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這四句頌文,可分為四段來講,即三位轉捨,智力斷障,轉依、果德,分述如下:

2 一、三位轉捨 第八識體,由凡夫到成佛,歷經長時,要經過染淨三個位次,三位名稱是:

3 1、我愛執藏現行位: 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而起我愛執著。於此、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故第八識又名「我愛執藏」。由凡夫、二乘有學位、及七地以前菩薩,全為此位所攝。二乘無學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才捨去藏識之名,稱為異熟識。此即「不動地前才舍藏」。

4 2、異熟業果位: 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因為它是善惡的異熟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所以第八識有異熟識之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此位所攝。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此即金剛道後異熟空。

5 3、相續執持位: 證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識。這是無上轉依的清淨位,純粹是至善無漏的識體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6 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學位、大乘七地菩薩,阿賴耶、異熟、阿陀那三名具備; 二乘無學位,八地以上菩薩,已捨去阿賴耶識名稱,只剩下異熟識及阿陀那識二名; 到究竟佛果位,異熟一名也捨去,就只稱阿陀那識了。

7 二、智力斷障: 菩薩以智慧斷除執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斷除分別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斷除俱生我執,而微細的俱生法執猶在,唯有到十地滿心,才永斷二障種子,轉識成智。

8 三、轉依: 轉依二字,轉者轉捨、也是轉得,依是所依。即是轉捨去第八識中的二障種子,轉得菩提與涅槃二勝果,而所轉捨的二障種子,與所轉得的菩提與涅槃二妙勝果,都是以第八識為所依,故稱轉依。 

9 亦即是修行菩薩,到十地滿心,於金剛喻定現前之際,剎那之間,二障種子斷盡無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而清淨的無垢識亦同時生起,與大圓鏡智相應,即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10 四、果德: 大圓鏡智,具足佛果功德 一者證得萬法平等實相,離諸分別; 二者所緣行相,微細難知; 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四、果德: 大圓鏡智,具足佛果功德 一者證得萬法平等實相,離諸分別; 二者所緣行相,微細難知; 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四者性離染,淨德依持, 五者現身土影,盡未來際; 六者如大圓鏡,現眾色相。以此鏡智,普照十方塵剎。

11 金剛喻定 金剛喻定是一無相定,因無相始能對一切障礙無所不摧,對自我業緣能不黏、不著,而確有能力得解脫者,始能稱為金剛喻定。

12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為覺有情,即覺悟之有情眾生,大致分為權教菩薩與實教菩薩二種。
權教菩薩之修行,是處處著相。著相之修,稱為染修,以其不了解三輪體空之道理,是故只能稱菩薩,不能稱菩薩摩訶薩。

13 實教菩薩之修行,是依實相理,修離相行。譬如發心修行布施波羅蜜,以自性本具之般若智慧,來觀照了知三輪體空,一切無著,不住於相。
何謂三輪體空?三輪即是無布施之我相,無受施之人相,亦無所施之物相。唯有實教菩薩,才能稱為菩薩摩訶薩(又稱『地上菩薩摩訶薩』)。

14 依《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開示:菩薩(指『地上菩薩摩訶薩』)有四等,上中下及最上等。云何為四?即:
(一) 【下等六地已下位菩薩】。修學三密三摩地者,名為隨相行,用修行入定,半有漏半無漏,入定即無漏,出定則有漏故。

15 (二) 【中等七地位菩薩】。修學三密三摩地者,名為無相用,修持入定者住於三昧,則得分證無漏聖道,漸證修行入,菩提道次第成就故。
(三) 【上等八地位菩薩摩訶薩乃至法雲地菩薩】。修學三密三摩地者,是名無功用定,住是三昧得名純無漏道,證入金剛聖性運通,無為自在神力無相,無功用任運成就,得登佛地進成菩提故。

16 (四) 【最上殊勝等覺妙覺二位菩薩】。修入佛地住如來三摩地故,得三種意生身,證金剛法界聖性三昧,與真如同無相無念,一念慧得金剛喻定,同佛不壞金剛性,入無為聖智道聖性相應,則成無上正等菩提智身法身滿足故,名為如來。

17 三種意生身 《入楞伽經》卷第五:佛心品第四
爾時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我今為 汝說意生身修行差別。大慧。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何等為三。

18 一者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 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 三者種類生無作行意生身。 菩薩從於初地如實修行。得上上地證智之相。

19 大慧。何者菩薩摩訶薩。得三昧樂三摩跋 提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靜行種種行。大海心波轉識之相三摩跋提樂。名意識生。以見自心境界故。如實知有無相。大慧。是名意生身相。

20 大慧。何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謂菩薩摩訶薩。於八地中觀察覺了。得諸法無相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無量三摩跋提樂門。無量相力自在神通。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中月鏡中像。非四大生似四大相具足身分。一切修行得如意自在。隨入諸佛國土大眾。

21 大慧。是名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大慧。何者種類生無作行意生身。謂自身內證一切諸法。如實樂相法相樂故。大慧。是名種類生無作行意生身。大慧。汝當於彼三種身相觀察了知。

22 佛三身 佛的身體共有三種,即法身、報身、化身;成佛的人具備三種身。

23 法身 用智慧證實相,實相是無相的,法身即是無身。因此法身遍於一切處、一切時,但不能說任何一個時間的點,或任何一個空間的念就是法身或不是法身,法身沒有定相。

24 報身 報身又是什麼呢?報身是佛修行的功德所成的身體,是福德智慧莊嚴身;佛在由其願力所成就的佛國淨土中說法度眾生,用的就是報身,也就是已經超凡入聖的菩薩們所見到,所接觸的那個佛的身體。它可以是千丈身或萬丈身,不同福報的菩薩就看到不同的佛之報身。它不是人間父母所生的身體,而是一種功能所產生的現象身。

25 化身 至於化身就是凡夫所見的佛,是由凡夫的人間身所生的,跟人類的身體完全一樣,不過比一般人更健康、更莊嚴,讓人見到之後自然生起恭敬心;那也是福德相,是為度凡夫眾生的脫胎化身。釋迦牟尼佛的身體在印度出現,那就是佛的化身。

26 當人成佛時,三種身體同時出現,也同時完成。當人修行禪法而開悟時,則親用慧眼見到佛的法身,也見到自己的法身。法身是什麼樣子呢?法身是無身,是無相而無不相;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現象是它,也沒有一個現象不是它;亦可說處處是佛、處處都不是佛。

27 《指月錄》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28 人生幻化無常,修行路上走過來, 至今還是無.換來一身蒼桑. 磨盡臭皮囊,還在.五濁惡世中 /苦集滅道/幾時悟透./

29 打破虛空笑滿腮 玲瓏寶藏豁然開 直饒空劫生前事 六字洪名必竟該

30 假使百千劫 所造業不亡 因緣際會時 果報還自受

31 寒山拾得大師 六道輪迴苦 孫子娶祖母 牛羊席上坐 六親鍋內煮

32 海印三昧 不管用何種法門修行,開悟時都會有大地平沈,虛空粉碎的現象,最後僅存一心識起用,因行者已超越色根,故不再用諸根的神通。此境不是僅在心中心法才有,但到此境界也僅是登地菩薩,菩薩第一位階而已,故要進而斷內在習氣、毛病,去除我、法二執,才能得金剛喻定。

33 海印三昧 金剛喻定是一無相定,因無相始能對一切障礙無所不摧,對自我業緣能不黏、不著,而確有能力得解脫者,始能稱為金剛喻定。
大海印三昧是一現神通的禪定,在境界上言,大海印三昧是彙集一切的定,有如千萬支流彙入大海而成一水。在功能上言,大海印三昧一得時,心海中當能呈風平浪靜狀,此時有如一面心鏡,即能映現十方世界、十二類眾生於此三昧中,故佛依此能知無量事、各世界事、各眾生事。

34 海印三昧 世尊在演繹《華嚴經》時,即依此海印三昧為總定,故能細說華嚴各個境界。海印三昧共有十義,十義是包含什麼? (1)無心能現(有心不現)
(2)現無所現(體用後無別) (3)能現、所現非一(空有別二

35 (4)能現、所現非異(空有為一) (5)無去來(當體即是) (6)廣大(無所不容) (7)普現(無所不現) (8)頓現(不用思即現) (9)常現(因在自性中) (10)非現現(現而無執)

36 海印三昧 總知,海印三昧十種義僅在顯示佛的大圓鏡智功德相而已,能得大圓鏡智者,即能依此海印三昧,無所不現,卻也無所現,此境界有別於四禪天神通境或阿羅漢神通境界,佛弟子當有所體知。

37 補充:習氣 人從無始以來,常因無明和習氣而使得自己意亂情迷、顛倒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除無明習氣、回歸清淨的本性。

38 有一次,走在路上,前面有一個深洞,我不知道所以我掉進去了。

39 另一次,走在同一條路上,前面有一個深洞,我知道但我還是掉進去了。

40 另一次,走在同一條路上,前面有一個深洞,我知道可是我還是掉進去了,但站在洞裡我努力的爬出去並且繼續往前走。

41 另一次,走在同一跳路上,前面有一個深洞,我知道所以我繞過那個深洞繼續往前走。

42 另一次,我走另一條路。

43 何謂「習氣」? 《成唯識論述記》云:「言習氣者,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故名習氣。」換句話說,「習氣」就是「惑(煩惱)之氣分」。《佛學大辭典》上解釋,吾人即使「伏惑之現行,斷惑之種子」,然「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即名「習氣」。    

44 由此可知,這是吾人妄惑當中十分微細的部分。若就修行階位而言,了脫三界生死輪迴的阿羅漢,尚不免為習氣所困(如:舍利弗尚有瞋習、畢陵伽尚有憍習等),何況吾人?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中,唯佛一人斷盡習氣,可見漫長的菩提路上,佛弟子每天都必須跟自己的習氣對抗。習氣不伏有何禍患?伏滅習氣有何良方?且看祖師、大德諄諄教誨。

45 習氣 vS 癮

46 你所認識的習氣是什麼? 習氣有那些? 你認為習氣久了對我們有何影響?

47 癮這個詞常被用于描述精神強迫或過度的心理依賴,如:精神藥物濫用(即俗稱的濫藥、毒癮)、酒癮、煙癮、賭癮、官癮、財迷、工作狂、暴食症、色情狂、整形迷戀、購物狂等,是生理,或心理,或二者同時具備的一種依賴症。

48 在醫學術語中,癮是一種身體依賴于某種物質才能正常運轉的狀態,亦可能伴隨生理依賴,如濫用藥物。

49 當斷絕某人接觸使之成癮的精神藥物或某種物質時,我們稱之為脱癮(俗稱戒,往往會發生强烈的脱癮反應)。成癮通常和加量聯系在一起。

50 在生理學術語中,癮不一定和物質濫用聯系在一起,因為這種癮的形式可以是由醫生處方用藥導致的。身體依賴不同于心理依賴,後者通常被認為是對藥物的强迫性心理因素的需求,而前者的特點是對藥物計量的需要,且中止藥物使用後要防止發生脱癮反應。然而,身體依賴通常并發于藥物成癮和使用藥物治療。

51 有時,癮也用于和物質無關的强迫症,如賭癮。在這幾種通常的用法中,癮是描述一種某人高频率反複從事可能對其身心健康和社交生活有害的活動的一種强迫行為。

52 癮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從它文字組合來看,癮由「隱」與「病」組合而成,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癮就像是一種隱性的病,是一種不健康的習慣。

53 為什麼說癮是一種隱性的病?其實我們可以從「病」是什麼來瞭解。狹義的病是指人的身體機能受到損害而使得器官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廣義的病則是指自己主觀認為自己身體或心裡不舒服的狀態。各位試想,一個每天都「習慣作什麼」的人,一旦他不從事此「習慣性行為」時,他心中會有何感受?

54 舉個實例來說!許多人都有抽菸的習慣,無聊時抽菸、緊張時抽菸、飯前抽菸、飯後抽菸…,久而久之習慣後,無聊時不抽菸、緊張時不抽菸、飯前不抽菸、飯後不抽菸…心中就會覺得「怪怪的」。這種怪怪的感覺或許不會嚴重到身體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卻會帶來心理上狀態的不穩定。也因此,許多人為避免有這種「怪怪的」感覺,只好持續的「上癮」,無法脫離這種習慣。

55 廣義的來說,任何的上癮行為都屬於一種「病」。正如病有分大小,上癮的病也可以分為「大」與「小」。上癮行為如果嚴重的干擾到個人生活的正常運作、造成身體機能的嚴重受損或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人際交往,那麼就是大病;反之,如果不至於過度的影響到個人的身體機能、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那麼就是小病。

56 至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對藥物有沒有上癮呢?

57 一、使用的頻率。使用的頻率越高,表示自己習慣性越強,上癮程度 越大。 二、自己能不能夠拒絕。如果自己可以堅定的拒絕,並且心中並不會有不舒服的情況,那麼上癮的程度較低。

58 三、不使用藥物時,心中的感受如何。如果不使用藥物時,心中會有「怪怪的」感覺或者是浮起想要使用的念頭,那麼上癮的程度則較大。 四、不使用藥物時,身體的反應如何。如果不使用藥物時,身體有明顯的不舒服情況,那麼上癮的程度則較大。

59 五、使用的量。如果使用的量有慢慢增加的情況,那麼上癮的程度也越來越大。 六、使用的感覺。在使用的藥物劑量不變情形下,第一次使用的感覺與現在的感覺是否有所不同。如果現在的感覺並沒有像第一次使用時那麼強,那麼就有上癮的可能了。

60 星雲大師 人,難免會對某些事、某些東西有所偏好,當一切還沒有上癮之前,那是吾人的嗜好。良好的嗜好,例如閱讀、旅行、社工、郊遊、集郵、養鴿、體育、運動等,這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嗜好未嘗不好;但是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成為嗜好,例如好吃、懶惰、遊蕩、電玩、飆車等,如果不加以疏導,接著就會有很多不當的行為接踵而至,所以不能不防患於未然。

61 星雲大師 最好,吾人平時應該在信仰上,在道德修養上培養力量,以此力量來阻擋一些不當的嗜好所造成的癮害,這才是自救之道。《人間福報》2001年7月6日

62 關於「對治習氣」的重要性: 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有許多懇切的開示:「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

63 「學道之要,在於對治習氣,每有學問愈深,習氣愈盛者,此乃學道作學藝耳。故其所學愈多,畔道愈盛,此吾國儒釋俱衰之本源也。」(〈復王尊蓮居士書〉

64 至於如何對治習氣? 淨宗第九祖蕅益大師曰:「剋除習氣,莫若三業行慈(按:即無論起心動念、行事開口,常存慈愛,絕不可傷天害理,惹人煩惱),三業行慈,則無十過,十過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果能以慈修業,自能善人佛慧。不然,學問愈多,我慢愈熾,習氣愈長,去道愈遠,惟益多聞,增長我見,可懼也。」(《靈峰宗論·示清聞》

65 由蕅祖開示可知,對治習氣別無他法,日用平常在身口意上的種種造作,即是吾人用功之處。

66 慈舟大師亦有類似看法:「念佛者必須要做到身非佛法不行,口非佛法不說,身、口七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能護住,意業縱未清淨,亦足以減其勢力。意如樹根,身、口如枝葉。伐去枝葉,雖有根在,不易生長。再加修行,以佛法轉意業,令其不起顛倒妄想,正念相續不斷,出入往返,常常如是,久之三業即可清淨,降伏舊日習氣。」(《慈舟法師開示錄·四眾道場藥言》)

67 對治習氣之方無他,全在行人深自省察,於平常的身口意上著眼用心而已,方法雖無奇特,然須具備堅韌的誓願力方能有成。故陳海量居士在《建設佛化家庭》中說:「我們的『姑且再做一次』這個念頭,便是惡習氣的根啊!所以我們要破除一種習氣,便須抱定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從今天起,立誓不再做』。立誓以後,倘使誤犯,要向佛前真實懺悔。

68 天親菩薩說:『設誤作者,恐怖憂悔』。這就是教我們要真實懺悔。但不可再而三、而四、而五,繼續違犯。長此以往,道業便荒蕪了。」

69 雪廬老人亦云:「幼兒教育全在父母身上,他靠父母給他伏惑,常常的教他別說瞎話。嘴裡胡說八道,言為心聲,心不正,口才亂言。所以孩童自幼,父母幫助他建立人格,伏住一些惡習氣,否則習氣一旦染濁,長大便難以改正。」(《明倫》二二一期〈明倫采掇〉)

70 對治多生多劫以來累積的習氣,必須從小開始做起,許多不良的習慣、負面的情緒,都與成長的環境、教養的方式息息相關,為人父母若欲培育福慧兼備的子弟,於此便應留心、致意。

71 「出要無奇,正在平常日用間,切不可離事覓理,捨麤求精,厭動求靜,喜順惡逆。或鑽他故紙,認指為月;或枯守蒲團,釘椿搖櫓。此近世禪講學人,膏肓痼疾,習氣最惡毒者。設不深自省察,力加剋除,愈趨愈下,無救無歸。」(《靈峰宗論·示慧含》) 


Download ppt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