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二氧化制取的研究 (第一课时) 说课人:余姣龙 安庆市罗岭初级中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走进化学, 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感受化学的魅力!
制取氧气 肖红昌 ——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制取氧气.
课 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第十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欢迎指导.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欢迎步入知识的殿堂,感受其独有的乐趣。 制作人:吴亚玲.
化学 河北省 第三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及制作思路 学习目的: 邀请函的制作步骤: 1.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2.掌握比较并合并文档方法 3.掌握页面插入背景图 4.熟练使用文本框 知识要点: 1.邮件合并功能 2.文档中插入域内容 3.文本框的使用 技能要点: 1.域、文档部件操作.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复习回顾: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怎样验满二氧化碳? 澄清石 灰水变 浑浊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狮子王》.
封面 二 氧 化 碳 CO2.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高中化学实验 (二) 气体的制备.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辛锐中学 张霞.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图表的创建.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设计制作 於如相.
河北省综合实践展示课 问题如何转化为课题 ——碳和食物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尚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加减法练习课 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黄 磊.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神奇的瓶子 气体制取收集 专题复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加减法 北京西城区宣武回民小学 王裔琳.
氧化还原反应.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笔算(一) 高要区第二小学 姚水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實驗九 氧化還原滴定-草酸鹽之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3.4 角的比较.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 、7 、6加几 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冉 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题2 二氧化制取的研究 (第一课时) 说课人:余姣龙 安庆市罗岭初级中学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一 学情分析 二 教法学法 三 教学过程 四 板书设计 五 教学反思 六

教材分析 一 1、教材内容、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九年级学习的第二种气体的制取,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 2、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说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多种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 (1)知识与技能: 说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多种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能初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 探究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一 3、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 置,探究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 置,探究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学情分析 二 学生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有了一定的基础,已有了初步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课题的难度不会很大。但学生在学习中能撑握大方向却往往会忽略细节,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还不具备实验探究能力。 因此本节课重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入了药品选择,仪器选择,装置组装等内容,通过亲自实践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法学法 1、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课堂上我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 四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找寻规律 巩固新知 引导深化 整体回顾课堂小结 → 探究活动1 探究活动2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揭晓答案】在跳跳糖的配料里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CO2,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与CO2有关。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我拿出几袋孩子们吃过的跳跳糖分发给每组一袋,让孩子们尝一尝,并说说他们的感觉。 舌头上噼啪作响,糖果小碎块会在嘴里跳动。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在作怪吗? 【学生讨论】 【揭晓答案】在跳跳糖的配料里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CO2,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与CO2有关。 【分析】上课让学生通过吃跳跳糖,亲身经历CO2的奇妙之处。上课方式很新颖,课堂会因此比较活跃,而不是死气沉沉,并且强化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引出二氧化碳。那么如何制得这种气体呢?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提出问题】 探究新知 找寻规律 探究活动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与同学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提示:①可操作性是前提 ②易于操作、易于收集较纯的气体、 反应速度合适、环保等 【小组活动】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提出的方案可能有以下,同时根据提示分析优缺点。

方案 优点 缺点 人呼吸 木材、煤燃烧 酒精、蜡烛燃烧 碳还原氧化铜 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收集 原料廉价易得,操作方便 不易收集、不纯 探究活动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方案 优点 缺点 人呼吸 木材、煤燃烧 酒精、蜡烛燃烧 碳还原氧化铜 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收集 气体不纯、CO2含量低 原料廉价易得,操作方便 不易收集、不纯 操作方法简单 原料成本高、不易收集、不纯 气体易收集 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资料: 最后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含碳酸根离子(CO32-)的化合物(例如:碳酸钠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CO2。 【提出问题】 让学生利用提供的药品进行分组实验并完成其表格(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意识) 请同学们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 药品,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哪个更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最后得出结论

做一做 探究活动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 (2)重点比较反应速率(气泡产生)的快慢 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粉 (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 效成H2SO4) ,, 做一做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 (2)重点比较反应速率(气泡产生)的快慢

说一说 想一想 石灰石与稀盐酸 探究活动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实验编号 1 2(略) 3 4 实验药品 实验现象 1 碳酸钠和 稀盐酸 2(略) 稀硫酸 3 石灰石和 4 冒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非常快 冒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非常快 冒出少量气泡、反应速率 慢、且反应一会儿就结束。 冒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适中 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石灰石与稀盐酸

石灰石、稀盐酸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板书】 1、原料: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CO3 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比能力) 1、稀盐酸能否换成浓盐酸 2、石灰石能否换成碳酸钙

思考 1、稀盐酸能否换成浓盐酸 2、石灰石能否换成碳酸钙

探究活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重难点) 这一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探究是分布设计的。我采用了“温故知新-设计装置-交流展示-反思改进”的分步探究方式,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温故知新(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照顾知识的连接性,在最近 发展区内培育增长点,便于学生接受。) (学生完成课本P114表格部分内容) 先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原理,两套装置和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①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②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③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探究活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重难点) 1、温故知新(学生完成课本 P114表格部分内容) 气体 反应原理(学生默写)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较 是否溶于水 2KMnO4 K2MnO4+MnO2+O2 加热 固 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 O2 MnO2 常温 大于空气 2H2O2 2H2O+O2 固+液 不易溶于水 催化剂 A B C D E

【思考】 1)、制取装置由哪几部分组 成?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 考虑哪些因素? 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 虑哪些因素? 发生装置 1)、制取装置由哪几部分组 成?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 考虑哪些因素? 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 虑哪些因素?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确定依据】(自主学习)--这是探究的基础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是否需要加热或催化剂  固体和液体反应 固体和固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难或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2、设计装置 依照以上依据,引导学生根据制取原理,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来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完成P114表格剩余部分,并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类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我所提供的仪器中进行选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理想的制取装置并在纸上画出所设计的装置图。

{ 二、 实验室制取装置的确定 【板书】 反应原理: 【得出结论】 装置的确定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 固体 液体 不需加热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板书】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原理: 【得出结论】 装置的确定 {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

【学生活动】从以下所给的仪器中找出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的反应和收集装置 【学生活动】从以下所给的仪器中找出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的反应和收集装置 漏斗 × ×

3、交流展示 展示每一小组的设计方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选出最佳设计并与大家共同分享设计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4、反思改进 分析各组实验设计成败的原因,并讨论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装置的改进方法。同时教师给出实验室常用的一套装置供学生参考,并在下一节课中以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学会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

巩固新知 引导深化 为了体现教学目标,反馈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又本着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我布置了必做题:课本P116练习与应用第1、3题,同时增加拔高题(组装一个能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简易装置);由学生作答,我适当给予解释。

整体回顾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先谈收获,教师再总结

课外实验 就地取材,选用家里有的物品(墨水瓶、塑 料瓶、圆珠笔芯、吸管),自制一套二氧化 碳的装置,参加班级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 下进行实验。

五 板书 课题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一、原理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课题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一、原理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H2O+CO2↑ 二、实验装置 1、选择装置的依据和方法 2、装置: 1)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 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教学反思 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欢迎各位专家和评委指正 谢谢!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检查气密性 加大理石 加稀盐酸 收集气体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成果展示

三、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板书) 1、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固定) →收集( 如何验满?)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 CO2已集满。

你发现了吗?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为什么?请改正? 没有用向上排 长颈漏斗没有 空气法收集 插入液面下 出气导管太长, 插入了液面下

谈谈你的收获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装置图: 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气体 验满:将燃着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 灭,则集满。 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