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 主讲人 刘茗教授 Email: lmhebtu@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 主讲人 刘茗教授 Email: lmhebtu@163.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 主讲人 刘茗教授

2 1 新课程标准

3

4 2 教师专业发展

5 一、教师专业发展涵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 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的调整的基本措施》 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必须重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统一性和教师培养的终身化。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建议》

6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名新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7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思想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8 专业思想 职业道德 教育目的 学生观 师生观

9 爱国守法 敬业奉献 热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

10 教育目的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六大)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六大)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七大)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八大)

11 学生观 中小学生是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成长的各具独特的心理特点和主观能动性的青少年一代。
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乏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12 师生观 传授知识做老师,诲人不倦; 关心疾苦是慈母,无微不至; 对待缺点错误像大夫,治病救人; 一起生活做兄弟姐妹,亲密无间;
交谈思想做朋友,心心相印; 对学生身心健康做心理医生,走进心灵。 (丁榕)

1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最佳结合 教师提出探索目标,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师生心理同步; 教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使各类学生思维都呈现积极状态;
教师精讲,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对知识能自求得知; 教师鼓励创造,学生积极探究,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

14 专业知识 普通文化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 个人实践知识

15 专业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教学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

16 教育科研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 取熟避生,由小及大,小题目写出大文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弃我取,拾遗补漏。

17

18 班主任攻略 做学生朋友 树学生干部 攻重点学生 立互助之风 聚任课教师 合家长之力 倡班级文娱 扬班级特色

19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再实践 反思 实践 学习

20 (一)学习--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教师成长目标:知识型、经验型、学科型 能力型、科研型、复合型转变

21   终身学习,成为高素质教师 坚定正确政治素质 博闻强识理论素质 豁达大度思想素质 学富五车知识素质 精力充沛身心素质

22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3 劳动过程示范性和教育性 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在不断盯视着你。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的工作受着这样的监督;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人的工作能对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           ——加里宁

24 劳动价值的迟效性和终身性 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者明天就能够看到的,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学生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五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

25 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26   学富五车的知识素质 向哲学要高度 向史学要深度 向专业学科要精度 向新型学科要新度 向相关学科要宽度

27 启发式教学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开其意;发,达其辞。

28 少而精原则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 《学记》

29 人体生物节律 E P I t(天) 赫尔曼·斯渥伯达:奥地利心理学家(1873-1963) 上半周为 高潮期 与中轴交点 为临界期 下半周为
低潮期 体力(PHY) 情绪(EMO) 智力(INT)

30 令人信任的心理医生 情绪焦虑 表现:整天愁眉苦脸;虽然学习刻苦 ,但是成绩不佳;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容易出汗。 原因:对考试成绩过于关注 对策:克服考试焦虑

31 内心迷茫 表现:面对考研填报志愿,不知怎么办才好,整天东想西想,怎么样也学不进去。 原因:对自己不了解。 对策:正确认识自己。

32 精神恍惚 表现:想着考研马上要到了,晚上经常开夜车,结果白天精神越来越差,上课经常走神,有时打瞌睡。
原因:只顾学习,不懂休息,时间安排恶性循环。 对策: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33 心理饱和(高原反应) 表现:进入备考阶段后,重复地进行大量的练习,虽然拼尽全力,但学习成绩停滞不前。 原因:单一学习、重复练习、弱点不明。
对策: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34 暂时失忆(舌尖现象) 表现: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 原因:记忆暂时遗忘。 对策:保持冷静。

35 (二)实践——专业发展的促进剂 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是有意义的课 一节好课是有效率的课 一节好课是生成性的课 一节好课是常态下的课
一节好课是有待于完善的课 (叶澜)

36 (三)反思--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反思每日“六问” 一问:课前准备 二问:组织教学 三问:学生收获 四问:投入激情 五问:“得”与“失”
六问:今天我快乐吗?

37 (四)再实践--专业发展之需 师德水平的提升 教育观念的更新 知识结构的调整 教育智慧的生成 教学能力的增强 教学行为的改善 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育幸福的体验

38 幸福的基础:身心健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39 心理小游戏

40

41 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

42 教师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

43 影响教师健康的12大因素 按照危害程度排序如下: 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工作不开心; 感觉生活没意思; 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
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会长时间不开心;

44 6.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认可; 7.没有体育锻炼; 8.住房条件不够好; 9.每天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 10节假日经常加班; 11对家庭不满意; 12常接受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 其中最危险因素是来自工作时间长的压力,但影响因素多来自心理方面。

45 教师要科学减压

46 (1)充足的睡眠 每天感觉到疲惫,是因为身体释放的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的皮质醇,使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而导致的。
充足的睡眠可以避免疲劳感的产生,研究证明:充足的休息能使内分泌减少37%。

47 (2)运动减压 运动能使心情更加开朗,强化新陈代谢,不断焕发活力。  

48 (3)听音乐 有没有音乐细胞并不重要,只要有感情就会被音乐感染。在烦躁的时候选一首可以然你镇定下来的音乐,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

49 (4)暴力减压 撕废纸,捶打毛绒玩具,摔皮球,显然比和他人打架更安全。有压力就要发泄出来,找一些替代品,既利己又不损人。 

50 (5)写作减压 把烦恼写出来是一种效果 显著的减压办法, 需要的只是一支笔和一张纸,走到哪里都可以实行。
把烦恼写出来是一种效果 显著的减压办法, 需要的只是一支笔和一张纸,走到哪里都可以实行。 美国心理协会倍加推崇写作减压这种方式,提倡大家将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切烦恼写出来。

51 (6)女性的同性友谊 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拥有稳固的同性友谊是现代女性健康生活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女性排解恼,缓解压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找同性朋友倾诉。 分担性大于分享性是女性友谊的最大特点。 

52 (7)食品减压

53 菠萝 南瓜子 番茄 菠菜 蘑菇 草莓

54 切记 你要是精神愉快,健康就会常在; 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 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
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 你要是一心关注国家大事,就不会纠缠身边细小的问题。

55 为基础教育再创辉煌 们, 干!

56 谢谢大家!再见!


Download ppt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 主讲人 刘茗教授 Email: lmhebtu@163.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