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注 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注 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注 意

2 本章内容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第二节:选择性注意 第三节:分配性注意 第四节: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节:实验三

3 我们努力! 牛奶面包都会有的

4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故事)。
注意的含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故事)。 认知心理学目前强调注意的选择性维量,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机制,实现对刺激的选择控制并调节行为(Kahneman,1973),也即舍弃一部分信息,以便有效的加工重要的信息(Boring, 1970)。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5 注意的种类 (1)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 (2)选择性注意、分配性注意与持续性注意

6 二、注意的研究历程 研究取向: 从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方面研究注意 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研究范式: 过滤器范式 选择定势范式

7 过滤器范式的研究特征 (1)采用选择性注意和局部报告法;
(2)同时呈现大量有关与无关的刺激(通过一些物理方面的特征区分有关与无关的刺激),使被试产生较高的记忆负荷; (3)被试根据刺激的特征做出相应的反应; (4)以反应正确率为测量指标。

8 选择定势范式范式的研究特征 (1)采用注意搜索与启动实验方法; (2)考察视觉注意; (3)呈现给被试的刺激量较少,被试的记忆负荷较低;
(4)以反应时为测量指标。

9 第二节:选择性注意

10 一、选择性注意的基本类型 听觉选择性注意 视觉选择性注意

11 影响注意选择的因素 (一)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实验一) (二) 刺激物的语义联系(实验二) (三) 作业的相似性 (四) 作业的熟悉性
(一)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实验一) (二)   刺激物的语义联系(实验二) (三)   作业的相似性 (四) 作业的熟悉性 (五)个体内部的心理素质

12 影响信息选择的因素 实验一 用双耳分听范式,让被试听3对词,如 其中7.4.1,依次呈现给左耳,3.2.5依次呈现给右耳。每对数字达到两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队数字之间的间隔是0.5s。 要求被试按自己选定的顺序把听到的数字报告出来。结果大多数被试先左耳,后右耳。 如果要求被试按时间呈现的顺序报告数字,结果准确率降低,间隔0.5s 是正确率20%;2s时正确率50%。 即物理特性惹人注意的占优势。

13 影响信息选择的因素 实验二:语义联系对注意选择的作用。
Gray等人用双耳分听范式,两耳接受的单词可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如呈现给左耳是:6——老鼠——2,呈现给右耳的是:吃——9——奶酪。 要求被试把自己听到的数字报告出来。 结果:老鼠吃奶酪;6——9——2 即物理特性惹人注意的占优势。

14 选择性注意研究的常用实验方法 追随作业:(主要是听觉的) 视觉过滤: 视觉搜索作业: 双耳分听:(听觉的)

15 二、听觉选择性注意的理论模型 (心算专家) (一) 过滤器模型 (二) 衰减作用模型 (三) 反应选择模型 (四) 早期选择模型和
(一)   过滤器模型 (二)   衰减作用模型 (三)   反应选择模型 (四) 早期选择模型和 后期选择模型的争议

16 (一)过滤器模型 1、代表人物: Broadbent (1958) 选 容量有限的 高级心理加工 感觉 择 性 登记 过 反应 滤 器
长 时 记 忆

17 模型说明 模型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于是出现瓶颈。
为避免系统超载,需要某种过滤器来进行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 后被Welford(1959)称为单通道模型。

18 Broadbent 的双耳分听实验支持 实验过程: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一定的刺激(2个数字/秒),如: 左耳 右耳 6 4 2 9 7 3
再现方式1: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如493,627。65% 左耳 右耳 6 4 2 9 7 3 再现方式2: 以双耳同时接收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如6,4;2,9;7;3。20%。

19 结果解释 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都是一个通道,该通道的信息单独贮存,过滤器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再现方式1中,被试可注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只需要一次转换; 再现方式2中,至少需要在双耳之间做3次转换,再现效果差。

20 Cherry双听追随实验支持 追随程序(Shadowing Procedure)指在实验中,同时给被试的双耳以刺激时,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使被试尽可能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 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项目,而对非追随耳的项目,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由男声变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的语系发生变化都觉察不到。

21 不管是双听实验还是双听追随实验,被试只能注意到一个通道,一般是追随通道的信息,而常常无法报告或觉察另一个通道的信息。

22 过滤器模型无法解释的事实 (1)鸡尾酒会效应 Anny…

23 (2) Gray & Wedderburn 的实验(1960)
追 随 耳 OB TIVE JEC DEAR JANE 3 AUNT DEAR AUNT JANE OBJECTIVE 表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能得到一定的识别

24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
(3) Treisman 的实验 (1964) 追 随 耳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Knowledge of on a hill 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 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由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会追随意义,将注意转向另一耳朵。只有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通过时,才能实现。

25 (二)衰减模型 1、代表人物:Treisman(1964) 2、主要观点:
过滤器并非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作用是减弱信息的信号,受到衰减的信息仍可进行高级加工。 已经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非追随耳的信息受衰减而强度减弱,常常不能被激活,但特别有意义的项目有较低的阈值,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26

27 物理特征分析 选择性过滤器 意义分析 。。。。。 追随耳 非追随耳 反 应 衰减模型简图

28 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比较 不同之处: 1、过滤器模型假设,选择性注意的基础是对输入刺激的物理属性的粗略分析;衰减模型则认为,前注意分析更为复杂,甚至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过滤器理论中的过滤器是“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认为是衰减的方式,未选择的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只是关小或阻抑。

29 相同之处 1、两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
2、过滤器的位置相同: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3、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具有知觉性质。 因此,二者并称为知觉选择模型。

30 (三)反应选择模型 1、代表人物:Deutsch & Deutsch (1963) 2、主要思想
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重视记忆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感觉所有的信息都通过知觉的加工,再达到记忆系统,激活记忆系统中的表征,并与记忆系统中的表征发生着某种关系,从而决定者对信息的选择。

31 反应选择模型 反应 感觉登记 知觉分析 反应选择 组织输出 追随耳 非追随耳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32 支持性实验 Shiffrin等人让被试在白噪音(white noise)的背景上,识别一个特定的辅音。(白色音,有色音) 实验条件:
(1)用双耳分听,同时注意双耳;(两耳) (2)只用左耳听,只注意左耳;(单耳) (3)只用右耳听,只注意右耳。(单耳) 实验假设:知觉选择? 反应选择?

33 支持性实验 结果发现: 在3种条件下,对特定辅音的识别率没有显著差异。 结果推论:?

34 反对性实验 Treisman等人的实验(追随技术):
在两耳呈现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安排目标刺激(单词),要求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只要听到目标词,就按键或敲击反应。 在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程序(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听到的项目), 又设置了追随靶子词程序(在同时呈现给双耳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并要求被试无论是在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反应,如敲击左键或右键,分别记录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35 反对性实验 实验假设: (1)过滤器模型?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成绩) (2)衰减模型?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成绩)
(1)过滤器模型?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成绩) (2)衰减模型?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成绩) (3)反应选择模型?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成绩)

36 反对性实验 实验结果: 追随耳成绩87% 非追随耳成绩8% Deutsch的批评: 主试对追随材料和非追随材料的要求不同,
被试感觉两种条件下目标词的重要性不同。 两耳的地位不等(追随耳/非追随耳;在追随耳中,对靶子词既复述又按键,在非追随耳,只按键)

37 Tresiman的补充实验 Tresiman重新设计实验,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此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 实验两个水平:声音相同,声音不同(性别) 结果具有同样的趋势。 思考???双耳保持同样的条件吗?

38 注意研究的焦点问题: 注意选择发生在什么时间?

39 注意机制:早期选择还是晚期选择? 觉察 加工 与识别 反应 择定 刺激 知觉选择 反应选择 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

40 对知觉选择与反应选择模型的验证 感受性与判断标准的区别实验 皮肤电反射的研究

41 Moray&O’Brein(1967) 运用双耳分听和追随程序,对实验进行信号检测论的分析。
给被试双耳同时呈现数字并随机插入字母,从追随耳和非追随耳中听到字母后分别按键作反应。 结果发现,双耳的d’(感受性)有显著差异,追随耳>非追随耳,但在β(判定标准)上没有显著差异。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42 Moray et al(1970) 在应用追随程序的双听实验中,进行皮肤电反射的研究。
对追随耳出现的特定字词伴以对被试的电刺激,形成条件性的皮肤电反射。当已成为条件信号的字词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仍然发现有皮肤电反应。 结果支持衰减模型。

43 目前对于两类模型的观点 心理学家倾向知觉选择模型。 两类模型并不对立:反应选择与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相联,都承认注意分配。
知觉选择模型—运用附加追随耳程序的双耳分听技术,该方法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再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其实质研究注意的集中性。 反应选择模型—一般运用不附加追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分听技术,使注意分配到两耳中,研究注意的分配性。

44 无论是知觉选择模型还是反应选择模型都是以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作为出发点的;
Broadbent(1958)最早提出“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然而,前面的模型并没有用这种思想来具体说明注意,没有成为注意的机制或解释注意的原则。 因而从7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避开注意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把注意能量有限当作注意机制来解释注意。

45 对“瓶颈理论”的质疑 Spelke的训练效果() 认知容量(cognitive capacity)

46 第三节:认知容量与分配性注意 一、双作业操作(dual-task performance) 二、容量分配理论模型

47 三、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理论模型 (一)视觉的可变焦距理论: (二)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注意象聚光灯一样,并且具有可以调节焦距的功能,从而对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刺激或很大范围的刺激做出反应。 (二)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注意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注意阶段,个体对对呈现在视觉环境中的所有刺激的特征进行快速的平行加工,这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注意的参与; 第二个阶段是特征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以较缓慢的速度、采用系列加工方式,通过集中注意将各种特征有效地组合起来,完成对客体的知觉。

48 第三节:注意的分配

49 注意分配的研究方法:双作业操作 双作业操作即在同一时间进行两种作业(画)。
在进行两种不同感觉道的作业时,未受到注意的输入通道的信息所能得到的高级分析要比原先想象的更多。 在同一感觉道内进行两种性质相同的作业,会由于作业的难易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50 注意分配的理论模型 单一资源模型 多重资源模型

51 二、中枢能量(单一资源理论) Kahneman(1973)在《注意与努力》(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

52 模型解释 Kahneman人们在完成一项心理作业时,他们的资源和认知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这种限度使人们把有限的资源有控制地分配到不同的活动或同一活动的不同方面去。一般来说,简单的活动对资源的要求较低,复杂的活动对资源要求较高。 对双作业的解释: 由于中枢容量是严格、有限的资源,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两项同时性作用的完成情况,依赖于每个作用使用了多少认知资源。如果两种作业对资源的要求没有超出中枢容量拥有的全部资源,那么两个作业就不会相互干扰。反之,两者相互干扰,干扰的程度依赖于资源的分配方式。

53 单一资源理论 对理论的说明 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
分配方案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意愿、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 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唤醒水平,而且极大影响分配方案; 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的作用; 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 只要不超过可利用的能量,人就可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

54 支持性实验一 Posner & Boise(1971)的双作业实验: 主要作用:进行字母匹配(视觉) 伴随作业:检听元音(听觉) 实验程序:
预备信号——字母1(50ms)——空屏(1S)——字母2(50ms)——空屏(1s) 任务:A判断字母12是否相同,右手按键反应 B听到元音时也反应(左手)。

55 支持性实验一 实验结果: (p124图) 结果的解释: 第一个字母出现之前: 之后的时间:

56 单一资源理论 资源分配 的 策略 持久性倾向(新异刺激) 临时性意向(当时注意的 任务) 对容量要求的评价(分配的合理性)
唤醒水平(高、低、情绪状态) 资源分配 的 策略

57 支持性实验 Anderson等(1987)的实验: 被试:3~5岁儿童 程序:看电视中,插入声音和图片干扰(转头) 结果:
儿童凝视时间越长,越抗干扰。 解释: 临时意向:电视节目(资源多) 持久倾向:干扰物 (资源少)

58 支持性实验三 Johnson & Heinz(1979)设计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 在实验中设置了4个条件:
a.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都由男生读出; b.感觉可辨度高条件:靶子词由男生读出,非靶子词由女生读出; c.语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同属一个范畴; d.语义可辨度高条件:两类词分属不同范畴。 被试的任务只是复述他听到的靶子词,但实验完毕后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非靶子词。

59 实验结果 可辨度 非靶子词出现的次数 感觉的 语义的 1次 3次 高 1.65 2.12 低 1.68 2.37 2.01 3.46
3.38 7.21

60 结果表明 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在低感觉可辨度条件下多于高感觉可辨度条件下。
因为在低感觉可辨度下需要进行更深的加工,应用更多的资源,故而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也较多。

61 实验四 Johnson & Wilson(1980) 在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各一个字词,被试的任务是检测事先规定的某一范畴的字词(靶子词)。靶子词都是双义词。 对非靶子词设置三种条件: (1)偏向双义词的适宜意义的字词; (2)偏向双义词的不适宜意义的字词; (3)中性的字词。

62 对靶子词呈现方式设置2个条件: (1)靶子词不固定呈现给哪一只耳朵(分配性注意); (2)靶子词只呈现给左耳,让被试追随左耳(集中性注意)。

63 实验结果

64 结果表明 在分配性条件下,因资源分配到两耳中,其中一耳所得资源就少一些;在集中条件下,被试只追随一耳,这一耳所得资源多,因而,集中条件下对靶子词的觉察率高于分配条件下。 在分配性注意下,适宜的非靶子词得到语义加工,所得资源较多;不适宜的非靶子词没有得到语义加工,所用资源少,因而适宜非靶子词作用下高于不适宜非靶子词作用下对靶子词的觉察率。

65 对能量模型的疑问 到底什么是资源?资源的本质是什么? 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研究者认为所谓的“资源”是神经系统基本和组成运作的结果。

66 对单一资源理论的质疑: 作业的性质对注意分配的影响 (背单词,看动画片) 循环论证的支持性实验

67 Segal等(1970)的实验 让被试形成听觉和视觉意射(表象),要求被试检测听觉和视觉信号。

68 (二)多重资源理论 每个通道都有自己的容量,它在单位时间内储存、转换和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多重资源理论认为,个体能否同时完成任务X和任务Y,取决于个体完成这两个任务所使用的认知能量之间是否存在重叠与冲突,越是相互独立、不重叠,那么干扰就越小,个体同时完成两个任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69 第四节:注意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作用 (做小动作的学生) 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买东西打价)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驾车熟练-注意分配)

70 本章小结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第二节:选择性注意 第三节:分配性注意 第四节: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节:实验三

71 我们努力! 牛奶面包都会有的

72 第四节:持续性注意 警觉(持续性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维持在那些不经常出现的和预想不到的目标上。
警觉作业的衰减函数(p128) 指标:漏报信号的发生率 警觉下降的指标:检测率、反应时

73 二、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一)   感觉通道的特点 在持续性注意中,包含听觉信号的作业成绩优于包含视觉信号的作业成绩。

74 二、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二)   刺激物的强调和持续时间 实验1:关键信号的增量的影响P131. 实验2:关键信号持续的时间,p132.

75 二、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三) 事件率(背景事件的频率或速率) 关键信号的数量和密度p133. 背景事件率和关键信号的增量p134
(三)   事件率(背景事件的频率或速率) 关键信号的数量和密度p133. 背景事件率和关键信号的增量p134 信号的不确定性与反应时p135

76 二、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四) 作业的性质 同时性分辨作业:目标信号是刺激事件的一部分。 继时性分辨作业:目标信号是非目标信号的改变。
(四)   作业的性质 同时性分辨作业:目标信号是刺激事件的一部分。 继时性分辨作业:目标信号是非目标信号的改变。 实验:作业类型与事件率对d‘的影响p138。

77 二、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一) 感觉通道的特点 (二) 刺激物的强调(p131)和持续时间 (三) 事件率(p133,背景事件的速率)
(一)   感觉通道的特点 (二)   刺激物的强调(p131)和持续时间 (三)   事件率(p133,背景事件的速率) 关键信号的数量和密度 (四)   作业的性质 (五)   了解活动的结果

78 持续性注意的理论 (一)   唤醒理论(p139) (二)   信号检测理论(p141,但d’也变) (三)   期待理论(p143)

79 第五节:自动化处理 一、自动化加工的概念 二、自动化加工的研究范式: (一)色词作业(stroop task)
(二)启动作业(priming task) (三)视觉搜索作业(visual search task) 三、自动化加工的理论

80 自动化加工的概念 自动化加工 自动化加工的分类 1由遗传获得的 2由练习形成的(动力定型)
又称无意识动作,指人们在完成一项活动和技能时,不需要或需要很少认知资源的加工。 自动化加工的分类 1由遗传获得的 2由练习形成的(动力定型)

81 自动化加工的研究范式 (一)色词作业 (stroop task) (二)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
(三)视觉搜索作业(visual search task) 色词作业是斯特鲁普(stroop,1935)发现: 词的意义影响对颜色命名的时间。

82 请说出下列表示各种字的颜色: 黄 蓝 橙 黑 红 绿 紫 黄 红 橙 绿 黑 蓝 红 紫 绿 蓝 橙

83

84 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 单词间由于词形、词音、或语义的联系而产生的一种自动激活的现象。 举例 (启动刺激 目标刺激)
举例 (启动刺激 目标刺激) 学校——学生 学校——律师 A —— AA B —— AA

85 视觉搜索作业 范畴效应:目标词与背景、自动处理 从干扰材料中搜索目标材料。 举例: 1234679543A34278932(范畴不相同,A)
BDCSTLHAZUMCSRS (范畴相同,A) 范畴效应:目标词与背景、自动处理

86 自动化加工的理论(研究领域) (一)   有意识的注意与自动化加工 (二)   受控制的加工与自动化加工 (三)   练习与自动化。

87 有意识的注意与自动化加工 有意识的注意不同于有意注意,由期待而引起的。 Posner等(1975)提出,二者是分离的。
自动化加工是不自觉的加工,不容易受干扰,具有相对不变的性质。 有意识的注意:其加工容量有限,加工方式较灵活,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均起作用。

88 Posner等(1975)的实验 实验范式:启动作业 实验组和材料(材料匹配80%;20%):

89 Posner等(1975)的实验 实验预测: 启动效应:一致组得到促进,AAA组的RT降低。 不一致组无启动作用,BAA组RT无差异。
有意识的注意作用: 概率高(AA)的——期待AA (有意识的注意) 当目标刺激是A-AA时,促进,RT降低 当目标刺激是B-AA时,抑制,RT增加 概率低(AA)的——无期待(无有意识的注意) 实验结果只是启动效应起作用

90 Posner等(1975)的实验结果 低概率时,启动效应起作用。 高概率时,启动效应和有意识的注意一块起作用。

91 Posner等的拓展实验 与前一个实验相似,采用高概率的(80%) 实验控制SOA(两个刺激开始间的时间间隔)
SOA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结果p149 自动加工和有意识注意的分离。

92 Neely(1977)的实验 目的:区分自动加工和有意识的注意 实验材料: 启动词:bird 目标词:robin,door
启动词与目标词的关系 语义有关,关系为期待的。 语义有关,关系为非期待的。 语义无关,关系为期待的。 语义无关,关系为非期待的。

93 Neely(1977)的实验 实验结果: P150 分析: 语义有关——启动作用——自动加工 期待作用——促进或抑制——有意识的加工 结论:
自动化加工在早期,有意识的注意在晚期。

94 受控制的加工与自动化加工 控制性加工: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该加工受人的有意识地控制,又称注意性加工。 自动加工: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95 实验研究 Schneider & Shiffrin的实验。 搜索范式(识记项目;再认项目 新 旧)
搜索范式(识记项目;再认项目 新 旧) 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识记1、2、或4个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1、2或4个再认项目,要求他们判定在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作出相应的反应(Y/N)(一个)。 识记项目集: 再认项目集:

96 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设置两种条件 一致范畴: 识记项目均为字母,干扰项目为数字,即再认项目中只含一个字母,其余为数字或再认项目均为数字。被试只需从数字中发现是否有识记过的字母,作出Y/N的反应。 变化范畴: 识记项目均为字母,再认项目也全为字母,在再认项目中可包含或不包含识记过的项目。被试只需从字母中发现是否有识记过的字母,作出Y/N的反应。

97 一致性映射:识记项目(4个项目) a e f k

98 一致性映射:再认项目(4个项目) 1 e

99 一致性映射:再认项目(4个项目)

100 变化性映射:识记项目(4个项目) a e f k

101 相同范畴条件:再认项目(4个项目) b u f t

102 变化性映射:再认项目(4个项目) n v w x

103 实验结果

104 实验结果 一致性映射条件下的再认或搜索成绩优于变化映射条件下,而且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对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反应没有什么影响。
变化性映射条件下,随着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增多,判定所需的时间也增多。 推论: 一致性映射——是判断,自动加工(1-1,1-4) 变化性映射——项目多时,控制加工(1-4)

105 Schneider &Shiffrin认为,
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进行的是控制性加工,它将每一个再认项目与同一范畴的每一个识记项目按顺序进行比较,直到匹配为止; 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从数字中搜索出字母,所进行的是以平行方式起作用的自动加工。 由于采用加工方式的不同,表现出判定速度的不同。

106 练习与自动化 自动化是长期练习的结果 Shiffrin & Schneider的实验: 实验范式:视觉搜索 实验材料:
记忆材料:BCDFGHJKL;从B到L。 测验的干扰材料:QRSTUVWXYZ;从Q到Z。 因变量:搜索目标的正确率。 结果:实验开始时,觉察目标的正确率50%; 2100次练习后,觉察目标的正确率80%; 材料对调进行实验,结果练习了2400次。

107 本章总结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第二节:选择性注意 第三节:认知容量与分配性注意 第四节:持续性注意 第五节:自动化处理
注意的特征:选择、分配、稳定、转移。 注意的种类:有意、无意、有意后注意

108 注意的选择性 实验范式:双耳分听;追随作业 理论: 过滤器模型;衰减作用模型;反应选择模型(早期选择模型;后期选择模型) 影响注意选择的因素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刺激物的语义联系;作业的相似性;作业的熟悉性 相应的实验。

109 注意的分配 实验范式:双作业操作 理论: 单一(中枢)容量理论;多重容量理论 影响注意分配策略的因素 持久性倾向;临时性倾向等;
相应的实验。

110 持续性注意 实验范式:警觉作业 理论: 唤醒理论;信号检测理论;期待理论 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感觉通道的特点;刺激物的强调和持续时间;事件率;作业的性质;了解活动的结果 相应的实验。

111 自动化(有意后注意) 有意识的注意与自动化加工;受控制的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练习与自动化。 实验范式:色词作业;启动作用;视觉搜索 理论:
研究领域 有意识的注意与自动化加工;受控制的加工与自动化加工;练习与自动化。 相应的实验。

112 我们努力! 牛奶面包都会有的


Download ppt "第三章 注 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