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均匀传输线 本章重点 18.1 分布参数电路 18.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8.3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18.4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历尽九九八十一难, 唐僧四人终于到达天竺, 取得真经,完成任务。 四人想着难得到天竺一趟, 不如在此游览一番。
Advertisements

一、中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目前,湿地污染严重,湖泊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随着社 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污 染在很长时期内依然严重。 湿地污染 1.
教务处 年夏季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六级监考注意事项. 教务处 2 (一)本次考试基本情况 科目人数考场数 英语六级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中共盘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
我们毕业了 毕业留念册 再见老师 姓名:黄巧灵 班级:六(1)班 毕业时间:2012年6月.
谷韦欣TM 医用高分子夹板 谷韦乐TM 医 用 固 定 板
专题二:城市化与城乡规划 授课教师:周栋文.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2.1 2.2 车辆与车辆段 2.3 轨道交通限界
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城乡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 2011年03月.
假冒专利罪的提起与界定 北京张黎律师事务所 二00九年十一月.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 高三地理备课组.
滚 滚 长 江 安匠初中:李艳阁.
长江的开发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谢国文.
參與除權(息)是否能獲利— 以台灣125家上市公司為例
白海豚的分布范围.
超视距安保防范系统 克拉玛依市格恩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王积羽.
高考地理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读图技能 掌握答题规律.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有关法律知识介绍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陈东辉
第二十章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长江.
语文园地六.
陆路交通发达,公路、铁路交通为主,基本上没有水运
第二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第一节 施工定额 概 述 工作时间的研究分析 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TEM8(2009)英译汉试卷评析 复旦大学 黄关福教授.
北京东阳乐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第八章 南极洲.
103年高雄市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研習 動物單元的 教學理念與實踐 講師:屏東縣和平國小 周鳳文.
神 山 圣 湖.
世界地理总论 人文地理概况.
第四章 水域生物群.
东京城市建设史简述.
1890年, 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的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体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去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贵州讲解.
院系:政史学院历史系 班级:10级4班 学号: 姓名:蒋阿晴
2.2.8解:US-5500U=11I U= —US+I, I=5501/5511=0.9981A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电工技术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适应于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并应用相量法分析简单的正弦稳态电路,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讨论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
第五章 常用微波元件 5-1 引 言 微波元件的功能在于对微波信号进行各种变换,按其变换性质可将微波元件分为如下三类: 一、线性互易元件
有大权炳的天使 (18:1-3)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 天上的声音 (18:4-20) (4-8) 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
合肥公交集团 营运效能分析报告 营 运 服 务 部.
企业引进顶级人才之门, 人才跨上顶级职业之路 。
新疆旅游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路程、时间与速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成都市武顺街小学 漆智妮.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课时).
沟壑纵横的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用稿) 黄土高原.
兰州市2008年度国土资源 信息发布会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八、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 开路: 用电器短路 短路: 电源短路.
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源分公司 降本增效 部门:机械队流机二班 发言人:程广州.
第 4 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5.1 正弦电压和电流 5.2 利用相量表示正弦信号 5.3 R、 L、 C元件VAR的相量形式和
第6章 正弦电流电路 直流量: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U、I) 直流电路 交流量:随时间周期变化、且平均值为零(u、i)
第五章 平面波函数.
实验六 低电平振幅调制器 (乘法器实现).
第 2 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电压与电流 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丹 巴 (“中國最美的地方”的一個四川農村)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平方千米.
恩典層 信心層 服事層 煉淨層 榮耀層 呼 求 歸回 從世界 分別出來 信心 受考驗 傳揚福音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西河中学:张延伟.
推荐参考书 基本电路理论 C.A 狄苏尔,葛守仁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 电路分析基础(第3版) 李翰荪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彰化花壇【高速公路戰備跑道啟用】參觀點 時間:96年5月15日 時
單選題 1. 2. 3. 4. Q1:下列何者能作為商標樣式?
列王纪上.
列王紀上.
现代自然地理学 (48 学时) 任升莲 主讲
第十二章 机械波 4、波的反射和折射.
預表舊約 預表新約 夏甲 亞伯拉罕 撒拉 100歲 90歲 以實瑪利 以撒 憑自己力量所生 憑神的應許所生.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主讲: 吴昊 序号: 肖滟琳 组号:[ 周宇 一八年十一月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8章 均匀传输线 本章重点 18.1 分布参数电路 18.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8.3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18.4 均匀传输线的原参数和副参数 18.4 无损耗传输线 18.5 无损耗线方程的通解 18.6 无损耗线的波过程 18.7 首 页

重点: 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 2.均匀传输线的方程及其正弦稳态解 3.无损耗传输线的波过程 返 回

18.1 分布参数电路 1. 传输线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用以引导电磁波,最大效率的将电磁能或电磁信号从一点定向地传输到另一点的电磁器件称为传输线。 分类 传递横电磁波(TEM波)的平行双线 、同轴电缆 、平行板等双导体系统传输线。工作频率为米波段(受限于辐射损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2. 传输线的电路分析方法 传递横电波(TE波)或横磁波(TM波)的单导体系统,如金属波导和介质波导等。工作频率为厘米波段。 本章讨论的是双导体系统传输线。 2. 传输线的电路分析方法 集总电路的分析方法 当传输线的长度 l<< ,称为短线,可以忽略电磁波沿线传播所需的时间,即不计滞后效应,可用集中参数的电路来描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 u(t) l  集总参数电路中 电场 C 磁场 L 热 R 导线——只流通电流 短线 +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分布电路的分析方法 当传输线的长度 l ,称为长线,电磁波的滞后效应不可忽视,沿线传播的电磁波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且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必须用分布参数电路来描述。 + - + - u(t) l  长线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f =50 Hz f =1000 MHz 注意 当传输线的长度 l ,严格地讲,这是一个电磁场的计算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作为电路问题来考虑。求解这类问题需要解偏微分方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8.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 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的特点 均匀传输线沿线的电介质性质、导体截面、导体间的几何距离处处相同。 18.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 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沿线的电介质性质、导体截面、导体间的几何距离处处相同。 均匀传输线的特点 电容、电感、电阻、电导连续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传输线上;可以用单位长度的电容C0、电感L0 、电阻R0 、电导G0来描述传输线的电气性质; 传输线原参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x 整个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线元x 级联而成; 始 端 + - u(t) 终 i 每一个线元可以看成是集总参数的电路,因而可以将基尔霍夫定律应用到这个电路的回路和结点。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 均匀传输线的方程 传输线电路模型 + - KVL方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 KCL方程 均匀传输线方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均匀传输线方程也称为电报方程,反映沿线电压电流的变化。 均匀传输线沿线有感应电势存在,导致两导体间的电压随距离 x 而变化;沿线有位移电流存在,导致导线中的传导电流随距离 x 而变化 ; 均匀传输线方程适用于任意截面的由理想导体组成的二线传输线。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8.3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1.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均匀传输线工作在正弦稳态时,沿线的电压、电流是同一频率的正弦时间函数,因此,可以用相量法分析沿线的电压和电流。 1.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方程的相量形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单位长度复阻抗 单位长度复导纳 注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两边求导 传播常数 通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 积分常数之间的关系 特性阻抗 注意 A1、A2、B1、B2 由边界条件确定。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 给定边界条件下传输线方程的解 选取传输线始端为坐标原点,x 坐标自传输线的始端指向终端。 已知始端(x=0)的电压 和电流 的解 +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解得: x处的电压电流为: 可写为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双曲函数: 已知终端(x=l)的电压 和电流 的解 l x +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解得: x处的电压电流为: + - l 以终端为零点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1 已知一均匀传输线 Z0=0.42779/km , Y0=2.710-690s/km. 求 f=50Hz,距终端900km处的电压和电流。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4.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瞬时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特点 考察u+和i+ 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既是时间t的函数,又是空间位置x的函数,任一点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作正弦变化。 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 某一瞬间 t,电压和电流沿线分布为衰减的正弦函数。 x 经过单位距离幅度衰减的量值,称衰减常数。 经过单位距离相位滞后的量值,称相位常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电压和电流沿线呈波动状态,称电压波和电流波; x t=t1 t=t2 t=t3 u+、i+为随时间增加向x增加方向(即从线的始端向终端的方向)运动的衰减波。将这种波称为电压或电流入射波、直波或正向行波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波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λ。 考察最大点的相位: 相位速度 得同相位移动的速度: 波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λ。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沿线传播的功率 同理考察u-和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i-为随时间增加向x减小方向(即从线的终端向始端的方向)运动的衰减波。将这种波称为电压或电流反射波、或反向行波 。 v u-、i-为随时间增加向x减小方向(即从线的终端向始端的方向)运动的衰减波。将这种波称为电压或电流反射波、或反向行波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5. 反射系数 定义反射系数为沿线任意点处反射波电压相量与入射波电压相量之比。 任一点的反射系数 终端反射系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x Z2 ZC 反射系数是一个复数,反映了反射波与入射波在幅值和相位上的差异; 反射系数的大小与传输线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阻抗 有关; Z2 ZC 注意 反射系数是一个复数,反映了反射波与入射波在幅值和相位上的差异; 反射系数的大小与传输线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阻抗 有关; 全反射 匹配 在通信线路和设备连接时,均要求匹配,避免反射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已知一均匀传输线长300km,频率f=50Hz,传播常数=1.0610-384.71/km , ZC=400-5.3,始端电压 求:(1)行波的相速; (2)始端50km处电压、电流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8.4 均匀传输线的原参数和副参数 1.均匀传输线的原参数 均匀传输线的传播特性由传输线的参数决定。传输线的参数分原参数和副参数。 传输线的原参数是指单位长度的电阻、电导、电容和电感。它们由传输线的几何尺寸、相互位置及周围媒质的物理特性决定,组成传输线等效分布参数电路的基本量,可以用电磁场的方法求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均匀传输线的副参数 传输线的副参数有传播常数和特性阻抗。它们由原参数决定。 传播常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结论 a)  和 是传输线分布参数和频率的复杂函数。因此,当非正弦信号在这样的传输线上传播时,必然引起讯号振幅的畸变和相位的畸变(或失真)。 b) 当传输线损耗很小 非正弦信号在低损耗传输线上传播时.畸变程度很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结论 特性阻抗 /40/4。 对于低损耗传输线 特性阻抗为复数,说明电压与电流不同相; 低损耗线的特性阻抗是实数,在微波范围内使用的传输线属于低损耗传输线。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计算工作于1.5MHz传输线的ZC 、、 和,以及传播速度。已知原参数为:R0=2.6/m,L0=0.82H/m,G0=0,C0=22pF/m。 解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为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并联导纳为 特性阻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传播常数 衰减常数 相位常数 波速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 无畸变传输线 当传输线的衰减常数不是频率的函数,相位常数与成正比时,传输的信号不会发生畸变。 两种方法: 采用无损耗或低损耗传输线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此时 注意 无损耗线一定是无畸变线, 无畸变线不一定是无损耗线。 采用满足无畸变条件的传输线 令 无畸变条件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此时 ZC=50的无畸变线, =1.1510-3Np/m,C0=100pF/m,求:1)R0、G0、L0;2)波速;3)电压传输至1km处及5km处电压振幅降低的百分率。 例 解 1)无畸变线满足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代入电容值,联立求解得: 2)波在无畸变传输线传送的速度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沿传输线间隔 l 距离的两电压振幅的比值为: 相距1km处 相距5km处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8.5 无损耗传输线 构成传输线的导体是理想导体R0=0,线间的介质是理想介质G0=0 ,这种传输线称为无损耗传输线。低损耗线可以近似看作无损耗线。 1. 无损耗传输线的方程及其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在正弦稳态时: 单位长度的电感 单位长度的电容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 无损耗传输线的传输参数 方程的解 瞬时式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播常数、波的相速度和波长由传输线分布参数L0、C0和频率决定。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传播常数 与频率成线性关系 特性阻抗 实数 相速度 常数 波长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00m长的无损耗同轴传输线,总电感与总电容分别为27 100m长的无损耗同轴传输线,总电感与总电容分别为27.72H和180pF。求(1) f=100kHz时的 v 与 ;(2)传输线的特性阻抗;(3) 求传输线上的迟延。 例 (1)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感与电容为 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 特性阻抗 (3) 传输线的延迟为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 给定边界条件下方程的解 已知始端电压 和电流 的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已知终端电压 和电流 的解 4.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入端阻抗 传输线上任意点的入端阻抗等于该点的总电压与总电流之比: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x’ l b a Zin ZL a,b端的入端阻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结论 入端阻抗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工作频率、传输线的长度 l 及终端负载有关。 入端阻抗每隔半个波长重复出现一次,即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讨论 不同负载ZL下 入端阻抗的变化规律 终端负载等于特性阻抗时的入端阻抗 特点 沿线各点入端阻抗等于特性阻抗,与线长无关,这种情况称为传输线匹配。 终端短路时的入端阻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特点 入端阻抗具有纯电抗性质 感性 容性  3/4 2/4 /4 Z(x) o l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实际应用中可用 的无损短路线等效替代一个电感。 实际应用中可用 的无损短路线等效替代一个电感。 用等于四分之一波长的短路线作为理想的并联谐振电路。 终端开路时的入端阻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特点 入端阻抗具有纯电抗性质 感性 容性  3/4 2/4 /4 Z(x) o l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实际应用中可用 的无损开路线等效替代一个电容。 实际应用中可用 的无损开路线等效替代一个电容。 用等于四分之一波长的开路线作为理想的串联谐振电路。 终端接纯电抗性负载时的入端阻抗 入端阻抗的分布与终端短路或开路传输线的电抗分布图类似。因为总可以在终端短路或开路传输线的适当位置找到等于X的电抗值。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终端接电感等效为原传输线延长l (</4)的短路情况。 jXL 等效 l jXL 终端接电容等效为原传输线延长l (</4)的开路情况。 -jXC l -jXC 等效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l=1.5m的无损耗传输线(设l </4),当其终端短路和开路时分别测得入端阻抗 试求该传输线的ZC和传播常数。 解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结论 通过测量一段无损耗传输线在终端短路和开路情况下的入端阻抗,可以计算出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 /4 线段的入端阻抗 当l=/4或l=(2n-1)/4时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特点 负载阻抗经过/4无损耗传输线变换到输入端后等于它的倒数与特性阻抗平方的乘积。利用/4线的这一阻抗特性可作成/4阻抗变换器,以达到传输线阻抗匹配 。 ZC R 当ZL=R, 接入/4无损线 ZC R /4 ZC1 Zin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使用/4阻抗变换器使图示负载和传输线匹配,决定/4线的特性阻抗。 解 匹配时 A 64 /4 ZC=50 25 ZC2 B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负载阻抗经过/2无损耗传输线变换到输入端后仍等于其本来的阻抗,说明传输线上的阻抗分布具有/2的周期性。 /2 线段的入端阻抗 当l=/2或l=n/2时 特点 负载阻抗经过/2无损耗传输线变换到输入端后仍等于其本来的阻抗,说明传输线上的阻抗分布具有/2的周期性。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5.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传输线终端所接负载不同,反射系数就不同,线上波的分布即传输线的工作状态不同。按照不同负载,可将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分为行彼、驻波和行驻波三种类型。 行波状态 传输线上只有入射波 a. 传输线处于匹配状态 b. 传输线无限长 特点 沿线电压、电流振幅不变;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电源发出的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传输效率最高; 沿线电压、电流同相位; 电源发出的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传输效率最高; 沿线的入端阻抗为: 驻波状态 传输线上出现全反射 a. 终端短路 b. 终端开路 c. 终端接纯电抗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如 则 驻波 特点 沿线电压、电流无波动性,振幅是位置 x 的函数,最大值和零值出现的位置固定不变,称为驻波;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 t1=/2 电压沿线作余弦分布 t2=/4 o x’ t3=3/2 当 , 出现电压振幅绝对值最大点称为波腹。 当 , 当 , 出现电压振幅绝对值最大点称为波腹。 当 , 出现电压振幅绝对值最小点称为波节。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电压和电流在空间上相差/2 ,电压波腹点为电流波节点。有效值沿线分布: I x’ 3/4 /4 U o /2 电压和电流在时间上相差90º,沿线无能量传播,电能与磁能在/4空间相互转换。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行驻波状态 传输线上既有行波又有驻波 部分电磁波反射 = 行波 + 驻波 x’ o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8.6 无损耗线方程的通解 1.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方程的瞬态解 当传输线发生换路时将引起过渡过程(波过程) i(x,t) u(x,t) x 波动方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得通解: 注意 f 1,f2 是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的待定函数,要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确定。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通解的物理意义 表明 当 有 在t时刻,x位置的电压u+在t+t时刻和x+vt位置重复出现,且延迟的时间与离开前一位置的距离成比例: 即 f1 以有限速度v 向x方向传播,称之为入射波。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入射波 当 表明 f2 在t时间内,以速度v 向(-x)方向前进了vt 距离,称之为反射波。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半无限长无损线上波的发生 当传输线发生换路时将产生波。设传输线接直流电源,开关闭合前各处电压电流均为零。 t=0 t=0时闭合开关 U0 x =0 t=0 - + t=0时闭合开关 边界条件: 只有入射波 代入边界条件: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t=t1时电压电流沿线分布 u(x,t1) u(0,t) u U0 U0 v i o t t1 x x1=vt1 波经过地方线上各处电压为U0、电流为I0。波未到处线上各处电压、电流均为零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8.7 无损耗线的波过程 u= u++u- i= i+- i- 当传输线存在终端且不匹配的情况下,在终端将引起波的反射,因此,传输线上除了入射波以外还将存在反射波。 U0 x =0 t=0 - + x i(x,t) u(x,t) u= u++u- i= i+-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终端开路 0 < t < l/v t= l /v n=1 (1)波过程 不同时间电压电流在传输线上分布,t为参变量 l U0 U0 v u l I0 v i t= l /v n=1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l /v < t < 2l /v t=2l /v n= -1 2U0 U0 v l u I0 l i = - I0 =U0 u I0 l i t=2l /v n= -1 = - I0 =U0 2U0 -I0 -U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l /v < t < 3l /v t=3l / v n= 1 i u 2U0 v U0 v -I0 l l 返 回 上 页 l 2U0 U0 v l u t=3l / v n= 1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l /v < t < 4l /v i u U0 v v -I0 l l 这种多次反射过程将周期性重复,周期 T=4l / v。 i U0 v u l 这种多次反射过程将周期性重复,周期 T=4l / v。 (2)某处电压随 t 变化曲线 U0 t u(0,t) 始端电压 u(0,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始端电流 i(0,t) t -I0 I0 终端电压 u(l,t) t 2U0 l/v 3l/v 5l/v 终端电流 i(l,t)=0 x t0=l/v 2 4 6 8 n=1 n= -1 U0 -U0 +U0 l l 2 4 6 8 n=1 x t/t0 t0=l/v n= -1 I0 -I0 始端电流 i(0,t) t -I0 I0 终端电压 u(l,t) t 2U0 l/v 3l/v 5l/v 终端电流 i(l,t)=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终端短路 0 < t < l/v t= l /v n=-1 不同时间电压电流在传输线上分布,t为参变量 l U0 v u l U0 v u l I0 v i t= l /v n=-1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l /v < t < 2l /v t=2l /v n=1 U0 l u 2I0 I0 v l i =3I0 =U0 U0 I0 u 2I0 I0 v l i t=2l /v n=1 =3I0 =U0 U0 I0 2I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l /v < t < 3l /v U0 v l u 3I0 v i l 返 回 上 页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