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當知覺錯置,當理智喪失 -談青少年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當知覺錯置,當理智喪失 -談青少年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當知覺錯置,當理智喪失 -談青少年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許元彰醫師

2 青少年

3 青少年是怎樣的一個族群 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期 現在的他們和當時的我們的差別 越來越迅速的世代交替,越來越顯著的“代溝” 背景 社會狀態
經濟 媒體 社會觀念 父母教養方式 被期待與自我期待 越來越迅速的世代交替,越來越顯著的“代溝”

4 青少年 林良: “焚燒的年代 Erikson 的發展理論

5 青少年 自我發展逐漸成型 社會,家庭,同儕,師長,自我。各個面向相互調節,環環相扣。 討論青少年的情緒與行為障礙,必須從各個面向著手
疾病是怎麼出現的? 生物因子v.s.環境因子 治療方式 因應方式: 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及早治療,及早改善 壓力+體質=發病

6 嚴重情緒障礙 嚴重情緒障礙的定義 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異常,嚴重影響生活適應者;其障礙並 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鑑定標準: 行為或情緒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得參考 精神科醫師之診斷認定之。 除學校外,至少在其他一個情境中顯著適應困難者。 在學業、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 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輔導無顯著效果者。

7 情緒障礙類型簡介 精神性疾患: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疾患: 憂鬱症 躁鬱症 焦慮性疾患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其他

8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身心特質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身心特質,因其類型之不同而有所 不同
某些類似的特質,有助於在有限的時間內較概略的掌控 學生的狀態 但這些類似特質仍無法取代個別評估的重要性

9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身心特質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早期發現 人際關係 學生與老師 學生與學生 家庭 課業表現 思考語言之表達 自我照顧 危險行為
暴力傾向 自傷傾向 持續且細膩的觀察,有助於及早篩選出需要協助的孩 子。

10 疾病個論

11 精神分裂症

12 什麼是精神分裂? 英文名: schizophrenia 在希臘文中,shizein 指撕裂,Phren指心 智。 顧名思義,精神分裂 症意指”心智的分裂”

13 二十世紀前:早發性痴呆(dementia precox)
二十世紀初: 由瑞士醫師定名為” schizophrenia” 日本:統合失調 香港:知覺失調 韓國:調弦症 台灣:精神分裂症 爭議中的更名:思覺障礙,思考知覺失調症等等。 本質上是一個思考與知覺障礙的疾病!

14 疾病的成因 遺傳、體質: 一般認為腦中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物資, 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當多巴胺在腦中傳遞增加時,即 可能出現精神病症狀。若加以阻絕,讓其傳遞減少, 則有助於症狀之解除。 環境因素:除了身體因素外,「心理」、「家庭」、 「社會」挫折或生活事件等也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環境與體質相互影響,導致疾病的發生。

15 有些初期表現為憂鬱,焦慮,強迫,恐慌之 個案,後續會發展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好發年齡 男: 15~25歲 女: 25~35歲 精神分裂症盛行率 約1% 在青春期前發病的個案數極少 有些初期表現為憂鬱,焦慮,強迫,恐慌之 個案,後續會發展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個案,在病程發展中,也可能 會合併情緒症狀與類似強迫之行為。

16 精神分裂症 常見之症狀表現: 幻覺 妄想 混亂言語 混亂行為 負性症狀 尤其是人聲聽幻覺,以議論自己/命令式/多重人聲最具診斷性意義)
固著難以撼動,不切實際與不可能的錯誤想法 常見之妄想內容: 關係妄想,被害妄想,誇大妄想,情色妄想 混亂言語 語言表達漸辭不達意,難以理解 混亂行為 自言自語,傻笑,眼神恍惚,多疑,驚懼 負性症狀 情感表現平淡,空洞,無動機,思考模式鬆散,抽象思考能力不佳

17 前驅症狀期(prodromal phase):
在其明顯發病以前,即漸有生活適應障礙,如社會關係退縮、表現 怪異、交談有困難、情感表現不適當,且自己日常生活及穿著缺少 注意、人格有變化等等,常不自覺地發生,難以追查實際發生的日 期,而且愈緩慢、愈長期發生、每況愈下者將來之預後也較欠佳。 症狀活躍期(active phase): 呈現特殊之「精神病」症狀(psychotic symptoms)或所謂正性症狀 ( positive symptoms),即顯著出現妄想、幻覺、聯想鬆弛、語無倫 次或僵直或激躁等動作行為障礙等等。 殘留症狀期(residual phase): 稱為負性症狀,特別是情感流露減少或情感平淡的現象較為顯著, 有些妄想及幻覺仍會殘留。一般說來,症狀活躍期隨時仍可再發生, 與「殘留症狀期」交替出現。

18 青少年初發病時,症狀往往不典型。 焦慮,恐慌,憂鬱 課業表現下滑 人際退縮 性格轉變 不尋常的知覺經驗 怪異的言語/行為與判斷力 強迫症狀

19 疾病預後 三三三規則 三分之一復原良好 三分之一輕度退化 三分之一重度退化 常常步上反覆發病,功能退化之道路。 青少年病患常見的生活衝擊
學業中斷 人際網絡中斷 自我價值,自我形象的毀壞 父母所面對的挑戰 失落,質疑,無法拿捏如何照顧生病的孩子

20 因應方式 治療 藥物與社會心理處置 互動與指引 建立現實感 較僵化之思考模式的處理 復發徵兆的監測 生病之後生活的重組 家庭評估
復原期的生活適應與 家庭評估 父母的配合度,愧疚感 初期的過度介入,與後期可能的失落與放棄,同樣需 要注意。

21 躁鬱症

22 躁鬱症 由“躁”與”鬱”共同組合而成 “躁” 持續一週以上出現下列症狀 心情過度愉悅或暴躁 誇大想法 意念飛躍,計畫多 話量變快變急
睡眠需求減少 注意力易分散 活動量變大 尋求刺激與愉悅的行為顯著增多

23 躁鬱症的病程特質 必須與青少年的暴躁與叛逆做區分 持續性與陣發性 病前與病後的比較 青少年的情緒起伏未必就是躁鬱! 診斷過猶不及 有一半左右的躁症,起先會以憂鬱來表現,但憂鬱往 往被忽略。 青少年躁症的特質 容易反覆發作 藥物反應約六成 常合併短暫精神病症狀

24 因應方式 治療: 情緒穩定劑搭配抗精神病藥 人際關係處理,減少不穩定下之人際衝突 減少疾病混亂期,孩子行為的干擾度,以減低復原後 的自我否定與挫折感 建立共同監測症狀的共識 心情溫度計 自我控制技巧

25 青少年躁症的治療挑戰 會不會好? 藥要吃多久? 藥物副作用的處理。 他只是叛逆? 父母對於治療的過度期望。 情緒穩定後,面對發病狀態之下,個案如何重 整生活,恢復自信與正常人際互動。

26 憂鬱症

27 憂鬱症 什麼是病態的憂鬱? 持續時間 嚴重度 “原因”與“結果”的不一致 功能的下降 常見憂鬱的分類 重度憂鬱症 輕鬱症 適應障礙

28 重度憂鬱症 醫學上之定義 持續兩週以上,出現下列症狀其中五項 出現日常生活功能之下降 持續低落之心情 對事物失去興趣 失眠或過度嗜睡
無食慾或過度飲食 易疲累 身體反應遲滯 無法集中精神 無望無助感 自殺意念 出現日常生活功能之下降

29 輕鬱症 大致而言,症狀嚴重度比重度憂鬱症輕微,但持 續時間與影響未必較輕 醫學上的定義:
持續兩年以上 (兒童青少年可以只有一年),出現下列 症狀 低落心情 失眠 胃口下降 易疲憊 精神不易集中 無望感 低自尊

30 適應障礙 醫學上的定義: 於壓力事件發生後出現之情緒或行為問題。 情緒的混亂與行為的偏差與壓力事件直接有關,且不 符合前述疾病的診斷
須於壓力事件發生三個月內產生,且於壓力消除半年 內改善。

31 特徵 青少年未必有典型的表現 常見的表現方式: 心情低落 行為問題 拒學 自傷 品行偏差 人際關係的敏感 身體化的症狀多

32 因應方式 治療 抗憂鬱劑 日常處理 建立穩固的師生關係與聆聽管道 詳細且中立的評估壓力事件的始末 不批判,先聆聽 評估孩子所擁有的資源,及運用的方式 引導較正向的價值觀與人際模式 “翹翹板”的概念與“再試一下 親職諮詢 老師的挑戰:個別化的協助與班級經營的兩難。

33 謝謝您的聆聽!


Download ppt "當知覺錯置,當理智喪失 -談青少年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