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方法专题 专题一 分析与作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6.2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 (1) 1 、函数 y = x 2 的图像是什么样子呢 ? 2 、如何画 y=x 2 的图象呢 ?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探 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光的反射现象 1、我们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的虚像,此时 有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呢? 2、光从哪里来?射到平面镜上又到哪里去? 【现象】
光 的 折 射 教师:范明芬.
 光学复习 应注意的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课标要求 青铜峡三中 路遥.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桂平市大湾二中.
光 的 反 射 科目: 物理 漳州五中 阮舒清 教学目的:
生活中的透镜.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 新市中学 刘继国
光的折射 南京六中 顾岚.
第四章 光现象 目 录 第四章 光现象.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四章 空间力系 §4-1空间汇交力系.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执教者 :和兆星.
神奇的蜡烛?.
作图练习.
串联和并联.
期末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本节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4.3.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看一看,想一想.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章 1 欧姆定律.
第一节 透 镜.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中考专题复习 电学实验.
3.4 圆心角(1).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以上两种电路连接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复 习 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简单的常用电器 2、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 负极 正极 电池 电池组 开关 电灯.
第四章 电 路 探 秘 第一节 电 路 图.
《光现象》全章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物理 第2讲 光现象.
29.1 投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光的折射.
汤姆大叔漫画.
四 电动机.
4.6 图形的位似     观察思考:这两幅图片有什么特征? 都是有好几张相似图形组成,每个对应顶点都经过一点.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90个小灯泡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观察与思考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 我们为什么也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观察与思考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 我们为什么也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十二章 第五节 其他简单机械.
关于含有滑动变阻器电路的研究 华南师大附中物理科 钟斌.
位似.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方法专题 专题一 分析与作图

方法专题 专题一 分析与作图

综合分析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作图题是中考热点之一,中考作图涉及的主要知识有: 1.光学作图 (1)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作图. (2)画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 (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4)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

2.力学作图 (1)画重力、压力、摩擦力、浮力的示意图. (2)画杠杆的力臂. (3)画滑轮组的绕线. 3.电学作图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 (2)设计电路图. (3)家庭电路的安装及正确连接. (4)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或者螺线管磁极.

【光 学 作 图】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画图 一、光的直线传播 作图时要注意: 1.光线用实线表示. 2.沿着光线传播的方向画箭头. 3.光的直线传播成的像为实像,故所成的像一定要用实线来画. 4.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可以是放大的,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

【典例1】(2009·咸宁中考)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画小孔成像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画小孔成像.作图时按照以下步骤:(1)作出A点与小孔的连线与屏的交点A′;(2)同上找到B′的位置;(3)连接A′B′即为AB的像,连线用实线,一定要标上箭头. 答案:如图所示

画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 二、画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 1.找入射点: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交点. 2.作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的虚线. 3.确定平面:法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面. 4.作光线 (1)在光的反射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 (2)在光的折射中,根据“空气中的角总是大角”作折射光线.

【典例2】(2011·黄石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光在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在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图所示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三、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作图时要把握以下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物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特别提醒】 作图时注意以下几点: (1)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过像点. (2)任何情况下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3)物、像的连线要用虚线,且与平面镜的夹角标垂直符号. (4)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 (5)画整个物体的像时要用虚线.

【典例3】(2011·娄底中考)如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图,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

【解析】电灯S发出的光通过小孔P可以在白墙EF上得到亮点,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电灯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通过小孔P也可以在白墙上得到亮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找到另一亮点N,可按以下步骤作图: 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EF的交点为亮点N 连接S′与P,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 作S的像点S′

答案:如图所示

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 四、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 (1)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 (3)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 (1)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典例4】(2011·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 【典例4】(2011·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必定经过凸透镜的焦点;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必定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如图所示

【力 学 作 图】 画重力、拉力、压力、摩擦力、浮力的示意图 一、画重力、拉力、压力、摩擦力、浮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到力的作用点(用一小圆点表示). 3.判断力的方向画线段(沿力的方向). 4.标箭头和力的符号(已知大小的标明力的数值和单位).

【特别提醒】 (1)同一物体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点一般取在同一个点上. (2)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表示力的线段越长. (3)表示力的线段要用实线,不能用虚线.

【典例1】(2012·襄阳中考)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解析】工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工件自身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是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有水平向左的运动趋势,所以工件还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见解析图

画杠杆的力臂 二、画杠杆的力臂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数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是: 1.找支点. 2.画力和力的作用线或力的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

【特别提醒】 关于力臂作图要注意: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根据需要用虚线在原来力的方向上正向延长或反向延长.

【典例2】(2011·兰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 【典例2】(2011·兰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实为一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动力是脚对踏板的压力,垂直于踏板面向下;阻力是活塞对B点向左的推力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动力是脚对踏板的压力,垂直于踏板面向下;阻力是活塞对B点向左的推力.作动力臂时,从支点向动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则支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即为动力臂L1. 答案:如图所示

画滑轮组的绕线 三、滑轮组的绕线 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画滑轮组的绕线时要注意: 1.绳子段数n的确定:由 和 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2.绳子固定端位置的确定:按“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绳子的固定端(若n为偶数,则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轮上;若n为奇数,则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上). 3.绳自由端的拉动方向的确定: (1)如果要求改变力的方向,绳子自由端最后穿过定滑轮向下拉. (2)如果要求用最省力的方法,绳子自由端最后从动滑轮向上拉.

【典例3】(2011·眉山中考)如图组装一滑轮组,画出绳子绕法.要求:作用于绳子末端的拉力 (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

【解析】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绕线方法.由图可知滑轮组是由一 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共有两种绕线方法.绳子的固 定端系在定滑轮上时,有两股绳子承担重物;绳子的固定端系 在动滑轮上时,有三段绳子承担重物.根据题意拉力 , 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3,所以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答案:如图所示

【电 学 作 图】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 一、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一般步骤 (1)分析电路中含有哪些元件,明确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 (2)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与实物图中的位置要一一对应. (3)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是从电源正极开始画,按电流通过的路径逐个画出电路元件,到电源负极为止.

2.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的一般步骤 (1)分析电路中各用电器间的串、并联关系,各电表的作用以及每个开关的控制作用.(2)确定电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3)一般按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开始连接,将元件依次连接起来,最后回到电源负极.(4)先连接串联电路,再连接并联电路.

【特别提醒】 (1)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2)导线的分支、会合在接线柱上,不许分叉、交叉,导线不能穿过元件.

【典例1】(2012·宿迁中考)根据实物图,画出它的电路图.

【解析】分析电路图,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 开关在L1支路上. 在画电路图时,保证各元件的位置、开关的状态等与实物图一致 答案:见解析图

【连一连】(2011·广东中考)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使之能完成“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

设计电路图 二、设计电路图 设计电路图的要点: 1.根据要求确定用电器的连接关系:如果各用电器能单独工作,则它们并联;如果不能单独工作,则它们串联. 2.判断各开关的控制对象. 3.先画出草图,再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最后确定完整的方案. 4.画出的电路图要规范,如横平竖直、元件分布匀称等.

【特别提醒】 有时用若干个开关控制同一个用电器,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几个开关并联,用电器在它们的干路上,则不管哪个开关闭合,用电器都能工作. (2)如果几个开关串联,则所有开关同时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

【典例2】(2011·青岛中考)小雨的房间里,天花板吊灯由3个灯泡组成,学习桌上安装了一个学习台灯,床头上安装了一个可调亮度的床头灯 【典例2】(2011·青岛中考)小雨的房间里,天花板吊灯由3个灯泡组成,学习桌上安装了一个学习台灯,床头上安装了一个可调亮度的床头灯.现在,给你一个电源、3个开关、5个灯泡、一个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请设计一个可以实现小雨房间照明情况的电路,将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 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串、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串、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天花板吊灯的3个灯泡、学习台灯和床头灯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故应并联连接;天花板的3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学习台灯和床头灯分别由开关控制,床头灯可调亮度,应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答案:如图所示

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或者螺线管磁极 三、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或者螺线管磁极 解决此类作图题关键要掌握以下几点: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 3.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S极. 4.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方法: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

【典例3】(2012·聊城中考)小磁针放在两通电螺线管之间,静止时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请完成螺线管B的绕线并标出电流的方向.

【解析】由图中小磁针的N、S极可 以判断出螺线管A的右端是N极,螺 线管B的左端是S极,由安培定则可 知,电流从A螺线管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再用右手握住螺线管B,大拇指指向右侧,可判断螺线管B外侧线圈中电流方向由上至下,据此画出B螺线管的绕线.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