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肝硬化的护理 利州中专 李永.
Advertisements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说课) 说课人 物理组 殷仁勇
长郡中学2009届高三理科综合练习卷(三) 试卷讲评.
1.碰撞试验 2.鸡蛋下落实验 3.大飞机怕小鸟.
动量定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宣城中学物理组:王怀鹏.
新高考与学考背景下的物理学科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梁 旭.
展望2010物理高考 常州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2005年高考 物理教学建议.
第3课时 圆周运动 考点自清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物理量 物理意义 定义和公式 方向和单位 线速度 描述物体 做圆周运 动的
全腦快速學習方法體系簡介.
动能定理应用 第三课时.
习题课 动 能 定 理 应用.
7.2 勻速圓周運動和向心力.
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牛顿定律的应用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版权所有-庞留根.
第三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 科:物 理 主讲人:吴含章. 第三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 科:物 理 主讲人:吴含章.
总复习提纲 运动学 力 学 牛顿运动定律.
各位同仁 新学期好!.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七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二综防火设计分析.
抓“中”等 重“实”效 促提“升” 石家庄市第42中学 李荣
受力分析 力的正交分解 虎山中学 高一(7)、(8)、(9)班.
相持时双方的拉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甲方齐心协力把绳子缓缓朝他们方向拉过去的时候,甲方的拉力一定比乙方大吗?
第三节 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1、胶原 细胞外被(糖萼)指细胞外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糖蛋白或糖脂)
动能和 动能定理 版权所有—吕叔湘中学 庞留根. 版权所有——庞留根.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超重和失重 主讲人: 李东红.
7-1 能量的形式和轉換 1 of 12 能量是促成自然現象變化的根源,太陽能替我們將水搬到高處,人類再利用高、低水位差發電。
第二节 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
11.3 动能和势能.
滑块—木板模型.
守恒定律 守恒定律 习 题 习题总目录.
7.2 功.
振动和波动 (Vibration and wave) 第 6 章 振动学基础 (Vibration) (6)
第4课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考点自清 1.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 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 或力的 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1 試求下列各值: cos 137°cos (-583°) + sin 137°sin (-583°)。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2讲 动能 动能定理 1.定义: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运动 2.公式:Ek= .
3-1 動能、位能與能量守恆 一、動能 1.意義:運動中物體具有的能量簡稱為動能。
第三章 相互作用 5、力的分解.
例1、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绳偏离竖直方向370,小球的质量为m,求车厢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1 在平面上畫出角度分別是-45°,210°,675°的角。 (1) (2) (3)
章 末 整 合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外力近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功和能.
课题: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sina tana y P 。 x P’ 。.
(歡迎各校教師下載使用,內容有誤敬請賜教,使用時敬請註明來源)
第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和失重 1.单位制:由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Ch1 三角 1-2 廣義角與極坐標.
章 末 整 合.
第六节 无穷小的比较.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Ⅰ
理综物理计算题 湛江一中高三物理备课组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石家庄市高三教学研讨会 学会与会学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石家庄二中 刘凤果.
超重与失重.
第三章 光现象 三、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鸡泽县实验中学.
声的世界复习.
必修2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七节 功 率 第2课时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第九章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第2讲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
三角比的恆等式 .
第五章 曲线运动 3、抛体运动的规律.
传送带问题 2006年3月 庞留根.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必修一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Company Logo.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新人教A版 数学必修4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 三年級 第二章 力與運動.
實驗的目的 單擺實驗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迷思 氣墊軌道實驗 2005年10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例题1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 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 例题1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问:l、本题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 2、本题要求计算位移和速度,而我们只会解决匀变速运动问题。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 3、本题属于哪类动力学问题?

a= 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由图知:F合=F-Ff=ma 例题1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 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由图知:F合=F-Ff=ma a= 4s末的速度 4s内的位移 FN a Ff F G v 拓展: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多大? (2)本题中若将F大小不变,方向改为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O,则f变了没有?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求出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它们之中哪个力是待求量?哪个力实际上是己知的? 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问:本题属于哪类动力学问题? 人共受几个力的作用?各力方向如何? 它们之中哪个力是待求量?哪个力实际上是己知的? 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 Y FN F阻 Gy Gx X G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Gy Gx FN F阻 G X Y 分析滑雪人的运动情况: V0= 2m/s 、t=5s、x=60m

GX =mgsin 300 =367.5N GY =mgcos 300 =636.5N F合 =GX-F阻 =ma 分析滑雪人的受力情况: FN F阻 G X Y 分析滑雪人的受力情况: GX =mgsin 300 =367.5N GY =mgcos 300 =636.5N F合 =GX-F阻 =ma F阻 =GX-ma=367.5N-75×4N=67.5N F阻 方向沿斜面向上

Gy Gx FN F阻 G X Y 解:对滑雪人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坐标系, 把重力分解得: Gx=mgsinθ Gy=mgcosθ 根据运动学规律:x=v0t+ at2 得: 代入已知量的数值得:a=4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即Gx-F阻=ma得: F阻=Gx-ma=mgsinθ-ma 代入数值得:F阻=67.5N 即:滑雪人受到的阻力是67.5N,方向沿斜面向上。 1 2 a= 2(x-v0t) t2

小结 l、两题都需画受力图,都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画受力图是重要的解题步骤。不同之处是例1先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而例2先用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2、例2中物体受力方向较为复杂,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用G1和G2代替G,使解题方便。

两类问题: ① 已知物体受力的情况,确定物体运动。 ②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两类问题: ① 已知物体受力的情况,确定物体运动。 ②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学公式 解题思路: 受力情况 a 合力F合 运动情况 F合= m a 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解题步骤 根据两个练习的解题过程,以及我们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方法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出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5、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类题演练 一斜面AB长为10 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2) (1)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q=30 o A B m (2)若给小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下 的初速度,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图 2

解 析 q=30 o 解析: y x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1)、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解 析 解析: (1)、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y 把重力G沿x轴和y轴方向分解: FN m Ff 小物体沿斜面即x轴方向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x , 则ax=a,物体在y轴方向没有发生位移,没有加速度则ay=0. A q=30 o B m sin G q G1= x cos G q G2= 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y N x ma G F = - 1 2 f q f cos sin mg F ma N = -

解 析 q=30 o x y 所以: 又 f 由 得 v 由 得 A B FN G F sin q G1= cos G2= cos sin 解 析 q=30 o A B m FN G x y f F sin q G1= cos G2= 所以: 又 N F m f = cos sin m mg a - = q ) cos (sin g - = q m 5 2 / 30 cos . (sin 10 s m ° × = ) - 2 / 67 . s m = 设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则: 由 as v t 2 + = 得 s m as v / 7 . 3 10 67 2 = × s a v t 5 . 67 7 3 = 由 at v t + = 得

解 析 q=30 o x y f f f f (2)小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处于平衡状态,其加速度a=0,则在图示的直角坐标系中。 A B 解 析 (2)小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处于平衡状态,其加速度a=0,则在图示的直角坐标系中。 q=30 o A B m FN G x y f F sin q G1= cos G2= 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1 2 = - y N x ma G F f q f cos sin mg F N = 所以 又 N F m f = 所以,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58 . 30 tan = ° q m f N F

小结提升 q=30 o y 若给物体一定的初速度 ① 当μ=tanθ时,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 m FN G x y f F sin q G1= cos G2= 若给物体一定的初速度 ① 当μ=tanθ时,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② 当μ>tanθ(μmgcosθ>mgsinθ)时, 物体沿斜面减速下滑; ③ 当μ<tanθ(μmgcosθ<mgsinθ)时, 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二.超重和失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即ay≠0),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注:正因为当物体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视重不再等于实重,所以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强调应在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下进行。

  (1)超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的加速度。 大于 竖直向上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失重:   ①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的加速度。   ③完全失重:   a.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等于零的状态。   b.产生条件:a=g,方向 。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注]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是由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决定的。

(2)动力学特征:只受重力作用,且重力恒定不变,因此物体的 恒定。   3.从动力学角度看自由落体运动   (1)运动学特征: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 下的 直线运动。   (2)动力学特征:只受重力作用,且重力恒定不变,因此物体的 恒定。   (3)加速度:由F=ma 得:a=g,即为重力加速度。 匀加速 加速度

超重与失重对比分析 特征 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向上  特征 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向上 F=m(g+a) >mg 向上加速,向下减速

特征 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 失重 向下 F=m(g-a) <mg 向下加速,向上减速 完全失重 a=g  特征 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 失重 向下 F=m(g-a) <mg 向下加速,向上减速 完全失重 a=g F=0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正常运行的卫星

  3.“超重”与“失重”的本质   (1)超重与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所谓超重与失重,只是拉力(或支持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改变量为ma,a为物体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3)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本身的重力并不变化。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不一定是向上加速运动,也可以是向下减速运动,即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同理,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下,物体既可以做向下的加速运动,也可以做向上的减速运动。   (3)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本身的重力并不变化。

  (4)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它的加速度不一定竖直向上,但加速度一定有竖直向上的分量;同理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但一定有竖直向下的分量。   [注]   (1)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2)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由重力引起的一切现象都会消失,如物体对桌面无压力,单摆不再摆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D 1.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 1.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未发生变化

2.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之所以恒定不变,是因为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所受________的大小、方向都不变。 答案:大小 方向 重力

  3.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处于什么状态?(g=10 m/s2)   (1)升降机匀速上升;   (2)升降机以3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3)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解析] 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FN-G=0,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FN=G=mg=6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就等于体重计的示数,即600 N,处于平衡状态。

  (2)当升降机以3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G=ma,FN=ma+G=m(g+a)=780 N。   (3)当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FN=ma, FN=G-ma=m(g-a)=36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360 N,小于人的重力600 N,人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1)600 N 平衡状态 (2)780 N 超重状态 (3)360 N 失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