夜雨景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回忆本节课内容 1、寻找关键字。(四类) 2、关键字有哪些表达效果(四点) 3、怎样规范答题。(三步)

炼字 炼意

作业:完成拓展练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