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包河中学 吴学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一、动力学问题的分类 1 、 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即先由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合力,利用牛顿第 二 定 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利用运 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 即任一时刻的位置、 速度等 2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即先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空间汇交力系.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与账户*** 3. 借贷记账法***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第一类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位移等.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1、分别用双手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双手交叉
牛顿定律的应用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版权所有-庞留根.
2007年11月考试相关工作安排 各考试点、培训中心和广大应考人员:
总复习提纲 运动学 力 学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第四章 汽车零件损伤与检验分类 学习目的: 学习要求: 了解汽件零部件磨损的成因及规律。 学会汽件零件检验方法和准确分类。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力学单位制.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挂件模型 高考复习.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滑块—木板模型.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习题课1 瞬时加速度问题和动力学图像问题.
第4课时 二力合成法与正交 分解法 连接体问题 考点自清 一、二力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 1.二力合成法
3-1 動能、位能與能量守恆 一、動能 1.意義:運動中物體具有的能量簡稱為動能。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看一看,想一想.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专题:简单的连结体问题 定海一中 余 杰.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实数与向量的积.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4.4 力学单位制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物理组 阚方海.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整体法隔离法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整体法、隔离法 ——物理教研组课程资源(肖翠峰提供)
石家庄市高三教学研讨会 学会与会学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石家庄二中 刘凤果.
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珲春二中 郑春植.
力学单位制.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质点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 一 由质点的运动方程可以求得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
超重与失重.
第三章第二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高考成功方案第1步 高考成功方案第2步 每课一得 高考成功方案第3步 每课一测.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用牛顿运动定律 解决问题(一).
考点1、板块的临界问题 【例1】木板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着一个小滑块m,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了使得m能从M上滑落下来,求下列各种情况下力F的大小范围。 m F M F M m (2) (1)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2.2.1质点的动量及动量定理 2.2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1. 冲量 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即冲量。 恒力的冲量 (t1 → t2): z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质点运动定律 Dynamics of a particle (6) 内容提要 ·牛顿三大定律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蝴蝶效应 混沌.
引 入 新 课 例 题 小 结 作 业.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3 牛顿第二定律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物理组 阚方海.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包河中学 吴学斌

一、牛顿第二定律 正比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_____,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_____. 反比 相同 2.表达式:F=ma 3.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 地面_____或_____________的参考系.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_____物(相对于分子、原子等)、_____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宏观 低速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F = ma ⑴.矢量性—公式F=ma是矢量式,任一时刻,F与a总同向 ⑵.瞬时性—a与F对应同一时刻,即a为某时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⑶.因果性—F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加速度a是F作用的结果 ⑷.同一性— ①加速度a是相对同一个惯性系的;② F=ma中,F、m、a对应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系统;③F=ma中,各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⑸.独立性—①作用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满足F=ma;②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一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③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满足F=ma即Fx=max,Fy=may

例题1.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向上爬,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约为(取g=10m/s2) A.25m/s2 B.5m/s2 C.10m/s2 D.15m/s2 M

解析:选B。设当猴子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a时,对绳的拉力恰好为F=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

2.关于瞬时加速度的两类模型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 (1)刚性绳(或接触面):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 (2)弹簧(或橡皮绳):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

特别提醒:(1)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性是高考的重点.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如撤力、变力、断绳等)时,需重新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切忌想当然! (2)细绳弹力可以发生突变而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例题2.如图所示,物体A、B质量均为m,中间有一轻质弹簧相连,A用绳悬于O点,当突然剪断OA绳时,关于A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B.g C.2g D.无法确定

解析:选C.剪断绳前,绳中拉力为2mg,弹簧中的弹力为mg向下,剪断绳后,绳中拉力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变,故物体A所受合力的大小为向下的2mg,加速度为向下的2g,故C正确.

三、两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特别提示: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加速度的“桥梁”作用,将运动学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寻找加速度和未知量的关键,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方向.

四、解答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1.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分析流程图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好受力分析图,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

(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 (4)求合外力F合.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例题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小车A,其质量为mA=2. 0 kg,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其质量为mB=1. 0 kg 例题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小车A,其质量为mA=2.0 kg,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其质量为mB=1.0 kg.如图甲所示,给B一个水平推力F,当F增大到稍大于3.0 N时,A、B开始相对滑动.如果撤去F,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F′,如图乙所示.要使A、B不相对滑动,求F′的最大值Fm.

解析:根据图甲所示,设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f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 解析:根据图甲所示,设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f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F=(mA+mB)a,对A有Ff=mAa,代入数据解得Ff=2.0 N.根据图乙所示,A、B刚开始滑动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Ba′,Fm=(mA+mB)a′, 代入数据解得Fm=6.0 N. 答案:6.0 N

五、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由_____单位和_____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物理量共七个,其中力学有三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 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_________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4.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基本 导出 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 物理关系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米 m 质量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C.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属导出单位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例题4.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g,m/s、N是基本单位 B. Kg,m、C是基本单位 C.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属导出单位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答案:D

作业: 课后练习

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