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李方 Email: sslif@zsu.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李方 Email: sslif@zsu.edu.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李方

2 绪论 一、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内容与任务 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 分支,它主要以微生物学本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为基
础,研究环境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干系与作用规律。

3 研究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并利它们保护环境、 消除有害因素,促使环境微生物学应运而生。
环境科学 产生的原因 人口增长,耕地缩减 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能源危机 对外空星体的探测 研究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并利它们保护环境、 消除有害因素,促使环境微生物学应运而生。

4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
构、功能与动态;研究微生物对不同环境中的物质转 化以及能量变迁的作用与机理,进而考察其对环境质 量的影响。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环境微生物 学主要深入研究并阐明微生物、污染物与环境三者间 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规律,为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服 务。

5 二、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土壤微生物学的创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77 施罗辛(Schloesing)和莫兹(Muntz)
瓦林顿(Warington) 土壤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的报告 维诺格拉德斯基(Winogradsky) 贝格林克(Beijerinck) 赫尔利格尔(Hellregel)和威尔法斯(Wilfarth)根瘤菌的共生固氮的报告 柏拉兹莫夫斯基(Prazmowski) 维诺格拉德斯基( Winogradsky )——发现厌气自生固氮菌 贝格林克(Beijerinck)——发现好气性自生固氮菌 瓦克斯曼(Waksman)——《土壤微生物学原理》

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将分三大部分来介绍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微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20学时)
这一部分将通过大量的微生物形态的实物照片和图片介绍空气、土壤和水体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将介绍常用的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如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二)微生物与物质循环(8学时) 这一部分介绍土壤和水体中微生物在体系的物质转化中所起的作用。

7 三、本课程教材: (三)微生物与环境净化(6学时) 这一部分将着重介绍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实例介绍)现状和发展前景。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陈文新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8 四、参考书目 环境微生物学 王家玲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环境微生物学 贺延龄 陈爱侠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环境微生物学 王家玲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环境微生物学 贺延龄 陈爱侠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王建龙,文湘华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水处理微生物学 顾夏声 等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水环境净化及废水处理微生物学 (日)须藤隆一 著,俞辉群 等 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9 土壤微生物学导轮 (美)M.亚历山大 著,科学出版社,1983.
土壤微生物学 陈华葵 等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菌物生态学 姜广正 等 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中国淡水藻类 胡鸿钧 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放线菌分类基础 阮继生 编著,科学出版社,1977.

10 真菌分类学 邵力平 等 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常见细菌鉴定手册 东秀珠 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 凌代文 主编,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1999. 微生物世界 (美)R.Y.斯塔尼尔 等著,《微生物世界》翻译组 译,1983.

11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 Madigan, Martinko,Parker. 8th, 1997.
MIOCROBIOLOGY: Essentials and Application. Larry McKane,Judy Kandel

12 四、参考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进展 中国环境科学 海洋环境科学 微生物学报 湖泊科学 海洋科学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进展 中国环境科学 海洋环境科学 微生物学报 湖泊科学 海洋科学 Microbiology Ecology

13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分两部分(1)平时考核,占总成 绩的50%,包括课后作业以及出勤情况;(2)期末考 试,占总成绩的50%。


Download ppt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李方 Email: sslif@zsu.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