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影像與流行文化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影像與流行文化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影像與流行文化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影像與流行文化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授課教師:劉亞蘭

2 流行文化的社會學 影像 行銷學 符號學 分析「流行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社會仿效 ‧炫耀性休閒 ‧炫耀性消費 ‧製造階級差異
‧次文化的「反抗」 ‧「迷」(fan)文化研究 流行文化的社會學 影像 符號學 行銷學 ‧消費方式改變 ‧ 新消費工具 ‧生活風格 ‧消費者美學信仰 ‧體驗經驗消費 ‧奢華風 ‧物品的象徵意涵 ‧MV、Youtube、 ‧廣告 ‧微電影

3 ‧ 自我意識與感官歡愉 ‧享樂與消費 ‧期待消費幻滅… 心理學 其他… 人類學

4 隨著工業化所發展出來的藝術運動浪漫主義,在消費社會的發展,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浪漫主義認為,一個人應該信任自己的感覺,並勇於表達自己的經驗。
強調感覺,注重歡愉的價值 現代消費的模式,從浪漫主義強調的感覺、歡愉,擴大到所有的感官和情緒。 想像力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消費者從「知道 何處有歡愉之處,尋找歡愉」轉變成:「尚不知何處有歡愉之處,尋找歡愉」。

5 期待和幻滅的循環,驅動了消費慾望。 期待和慾望 消費 幻想破滅

6 看講義: 劉維公,「消費貴族」,《風格競爭力》,天下出 版,2007. CH. 4

7 潮文化 見講義: 張翔一,「只愛『潮牌』,不愛名牌」,天下雜誌, 2009.9.23。
「潮牌」不同於主流名牌,它指的一種生活態度:創意、 年輕、屌、反叛、翻玩和跨界精神。

8 「消費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A.消費=工作的附屬品 B.消費=界定社會關係 C.消費=夢想、想像和愉悅

9 「消費文化」的三個主要觀點: A.消費只是工作的附屬品
1.20世紀由於科學管理及「福特主義」(Fordism)的推動下,大大提高工廠(辦公室)的工作效率,於是產生如下的循環: 2.這個觀點過於菁英主義,對大眾流行文化抱持負面成 見,無法了解人們消費商品的各種複雜問題… 工作是一種剝削 工作效率提高 多出閒暇時間可以消費 “洗滌”疲憊的身軀,好整以暇繼續工作 1.肥皂劇 2.好萊塢電影 3.shopping…

10 泰勒主義的主要特點是: (1)事先規劃詳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手冊等規範,取代工人的判斷 和思考; (2)精緻細密的分工; (3)全程工作的設計和管理,由管理階層負責,工人只執行已經設計好的勞動流程。

11 法蘭克福學派對流行文化的批評 法蘭克福學派是指一群任職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院的知識份子…研究院成立於1923年。納粹在1933年掌權之後,研究院遷到紐約,直到1949年為止。 阿多諾(Adorno)在1941年,發表一篇〈論流行音樂〉 (On Popular Music),其中提到對流行文化工業的三個 看法: 1.流行音樂是 「標準化」的 某種樂風或歌詞模式只要市場反應良好,就會被濫用到商業價值消耗殆盡為止… 2.流行音樂是 一種被動的消費 資本主義下的工作枯燥無聊, 讓人心智麻木 這使得大家下班後的休閒時光,也同樣不想費力,只 想追求麻痺與刺激流行音樂 3.流行音樂是 一種「社會水泥」 流行音樂讓大家忘卻自身所受的剝削和壓迫,並以一種沈溺的多愁善感,無視現實的存在處境。 p 青少年次文化

12 文化工業(上有政策)VS文化消費(下有對策, kuso)
老實說,我們每個人都當過「消費者」。回想我們的消費經驗,我們 真的都是「消費冤大頭」嗎? 文化工業(上有政策)VS文化消費(下有對策, kuso) 以下是三個「反抗」的例子: 文本盜獵(textual poaching) 青少年次文化(youth subcultures) 迷文化(fan culture)

13 1.文本盜獵 法國文化理論家塞托(M. Certeau)認為: 周星馳
文化消費沒有那麼單向被動,「消費者」常會透過消費物品的過程中,改造它(Kuso it)、滲透它,使它變成具有自己風格的東西 文化盜獵(textual poaching)。

14 甄環傳+大尾鱸鰻台語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5 戰術(tactics,消費者的使用策略)-- 下有對策
1.文本盜獵 法國文化理論家塞托(M. Certeau)區分: 策略(生產的權力)-- 上有政策 VS 戰術(tactics,消費者的使用策略)-- 下有對策 刺青?

16 2.(青少年)次文化 從「社會抗議」到「流行文化元素」
最早的研究始於1972年對倫敦東區的勞工階級文化 和青少年次文化的研究(Phil Cohen)。 尷尬的階級位置 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是為了建立自我認同,並和 別人建立連繫。 cosplay

17 英國當代塗鴉藝術家 班克斯(Banksy)

18

19 看講義[淺談龐克的態度及其美學表現]

20

21 3.迷文化 迷文化對媒體文本的挪用模式,有三個特色:
在以往的研究裡,迷行為(fandom)的迷哥迷姐們, 都被說成是潛在的狂熱份子,是過度情緒的著迷行 為。 近年來的研究,對迷文化有更豐富的討論(H. Jenkins, 1992)。 迷文化對媒體文本的挪用模式,有三個特色: 1.拉近到自己的生活經驗中; 2.反覆不斷重讀; 3.集體討論

22 1. 商品本身具有象徵意涵,它連結生活風格的差異,並重新 界定(或確認)社會關係。例如:紅酒的象徵意涵。其界定(或 確認)的過程如下:
B.消費=界定社會關係 1. 商品本身具有象徵意涵,它連結生活風格的差異,並重新 界定(或確認)社會關係。例如:紅酒的象徵意涵。其界定(或 確認)的過程如下: 2.韋伯倫(Veblen)的「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3.三組消費等級:(1)日常必需品(2)技術(3)資訊 投入消費實踐 形構自身階級習癖(habitus) 界定/確認我們的在社會中的階級地位 1.文化資本 2.社會資本 3.經濟資本 旅遊、藝文

23 韋伯倫(Veblen)的「炫耀性消費」 「炫耀性消費」:來自於休閒階級的興起。當 時因為掠奪私有財產,掠奪的財產愈多,權力/ 財力就愈大。
但光擁有財富,仍不足以獲得別人的敬仰,還 必須透過某種方式展現其財力。 所以, 「炫耀性消費」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展示, 還包含著一種權力的賣弄。 p.50-7;社會仿效P.6-13;炫耀性消費與法國時裝

24 「炫耀性消費」更導致對女性美的典範,產生 一種扭曲作用。
女性必須把自己打扮的嬌弱細緻,好證明丈 夫(和自己)可以完全不事生產,只要不斷消費、 每天過著華麗、不愁吃穿的生活。

25 C.消費=夢想、想像和愉悅 1.前兩觀點把消費視為「浪費、揮霍、不節制」, 把經濟生產與「匱乏」連結。本觀點卻與此相反, 把生產跟「為了消耗過剩精力」連結起來。 2.「嘉年華」概念:為了有效控制成長並控管過 剩物資,解決方案便用遊戲、藝術、戰爭、死亡 等形式,來毀滅或消耗剩餘禮品、消費競賽、 狂歡慶祝等方式。 3.現代社會裡的「嘉年華狂歡」元素已轉化為: 度假勝地、主題樂園、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電 影院、搖滾樂、夜店… 4. 「嘉年華狂歡」式的大眾文化,是對正統文明 的象徵性顛覆與逾越;對於山珍海味、烈酒、混 亂性關係所帶來的情緒解放,有直接、通俗化和 奇異的身體愉悅「臨界空間/體驗」(liminal space/experience)


Download ppt "影像與流行文化 --人文與資訊學系選修課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