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2

3 獨立國協 1.1991 年蘇聯垮臺, 除波羅的海三小國外, 其餘 十二國則共組結盟為「獨立國家國協」。
2.依地形可分為歐俄平原、西伯利亞、高加索山區、 中亞內陸盆地四區。 3.高緯的嚴寒氣候阻礙開發, 影響境內交通、產業、 人口分布情況。 4.多元的民族成為衝突紛爭的導火線。 5.豐富的資源礦產奠定國協再次轉型的基礎。 6.政治體制與經濟結構不健全影響國協發展。

4 冷戰 1.美國v.s.蘇聯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 2.美國→資本主義國家,蘇聯→東歐共產和中華人 民共和國(直到中蘇分裂)。
3. 雙方擁有大量核武, 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 毀滅, 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熱戰」。 4.在經濟、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 立, 西方→東方極權主義、共產專制, 東方→評 西方資本和帝國主義。 5.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八○年代蘇聯 經濟危機、戈巴契夫民主改革, 促成共產國家瓦解, 1991蘇聯解體, 冷戰正式結束。

5 一、四大地理區

6 歐俄平原 範圍 西起波羅的海、黑海, 東至烏拉山。 地形 1.低緩準平原, 為歐洲大平原的延伸。 2.歐俄平原上丘陵低矮, 河流交錯分布。 3.第四紀時曾受大陸冰河南侵, 平原北部有不少冰磧湖和低窪沼澤。 地質 古老結晶岩地臺。 氣候 受大西洋暖溼氣流隨西風吹拂滋潤。 河流 1.河川水量平穩, 內河航運發達。 2.歐俄第一長河窩瓦河→俄人心目中的「母親河」。 3.形成水陸聯運的獨特交通系統。 人文 1.九世紀中葉, 斯拉夫文明歷史發祥於此。 2.彼得大帝勵行西化, 以歐俄為核心奠定都市集中、工商業發達繁榮景象。 4.面積僅占國協五分之一, 卻聚集70% 的人口。

7 西伯利亞 範圍 從烏拉山向東延伸至太平洋沿岸的區域。 地質 北亞古陸塊(古老結晶岩)→蘊藏豐富天然資源。 氣候 位居高緯, 冬季河川冰封期長。 人文 1.全境隸屬俄羅斯聯邦國土。 2.勞力不足與惡劣天候成為西伯利亞發展的障礙。 3.礦產、水電→造就了少數如孤島般的工業大城。 4.城市分布皆集中於鐵路沿線。 5.「歐亞陸橋」之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承載歐亞兩洲鐵路貨櫃運輸的銜接功能。

8 3.冬長夏短,永凍層深厚,南為針葉林,北為苔原分布。
西伯利亞 地形 西西伯利亞 平原 中西伯利亞 高原 東西伯利亞 山地 介於烏拉山與葉尼塞河之間 介於葉尼塞河與勒那河之間 勒那河以東到太平洋岸 1.鄂畢河沖積而成河谷平原,地表多曲流、沼澤。 2.春季融冰期, 凌汛氾濫。 3.冬長夏短,永凍層深厚,南為針葉林,北為苔原分布。 1.熔岩高原。 2.貝加爾湖因斷層陷落, 成為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泊, 水力資源豐沛。 1.受到板塊推擠, 生成新褶曲山地。 2.屬於太平洋火環帶, 多地震及地熱資源。

9 1.鄂畢河、葉尼塞河、勒那河由南向北注入北極海。2.初春位在低緯地區的河川上游先融冰,形成下游地區的凌汛現象。
高加索山區 範圍 介於黑海和裏海之間。 地形 為板塊推擠的新褶曲山。 山勢高聳而多火山、地震。 氣候 1.高大山脈阻擋北方冷氣團南下,緯度較低,氣溫較高,但受地形影響,氣候反而潮溼涼爽。 2.暖溼西風深入黑海帶來豐沛降水。 人文 1.涵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及喬治亞等三國。 2 自古便是往來歐、亞間的交通孔道及文化橋樑。 3 政局不穩定→亞塞拜然穆斯林與亞美尼亞東正教徒之間的歷史宿怨與領土糾紛。 1.鄂畢河、葉尼塞河、勒那河由南向北注入北極海。2.初春位在低緯地區的河川上游先融冰,形成下游地區的凌汛現象。

10 中亞內陸盆地 範圍 介於西部西伯利亞、裡海與中國新疆之間。 地形 1.斷層陷落形成內陸盆地。 2.地處內陸,距海遙遠,形成草原和沙漠景觀。 3.屬於內陸河水系,注入裡海和鹹海。 氣候 1.溫帶乾燥氣候→距海遙遠, 東部及南部山地阻絕海洋水汽進入。 2.北方→草原, 中南部→沙漠。 人文 1.地緣政治的重要心臟位置。 2.中古世紀絲路, 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3.世界經濟全球化, 海權興起, 淪為邊陲區。 4.在中亞內陸盆地及裏海附近發現豐富能源礦產, 各國獨立自主後, 經濟急需外援,該區再度引起美、俄、中等國關注。

11 N S 植被 說明 氣候 苔原 1.分布於北極圈以內, 夏溫未達10°C, 少有林木生長,生長苔蘚、地衣和耐旱小灌木。
2. 居民飼養馴鹿為生。 3.多未育土或弱育土(冰沼土),永凍層深厚,排水不良,沼澤廣布。 1.極地及副極地氣候。 2. 酷寒,結冰期長,多永凍層(50°N ~ 70°N)且位於歐亞大陸東側。 針葉林 1.西伯利亞是世界現存面積最大的針葉林分布區。 2. 稱為泰卡, 主要樹種為白樺。 3.表層為灰化土,底層為永凍土, 不利農作。 4.木材為傳統資源。 5.當地原住民以物易物。 乾燥氣候:因處內陸,距海遙遠。 N S

12 N S 植被 說明 氣候 溫帶混合林 1.雨量變化由北向南遞減, 植被依次變化。 2.棕壤或黑鈣土。 3.木材大多已伐盡。
溫帶大陸性氣候:雨量由西向東遞減。 溫帶落葉林 草原 1.北部→溼草原,南部→乾草原。 2.草原黑土分布,是主要農業區,國協的穀倉。 北→草原 南→沙漠 沙漠 1.荒漠土,以游牧為主。 2. 高山雪水供應的河川沿岸,有綠洲農業。 3. 引水灌溉, 從事棉花栽培,但過度引水灌溉後,使鹹海逐漸消失,嚴重影響周圍土地的沙漠化和鹽鹼化 N S

13 工業區 名稱 特色 地區 頓內次 盛產煤、鐵、鹽、天然氣→國協最大工業區。 烏克蘭 莫斯科 市場廣大、交通便利→輕、重工業發達, 歷史最悠久。 俄羅斯 窩瓦河 盛產石油, 又有充足水電→石化、汽車等工業。 烏拉山 豐富的金屬礦, 輸入庫斯內次的煤→鋼鐵工業。 庫斯內次 盛產煤礦→烏拉山以東最重要的工業區。 貝加爾湖 充足的水電→煉鋁工業、木材工業。

14 二、農業 1.乾冷的氣候、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積為凍土的分布 範圍→一年一穫→農業產值不足,需依賴進口穀物。
2 精華區→歐俄南部的烏克蘭草原黑土帶及高加索 河谷低地區。 3 作物→玉米、麥類、向日葵、馬鈴薯、甜菜及蔬 果。 4 穀倉→烏克蘭共和國→地形以平原為主, 有肥沃 黑土。

15 車臣問題 年代 車臣事記 1780 ~ 1834 沙皇時代, 為將高加索地區納入版圖, 與當地民族征戰。 1859 車臣併入沙皇帝國。
1893 發現石油,吸引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移入。 1922 成立車臣自治州(隸屬於俄羅斯聯邦)。 1936 成立車臣-殷古什自治共和國。 1941 ~1945 納粹德國入侵俄國, 蘇聯擔心車臣為求獨立而合作, 以國家安全為由,強制集體遷往哈薩克等中亞地區。 1944 撤銷共和國(通敵罪名),人民流放中亞。 1957 車臣人回國, 但當地已遷入俄羅斯與其他民族, 民族仇恨日深。極權統治→高壓政策,蘇聯解體後爆發流血衝突。 1985 民族運動再興起。 1991 退出蘇聯,宣布獨立。 1994 發生車臣獨立戰爭, 俄羅斯多次聲明不讓車臣獨立的強勢態度。→極力防堵獨立運動, 骨牌效應將失去更多資源豐富的地區。 1993 ~ 1996 爆發軍事衝突,1996 年 8 月停戰協議(雙方同意 5 年後解決問題) 車臣問題

16 年代 說明 1917 年前 沙皇集權化國家體制。 1917 年後 1.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共和國。 2.軍人官僚領導統治。 3.實施計劃經濟、將企業及農場收歸國營化。 解體原因 1.著重重工業發展, 輕忽民生經濟→產業結構失衡。 2.官僚貪污腐敗、生活物資短缺的困境。 3.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對共產集權專政的積怨。 1980 一連串政經改革, 間接導致蘇聯解體。 1991 蘇聯解體→年底成立獨立國家國協。 民主政治、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17 市場陣痛期 1991後 1.生產結構調整不及→經濟危機。 2.民生物資供需失衡→通貨膨脹→消費物價飆漲。 3.社會失業人口暴增, 經濟蕭條、景氣低迷。 4.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拉大。 5.經濟分配不均和社會階級矛盾衝突。 俄國二度轉型政經發展政策 2000 年 (普丁主導) 經濟產業 1.健全金融財政相關法令,改革稅收,打擊寡頭金融集團。 2.重整產業結構,使民營化小企業自主經營。 3.扶植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 政治 1.重振中央集權執政效能,遏阻地方分離主義蔓延。 2.保障國家安全與公民各項權利。 外交 1.加強與國協他國建立關係。 2.主動參與國際事務, 以鞏固俄羅斯國際地位。

18 區域發展 說明 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區 1.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活動。 2.與中國大陸經貿往來密切、開拓中亞內陸市場。 4.達成原料與勞工互補的合作發展。 俄羅斯聯邦 1.有賴豐富原料與充裕水電動力能源供應。 2.歐俄→發展石化能源、精密機械、電子產品→主要集中於莫斯科附近。 3.西伯利亞→天然資源、木材加工、鋼鐵、金屬化工與能源輸送。 年金融危機帶來的轉機。 5.盧布貶值刺激國內市場生產→為俄羅斯中小企業開啟成長契機。 6.營造利於投資的環境吸引大量外資進駐。 7.經濟成長的支柱→石油出口。

19 經濟特性 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比較: 計畫經濟 市場經濟 政治經濟 社會主義(中央集權) 資本主義(自由主義) 農場企業類型 國營 民營
主要工作型態 重工業 視市場需求 生產效率 低落 較高 貧富差距 較小(偏貧) 較大 社會風氣 保守 自由開放

20 人口問題 說明 城鄉差距與人口失衡 多集中歐俄平原, 75% 俄羅斯人生活在城市。 西伯利亞和遠東國土的人口密度甚低。 農村人口老化。 人口負成長 出生率偏低→人民對生活不滿足。 死亡率持續升高→健康醫療品質改善腳步緩慢。 平均壽命不長→成年男性死亡率較高。 人口危機→人口「負」成長與勞動力短缺。 對策 大幅增加對生育婦女和家庭的補助→刺激人口出生率。 提高國民醫療、社會福利並增進生活水平的開支。 鼓勵海外俄羅斯人回鄉與放寬盟國移民限制。

21 社會結構的矛盾(一) 烏克蘭:俄羅斯 1.基輔公國時代→農奴是帝俄貴族仕紳的專屬勞務 者。
2 .帝俄、二十世紀俄共→「俄羅斯化」、限制土地 私有買賣。 3 .政體改造後經濟轉型過渡期間→加深俄羅斯的貧 富差距。 4.車諾比核災→蘇聯時期修建, 核爆。 5.親歐、親俄對立: 東、南部→工業發達→親俄(多數人使用俄語); 西部→農業→親歐(多數人使用烏克蘭語)。

22 社會結構的矛盾(二) 哈薩克:俄羅斯 1.世界面積最大的內陸國。 2.突厥人,信奉伊斯蘭教,俄羅斯化深,主要 語言為俄語。
→蘇聯大穀倉→多數俄人移入→哈 薩克第二大民族。 4.石油輸出,位居內陸,石油與天然氣大多透 過俄羅斯管線輸出至黑海與波羅地海。


Download ppt "獨立國家國協 1.地形 2.氣候 3.產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